体育学习方法介绍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2399197 上传时间:2022-03-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学习方法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体育学习方法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体育学习方法介绍体育学科的学习方法很多,结合体育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面介绍几种新的学习方式: 1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新的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掌握科学自我锻炼的方式与习惯,培养终身体育观和终身健康观,打下终身体育的基础,使学生提高主体意识,在解决问题中学习;从过去被动执行教师的教学计划转变成主动完成学习计划,在课堂中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采用民主和协商的口吻以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学习,从而加强了责任感,树立了自尊和自信。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目的的必修课。身体是从事学习和今后从事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身体健康的好坏直接影响将来的生活质量。为此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课程内容,来强调不同分工的义务和责任,让他们养成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进而引导学生自觉树立体育锻炼意识,为终身锻炼打下基础。 2体验学习 体验学习是新的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体验学习强调身体性的参与。发现了怎样的问题,要用脑子思考,用眼睛看,还是耳朵听,用嘴巴说,用动作表现,也就是要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亲自去感悟。从而积极地寻求问题的疑点和难点。在课堂中通过激励性的语言,让学生产生强烈的“自我效能感”,从而产生主动尝试体验的欲望。只有亲身经历、亲自体验才能感受到运动的乐趣,鼓励学生对体育知识、示范动作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体育技能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 3创新学习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往往习惯于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只需“跟我学”就可以了,因此,学生似乎也形成了这样的习惯:老师教什么,我就学什么,老师教多少,我就学多少。学生无需多动脑筋,更无需创造性地进行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实际上,儿童在幼年时期就常表现出良好的创造力,他们会用积木或手边的一切东西,在自己的床上、地板上、沙滩上、建筑工地上、山沟沟里构建自己想象中的天地。因此,在体育课实践中教师可以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鼓励学生想象各种动物的行走,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并使他们形成创造性学习的习惯,不仅能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挖掘其更多的潜能,而且还能使学生形成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 4 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国家基础课程改革所强调和提倡的新型学习方式之一,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也是广大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实践工作中正在广泛使用的教学方式之一。在知识共享的时候,集体合作学习,培养合作精神,形成合作机制,是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同时,教学是一种信息交流的过程,是一种人际交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多采用游戏活动、集体性的运动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行为;既能发挥教师的指导、示范作用,又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责任心。体育本身就是一项强集体性活动项目,它非常强调集体合作和团队精神。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相互帮助、相互指导的机会,使学生产生更多的灵感,有利于创新,有利于学生终生体育观的养成,所以在课改后的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得到大力提倡,并得到广泛使用,效果相当好。 5评价学习 评价学习是学生了解评价的方式和参与评价的过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并让学生参与到对教、学过程和结果中来,这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助于提高教和学的效果。因此,在实践中应指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体育学习情况,改进体育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增强体育学习的自信心。 显然,上述几种新的学习方式是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来的,他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相互联系、相互包含的。学生有着独特的个性,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体现。实际上,有效的学习方式都是个性化的,正如多元智力理论所指出的,每个人的智慧类型不一样,他们的思考方式、学习需要、学习优势、学习风格也不一样,因此,每个人的具体学习方式是不同的。这意味着我们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还要根据学生不同性格类型决定学生学习的需要和不同侧重的学习方法要求。体育课堂教学要求我们广大体育工作者必须从整体的角度、尊重差异来全面把握新的学习方式的精神实质,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才能使教学与课程改革要求相一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