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中的RF优化工作内容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59542617 上传时间:2022-03-03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1.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GSM中的RF优化工作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GSM中的RF优化工作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GSM中的RF优化工作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GSM中的RF优化工作内容:覆盖:无线信号的覆盖优化方向通常可以分为弱覆盖(覆盖空洞),越区覆盖,上下行不平衡,无主导小区。其中优化弱覆盖是为了保证网络的连续覆盖;优化越区覆盖是为了使实际覆盖与规划一致,解决孤岛效应导致的切换掉话问题;优化上下行不平衡则是从上行和下行链路损耗是否平衡角度出发,解决因为上下行覆盖不一致的问题;优化无主导小区是为了使网络中每个小区都具有主导覆盖区域,防止出现因无线信号波动产生频繁重选或切换问题。质量:网络的质量与覆盖通常是密切相关的,当网络覆盖过低时,会导致较差的接收质量,此时通常采用解决弱覆盖的手段来完成。当网络覆盖理想时,会存在干扰问题导致的接收质量差问题,通常对于这类高电平低质量的干扰需要区分上下行来分析和解决。切换:RF阶段的切换优化的最重要工作之一是邻区优化(实际上是对BA1表和BA2表的优化),用于保证网内所有用户在空闲态或通话态下都能够及时重选或切换到最佳的服务小区,从而保证整个网络覆盖的连续性;此外还包括切换合理性的优化,包括是否存在延迟切换,乒乓切换,非逻辑切换等,这类问题最终实际上可以归结为覆盖,干扰和切换参数的优化。RF优化包括准备工作、数据采集、问题分析、调整实施这四个部分,其中数据采集、问题分析、优化调整需要根据优化目标要求和实际优化现状,反复进行,直至网络情况满足优化目标KPI要求为止。下面具体介绍:准备工作首先需要依据合同确立优化KPI目标,合理划分Cluster,并和运营商共同确定测试路线,尤其是KPI测试验收路线。同时准备好RF优化所需的工具和资料,保证RF优化工作顺利进行。准备阶段还有一个重要工作:参数核查,这项工作非常重要,提前解决因为参数不一致导致的网络质量问题,使优化重点集中在RF层面。数据采集阶段的任务是获取DT测试数据、话务统计、信令跟踪、用户投诉、以及硬件告警等信息,结合BSS数据配置,为随后的问题分析阶段做准备。问题分析阶段是通过数据分析,发现网络中存在问题,重点分析覆盖问题、干扰问题和切换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调整措施。调整完毕后随即针对实施测试数据采集,如果测试结果不能满足目标KPI要求,进行新一轮问题分析、调整,直至满足所有KPI需求为止。由于信号覆盖、频率干扰、邻区漏配等产生的问题,如下行干扰、接入问题和掉话问题,往往和地理位置相关,规律固定,随着优化的深入会有明显改善。至于信号覆盖良好且没有频率干扰和邻区漏配等因素影响的接入、掉话等问题,需要在参数优化阶段加以解决,可以参照相应的指导书。对于上行干扰问题的处理周期通常周期较长,甚至可能延续到优化结束,具体处理方法请参阅G-干扰分析指导书。在 RF 优化后,需要输出更新后的工程参数列表和小区参数列表。工程参数列表中反映了 RF 优化中对工程参数(如下倾角、方向角等)的调整。小区参数列表中反映了 RF 优化中对小区参数(如邻区配置等)的调整。RF优化策略在网络的不同阶段,RF优化的侧重面是不同的。对于一个正在新建或者替换的网络来说,首先关注的是是否存在硬件缺陷,工程质量而导致RF问题,如发射功率不足,天馈接反等;对于一个在稳定中发展的网络来说,整体的网络结构是否合理就尤为关键,同时还要对客户提出的新覆盖需求进行合理化建议和实施才能保证无线信号的合理分布,通话质量的优质稳定。因此,在RF优化的不同阶段,应有不同的RF优化策略。一般地说,RF优化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主要线路优化:在网络质量较差时,首先对SVIP和VIP区域和路段进行优化。线路优化主要是对路段周边覆盖小区进行主覆盖选取与主覆盖小区覆盖范围的调整,再进行线路主覆盖小区之间合理的切换优化。整网的普遍调整:在网络质量整体需要提升的情况下,高效实施全网RF普遍优化首先需要保证基础信息较为准确。在此基础上RF整体优化主要包括过覆盖、弱覆盖、无主服小区等问题的处理,另外还需特别关注天馈旁瓣背瓣泄露过强、室内信号泄漏等问题。精细的Cluster优化:在网络整体质量达到一个良好水平之后,考虑到网络问题的集中性,将问题站点按照地理位置分成不同的簇来进行专项RF优化,通过合理化覆盖等手段提升各个簇的C/I,保证网络质量的进一步提升。