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生产培训教案(共14页)

上传人:29 文档编号:61292925 上传时间:2022-03-11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洁生产培训教案(共14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清洁生产培训教案(共14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清洁生产培训教案(共14页)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清洁生产培训教案一、清洁生产的概念清洁生产是关于产品的生产过程的一种新的、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清洁生产意味着对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持续运用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以期增加生态效率并减降人类和环境的风险。对于产品,清洁生产意味着减少和减低产品从原材料使用到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对于生产过程,清洁生产意味着节约原材料和能源,取消使用有毒原材料,在生产过程排放废物之前减降废物的数量和毒性。 对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 二、清洁生产概念中包含了四层涵义 一是清洁生产的目标是节省能源、降低原材料消耗、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 二是清洁生产的基本手段是改进工艺技术、强化企业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水平和改变产品体系,更新设计观念,争取废物最少排放及将环境因素纳入服务中去; 三是清洁生产的方法是排污审计,即通过审计发现排污部位、排污原因,并筛选消除或减少污染物的措施及产品生命周期分析; 四是清洁生产的终极目标是保护人类与环境,提高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清洁生产应该是双赢战略,在它的概念中不但含有技术的可行性,还包括经济上的可赢利性,体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清洁生产又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所谓清洁的工艺和清洁的产品、以至清洁的能源是和现有的工艺、产品、能源比较而言的。因此推行清洁生产本身是个持续完善的过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需要适时地提出更新的目标,争取达到更高的水平。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清洁生产的最新定义清洁生产是将综合性、预防性的环境战略持续地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提高效率和降低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 对生产过程来讲,清洁生产指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淘汰有害原材料,减少污染物和废物的排放和它们的有害性。 对产品来说,清洁生产指降低产品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包括从原材料的生产到生命终结的处置)对环境的有害影响。 对服务来说,清洁生产指将预防性的战略结合到服务的设计和提供活动中”。四、清洁生产概念的由来 清洁生产的概念最早可追溯到1976年。这一年的11、12月间欧洲共同体在巴黎举行了“无废工艺和无废生产的国际会议”,会议确认:应着眼于消除污染的根源,而不是仅仅是消除污染造成的后果。五、废物最小化的主要手段源削减:在源处,而不是在排放口; 在源头,从输入端开始; 抓住根源,消除产生废物的原因,而不是治理它的后果;在其产生之前即加以削减。再循环:厂内 返回原生产流程; 用于本厂其它生产过程; 厂外 供给邻近企业作为原料。主要目标:减量 减容 减少、消除毒性六、清洁生产谋求两个目标1.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即通过资源的综合利用、短缺资源的代用、二次资源的利用以及节能、省料、节水,以减缓资源的耗竭;2. 减少废料和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促进工业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与环境相容,降低整个工业活动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七、清洁生产包括三个内容 清洁的能源 清洁的生产过程 清洁的产品(包括无形的产品服务)1、清洁的能源常规能源特别是煤的清洁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新能源的开发;各种节能技术等;2、清洁的生产过程尽量少用不用有毒有害的废料;中间产品尽量是无毒无害的;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性因素,如高温、高压、低温、低压、易燃、易爆、强噪音、强振动等;少废、无废的工艺和高效的设备;物料的再循环(厂内、厂外);简便、可靠的操作和控制;完善的管理等等。