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法在决策分析中的应用

上传人:细水****9 文档编号:56939138 上传时间:2022-02-2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业成本法在决策分析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作业成本法在决策分析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作业成本法在决策分析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摘 要作业是成本计算的核心和基本对象,产品成本或服务成本是全部作业的成本总和,是实际耗用企业资源成本的终结。作业成本法在精确成本信息,改善经营过程,为资源决策、产品定价及组合决策提供完善的信息等方面,都受到了广泛的赞誉。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对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竞争力的增强,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从长期来看,会促进企业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从而为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作业成本法精确了间接费用分配范围,提供的成本信息更准确详细,不仅提高了成本分配的准确性和成本可追溯性,使产销决策和产品定价更加合理,而且该法有利于企业改善内部管理,有利于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本文将在此背景下进行简要分析。本文将从作业成本法的表现、发展以及对于企业本身、经济发展等方面产生的影响进行阐述,并进一步提出如何正确运用成本法这一问题的相关建议。关于研究目的及意义、财务信息的基本概念等将会进行简单介绍。关键词:作业成本法;企业资源;成本;效益;信息;决策AbstractJob is costing the core and the basic object, product costs or service costs are the sum of total cost of operation is the actual cost of enterprise resources consumed to an end. Activity-Based Costing Method in accurate cost information to improve business processes, for resource decisions, product pricing and portfolio decision-making to provide better information, etc., have been widely praised. Activity-Based Costing application, raising the level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mpetitiveness enhancement, with a clear role in promoting the long term will encourage enterprises to raise the level of automation, so as to Activity-Based Costing in China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Activity-Based Costing precisely the scope of an indirect cost allocation, providing a more precise and detailed cost information not only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cost allocation and cost of traceability, so that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decision-making and product pricing is more reasonable, and that the law is conducive to enterprises to improve the internal management of will help enterprises to optimize resource allocation. In this context, this article will be a brief analysis.This will be the performance of activity-based costing, development and for the enterprises themselve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impact described, and further propose how to correctly use the cost method of this issue recommendations. For research purpose and meaning, the basic concepts of financial information such as a brief introduction will be carried out.Keywords: Activity-Based Costing; enterprise resources; cost; effectiveness; information; decision-making目 录1 绪论.11.1作业成本法的研究背景. 11.2应用作业成本法的现实意义. 11.3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现状. 22 作业成本法概述 .32.1作业成本法的发展背景. 