Table 1-1 RF优化前需要收集的资料资料名称是否必须备注工程参数总表是其准确性是保证RF优化的最关键要素数字地图是用于制定测试路线,和指导RF优化KPI要求是网络配置参数是堪站报告否单站验证报告否测试路线是达到能够指导Cluster测试的目的DT测试测试方法RF优化DT测试是为了优化无线射频信号,因此测试的业务相对单一,DT测试可以选择如下的任务组合:Idle测试(DT) + CS Voice Call短呼(DT) +CS Voice Call长呼(DT)Idle测试(DT)+ CS Voice Call长呼(DT)Idle测试(DT)+ CS Voice Call短呼(DT)需要说明的是:Idle测试被用于分析没有下行功控BCCH上的下行覆盖及RxLev分布,用于分析是否存在覆盖空洞以及天线发射接反的情况;可能还需要同呼叫状态下占用TCH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CS Voice Call短呼主要用于评估网络的接入性能,此外还可以用于评估RF优化中的下行RxQual_Sub。CS Voice Call长呼主要用于评估网络的切换和掉话性能,此外还可以用于评估RF优化中的下行RxQual_Sub,以及网络下行功率控制的RxLev分布情况。因此,在进行初始测试时,尽量使用上述的组合来进行RF测试,这样可以为RF分析和优化提供更多的有用数据。OMC机房配合RF优化采用DT测试,获得仅是下行的信号情况,但如果为了更加全面的分析网络的情况,还需要OMC机房的配合:在BSC上使用单用户跟踪信令的方式获得测试手机空口的上行测量报告(上行RxLev和RxQual)的情况。小区覆盖图如Figure 1-2所示,小区覆盖是对服务小区的Cell ID制作专题地图,用于了解各个小区的实际覆盖范围;可以简单判断是否存在下行天馈接反,覆盖交叠区域等。Figure 1-2 小区覆盖图接收电平统计如Figure 1-3所示,对服务小区的RxLev Idle(空闲态)和RxLev_Sub(通话态)制作专题地图,评估测试区域内下行覆盖的情况,主要用于找到弱覆盖区域。如图所示,红色区域1,2,3尽管距离基站较近,但是仍然存在弱覆盖,需要进行问题排查;区域4没有主导覆盖小区,需要进一步确认是否存在增强覆盖的调整方案。Figure 1-3 小区下行RxLev覆盖图如Figure 1-4所示,对服务小区的RxLev Idle(空闲态)或RxLev_Sub(通话态)进行distribution统计,这种结果用于建立下行接收电平的整体概念,通常在优化前后对比分析时显得更加有意义。Figure 1-4 小区下行RxLev分布图接收质量统计如Figure 1-5所示,对服务小区的通话态的RxQual制作专题地图,评估测试区域内下行质量的情况,一方面用于找到通话质量非常差的路段,另一方面把事件和通话质量建立关联。从图中可以看到,在一段时间内下行通话质量持续恶化后,产生了掉话事件。这个路段需要进一步详细分析。Figure 1-5 小区下行RxQual覆盖图如Figure 1-6所示,对服务小区的RxQual_sub进行distribution统计,这种结果用于建立网络下行接收质量的整体概念,通常在优化前后对比分析时显得更加有意义。Figure 1-6 小区下行RxQual分布图电平&质量联合统计接收电平和接收质量的联合统计把RF环境分为四个场景: Good RxQual & Good RxLev Good RxQual & Poor RxLev Poor RxQual & Good RxLev Poor RxLev & Poor Quality用于大体了解网络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如Figure 1-7所示,该区域主要原因是应为弱覆盖导致的质量差,因此问题处理应当偏重关注弱覆盖区域。Figure 1-7 RxLev和RxQual联合统计为了进一步确定这个区域的RF问题的分布,通过“双轨迹”方法同时显示电平和质量,从Figure 1-8看出,区域1的问题优先级是最高的,其次为区域2和3。Figure 1-8 RxLev和RxQual双轨迹显示TA统计此外,在Map上同步显示TA和RxLev的分布,用于进一步确定接收电平与覆盖距离的关系,如Figure 1-9所示。Figure 1-9 RxLev和TA双轨迹显示如Figure 1-10所示,对服务小区的TA进行distribution统计,这种结果用于建立网络下行覆盖距离的整体概念,通常在判断覆盖区域是否存在越区覆盖时帮助很大。Figure 1-10 TA分布图小区级RF统计前面的分析是从Cluster整体或者区域的角度进行统计分析,但是RF优化最终调整的建议和结果还是落实到小区级别。因此对待测区域内所有小区生成测试的RF统计是非常必要的,如Table 1-2所示;该表为分析者建立Cluster或区域问题与各个小区的问题的关联,帮助分析把RF问题聚焦到小区级别,重点关注数值异常的的小区。