3、清洁的产品(包括无形的产品服务)节约原料和能源,少用昂贵和稀缺的原料,利用二次资源作原料;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以及使用后不含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因素;易于回收、复用和再生;合理包装;合理的使用功能(以及具有节能、节水、降低噪声的功能)和使用寿命等;产品报废后易处置、易降解等。八、实现两个全过程的控制 在宏观层次上组织工业生产的全过程控制,包括资源和地域的评价、规划、组织、实施、运营管理、维护、改扩建、生产设施的退役处置和效益评价等环节; 在微观层次上,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控制,包括原料的采集、贮运、预处理、加工、成型、包装、产品的贮运、销售、消费、使用以及报废后的处置等环节。九、实施清洁生产的主要途径“七方百计” 资源综合利用 改革工艺和设备 组织物料再循环 加强管理 产品的替代和开发,改革产品体系 必要的末端处理 组织区域范围内的清洁生产1、资源综合利用 资源的综合利用是推行清洁生产的首要方向,通过综合利用,就可以消除废料的产生。资源的综合利用也包括资源节约利用的含义,物尽其用意味着没有浪费。资源综合利用要求对资源进行综合勘探、综合评价和综合开发。资源的综合勘探要求对资源进行全面、正确的鉴别,考虑其中所有的组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资源的认识范围正在扩大。资源的综合开发 首先是在宏观决策层次上,从生态-经济大系统的整体优化出发,从实施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出发,规划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合理投向,在使资源发挥最大效益的前提下,组织资源的综合开发。 其次在资源开采、收集、富集和贮运的各个环节中要考虑资源的综合性,避免有价组分遭到损失。 对于矿产资源来说,随着品位的下降,选矿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开发矿产还要因地制宜地组织复垦,保护受到破坏的土地资源。 要对原料的每个组分列出清单,明确目前有用和将来有用的组分,制定利用的方案。对于目前有用的组分考察它们的利用效益;目前无用的组分,显然在生产过程中将转为废料,应将其列入科技开发的计划,以期尽早找到合适的用途。 在原料的利用过程应对每一个组分都建立物料平衡,掌握它们在生产过程中的流向。最终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需要实行跨部门、跨行业的协作开发一种可取的形式是建立原料开发区,组织以原料为中心的利用体系,按生态学原理,规划各种配套的工业,形成生产链,使在区域范围内实现原料的“吃光榨尽”。2、改革工艺和设备 简化流程,减少工序和设备是削减三废排放的有效措施; 变间歇操作为连续操作,这样可减少开车、停车的次数,保持生产过程的稳定状态, 从而提高成品率,减少废料量; 装置大型化,提高单套设备的生产能力,不但可强化生产过程,还可降低物耗和能耗; 必要的预处理或适当调整工序先后,往往也能收到减废的效果,如在硝酸生产中,适当提高氨氧化压力,可明显降低吸收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含量。再如,改变燃烧过程中的一些参数,如降低燃烧区的最高温度,减少过剩空气量,燃烧后使烟气迅速冷却,部分烟气循环,采用多级燃烧工艺等都能减少烟气中的氮氧化物的浓度。改变原料。原料是不同工艺方案的出发点,原料的改变往往引起整个工艺路线的改变。利用可再生原料。如用农作物生产乙醇,通过建造速生林,将木材转变为成型燃料和液体燃料;从油料作物中提取烃类和油脂,将农业废弃物作为有机合成的原料等等;改变原料配方,革除其中有毒有害物质的组分或辅料,如采用无氰电镀,无氰渗氮;保证原料质量,采用精料;对原料进行适当预处理,如含砷矿石的预处理可以防止砷进入熔炼主工艺;用废料作为原料,如利用铝含量高的燃煤飞灰作为生产氧化铝的原料。配备自动控制装置,实现过程的优化控制;换用高效设备,改善设备布局和管线。例如:间歇操作的设备改为连续运行的设备;罐式、箱式设备改为柱式、塔式设备;并流设备改为逆流设备;优选设备材料,提高可靠性、耐用性;提高设备的密闭性,减少泄露;设备的结构、安装和布置更便于维修;采用节能的泵、风机、搅拌装置。开发利用最新科技成果的全新工艺,如生化技术,高效催化技术,电化学有机合成,膜分离技术,光化学过程和等离子化学过程等。3、组织物料再循环 将流失的物料回收后作为原料返回原工序中使用。如抄纸废水中回收纸浆,印染废水中回收染料,收集跑、冒、滴、漏的物料等等。 将生产过程中生成的废料经过适当处理后作为原料或原料替代物返回原生产流程中重复利用。如鞣革废液除去固体夹杂物,用碱性溶液沉淀成氢氧化铬,再用硫酸溶解后重新用于鞣革。 将生产过程中生成的废料经过适当的处理后作为原料返用于本厂其他生产过程中。如发酵过程中产出的二氧化碳可作为制造饮料的原料。4、加强管理生产过程减少废料产出为目标,建立健全的劳动组织。结合组织物料再循环,添加负责回收物料流失的岗位。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订立明确、易行的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制,认真执行完备可靠的操作记录、统计和审核,设计和填写简明扼要的有关报表。将节能、降耗、减污的目标指标分解到企业的各个层次,将环境考核指标落实到各个岗位。5、产品的替代和开发,改革产品体系工业污染不但发生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有时更严重地发生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有些产品使用后废弃、分散在环境之中,会造成始料未及的危害;产品的环境性能已经上升成为决定该产品兴衰存亡的重要因素;改变原来的产品体系,也可削减污染 。6、必要的末端处理新的含义:(1)末端处理只是一种采取其他预防措施之后的最后把关措施,而不应象以往那样处于实际上优先考虑的地位。(2)厂内的末端处理往往作为送往厂外集中处理的预处理措施。