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多种史观解读辛亥革 命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60774015 上传时间:2022-03-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多种史观解读辛亥革 命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用多种史观解读辛亥革 命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用多种史观解读辛亥革命1、从近代化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中国早期近代化的结果,也是中国近代化的一座丰碑。 (1)辛亥革命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结果: 早期工业化进程促进辛亥革命:洋务运动、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和初步发展促进中国早期代工业化,也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物质基础早期政治民主化进程促进辛亥革命:戊戌变法、清末新政促进了早期政治民主化,它们的失败,加剧了社会各阶层对清王朝的失望。早期教育近代化进程促进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等革新运动成立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培育了一批具有民主共和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成为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早期思想近代化进程促进辛亥革命:林魏新思想开启了向西方学习为主的思想解放,19世纪中后期,西方的社会进化、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思想、传入中国,推动辛亥革命。(2)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的一座丰碑。临时政府的经济法令使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短暂发展,为工业化进程创造条件。 推翻了清王朝,结束的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迈出了中国政治从专制向民主转化的重要一步,是政治体制民主化的重大突破。颁布资产阶级临时约法,确立主权在民、国民的自由权利、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责任内阁制等,具有反对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是民主化、法制化的丰碑。思想上,把西方资本主义学说中国化为三民主义,并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促进思想的理性化、科学化。教育上,兴办新式学校,改革教育内容,促进教育近代化。 社会生活上,剪辫易服、废除跪拜礼,自由、平等、友爱的风气兴起,促进社会生活近代化。 2、从文明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中西文明碰撞、交融的结果,促进了中国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1)辛亥革命是中西文明碰撞、交融的结果:鸦片战争以来,中西方文明的数次碰撞促进了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农业文明开始向工业文明缓慢过渡,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加速了中西方文明的交融,促进了代表工业文明生产力的近代机器工业产生并初步发展,创办了一批传播工业文明文化的新式学校,培育了一批接受工业文明下的自由平等、天赋人权思想的知识分子,这些都为辛亥革命创造了一定的条件。(2) 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它结束帝制,建立民国(共和国),颁布临时约法,创新政治体制,是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它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物质文明也取得重大成果。三民主义融合中西,推动思想解放;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果;3、从整体史观看,辛亥革命是全球化的结果,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1)辛亥革命是全球化的结果:19世纪中期以来,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火车轮船飞机电报电话等新交通通讯工具广泛应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世界联系日益密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制度文化向世界扩展。两次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代表工业文明的大机器生产方式和自由、平等、民主、共和思想从西方传入中国。清王朝在应对全球化过程中的表现令人失望(消极抗拒、主权沦丧、矛盾激化、创新能力消亡等)(2)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孙中山等辛亥革命的骨干活跃在世界各地,获得了华侨和部分民主国家的同情与支持,加强了世界华侨及西方世界对中国的了解。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一战期间,面粉等中国商品大量出口,密切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辛亥革命在亚洲率先确立共和政体,加强了中国在亚洲乃至世界的影响。辛亥革命是亚洲觉醒组成部分,推动了亚洲的民族民主运动,加强了中国与亚洲国家的联系。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剪辨易服、移风易俗促进了中西观念习俗的认同度,有利于中国与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4、从社会史观看剪辫易服、移风易俗,废除跪拜礼和大人老爷等称号使物质生活和风俗习惯、社交礼仪进一步融合中西。国民风尚为之一新 5、从革命史观看,辛亥革命是是民族危机严重,阶级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他仍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范畴,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辛亥革命不敢发动群众,缺乏彻底的土地纲领,得不到最广大的农民的支持,不敢明确反帝,幻想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因而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它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6、从唯物史观来看:辛亥革命适应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壮大的要求,是民族危机严重,阶级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思想解放、民族觉醒。促进经济、政治、教育、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近代化,密切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但他仍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范畴,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辛亥革命不敢发动群众,缺乏彻底的土地纲领,得不到最广大的农民的支持,不敢明确反帝,幻想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因而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各类标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