Table 1-2 小区级别RF性能统计ServCISamplesRxLev_Call_AvgRxLev_Call_MaxRxLev_Call_MinRxQual_AvgRxQual_MaxRxQual_MinTA_AvgTA_Max2201858-85-70-10117024323442326-88-78-9517012165959621-79-56-922602259611534-75-57-910503109297164-90-84-97150293311667719-85-71-96470166312078182-92-87-95776121513777274-85-74-9715010631696758-95-93-97775101618144833-71-47-951601618145181-74-69-790401240002410-89-81-94130615 Actix Analyzer中的Analysis Mangeer中提供多种自定义查询,使用其中的Cross Query功能,针对Cell维度进行RxLev, RxQual, TA等参数的统计,便可以得到Table 1-2中的内容。 在实际中,把RF环境从Cell级别使用数值和条件来衡量有利于提高RF问题的分析效率,一般强大的分析后台软件提前准备了很多使用的分析模板,此外用户还能够根据自己的经验自定义数据查询。覆盖问题分析覆盖问题是RF优化重点要解决的问题,这里的覆盖既包括下行覆盖也包括上行覆盖。问题分类GSM是一个频率复用的系统,需要严格按照网络规划的结果来控制实际覆盖,网络的覆盖强度适当最好,不宜存在过多区域的过覆盖,也不宜过多的弱覆盖。本节从弱覆盖和过覆盖的角度把覆盖问题大体分为5类:覆盖空洞,越区覆盖,上下行不平衡,覆盖交叠和无主导覆盖,并分别介绍其问题现象。覆盖空洞覆盖空洞是指某一片区域没有无线网络覆盖或者覆盖电平过低产生的弱覆盖区,弱覆盖区域内下行接收电平很不稳定,时而会导致手机的RxLev时而小于MS最小接入电平(RXLEV_ACCESS_MIN)而掉网;通常这些区域同频干扰的概率大大增加,通话态的用户进入弱覆盖区域后无法切换到电平更强的小区,会明显感到通话质量下降,甚至因为低电平低质量而掉话。Figure 1-11的红色区域内就是一个覆盖空洞的典型例子,下行接收电平已经低于-100dBm。Figure 1-11 后台分析软件上的覆盖空洞从前台来看,更加直观,如Figure 1-12所示,服务小区和邻区的接收电平都非常低,以致无法满足切换的条件,最终导致低电平低质量的掉话。Figure 1-12 前台测试软件上的覆盖空洞越区覆盖越区覆盖一般是指基站的覆盖区域超过了规划的范围,在其他基站的覆盖区域内形成不连续的主导区域,如Figure 1-13所示,Serving Cell的实际覆盖范围大大超过其规划范围,以致在Cell B的覆盖区域内仍然可以形成主导覆盖,产生了“岛”的现象。这样的后果是当呼叫接入到远离某基站而仍由该基站服务的“岛”形区域上,由于“岛”周围的小区没有与Serving Cell配置双向邻区,一旦当移动台离开该“岛”时,就会立即发生掉话。而且即便是配置了邻区,由于“岛”的区域过小,也会容易造成切换不及时而掉话。此外越区覆盖会增大网络的干扰,给用户会带来负面的主观感受,因此在实际优化时优先保证这类问题的处理。Figure 1-13 越区覆盖示意图覆盖交叠覆盖交叠区域是指某一片区域内来自自周边小区的信号重叠过于严重,不同小区之间的下行信号在5dB之间,这样的区域会因为频繁切换和重选而降低系统效率,增加了掉话的可能性,还会影响用户的主观感受。Figure 1-14 覆盖交叠区域示意图无主导覆盖无主导覆盖与覆盖交叠区比较相似,但有本质区别。如Figure 1-15所示,无主导覆盖区域虽然也是指某一片区域内服务小区和邻区的接收电平相差不大,不同小区之间的下行信号在5dB之间的区域,但无主导覆盖的区域接收电平一般或者较差,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网络频率复用的原因,导致服务小区的C/I不稳定,还可能发生接收质量差等问题,进而导致由于质量差发生的切换频繁或者掉话等问题,其处理优先级通常是高于覆盖交叠区域的。Figure 1-15 无主导覆盖测试结果上下行不平衡GSM系统是一个双向通信系统,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都有自己的发射功率和路径衰落,为了使系统工作在最佳状态,就要保证每个小区的链路达到基本平衡(上下行链路平衡),任何一个方向的链路如果出现问题,都会产生实际的覆盖减小。Figure 1-16 上下行不平衡示意图(上行故障) 下行覆盖范围上行覆盖范围小区实际覆盖由于RF优化主要基于路测,工程师直观看到的是下行覆盖,上行覆盖更多只能通过路测过程中的异常事件来体现,例如小区的接通率较差,小区的掉话率高,切换失败等。如果在进行RF优化时没有话统数据,那么推荐在OMC机房进行单用户跟踪,获取Abis口信令上的上行Measurement Report信息,与路测文件一同分析;如果有话统数据,那么建议通过话统中“上下行平衡”任务来分析优化区域内每个小区的每个载频是否存在上下行不平衡的问题。分析与处理影响覆盖的因素在进行问题分析处理之前,让我们先简要回顾一下影响覆盖的若干因素。