(3)在末端处理中积极引入“以废治废”的思路。(4)末端处理并不排斥继续开展推行清洁生产的活动,以期逐步缩小末端处理的规模,乃至最终以其他全过程控制措施完全代替末端处理。7、组织区域范围内的清洁生产(1)围绕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生产力的科学配置,组织工业链,建立优化的产业结构体系。(2)从当地自然条件及环境出发进行科学的区划,根据产业特点及物料的流向合理布局。布局要考虑物料的走向,有助于形成生产链、缩短物料的运输距离,也便于管理。(3)统一考虑区域的能源供应,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4)建立供水、用水、排水、净化的一体化管理体制,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和组织回用。(5)组织跨行业的厂外物料循环,特别是大吨位固体废料的二次资源化。(6)生活垃圾的有效管理和利用。(7)合理利用环境容量,以环境条件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制约性因素,控制发展的速度和规模。(8)建立区域环境质量监测和管理系统,重大事故应急处理系统。(9)组织清洁生产的科技开发和装备供应十、清洁产品 产品是工业生产各种效益的载体,通过市场联结了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是社会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的具体体现。同时产品的生产消耗资源,影响环境,是工业生产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单元,寄寓着社会和自然的关系。因此环境管理要落实到产品,清洁生产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开发清洁产品。清洁产品又称绿色产品,环境友善产品,它具有较好的环境性能,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较小。十一、产品的生态设计基本思想产品生态设计的基本思想在于从产品的孕育阶段开始即遵循污染预防的原则,把改善产品的环境影响的努力凝固在产品设计之中。经过生态设计的产品对生态环境没有过度的影响,在延续使用中是安全的,对能源和自然资源的利用是有效的,并且是可以再循环、再生或易于安全处置的。产品生态设计的方法(了解)(1) 提高设计人员的环境意识,遵循环境道德规范。(2) 在产品设计中引入环境准则,并将其置于首要地位。(3) 七条策略(4) 跨学科的合作开发设计在产品设计中引入环境准则,并将其置于首要地位(了解)十二、“七条策略”选择环境影响小的原材料减少原材料的使用减少加工工序,简化工艺流程建立有效的运销体系减少使用阶段的环境影响产品使用寿命的优化产品报废系统的优化1、选择环境影响小的原材料 尽量避免使用或减少使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 如果必须使用有害材料,尽量在当地生产,避免从外地远途运来;改变组成; 选择丰富易得的材料; 优先选择天然材料胜于合成材料; 选择能耗低的原材料; 尽量从再循环中获取所需的材料,特别是建材可以为大量利用固体废弃物作出重大贡献。2、减少原材料的使用 “小而精”的设计原则; 使用轻质材料; 使用高强度材料也可以减轻产品重量;去除多余的功能,产品多一项功能不但会增加成本也会增加环境负荷,因此不盲目追求多功能、“全功能”; 减小体积,便于运输。3、减少加工工序,简化工艺流程生产技术的替代,如用精密铸造技术减少金属切削加工;采用少废无废技术,减少废料产生和排放;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4、建立有效的运销体系(了解)选择高效的运输方式;减少运输工具大气污染物排放;防止运输过程中发生洒落、溢漏和泄出;确保有毒有害材料的正确装运;合理包装,采用可复用和再循环的包装材料。5、减少使用阶段的环境影响有些产品的环境负荷集中在其使用阶段,如车辆等运输工具,家用电器,建筑机械等,因此要着重设计节电,省油、节水、降噪的产品。6、产品使用寿命的优化耐用性;适应性;可靠性;易于维修保养;组建式的结构设计;用户精心使用,不违反使用规程,注意维修保养。7、产品报废系统的优化建立一个有效的废旧产品回收系统;重复利用;翻新再生;易于拆卸的设计;材料的再循环;清洁的最终处置。十三、形成新的关注热点 清洁生产最初关注的是生产过程,现在逐步延伸到对产品的关注,关注产品能赢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从对有形产品的关注,进一步转向对无形产品服务的关注,亦即清洁生产已经扩展到第三产业,涵盖了社会的整个经济活动; 清洁生产早年是一种企业层次上的活动,而现今已上升为区域层次和宏观经济规划和管理的层次,亦即开始仿效生态系统的原理着手生态工业园的建设,以达到工业群落的优化配置,节约土地,互通物料,提高效率,最大限度地谋求三个效益的统一; 清洁生产原本着眼的是污染的预防,而现在进一步强调推进非物质化。严峻的环境形势l 环境与发展专家报告指出:我国面临八大环境挑战 “目前的经济增长是以资源环境为代价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环境压力也越来越大。”在第三届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中国环境与发展回顾与展望课题组出具的一份报告指出,“如果按照目前的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消耗的趋势外推,到年中国的资源环境将面临巨大挑战。” 