32.2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 33 作业成本法概念体系与计算过程. 43.1作业成本法的概念. 43.2作业成本法核算处理程序的构建. 44 作业成本法应用分析. 6 4.1作业成本法的成本与效益. 64.1.1 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成本. 64.1.2 作业成本法的效益.7 4.2作业成本法在的应用条件. .75 结论.9 5.1 研究结论.9 5.2 政策建议.9致谢.11主要参考文献.121 绪论1.1 作业成本法的研究背景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两个重要因素:一个是先进的制造技术的应用,另一个是先进的管理理念的推广和实施。本文所讨论的作业成本法是成本控制方面的又一新领域。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是西方国家于八十年代末开始研究、九十年代以来在先进制造企业首先应用起来的一种全新的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在传统的生产模式下,直接人工是产品生产成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时的消耗和制造费用的多寡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联系,产品生产主要是大批量的,规模和复杂程度相差不大。采用单一分配标准所计算出来的产品成本,并没有给管理者带来太多的不便。但是进入20世纪后期之后,产品的制造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提高,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在生产成本中所占比重大大下降,而制造费用所占比重则大大上升。如果采用变动成本计算法进行成本计算,虽然可以满足决策的需要,但是,其反应的产品成本却越来越小,而大量的固定的性制造费用和期间费用,却无法反映在成本报告中,从而使企业无法进一步分析成本消减的机会所在。此时,管理者可能试图转向完全成本计算方法。但是,当存在多种产品、存在共享资源时,采用完全成本计算方法分配制造费用也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制造费用的分配一般有两种方法:全厂统一的制造费用分配率法和部门制造费用分配率法。无论那一种分配方法,其分配标准比较单一,并且是与产量有关的标准,只有当分配的费用占全部费用的比重比较小,产品的种类少,经营活动涉及的作业比较少的情况下才适用。当分配的费用比较大,产品品中比较多,完全成本计算方法由于把费用的分配的分配建立在成本和产量之间的假设关系之上,没有考虑产品和资源之间的因果关系,可能无法满足决策的需要。特别的,随着企业价值链分析观点的建立,企业为了增加顾客价值,在服务部门上投入的费用不断增加,这些费用对于产品价值是否能够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果不将这些部门的成本计入产品成本,管理者就无法分析其消耗是否合理,经营是否有效率,是否可以进行外包,从而也就无法实现价值链的优化。所以,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必须加以改革,而其重点,首先在于制造费用的分配,其次则在于如何还将非制造成本也纳入到成本控制中心。这时候就需要考虑作业成本计算方法。1.2 应用作业成本法的现实意义随着管理观念和管理技术的巨大变革和产品成本结构发生的重大的变化,使得传统成本法不能为企业成本核算提供正确的会计信息。为解决新制造环境下传统成本法在制造费用核算上的难题,一种通过对所有作业活动进行动态追踪反映,计量作业和成本对象的成本,评价作业业绩和资源利用情况的成本核算新方法作业成本法,孕育而生。作业成本法首先确定间接费用分配的合理基础-作业,然后找出成本动因,具有相同性质的成本动因组成若干个成本库,一个成本库所汇集的成本可以按其具有代表性的成本动因来进行间接费用的分配,使之归属于各个相关产品。成本核算的核心就集中在了生产对资源消耗的各个具体环节中,消除了传统成本法中用人工工时等作为惟一标准去分配全部间接费用的不合理性,解决了传统成本法带来的成本信息失真问题,使成本核算更准确,更具有相关性和配比性,从而使产销和定价决策更加合理、利润信息更加真实。运用ABC提供的成本数据,能够更好的反映成本与产品的关系,从而能够更准确的提供盈利产品和亏损产品的信息,便于管理人员了解产品的真是盈利水平,详细分析每个合同的盈利状况,做出生产与否的决定以及产品结构调整的正确决策,制造合适的产品市场策略。在ABC下,可以通过分析和评价作业,提供哪些是增值作业,哪些是非增值作业,增值作业会增加产品或服务的价值,非增值作业不会增加产品或服务的价值,而非增值作业既耗费时间又耗费资源。因此,寻找非增值作业一边管理者采取措施改进流程,将非增值作业减至最低,提高增值作业的效率,达到加强成本控制、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发挥ABC优势,还能够满足企业在产品多品种、小批量、短周期、个性化的生产条件下进行成本核算的要求。1.3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现状1.作业成本法的应用与新制造环境下的产品成本结构变化密切相关。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美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纷纷实行自动化生产,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一体化制造系统等高新技术在生产领域广泛运用由此引起了企业产品陈本结构的改变,使得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下降,而制造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却大幅度上升。20世纪80年代,制造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美国为35%,日本为26%,就两国的电子和机械制造业来看,这一比重在美国高达75%,在日本高达50%。