上下行接收电平的数学公式可以帮助我们很好理解GSM系统中哪些因素会影响最终的覆盖。如Figure 1-17所示,上下行接收电平为: RxLev(DL) = PBTSLcomLjLaLfLconLajGantLp RxLev(UL) = PMSLpGantGdivLajLconLfLaLj当BTS安装有TMA时,上下行接收电平为: RxLev(DL) = PBTSLcomLjLaLfLconLTMALajGantLp RxLev(UL) = PMSLpGantGdivLajLconLfLaLjNF其中: 如果PBTS表示BTS的载波发射功率,PMS表示MS的发射功率。 Lcom 为BTS合路损耗,Lj 为机顶软跳线损耗,La 为避雷器损耗(注意:我司新老基站的避雷器位置不同造成避雷器损耗的差别,例如BTS312使用外置避雷器,需要考虑避雷器损耗;而BTS3012避雷器内置,不需要考虑避雷器损耗),Lf 为馈线损耗,Lcon 为天馈部分各接头总损耗,Laj 为天线端软跳线损耗,Lp 为路径损耗(即空口传播损耗),Gant 为天线增益,Gdiv 为上行分集接收增益。 LTMA表示塔放(TMA)引入的下行插损,大约为1dB左右;NF增加塔放后的上行链路增益,大约为3 dB左右。Figure 1-17 GSM链路估算模型(无TMA) 影响下行覆盖的因素从上面的数序公式可以看出,影响下行覆盖的关键因素有:1. 有效辐射功率机EIRP。在同样的传播损耗情况下,EIRP越大,下行覆盖越强。其计算公式为:EIRP = PBTSLcomLjLaLfLconLaj + Gant影响ERIP最重要因素是:o PBTS为载频的发射功率,由每个载频的Power Type,Power Level和Power Finetune 三个参数共同决定;o Lcom为合路损耗,由具体的载频类型和站点配置方式来决定;o Gant为天线增益,不同的天线有不同的增益。2. 路径损耗Lp。描述不同场景下路径损耗的数学公式(传播模型)非常多,但影响路径损耗的主要因素最终基本可以归结为:o 频段:不同频段的电波在空间中的传播损耗是不同的。频段越高,其损耗越大。例如1800M的信号在同等传播条件下就会比900M的信号多8-10dB左右的传播损耗。o 天线挂高:在保持EIRP和天线下倾角不变的情况下,天线越高,小区的覆盖越广。o 接收点距离基站的距离。o 电波传播的场景(市区和郊区)和地形(平原,山区,丘陵)。3. 天线的下倾角。o 天线下倾角是控制覆盖的有效途径,天线下倾角度越大,小区的覆盖范围越近。大的下倾角更加适用于密集城区场景,由于EIRP没有改变,不仅控制了覆盖,而且加强了深度覆盖。o 方位角。方位角是小区天线水平波瓣的主覆盖方向,现实中有时会因为规划原因导致小区的方位角并没有打向实际需要覆盖的方向,此时需要调整方位角来进行调整。 影响上行覆盖的因素与影响下行覆盖的因素相比,上行包括下面几个因素:1. 基站接收灵敏度。2. 天线分集增益。3. MS发射功率。4. 上行无线信号传播损耗,上行信号传播损耗与下行传播损耗基本一致。5. 塔放对上行的影响。我司基站的设计规格是能够保证上下行平衡的,具体介绍请参考GSM BSS网络性能KPI(上下行不平衡)优化手册中的内容。因此,对于GSM网络中的覆盖问题,通常绝大多数站点是上下行平衡的,对于这类站点而言,优化下行覆盖实际也就是优化上行覆盖;然而对于上下行不平衡的站点而言,需要进行上下行不平衡问题的处理与解决。弱覆盖的分析与处理Table 1-3给出了各种场景下接收电平与覆盖好坏的评估关系。Table 1-3 各种场景下GSM的下行接收电平Coverage ClassificationsDL RxLevThresholdCoverage classificationGood In-building-70 dBmUrban highmediumlow density, skyscrapers, airportAverage In-building-78 dBmSuburban, industrialGood In-car-85 dBmSuburban dense vegetation, open, village, town, riverAverage In-car-88 dBmAgricultural, high tree densityOutdoor-92 dBmWaterl 覆盖空洞所谓覆盖空洞的定义是在某一片区域内: 服务小区RxLevSub RxLevSub_Min threshold(如:-95dBm)并且 邻区RxLev(BCCH) MaxServerDistant(如2km for Urban) or服务小区的TA Max TA 使用BSC话务统计的【测量报告TA话务分布测量】任务,统计出待优化区域内所有小区的TA分布。如Figure 1-19所示,重点关注这类TA在很近和很远都有测量报告数的小区。Figure 1-19 小区所有载频的TA分布 越区覆盖的理论分析在确定越区覆盖的小区后,需要通过仿真软件或数学公式来分析造成越区覆盖的原因。