报告认为,这些挑战体现在八个方面:能源安全不容乐观,大气污染日益严峻,温室气体减排压力巨大;水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水污染突出,水资源过度开发与生态系统退化,水危机深化加剧;生活垃圾、工业废物和危险废物呈持续快速增长趋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受威胁物种比例仍然在增加,外来物种入侵,生物多样性锐减;室内环境污染、地面臭氧污染、大气汞污染以及环境引发的各种健康疾病,都是未来可能出现的一些新的环境问题;全球环境继续恶化,全球环境问题与国际政治、经贸、社会等关系愈加紧密;快速发展的中国的外部环境影响越来越大;中国的城市和农村也面临着环境挑战。 报告指出,要想迎接挑战,中国必须严格执行“十一五”规划,走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社会和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2、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l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远远高于环境承载能力(2003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2158.7万吨,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1333.6万吨); l 水环境严重恶化(7大水系干流59的重点监测断面水质属5类和劣5类标准,全国131个流经城市的河流有70被污染)l 城市空气质量处于较重的污染水平(在开展监测的340个城市中,58.3的城市低于国家空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处于中度和严重污染状态;61.8的南方城市出现酸雨,酸雨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30% ) ;l 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特别是垃圾成灾。3、我国的生态脆弱性随着人口趋向高峰,不少国内外学者预测,21世纪的前20-30年将是中国发展道路上的一段“窄路”在此期间,耕地减少、用水紧张、粮食缺口、能源短缺、大气污染加剧、矿产资源不足等不可持续因素造成的压力将进一步增加,其中有些因素将逼近极限值面对名符其实的生存威胁,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是克服我国可持续发展“瓶颈”的唯一选择。4、清洁生产是可持续必由之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推行清洁生产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由之路、核心内容、关键因素)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6月29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第72号主席令公布1、清洁生产促进法的出台背景10多年来,中国推行清洁生产经历了3个阶段,已从企业层次走向了区域和行业层次,积累了相当的经验截止2002年中全国已有6个省在全省范围内推行清洁生产,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已成为国家最高领导层的共识推行清洁生产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核心内容推行清洁生产需要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2、清洁生产促进法的立法过程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制定清洁生产法列入立法规划,由全国人大环资委负责起草1999年8月全国人大环资委发函,委托国家经贸委负责清洁生产法(草案建议稿)的起草工作国家经贸委成立了起草工作小组,制定了起草工作计划经过大量的调研论证,出国考察,反复修改,于2001年5月形成清洁生产法(草案)(征求意见稿) 2001年6月全国人大环资委及亚洲开发银行举办了促进清洁生产培训与国际研讨会根据一些专家、学者的建议,清洁生产法改名为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那5月再次对 清洁生产促进法(草案)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2002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由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二读通过,当日江泽民主席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2号)正式公布3、清洁生产促进法的名称准确反映清洁生产的特点和主要内容以对清洁生产进行引导、鼓励和支持保障的法律规范为主要内容,而不是以直接行政控制和制裁性法律规范为主4、清洁生产促进法的框架结构清洁生产促进法共6章41条,包括: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清洁生产的推行第三章 清洁生产的实施第四章 鼓励措施第五章 法律责任第六章 附则第一章 总则共6条,主要内容有:指出制定清洁生产促进法的目的给出了清洁生产的定义规定了清洁生产促进法的执行范围明确了国家经济贸易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全国的清洁生产促进工作。