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西伯利亚的囚徒》教案10优秀教案

上传人:shi****gbu 文档编号:60817415 上传时间:2022-03-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教案10优秀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教案10优秀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教案10优秀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 教案10(优秀教案)致西伯利亚的囚徒 十二月党人出身贵族,是沙皇专制制度的既得利益 者;但他们为国家、为民众发动武装起义,有别于农奴 求解放的斗争,这是他们高尚的人格使然。起义失败之 后,杀戮、酷刑、流放、苦役,都没有使他们屈服,这 是坚定的信念使然。心怀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这才 是“贵族”之本义;为了理想信念,不惜以身相殉,这 才是真正的贵族精神, 这也是真正打动我们的所在。 结 合本专题“殉道者之歌”,好好探讨:什么是贵族? ?什么是真正的高贵 ? ?什么是贵族精神 ? ?从中意识人的尊严,体 悟人格的力量,给予学生真正的人文熏陶,让学生懂得 什么叫为信仰和理想而无私奋斗,明白“殉道者”光照 千古的原因。鉴于此, 本设计以“殉道者”为关键词, 借助一些 材料进行生发,课前布置学生阅读读本中的 谭嗣同 、 与妻书 、巨人何以成为巨人 ,引导学生思考:人 应当怎样活 ? ?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应怎样选择,从而使自 己走向高贵 ? ?一个民族应当怎样对待先驱,培养出自己民 族的巨人,从而使自己走向进步 ? ?、结合板块,释义导入。鲁迅说 1919 世纪俄罗斯的文学是“流放者的记录,殉 道者的史册”,请问“殉道者”是什么意思 ? ? 明确 “殉”指为维护某种事物或追求某种理想而 牺牲生命,“殉道者”就是为道而献身的人。1919 世纪的俄罗斯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为了国家民众 挺身而出,一下子从“贵族”沦为“囚徒”,他们就是 历史上著名的“十二月党人”。普希金的 致西伯利亚的 囚徒就是歌颂他们的一首政治抒情诗。教师深情朗诵诗作。二、了解背景,感知事迹。( 一) 问 这群贵族为什么要造反呢 ? ?先看书下注解,然后教师以这样两则材料引发思考:1 1当时的一位政客说:“欧洲有个鞋匠想当贵族, 他起来造反,这理所当然,而我们的贵族闹革命,难道 是想当鞋匠 ? ?”( 筱敏山峦 )2 2我第一次知道“十二月党人”,是少年时读普希 金的致西伯利亚的囚徒 。当年,我不明白,普希金过 着那么奢华的生活,为什么也向往革命。 在我受到的教 育中, 革命是穷人走投无路的选择。他们想的是改 变社会,过上好日子。而在我幼年读的画册上,参与十二月党人活动的普希金穿着体面,身边坐着美丽的娜塔莉娅,有庄园,有马车,甚至还有成群的仆人。这些, 给一个受过红色教育的少年许多无法解脱的困惑。( ( 吴非在要塞金色尖顶对面 )()( 幻灯 1)1)阅读山峦 ,根据文意简要回答十二月党人要“起 义”,要“闹革命”的原因有哪些。 明确 (1)(1) 渴望自由; (2)(2) 反对专制; (3)(3) 热爱祖国;(4)(4) 同情奴隶。十二月党人不是为了争权夺利,而是为了推翻专制 暴政。他们和普希金笔下的“多余人”截然不同,心怀 使命感,为了理想信仰不惜牺牲,宁愿走向刑场,走向 流放地,这是高尚的人格使然。这就是他们值得人们尊 敬的原因所在。( ( 二) 问 这群“囚徒”,我们能否根据自己对他们 的理解,另用一个词来替换 ? ?