然而使用理论模型来指导调整方案之前,需要在实际覆盖与预测覆盖结果之间建立起很好的一致性,其中准确的工程参数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必要条件,尤其是每个小区的天馈参数(水平半功率角,垂直半功率角),天馈安装的高度,下倾角。 仿真软件(U-net)在仿真软件导入准确的工程参数,数字地图,校正后的传播模型后,可以生成Coverage by Transmitter图。从小区覆盖图可以直观地看到哪个区域存在越区的信号,如Figure 1-20所示,在红圈范围内2019-3扇区的信号强度超过了本应覆盖此区域的其他基站的信号强度,再结合路测的实际情况,基本上可以认为2019-3扇区存在比较严重的越区覆盖。Figure 1-20 Coverage by transmitter图 数学公式对于分布在市区的基站,当天线无倾角或倾角很小时,各小区的服务范围取决于天线高度、方位角、增益、发射功率,以及地形地物等,此时覆盖半径可以采用Okumura-Hata或COST231公式计算;当天线倾角较大时,因上述公式中没有考虑倾角,无法计算出的覆盖半径,在不借助仿真软件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天线垂直半功率角和倾角大小按三角几何公式直接估算,方法如下:假设所需覆盖半径为D(m),天线高度为H(m),倾角为 ,垂直半功率角为,则天线主瓣波束与地平面的关系如Figure 1-21所示:Figure 1-21 天线主瓣波束与地平面的关系可以看出,当天线倾角为0度时天线波束主瓣即主要能量沿水平方向辐射;当天线下倾度时,主瓣方向的延长线最终必将与地面一点(A点)相交。由于天线在垂直方向有一定的波束宽度,因此在A点往B点方向,仍会有较强的能量辐射到。根据天线技术性能,在半功率角内,天线增益下降缓慢;超过半功率角后,天线增益(特别是上波瓣)迅速下降,因此在考虑天线倾角大小时可以认为半功率角延长线到地平面交点(B点)内为该天线的实际覆盖范围。根据上述分析以及三角几何原理,可以推导出天线高度、下倾角、覆盖距离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使用上式可以用来估算倾角,高度,天线类型变化后的站点覆盖距离,可以作为控制覆盖的数学依据。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该公式时倾角必须大于半功率角之一半;距离D必须小于无下倾时按公式计算出的距离。 越区覆盖调整建议:对于越区覆盖问题通常采用以下应对措施:1. 调整天线方位角。避免扇区天线的主瓣方向正对道路传播;对于此种情况应当适当调整扇区天线的方位角,使天线主瓣方向与街道方向稍微形成斜交,利用周边建筑物的遮挡效应减少电波因街道两边的建筑反射而覆盖过远的情况。2. 在天线方位角基本合理的情况下,调整该扇区的天线下倾角,或者更换电子下倾更大的天线。调整下倾角是最为有效的控制覆盖区域的手段。下倾角的调整包括电子下倾和机械下倾两种,如果条件允许优先考虑调整电子下倾角,其次调整机械下倾角。天线下倾角调整的具体方法请参考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除非特殊场景,机械下倾角的调整幅度不建议超过10度,否则天线方向图会发生严重的畸变,如Figure 1-22所示,随着机械下倾角的增加,天线水平方向图逐渐发生变形,导致该扇区与其他扇区的覆盖交叠区域增大,不利于控制网内干扰,而增加电子下倾角时不会出现这种情况。Figure 1-22 天线下倾角对水平方向图的影响3. 降低载频发射功率。通过增加Power Level和Power Finetune的设置,减小载频的发射功率。这种方法并不广泛推荐,其调整结果会对影响到深度覆盖。4. 降低天线高度,通常这种方法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于建于屋顶的高站,通常降低天线高度是无法实现的,通常采用更换电下倾更大的天线来控制覆盖。l 交叠覆盖过滤出交叠覆盖区域需要借助后台分析软件,通过对所有测试点按照下面的条件进行过滤: 满足ServBCCH_RxLev-NborRxLevn)=3 接收电平大于-70dBm 该区域切换频繁由于测试过程中测试手机通常是占用TCH载频上的信道,因此使用ServRxLev_Sub通常包括了功控效应,因此建议使用服务小区主BCCH的RxLev来与周围小区进行电平的比较,这样测试就可能会使用到Scanner;另外如果测试手机在通话时能够同时获得BCCH和通话信道上的接收电平,也可以进行无主导小区的过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优化交叠覆盖区域,要保证减少交叠覆盖后该区域仍然能够提供足够的容量。具体方法可以通过使用仿真软件调整周边小区的覆盖来完成。2. 上下行不平衡上下行不平衡问题通常通过后台处理软件无法分析,主要依靠话统来分析与解决。在GSM BSS网络性能KPI(上下行不平衡)优化手册中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其中包括上下行不平衡的定义,以及如何使用信令和话统来定位上下行不平衡问题,解决思路和分析流程,在具体进行这项分析和优化时请参考该优化手册。