表明了国家的鼓励态度清洁生产的定义清洁生产促进法本法所称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第二章 清洁生产的推行 共11条,主要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责,内容有:制定有利政策制定推行规划改善布局,调整结构,发展循环经济组织和支持建立清洁生产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定期发布导向目录和限期淘汰名录设立环境和资源保护方面的产品标志指导和支持技术和产品的研究、开发以及示范和推广纳入教育和培训体系 优先采购和鼓励购买使用有利于环境和资源保护的产品定期公布污染严重企业的名单第三章 清洁生产的实施共14条,规定了对实施清洁生产的主体生产经营者的要求,这些要求大致可分为指导性(不附带法律责任)、强制性(必需履行的义务)和自愿性三类指导性要求在新、改和扩建项目中优先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按照清洁生产要求进行技术改造产品和包装的设计,应考虑其在生命周期中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在农业、服务业、建筑工程和矿产资源的勘查、开采过程中实施清洁生产回收利用废物和余热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原料使用、资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以及污染物产生与处置等进行分析论证,优先采用资源利用率高以及污染物产生量少的清洁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对企业技术改造的要求企业在进行技术改造过程中,应当采取以下清洁生产措施:(一)采用无毒、无害或者低毒、低害的原料,替代毒性大、危害严重的原料;(二)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产生量少的工艺和设备,替代资源利用率低、污染物产生量多的工艺和设备;(三)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废水和余热等进行综合利用或者循环使用;(四)采用能够达到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防治技术。对产品和包装物的要求产品和包装物的设计,应当考虑其在生命周期中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优先选择无毒、无害、易于降解或者便于回收利用的方案。企业应当对产品进行合理包装,减少包装材料的过度使用和包装性废物的产生。对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的要求企业应当对生产和服务过程中的资源消耗以及废物的产生情况进行监测,并根据需要对生产和服务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对强制实施清洁生产审核企业的规定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或者超过经有关地方人民政府核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企业,应当实施清洁生产审核。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应当定期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并将审核结果报告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经济贸易行政主管部门。强制性的要求在指定的一些产品的主体构件上注明材料成分的标准牌号对部分产品和包装物要进行标识和强制回收建筑和装修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对部分企业要进行强制性的清洁生产审核对污染严重的企业要求定期公布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清洁生产促进法第四章第四章 鼓励措施共5条,内容包括:建立帮助表彰奖励制度将清洁生产项目列入中央和地方有关技术进步专项资金的扶持范围之中在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中安排适当数额支持清洁生产对利用废物生产产品和从废物中回收原料的,可减征或免征增值税用于清洁生产审核和培训的费用可列入企业经营成本清洁生产促进法第五章 第五章 法律责任共5条,对企业不履行法定的行为(针对一些强制性要求)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明确了相关的执法主体和处罚内容。清洁生产促进法第六章 第六章 附则本法律自2003年1月1日起施行环境保护试卷单位 姓名 时间 成绩一、填空:1、清洁生产的目标是(节省能源)、(降低原材料消耗)、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 2、清洁生产的基本手段是(改进工艺技术)、强化企业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水平和改变(产品体系),更新(设计观念),争取废物最少排放及将环境因素纳入服务中去;3、 清洁生产的方法是(排污审计),即通过审计发现(排污部位)、(排污原因),并筛选(消除)或(减少)污染物的措施及产品生命周期分析; 4、清洁生产的终极目标是保护(人类与环境),提高(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5、清洁生产的内容包括(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清洁的产品) ,清洁生产的(评价指标)。6、环境因素识别同时要考虑以下两点: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 );三种状态:(正常状态、异常状态、紧急状态)。7、固体废物,按其来源划分,包括(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农业废弃物。