在产品成本结构发生如此变化的情况下,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提供更为准确、相关的成本信息,以满足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需要,如何科学合理的分配制造费用就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在ABC下,确定了分配制造费用的合理基础作业,强调成本的直接追溯和动因追溯,引导管理人员将注意力集中在发生成本的原因成本动因上,而不仅仅是关注成本结果本身。2.运用作业成本法需要计算机技术的支持。在实施ABC的过程中,采用多元化的制造费用分配标准,需要收集众多资源动因的种类和数量、作业动因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各种产品消耗作业动因的数量等量化和非量化的信息,因此,需要设计专门的作业成本核算软件。20世纪70年代以来电子计算技术的应用,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为ABC在管理中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运用作业成本法需要企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在任何企业内部,最具有价值的资源是企业员工的创造力及其对成功的渴求。企业管理层要有创新的思维,关注企业成本计算方法的改进和创新。在运用ABC的过程中,还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大对人才的投入,为运用ABC提供人才保证。2 作业成本法概述2.1 作业成本法的发展背景传统成本会计对成本信息反映失真的局限性被人们认识后,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开始寻求一种新的更为准确的成本计算体系。1971年美国的斯特布斯(G.J.Stanbus)教授出版了作业成本计算和投入产出会计一书,提出了“作业”、“作业会计”及“作业投入产出系统”等概念,他指出成本计算的对象应该是作业,而不是完工产品;作业是与各类组织决策相关的一系列活动;作业成本计算就是要建立一套作业账户,以此来计算作业成本。但由于当时但人们已习惯于传统成本会计系统,难以接受新的概念与方法,作业成本法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到了80年代,高新制造技术蓬勃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各类制造企业,使得传统成本会计的缺陷已暴露无遗。传统成本会计所反映的信息只能用于对外的财务报表,而难以作为企业管理层作决策的可靠依据。这时实务界大力呼吁建立一种新的能够正确地反映产品成本信息的成本会计系统。1984年,美国的罗宾库珀(Robin Cooper)和罗珀特卡普兰(Robert S.Kaplan)两位教授在前人的基础上,对ABC的现实意义、动作程序、成本动因选择、成本库的建立等重要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系统地提出了作业成本法。从此,作业成本法得到了理论界大力推崇,实务上的应用也日益广泛,从而,使得作业成本法日趋完善。作业成本法的产生,标志着成本管理告别了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向现代成本管理模式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作业成本法创立之后,得到了实务界的大力推广,不仅用于成本核算,还应用于企业管理中的其他领域。许多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进行库存估价、产品定价、制造或采购决策、预算、产品设计、业绩评价及客户盈利性分析等方面。2.2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 ABC)又叫作业成本计算法或作业量基准成本计算法,是以作业为核心,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入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作业成本法是建立在“作业”这一基本概念上的,作业是成本计算的核心和基本对象,产品成本或服务成本是全部作业的成本总和,是实际耗用企业资源成本的终结。作业成本法的指导思想是:“成本对象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作业成本法把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包括期间费用)作为产品(服务)消耗作业的成本同等地对待,拓宽了成本的计算范围,使计算出来的产品(服务)成本更准确真实。作业是成本计算的核心和基本对象,产品成本或服务成本是全部作业的成本总和,是实际耗用企业资源成本的终结。作业成本法在精确成本信息,改善经营过程,为资源决策、产品定价及组合决策提供完善的信息等方面,都受到了广泛的赞誉。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先进的公司已经实施作业成本法以改善原有的会计系统,增强企业的竞争力3 作业成本法的概念体系及计算过程3.1 作业成本法的概念1.资源资源是成本的源泉,一个企业的资源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生产维持成本(如采购人员的工资成本)、间接制造费用以及生产过程以外的成本(如广告费用)。资源按一定的相关性进入作业,作业是工作的各个单位。2.作业作业是工作的各个单位。作业的类型和数量会随着企业的不同而不同。3.作业链与价值链 作业链是指企业为了满足顾客需要而建立的一系列有序的作业集合体。一个企业的作业链可用下图来表示:研究与开发设计生产营销配送售后服务。价值链是与作业链紧密关联的。按作业成本法的原理,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是一项作业转移到另一项作业的过程,同时也伴随着价值量的转移,最终产品是全部作业的集合,也是全部作业的价值集合。