覆盖问题案例3. 更换天线型号解决过高基站的越区覆盖问题【现象描述】 该市区基站A天线挂高45m,地处闹市区,移动用户量密集,周边基站天线挂高平均25m左右。在路测过程中发现:基站A各扇区与周边基站交界处信号均较强,造成切换频繁,信号质量也不好。从话统中发现:该基站掉话率为1.7%,远高于周边基站0.6%的水平;而且该基站话务量较高,周边基站并没有与之形成很好的话务分担。【原因分析】1. 检查基站A是否存在硬件故障和参数配置错误,并排除这种可能性。2. 检查基站A的天线:为凯瑟林双极化天线、65度、15.5dBi,机械下倾角已经压至16度。该基站建于高楼的楼顶,无法再降低天线高度。3. 通过Nastar测量基站A与周边基站的距离,基站之间距离800m。通过实际情况判断:大致需要把基站A的覆盖范围控制在600m以内。4. 其目前实际覆盖超过1.5公里,严重抢占邻近基站覆盖区内的用户群,造成频繁切换,影响该基站的KPI指标和本片区域内的通话质量。【处理过程】1. 将该站天线更换为电子下倾角更大的电调天线。2. 更换天线后,并将天线下倾角度改变为机械加电调下倾20度。3. 测试发覆盖范围缩小至800米左右,与周围基站的越区现象消失,话务量有所回落,周围基站话务量明显上升。4. 观察话统,该基站掉话率降为0.8%,接通率大幅提高,越区和频繁切换的现象消失。【建议与总结】 在处理越区覆盖时,需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采用替换天线有时是一个很好的手段。4. 主集发射天线安装问题导致覆盖空洞【现象描述】 在进行高速公路测试时发现,某一片距离全向站基站2km的地段覆盖电平很低,仅有-90 dBm, 周围地势平坦,在基站之间形成弱覆盖区域。【原因分析】1. 检查该全向站基站是否存在硬件故障和参数配置错误,并排除这种可能性。2. 检查基站天馈安装情况,发现该基站主发天线及分集接收天线平面平行于公路方向,不符合工程安装规范。3. 天线的正确安装方法是:主发天线及分集天线形成平面垂直于公路方向,且主发天线应当靠近公路一侧,如Figure 1-23所示。Figure 1-23 全向天线安装位置【处理过程】1. 把天线安装按照Figure 1-23中正确方式进行修改。2. 重新复测,发现基站之间的弱覆盖区域的电平达到-80dBm 左右,问题解决。【建议与总结】 对于全向站点尤其需要关注主发天线的安装位置,主发天线应当尽量安装在距离话务主覆盖区最近的一侧。5. 邻区漏配导致弱覆盖【现象描述】 在对某地区进行优化的过程中,发现市郊路段信号覆盖差,实测信号强度小于-95dBm。【原因分析】1. 此处为市郊路段,记录市区约为3km,地势起伏不大。2. 根据理论分析计算:此处信号强度应该在-80dBm左右,实测与理论预测相差较大。3. 在该路段进行扫频测试,发现频点12的信号强度为-95dBm左右,频点15的信号强度为-80dBm左右。市区基站有A,B两个基站的3小区同时覆盖该路段(BCCH频点分别为12和15),远郊有C基站的1个扇区覆盖该路段(BCCH为9)。4. 从系统消息中的BA2表中发现A-3小区的邻区配置中无15号频点。从市区出发时手机在A-3小区驻留,因邻近小区没有配置A-3小区为邻区,因此到达该路段时手机仍然驻留在A-3小区,无法切换到B-3小区。【处理过程】1. 通知OMC机房将A-3和B-3小区互相做为邻区。2. 重新复测,问题解决。质量问题分析无线网络的质量取决于覆盖,容量和干扰。GSM系统要求C/I 9 dB, C/A -9 dB,加上3dB的工程余量,实际要求C/I 12 dB, C/A -6 dB。 当覆盖较差时(如 12 dB或C/A -6 dB的关系时,此时BER误码率就会随之上升,对应的RxQual恶化。Table 1-4 RxQual与BER(Bit Error Rate)对应关系Receiving Quality LevelBER0 12.8% 当覆盖较好时(如-80dBm),但是由于网内或者网外干扰,导致干扰I上升,导致无法满足C/I 12 dB或C/A -6 dB的关系时,此时BER误码率就会随之上升,对应的RxQual恶化。因此,对于因为有用信号C过低导致的质量问题,主要通过0覆盖问题分析加强覆盖的方法来解决。而对于干扰信号I上升导致的质量问题(通常表现为高电平高误码),应当主要解决干扰问题,也是本节后续着重介绍的内容。干扰分类与覆盖问题一样,干扰也分为上行干扰和下行干扰。6. 下行干扰路测(Drive Test)是查找下行干扰最常用的方法,在专用模式测试时,测试设备可以测量服务小区和邻区的信号电平、接收质量、功率控制等级、时间提前量TA等。当在某些路段持续出现高电平(-80 dBm)、低质量(Rx_Qual5)时,则可以断定该路段存在下行干扰。有些测试设备能够直接显示误帧率FER, 通常当FER 25% 后用户就会感觉到话音的断续,也即在这些路段存在干扰。同时,通过话务统计中的【测量报告全速率信道接收电平测量】和【测量报告半速率信道接收电平测量】任务测量也可以用于粗略判断判断是否存在下行干扰。