学生可能说出的词:贵族、造反者、革命者、先驱、 起义者、觉醒者等。教师先肯定,后结合本板块确立: 殉道者。三、横向比较,体悟高贵。( ( 一) 问 中国的历史上,也不乏造反、起义、革命 的人,就自己的所知,想一想:他们为何起义呢 ? ?学生会很热烈地讨论这个问题,如:一部 水浒 的 造反就是典型的“官逼民反”;近现代史上的起义也多为农奴求解放;阿 Q Q 正传中的阿 Q Q 的革命就是“革这 伙妈妈的的命,太可恶 ! ! 太可恨! ! ”造反就是“要什么就 是什么”,他要的是“东西”、“女人”。底层民众的“造反”大多为一种本能和不自觉的反抗。 教师也可就学生所学的陈涉世家 、项羽本纪 、高祖本纪等引导思考。1 1陈胜吴广为什么揭竿而起 ? ? 可抓住文中的“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苟富贵,毋相忘”,“王侯将相宁有 种乎”,“等死,死国可乎”作一些分析。2 2刘邦的造反,史书上说“高祖斩蛇而起”,君权 神授,而实际是为什么呢 ? ?可抓住“大丈夫当如此 ( 像秦始皇那样 ) 也”来分析。3 3陈胜、吴广、刘邦都是社会底层的农民,造反起 义为的是翻身求解放,而项羽出身贵族,又为什么而起 义呢? ?抓住“彼 (秦始皇 )可取而代也”来分析。( 二) 问 他们的造反、起义动因和十二月党人又有 什么不同呢 ? ? 明确 陈胜、吴广虽也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样惊天动地的口号,也有“死国”这样的进步认识, 但不可否认“苟富贵,毋相忘”的意识还是占据了一定的位置;刘邦垂涎三尺,项羽目空一切,但共同之处就 是都想像秦始皇那样成为人上人,都想取而代之,都是 “为己”,都是要借此来改变自身的命运,是翻身求解 放的思想使然。而十二月党人本是既得利益者,起义确 实是造沙皇的反, 同时也是革自己、革本阶级的命。 两 相对照,十二月党人是“激于义”,与以上的起义者相 比,境界之高低不言而喻。四、深入探究,引申思考。( 一) 普希金在诗歌中说“你们的悲痛的工作和思想 的崇高志向,决不会就那样徒然消亡”,说说你的理解。 明确 因志向的崇高,十二月党人起义虽遭镇压而 失败,但俄罗斯人民却视他们为自己心中的“英雄”, 其精神和人格力量感召了几代革命者,促进了俄国人民 的觉醒。诗人这样说既是对战友的赞颂、鼓励,也是自 己坚定的信仰。( 二) 十二月党人的影响深远,同学们能否介绍一些 这方面的情况呢 ? ?( 学生肯定能说出一些,教师可作补 充。)1 1 起义失败后,俄罗斯人民以自己的方式向十二月 党人表示理解和尊敬:沃尔康斯卡娅公爵夫人毅然奔赴 西伯利亚与丈夫为伴,途经莫斯科时,人们为她举行了 盛大宴会,隆重送行。两年后,普希金写成长诗 波尔塔 瓦献给她,该诗献辞最后四行是:西伯利亚凄凉的 荒原你的话语的最后声音便是我唯一的珍宝、圣物 我心头唯一爱恋的幻梦。2 2 十二月党人的精神也深深影响了 1919 世纪中后期 一大批人,如赫尔岑、安宁柯夫、奥格列夫、莱蒙托夫、 涅克拉索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等。赫尔岑,一代巨人,十二月党人起义 3030 年后,赫尔 岑在往事与随想中写道:“我参加了祷告式,我当时 只有 1414 岁,隐没在人丛中,就在那里,在那个被血淋淋 的仪式玷污了的圣坛前面,我发誓要替那些被处死刑的 人报仇,要跟这个皇位、跟这个圣坛、跟这些大炮战斗 到底。”后来他在伦敦出版的钟声杂志上这样写办刊宗旨: “你们悲惨的工作不会这样消亡,看星星之火即将燃成 熊熊的烈焰”3 3. 19001900 年,列宁在国外创办火星报时,该报的名称就来自十二月党人答诗中“星星之火必将燃成熊熊 的烈焰”,并将它作为报头题词。( 三)课前我们布置大家阅读谭嗣同、与妻书, 请同学们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先展示学生的读书心得。 