在作业成本法中,依据是否会增加顾客价值,人们将作业分为增值作业和不增值作业。前者是指能增加顾客价值的作业,也就是说这种作业的增减变动会导致顾客价值的增减变动;后者是指不会增加顾客价值的作业,也就是说,这种作业的增加或减少不会影响顾客价值的大小。4.成本动因成本动因,是指导致成本发生的任何因素。作业成本法将成本动因分为两类,即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1)资源动因:按照作业成本计算的规则:作业决定着资源的耗用量,资源耗用量的高低与最终产品没有直接关系。专家们将这种资源消耗量与作业间的关系称作资源动因,资源动因联系着资源和作业,它把总分类账上的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资源动因作为一种分配基础,它反映了作业对资源的耗费情况,是将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的标准。(2)作业动因:作业动因是分配作业成本到产品或劳务的标准。它们计量了每类产品消耗作业的频率,反映了产品对作业消耗的逻辑关系。5.成本库与成本库分配率(1)成本库(作业中心):在一个企业内发生的作业成本是多种多样的,而每一项作业都会耗用资源并导致成本的发生。理想的成本归集方法是将每一项作业所耗用的资源成本归属至产品,这种归集成本的方法准确度较高,但是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它可能会使成本归集本身的成本大于其效益,甚至花费很多的人力和物力也很难得到准确的成本数据,因而是不可取的。现实的做法是,将性质相类似的作业归集在一个同质成本库中,从而避免了计算和归属每一项作业可能发生的巨额成本。(2)成本库分配率:作业成本法为每一个间接成本项目确定合理的成本动因后,将具有相同性质的成本动因组成若干个成本库,而一个成本库所汇集的可追溯成本则可按成本库分配率在各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公式如下: 某成本库分配率该成本库归集的可追溯成本该成本动因耗用总数 某产品应分摊的间接费用该产品成本库的作业量成本库分配率3.2 作业成本核算处理程序的构建作业成本法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将着眼点从传统的“产品”上转移到“作业”上,以作业为核算对象,首先根据作业对资源的消耗情况将资源的成本分配到作业,再由作业依成本动因追踪到产品成本的形成和积累过程,由此而得出最终产品成本。1.直接成本费用的归集直接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及其它直接费用,其计算方法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一样。直接材料易于追溯到成本对象上,通常在生产成本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它计算的正确与否,对于产品成本的高低和成本的正确性有很大影响。为了加强控制、促进节约、保证费用归集的正确性,直接材料从数量到价格等各个方面,都必须按成本核算的原则和要求,认真对待。直接人工是直接用于产品生产而发生的人工费用。2.作业的鉴定在企业采用作业成本核算系统之前,首先要分析确定构成企业作业链的具体作业,这些作业受业务量而不是产出量的影响。作业的确定是作业成本信息系统成功运行的前提条件。作业的鉴定与划分是设计作业成本核算系统的难点与重点,作业划分得当,能确保作业成本信息系统的正确度与可操作性。3.成本库费用的归集在确定了企业的作业划分之后,就需要以作业为对象,根据作业消耗资源的情况,归集各作业发生的各种费用,并把每个作业发生的费用集合分别列作一个成本库。作业成本法可以大大提高制造费用分配的准确度,但并不是可以完全准确地分配制造费用。4.成本动因的确定成本动因即为引起成本发生的因素。为各成本库确定合适的成本动因,是作业成本法成本库费用分配的关键。在通常的情况下,一个成本库有几个成本动因,有的成本动因与成本库费用之间存在弱线性相关性,有的成本动因与成本库费用之间存在着强线性关系:这一步的关键就在于为每一成本库选择一个与成本库费用存在强线性关系的成本动因。5.成本动因费率计算成本动因费率是指单位成本动因所引起的制造费用的数量。成本动因费率的计算用下式表示:成本动因费率=成本库费用/成本库成本动因总量,即R=C/D式中: R成本库的成本动因费率; C成本库的费用; D成本库的成本动因总量。6.成本库费用的分配计算出成本动因费率后,根据各产品消耗各成本库的成本动因数量进行成本库费用的分配,每种产品从各成本库中分配所得的费用之和,即为每种产品的费用分配额。7.产品成本的计算生产品的总成本即生产产品所发生的直接成本与制造费用之和:总成本 =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4 作业成本法应用分析4.1 作业成本法的成本与效益4.1.1 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成本nExeDGPk$nExeDGPk$作业成本法通过关注作为基础成本对象的各个作业来改进成本系统。一个作业是一项事件、任务或具体目的的工作单元,如设计产品、装配机器或分销产品。作业成本系统计量单个作业的成本,并利用作业耗用量将成本分配到产品或服务等成本对象上。要实施作业成本法,必须对原有会计信息系统进行改进,而改进原有会计信息系统、设计和执行新会计信息系统所花费的代价,都是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成本。主要包括设计成本、运行成本、核算成本以及人员培训成本。 nExeDGPk$nExeDGPk$1.设计成本 nExeDGPk$nExeDGPk$设计成本是指在原有会计核算系统基础上,增设作业成本法应用系统功能所需要的研究设计代价。应用作业成本法,首先必须将生产流程详细划分为不同的作业,然后依据划分的作业设置间接成本库,每一个间接成本库都与一个作业相对应,根据分配基础将成本分配到不同的成本库中。对同一作业,不同的单位、生产工艺的差异、产品品种的差异以及管理的差异等等,都会造成作业所消耗资源的差异。对这些差异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和设计。 