在BSC6000中,该话统把接收电平和接收质量分别都划分为8个等级,如Table 1-5所示,如果整个小区的测量报告数落在“Good RxLev & Poor RxQual”象限中的比例过高,说明该小区存在的下行干扰,需要通过路测来找到具体的原因。Table 1-5 接收电平测量话统RxLev-60BERRank01234567 12.8%77. 上行干扰路测中很难发现上行干扰,如果MS的发射功率始终维持最大,并且伴随有切换或突然掉话现象,可能是上行干扰导致。如果此时能够同时进行单用户跟踪,就可以利用上行测量报告中的RxLev和RxQual来判断是否存在上行干扰。此外还可以通过操作维护台或者话统中的【测量报告干扰带测量】观察上行干扰带,快速定位哪些小区的哪些载频存在上行干扰。干扰带的定义如Table 1-6所示,干扰带的等级越高,表示干扰电平越高,一般来说,若出现空闲信道落入干扰带4和干扰带5的情况,就认为存在干扰。Table 1-6 干扰带与电平值对应关系(默认参数配置)干扰带等级电平值范围干扰带1-105-98dBm干扰带2-98-90dBm干扰带3-90-87dBm干扰带4-87-85dBm干扰带5-85-47dBm值得说明的是,干扰带测量是信道在空闲状态通过RF RESOURCE INDICATION消息向BSC上报的各信道上行干扰的电平等级,如果忙时小区话务量过高,干扰带的测量值也会偏低,而不能正常反应正常的干扰情况,此时还需要观察【测量报告干扰带测量】话统中的“信道上行干扰指示消息数目”和非忙时的干扰带来辅助判断,原因分析无论对于上行干扰还是下行干扰,其处理的思路都是基本一致的,从分析问题的角度,可以把干扰按照来源分为: 硬件设备导致的干扰 网内干扰 网外干扰由于本指导书是RF优化指导,重点在于工程规划参数的优化与调整,这里仅介绍规划参数引起的网内干扰问题;具体涉及硬件原因,网外干扰等其他原因的处理方法,请参考G-干扰测试与分析指导书。由工程参数规划不当导致干扰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下面几类:8. 频率规划不合理GSM网络在频率规划时通常会根据实际可用频点数把BCCH和TCH分层规划,并采用不同的频率复用策略。通常BCCH采用4*3复用,最大程度保证C/I要求,而TCH可以采用1*3跳频,1*1跳频,3*3等紧密频率复用方式。这种频率规划策略要求会根据运营商不同而不同,因此在RF优化分析前就要建立整个网络的频率规划策略,明确哪些频点划分给BCCH,哪些频点划分给TCH,在此基础上对存在质量问题的小区进行频率规划的检查,检查是否存在同邻频干扰。下面是频率规划时必须要遵循的原则,也是频率优化的依据:1) 同基站内不允许存在同频、邻频频点(MA组内存在邻频的情况除外);2) BCCH和TCH的频率间隔最好在400K以上;3) 没有采用跳频时,同一小区的TCH间的频率间隔最好在400K以上;4) 直接邻近的基站应避免同频(即使其天线主瓣方向不同,旁瓣及背瓣的影响也会带来较大的干扰);5) 考虑到天线挂高和传播环境的复杂性,距离较近的基站应尽量避免同频、邻频相对(含斜对); 6) 通常情况下,1*3复用应保证参与跳频的频点应是参与跳频载频数的二倍以上;7) 重点关注同频复用,避免在邻近区域存在同BCCH同BSIC的情况。9. 紧密频率复用基站布局是网络规划前期的重要工作,无论采用何种频率规划技术,都涉及合理分布基站的问题,其依据主要是覆盖的要求、容量的要求、网络质量的要求,以及建设总投资。容量与质量是一对矛盾,有时不得不采用紧密复用的频率规划技术以满足容量的需要,这实际上就是牺牲一部分的质量来换取容量的增加。在一些基站布局不合理的地方,采用紧密复用技术后容易导致同邻频的碰撞,网络需要细致的优化调整,尤其要控制住越区覆盖。在规划设计阶段要尽量使得网络结构布局合理,基站尽可能分布在规则网孔中,同时天线高度也应基本接近。在优化阶段要控制越区覆盖,合理减小重叠覆盖深度,提高切换灵敏度,减小邻频碰撞的影响。10. 小区布局不合理由于站址选择的限制和复杂的地理环境,可能出现小区布局不合理的情况。不合理的小区布局可能导致部分区域出现弱覆盖,而部分区域出现多个强信号覆盖。11. 基站选址或天线挂高太高一个设计合理的网络就是让每个小区只覆盖基站周围的区域,手机驻留(或通话)在距离最近的小区上。如果一个基站选址太高,相对周围的地物而言,周围的大部分区域都在天线的视距范围内,使得信号在很大范围内传播。站址过高导致越区覆盖不容易控制,产生越区覆盖,在间隔一个以上的基站后仍有足够强的信号电平使得手机可以驻留、切入或对远处小区产生严重干扰。带来的影响有:话务吸收不合理、干扰、掉话、拥塞、切换失败等。其解决手段请参考0过覆的内容。12. 天线方位角不合理在一个多基站的网络中,天线的方位角应该根据全网的基站布局、覆盖需求、话务量分布等来合理设置。一般来说,各扇区天线之间的方位角设计应是互为补充。若没有合理设计,可能会造成部分扇区同时覆盖相同的区域,形成过多的交叠覆盖;或者其他区域覆盖较弱,没有主覆盖小区。这些都可能造成接收质量差,需要根据实际传播的情况来进行天线方位的调整。13. 天线下倾角不合理天线的倾角设计是根据天线挂高相对周围地物的相对高度、覆盖范围要求、天线型号等来确定的。