教师小结 在中国的历史上也不乏十二月党人这样 的“殉道者”,除屈原外,近现代的谭嗣同、林觉民等 都可称得上“为道而殉身的人”。谭嗣同说:“天下事 知其不可而为之”,“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成,今中 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所以不昌也。有之,请 自嗣同始 ! ! ”他在狱中慷慨题壁:“望门投止思张俭,忍 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就义时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 快哉! ! ”林觉民烈士家境富裕,伉俪情深,为何起义? ?他说:“今试以余论,家非有龙钟老父、庶母、幼弟、少 妇稚儿者耶 ? ?顾肯从容就死,心之摧,割肠之寸断,木石 有知,亦当为我坠泪,况人乎!故谓吾辈死而同胞不 醒者,吾绝不信也。”“吾至爱汝 ! ! 即此爱汝一念,使吾 勇于就死也!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 福也。 ”就是要以死唤醒国人, 舍己为人, 且事前就意 识到“吾辈此举,事必败,身必死”,但坚信“吾辈身 死之日距光复期必不远矣”,可歌可泣 !( 四) 中国历史上不乏这样的觉醒者、殉道者,而近 代的中国又是怎样理解和对待先驱、先行者的呢 ? ?引导学生阅读摩罗的 巨人何以成为巨人 (节选 ): 而在另一个民族,情形则远不是这样。像邹容、陈 天华、秋瑾、徐锡麟这样的人,既没有赫尔岑那样丰厚 的精神资源,更没有特鲁别茨卡雅公爵和车尔尼雪夫斯 基式的安慰和幸福。秋瑾的叔父就是她的告密者,她死 后不但没有得到鲜花,而且被老百姓吃了她的鲜血,徐 锡麟更是给办案者分吃了心肝。一个巨人不但需要通过研读典籍占有历代前贤的精 神财富,不但需要通过研究人性和社会来把握人性的需 要和历史的走向,他还同时需要周围那些有血有肉的人 的理解、支持、温暖、尊敬、鼓励,他需要从这样的心 灵交流中得到勇气和力量。 如果没有这些条件, 再伟大 的人也会枯竭夭亡而无从成其伟大。在这样的意义上, 任何一个伟大的人都是凭着他的族群并代表他的族群成 为伟人的。所以,那些产生了巨人的民族必是像巨人一 样可敬可仰的民族。五、教师总结,正视可悲。药中的夏瑜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 结果,阿义上去给了他一顿好拳脚,包括二十多岁的年 轻人在内的人都说:“这是人话吗 ? ?”得出的结论是: “疯了! ! ”鲁迅悲哀地发现中国多的是“麻木的民众”,于是他一生致力于呐喊。 摩罗意识到中国人面对俄罗斯 那个群星璀璨的时代,心中除了羡慕,更应该扪心自问 为什么中国的近代产生不了这样的巨人。借助普希金这 位异国巨人的光辉,我们真的是到该反思的时候了。教学实情分析:教案没有过多地在诗歌的具体内容上作分析,这就 需要学生课前对课文有一定的了解。教案试图就其一点 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因涉及材料较多,需学生有一定的 阅读基础方可。最好写出读书笔记,课上交流,引发观 点的交锋。 另外还须把握分寸, 不要剑走偏锋,引发的 应是思考和奋进,而不是绝望和悲观。对教师的建议: 一、课前一定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阅读,大多数材 料都可在读本和网上找到。课堂最好能展示学生的读书 笔记,学生与学生之间观点的碰撞交流比师生 i i 间的更 有意义和价值。二、如学生了解不多,教师自己可准备得充分些,一言堂”有时也未尝不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