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散文集4篇.doc

上传人:栀**** 文档编号:58204635 上传时间:2022-02-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周国平散文集4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周国平散文集4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周国平散文集4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周国平散文集4 篇“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意义。”周国平安静这一句就道破了人生中很多事物的意义与精髓所在。人从出生时的懵懂无知,一路磕磕碰碰地走到现在,若没有自我反省在其中,哪里能够真正的成长起来, 没有人一出世就懂得了所有自己立人、做人处事的道理。自我省察是积累,点点滴滴地发展。时常回头看看,回想自己走过的昨天, “三省吾身 ”;思考自己心中的追求,什么样的人生是自己所想要的,所满意的,苏格拉底说:“追求好的生活远过于生活。 ”;寻求一种进步,从过去的 “千篇一律 ” 中爬出来,开启自己的下一个新 “纪元 ”;总结曾经的经验,才能让自己逐渐摆脱昨天略带 “晦气 ”的影子,焕发今天的蓬勃朝气 自我省察就是去探索人生的意义,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但这所说的善于自我省察的人又不同于那种沉浸在过去无法自拔的人,需要边回忆、边思考,要有所想法,要有所侧重。后者只是单纯的终日沉浸在对昨日的苦恼中,颇有厌世、懈怠之意,而自我省察是积极的,是我们每一个人发展自身需要的。化用一句禅语说, “我们经历的是生活,可又不是生活。 ”这样的生活应该就不是形而上学所能圈定的了。 生活,就是我们每天所经历的日子,但我们经历生活不是每天数着过去的天数, 而是品味每天所经历的人和事,回味生活中所遭遇的情与难。同孟子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的道理一样,我们每天所经历的点点滴滴一定也不是为了遭遇而遭遇的, 定是有所目的,而有智者善于发现这些点滴背后蕴含的深意来塑造自身。同时,如同小时候所的那种每个人都有一颗要寻找的魔法石的故事一样,要用心,要专心,还要坚持。省察也是一样的,要想善于运用生活中的 “魔法 ”,就要先持之以恒,要有信念地去寻找发现它。不然,未经省察的人生就没有意义,或者说,你没有发现它的价值。第三篇周国平散文集 :沉默是金 _写沉默的作文 900 字时间的钟表滴滴答答的走,高速运转的社会往往只留给了你极短暂的积淀时间。 你只能在这短暂的时间内陷入沉默冷静思考, 你可知往往正是这短暂的沉默决定了你灵魂的深度。古人云沉默是金。强调深邃的思想,正是来源于那看似沉默的思考过程。寡言君子梅贻琦就是其中的典型。 “为政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 ”是梅贻琦奉行的箴言,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他的一生可谓将这 12 个字发挥到了实处。身处政局动荡的多事之秋,梅贻琦淡定从容,既不蛮干激进,也不委曲求全,热血与激情沉淀在他的沉默之中,最终换来整个清华的盛况。卢沟桥炮响前夕,抗日激情席卷了整个中国,血气方刚的清华学子更是将矛头对准了当地驻扎的军队。 对军人入校做出过激之举的这一不理智行为致使驻扎军队于当晚强行进驻清华园。 紧急关头,清华校务会议成员齐聚梅贻琦家, 商量万全之策。 不同于旁人的心急如焚慷慨陈词,梅贻琦向隅静默始终未发一言。正是这两三分钟的沉默,万全之策终于在梅贻琦的脑海中成型, 最终保障了清华学子的安全健康,保证了学术的自由独立。梅贻琦的沉默使他性格谦虚温和,从而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收获了持久的拥戴和尊敬。 他温和如水淡定从容的气质铸造了一个时代的斯文,留下了让后人永远怀念和敬仰的大师人格。同样,它的沉默使他在风云激荡的年代里始终保持清醒的认知头脑,做出正确近乎完美的决断。挽既倒之狂澜,扶大厦之将倾,勇敢果断地驾驶清华在惊涛骇浪中安然前行。周国平散文中深刻剖析了沉默。在他看来,凡有志于探究人生真理的人,首要的功夫便是沉默, 在沉默中面对他灵魂中真正属于他自己的重大问题。三年的沉默带给楚庄王的是韬光养晦宏图伟业。他在沉默中运筹帷幄,在沉默中积蓄力量,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的他最终厚积薄发成就春秋霸业。十年的沉默带给曹雪芹的是针砭时弊时代风骨。他在沉默中清醒认知,在沉默中剖析时局, 以锋利刚劲的笔触掀翻了笼罩在晚清王朝之上的最后一层虚假外衣。鲁迅曾说当我沉默的时候, 我觉得充实 ;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是的我们往往只看到博学的人侃侃而谈,却忽视了他寒窗苦读的默默无闻 ;往往只赞扬潇洒自如的谈吐,却小瞧了正在沉默中酝酿的思考。