8、危险废物的特性,包括(腐蚀性)、反应性、(浸出毒性)、急性毒性、(易燃易爆性)、传染性和(放射性)。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二十四条规定: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单位,必须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计划),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电磁波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10、防止地下水污染的有关规定第四十一条指出:禁止企事业单位利用(渗井)、(渗坑)、(裂隙)和溶洞排放、倾倒(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和其他废弃物。第四十二条指出:在无良好隔渗地层,禁止企业事业单位使用无防止渗漏措施的(沟渠)、(坑塘)等(输送)或者(存贮)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和其他废弃物。二、简答题1、环境因素: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2、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3、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中对企业的哪些行为,将对企业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中由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人员给予降级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职或者留用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未依法履行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程序,擅自开工建设,或者经责令停止建设、限期补办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而逾期不办的; (二)与建设项目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未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 (三)擅自拆除、闲置或者不正常使用环境污染治理设施,或者不正常排污的;(四)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造成环境污染事故,情节较重的; (五)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或者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不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导致严重后果的; (六)被依法责令停业、关闭后仍继续生产的; (七)阻止、妨碍环境执法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 (八)有其他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进行建设、生产或者经营行为的。4、在识别环境因素的过程中,需要重点检查哪些活动、过程中的环境因素? 向大气的排放; 向水体的排放; 废弃物管理; 噪声污染; 原材料使用和自然资源的使用消耗; 出现泄漏及可能产生泄漏情况; 事故和紧急状态情况; 对局部地区或社会有影响的环境问题(振动、景观、生态等);n 相关方问题。5、危险废物有哪些法律规定?1)危险废物标识制度2)申报登记制度3)危险废物行政代执行制度4)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制度5)分类管理制度6)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7)危险废物的报告制度三、论述题1、请说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对建设项目防治污染设施有哪些规定第二十六条 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确有必要拆除或者闲置的,必须征得所在地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第三十六条 建设项目的防治污染设施没有建成或者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由批准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可以并处罚款。2、论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对企业在进行技术改造时应采取的清洁生产措施:(一)采用无毒、无害或者低毒、低害的原料,替代毒性大、危害严重的原料;(二)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产生量少的工艺和设备,替代资源利用率低、污染物产生量多的工艺和设备;(三)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废水和余热等进行综合利用或者循环使用;(四)采用能够达到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防治技术。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