当天线下倾角设计不合理时,在不应该覆盖的地方也能收到其较强的覆盖信号,造成了对其它区域的干扰,严重时会引起掉话。14. 周边环境影响由于无线环境的复杂性:包括地形地貌、建筑物分布、街道分布、水域等等各方面的影响,使得无线信号难以控制,无法达到预期状况。周边环境对接收质量的影响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高大建筑物/山体对信号的阻挡,如果目标区域预定由某基站覆盖,而该基站在此传播方向上遇到建筑物/山体的阻拦覆盖较弱,目标区域可能没有主导覆盖而造成接收质量差;二是街道/水域对信号的传播,当天线方向沿街道时,其覆盖范围会沿街道延伸较远,在沿街道的其它基站的覆盖范围内,可能会造成干扰;三是高大建筑物对信号的反射,当基站近处存在高大玻璃建筑物时,信号可能反射到其他基站覆盖范围内,可能造成网内干扰。处理方法对于工程参数规划不当导致的干扰问题,通常采用下面方法来解决:15. 优化频率规划RF优化中,频率优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如果频率优化工作量不大,可以把包含有BCCH和TCH频点的工程参数导入Genex Nastar优化工具,如Figure 1-27所示,使用“频率分析”下的功能进行BCCH和TCH,以及跳频频率规划的检查。Figure 1-27 使用Nastar进行频率分析对于频率规划不当造成的网内干扰,修改频率计划通常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法。然而当网络复用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按照频率规划原则寻找比原来更好的频点是非常困难,甚至不可能的。在这种时候只能通过其他手段,如调整天线方位角/下倾角/高度来控制覆盖;或者重新对整个区域的频点进行翻频,通过对频点进行更加合理的分配达到优化频率计划的目的。当整网需要进行翻频优化时,则需要在BSC上定制专门的话统任务,借助专门的工具平台和专业的翻频工具导入话统结果和网络信息,根据设置的优化条件输出一个整网的频率优化方案,这种操作需要借助总部技术支持的翻频中心来完成。16. 天馈调整根据实际测试的情况,通过调整天线的方位角、下倾角来改变干扰区域的各干扰信号强度,从而改变信号在该区域的分布状况。调整的原则是增强主覆盖扇区的电平,减弱其他扇区的电平。为了增强某区域的覆盖,可以调整天线方位角使天线正对该区域;为了减弱某区域的覆盖,可以调整天线方位角使天线偏离该区域。下倾角的调整与之类似,可以减小天线下倾角以增大小区覆盖范围;可以增大天线下倾角以减小小区覆盖范围。其次天线高度的控制也对控制网内干扰有明显作用,在城区,天线高度应当保持尽量一致,防止天线高度相差过大。并非所有区域都可以通过上述的调整来解决,这时,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替换天线型号,增加反射装置或隔离装置,改变天线安装位置,改变基站位置等措施。17. 增加主导覆盖干扰是由于多个小区共同覆盖造成的,解决该问题的一个直接的方法是提升一个小区的功率,降低其它小区的输出功率,形成一个主覆盖。当天线下倾角增大到一定程度,再增大会导致天线方向图畸变时,为缩小覆盖范围,可以减小导频功率,功率调整可以和天线调整配合使用。18. 功能开启针对网内干扰,开启DTX和功率控制功能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需要注意的是: DTX功能分为上行DTX功能和下行DTX功能。对于上行DTX,仅在BSC侧配置UL DTX为“Shall use”就打开了DTX功能;对于下行DTX,需要同时在BSC和MSC侧打开下行DTX的开关,这样下行DTX才起作用。 功率控制推荐使用功控三代算法。干扰问题案例19. 邻区干扰导致掉话严重【现象描述】 在测试过程中,基站A与基站B之间路段的接收质量很差,导致发生掉话事件。Figure 1-28为周围基站频点配置和掉话位置。图中每个小区第一个频点为BCCH频点,第二个为TCH频点。Figure 1-28 基站分布及频率规划拓扑图112, 109102,120107,115100,12298,118124, 96104,111114,106108,116110113101ABCD掉话发生位置【原因分析】1. 详细分析掉话点前后的路测数据,发现掉话前手机占用在A-3小区的111号频点,但此时信号质量很差。从邻区列表中可以看到邻区中的BCCH为112的邻区信号,并且非常强,高达-73dBm。2. 从拓扑图来看,D-3扇区并不覆盖掉话位置,不应当有如此之强的接收电平,怀疑D-3扇区发生天线接反之类的天馈问题。3. 到D基站进行实地检查,发现并没有发生天馈接反等安装问题,而是D3扇区天线安装在楼顶平台上,而离天线大约8m,比天线略低4m的地方有一栋房子,全是玻璃结构。在靠近天线面处测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