当生活的巨浪袭来的时候,你会发现沉默静守才能保持自己的清醒,因此沉默不是退让而是积蓄下一次奋起的力量,寻找时机迎来人生真正的辉煌。第四篇周国平散文集 :我的读书故事作文2000 字我算不上喜欢读书的人。读书人身上那种高华的气质我不具备,读书人内心的那份宁静我缺如, 读书人精神上那种执着我没有, 读书人那种优美的文笔和高雅的谈吐我望尘莫及。但让我来说读书的故事,我还真有那么一两个,也许不精彩,但是铭心刻骨。我的阅读兴趣,是从读 ”小人书 “开始培养起来的。 ”小人书 “又叫 ” 连环画 “,手掌大小,彩色封面,每一页都由富有故事性的画面和简练的文字说明两部分组成。在我们读小学那个年代, ”小人书 “已经相当丰富,什么三国演义系列、 西游记系列、水浒传系列、聊斋记异系列等等,应有尽有,多得眼花缭乱。只要有小小一笔钱,就可以拥有一本心爱的 ”小人书 “。那个时候,我哥他们已经在高谈阔论 ”朦胧诗 “、”第三代 “、”先锋小说 “和汪国真、席慕蓉了。而我和一群乳臭未干的小把戏们, 还在为狐狸精小翠和书生的爱情故事而泪流满面。记得当年我们那里赶集时,街边有专摆 ”小人书 “的地摊,一毛钱就可以看一本。那时候家里比较艰难,拿出一毛钱去看书,对我来说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但是, ”小人书 “的诱惑难以抵挡,那个时候农村孩子的精神生活比较贫乏, 看”小人书 “对我来说就是最高级的精神享受了,不像今天的孩子们, 享受精神生活的渠道那么多。没有钱怎么办,就去看封面吧。每到星期天赶集,我就和几个小朋友一起去书摊前”看书 “,刚开始最喜欢就是去贪婪地盯着那一本一本 ”小人书 “地封面,想象着书里的内容。后来,我发觉了一个诀窍,那些有钱看书的小朋友,往往蹲在一边看, 他们的身后,常常有一两个小朋友跟着借光,他们在私下里叫这为 ”蹭书看 “。我想,我能不能也到那些看书的小朋友后面去借借光、 蹭蹭书看呢 ?有了这个想法,又不敢贸然过去, ” 蹭书看 “一个怕别人不情愿,一个怕书摊老板不允许。有一天,我终于下了决心,我见一个小朋友独自在那儿看书, 我就悄悄绕到他身后,蹲下来,目光越过他的肩膀,开始了 ”蹭书看 “生涯。这样的 ”看书 “往往是有头无尾或者有尾无头的,记得一天正跟着一个小朋友看得入神,书摊老板突然出现在我身后,大喊一声: ”不许这样看,要看自己掏钱 ! “吓得我赶忙站起来就跑,跑了半天,回头一看,老板并没有追来,这时候那 ”小人书 “里的武松能不能安全通过景阳岗就成了我的牵挂。这种类似的牵挂还不少,比如,诸葛亮借东风有没有借到 ?孙悟空后来有没有从那个妖怪的大铜钹里逃出来 ?直到有一天,我哥从楼上丢下好多的”小人书 “送给表哥,我才知道,我家里原来也有一个规模不小的书库。我不知道那么多年,我怎么就没有发现。若干年后,我哥才说出了这个秘密。原来,我哥也是个”小人书 “迷,他小时候搞到的所有零花钱,或者自己拣桃核卖得的钱,全部用来买了 ”小人书 “。但我爸爸妈妈为了把他培养成”吃国家粮“的人,不允许他看 ”小人书 “,认为那是影响他学习的行为。只要发现,必定没收烧毁。为了逃避我爸爸妈妈的目光,他的阅读活动,一直处于地下状态,直到他读高中,才主动放弃了这些”小人书 “。就在我哥把大量的 ”小人书 “从阁楼上往下扔的那天, 我随手捡了十几本出来偷偷放进书包,如获至宝。整整一个星期,我如痴如醉地捧着那些”小人书 “入迷。看完后,我又拿着自己的 ”小人书 “去地摊,与那与老板交换,每换一本 ”小人书 “,都会极其小心地翻开书页,细细品味那些画面和文字。我不记得在那段日子里,我看了多少的 ”小人书 “,只记得经常因看 ”小人书 “忘记了做作业。至今,那位书摊老伯,那读不尽的书摊 ”小人书 “,成了我记忆中最温暖的一幅画面,那十几本小人书也成了我童年最值得骄傲的一次藏书。我第一次接触真正意义上的小说,是读五年级的寒假。一天,我哥讲了一个故事给全家人听,这里我要顺便插一句, 我哥讲故事的水平,在我们村是小有名气的。那天,他把那个故事讲得曲折迷离,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听完后,还让人回味无穷。当时,我要求他再讲一个故事,哥给了我一本厚厚的当代文学作品选,并翻到其中一篇短篇小说叫我认真看。 看完后才知道大哥讲的故事就是这篇小说里的事情。我用了一个星期看完了那本当代文学作品选,也许从那时候起,我知道了世界上还有这么有趣的一种文体,那就是 小说。从此,我迷上了看小说。刚开始看小说没有选择性,各种小说我都爱不释手。当然,处于青春期的我,也爱看琼瑶和金庸他们,对他们的文笔又羡慕又崇拜。那个时候为了看他们的小说, 经常在书籍封面套上当时包课本封面用的外壳,在课堂上装模作样地学习。 也曾经和老师在课堂进行过猫捉老鼠的惊险游戏,现在回想那时的大胆行为,还有些后怕,因为好些书都是从人家那里借来的,万一被老师发现没收了,怎么向人交待?也许是善良的老师不愿意揭穿一个书迷的小诡计,也许是老师对我的盲目信任吧,那段阅读生涯持续了几年,从没有发生过意外。参加工作后,人越来越浮躁,每天想的事情多了,欲望多了,就像雅贝马斯说的, ”内心伸出的黑手已经快挡住明媚的阳光了“。直到有一天,随手抓了一本周国平散文选,随便翻看了几页,才发现自己已经浅薄了多年,庸俗了多年,在书这面镜子面前,我已经没有勇气面对自己的内心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