nExeDGPk$nExeDGPk$公司对作业的划分、直接成本的识别、成本库的设置及不同分配基础的设计,都要耗费人力、物力、财力支出与时间资源,例如抽调人员组建作业成本法设计小组,提供设施、微机等物力资源,向作业成本法顾问专家支付技术咨询费等。另外,如果公司己经实行MRP(或ERP)等系统的,还应包括为解决作业成本法的设计与MRP(或ERP)的相容、接口问题而支付的费用。 nExeDGPk$nExeDGPk$2.运行成本 nExeDGPk$nExeDGPk$运行成本主要是指作业成本系统在日常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包括设备费、人力费、动力费和日常养护维修等费用。运行成本是变动的,一般随着作业复杂性的提高而增加。因为复杂的作业成本系统需要更好的运行设备并进行更好的维护。长期运行成本会因新技术的引入而比短期运行成本上升得缓漫,且比短期运行成本要低。例如,计算机生产计划系统的成本会因引入新的数控机器、微机处理器而降低。 nExeDGPk$nExeDGPk$3.核算成本 nExeDGPk$nExeDGPk$核算成本是计量、核算、分析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耗的作业所发生的人力、物力支出。作业成本法的应用需要识别不同的作业以及执行每次作业的成本,并运用因果关系来确定每一间接成本库的分配基础,即成本动因。复杂的作业成本系统的目的就在于能获得更多的成本信息,这些成本信息需要更多的核算成本来取得。相对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作业成本法的核算成本有显著提高。核算成本也是变动成本,它随着作业成本系统复杂性的提高而增加。 nExeDGPk$nExeDGPk$4.培训成本 nExeDGPk$nExeDGPk$作业成本法从确定作业、找出成本动因,到将成本分配到最终产品,牵涉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各个层次,需要由具有各种职业知识的员工参加,若人员素质跟不上,作业成本法也无法成功应用,因此相关人员的培训成本构成作业成本法应用成本的重要部分。首先是对管理者管理观念的培训。作业成本法不仅仅是成本分配方式的变化,而更重要的是对成本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其次是对会计人员的培训。产品成本的计算最终要由会计人员完成,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成本计算质量的好坏。对会计人员的培训不能仅满足于每年的例行后续教育,而要另外对其进行各种知识的培训。此外,对其他人员诸如对计算机系统的维护管理人员等的培训也是必要的。 nExeDGPk$nExeDGPk$4.1.2 应用作业成本法的效益 nExeDGPk$nExeDGPk$作业成本系统正被越来越多的公司所采用。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公司实施作业成本法的主要目的是解决成本扭曲问题,实施作业成本法能为产品定价提供更精确的成本信息、改善成本控制和管理、改善对成本动因的理解、进行更好的业绩评价和更精确的顾客盈利性分析。 nExeDGPk$nExeDGPk$1.有利于合理制定产销决策 nExeDGPk$nExeDGPk$根据传统成本信息制定产销决策时,由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会造成产品成本的扭曲,所以制定的产销决策也会发生失误。如有些产品本来是赢利的,但是在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下显示为亏损,可能使企业错误地拒绝定单,丧失市场机会;而有的产品实际上是亏损的,但是在传统法下成本被低估了,所以企业可能认为该产品是赢利的,从而错误地接受定单。作业成本法克服了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导致的成本信息失真问题,能提供更加精确的成本信息。 nExeDGPk$nExeDGPk$在传统成本计算法下,通常将不同质的制造费用以部门为基础进行归集,并采用主观、单一的分配率进行分配,仅满足了与产出量相关的制造费用的分配;而作业成本法则将制造费用按不同的动因分配到不同的成本库中进行归集,每一成本库中的成本都是同质的,然后按各自的动因来进行分配。这样,成本库中归集的制造费用更具同质性,费用分配与分配标准之间更具因果关系,每个产品或服务所分配的成本也更能代表其实际消耗的资源,成本信息更具有科学性、相关性,从而使产销和定价决策更加合理、利润信息更加真实。 nExeDGPk$nExeDGPk$2.有利于改善企业的成本控制 nExeDGPk$nExeDGPk$利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控制,首先要进行价值链分析,作业被区分为增值作业和不增值作业,强调事前、事中作业成本控制,将一些不增加顾客价值、可消除的作业消除;然后分析各作业耗费的资源与资源动因之间的关系,理解成本因何发生,并依次分析资源的耗费是否必要,是否可减少,寻求改善的机会,进而达到控制成本发生、降低成本的目的nExeDGPk$ 3.有利于评价各部门的业绩nExeDGPk$nExeDGPk$作业成本法按作业划定责任中心,按作业核算和分析费用的发生情况,不仅便于分清低效和浪费的原因,也易于确定责任人。它所提供的成本信息有助于进行业绩计量和考核,从而准确评价各部门的业绩。nExeDGPk$nExeDGPk$ 4.有利于管理人员提高成本决策和管理水平nExeDGPk$nExeDGPk$在间接费用高、产品品种复杂的情况下,由于传统成本法提供的错误成本信息严重扭曲产品的实际成本,会误导企业的经营决策,而作业成本法能纠正这一信息歪曲。作业成本法以作业为联系资源和产品的中介,以多样化成本动因为依据,将资源追踪到作业,将作业成本追踪到产品,能提供更准确的关于企业经营行为和生产过程以及产品、服务和顾客方面的成本信息。它广泛应用于生产决策、定价决策、长期投资决策,可以提供更准确、及时、相关的信息,提高决策模式和方法的有效性,从而帮助企业优化决策。nExeDGPk$nExeDGPk$4.2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条件nExeDGPk$nExeDGPk$管理人员通过评估成本系统的预期成本和从使用该系统改进决策会带来的收益,选择是否实施作业成本法以及实施的程度。nExeDGPk$nExeDGPk$从实务调查的结果来看,在下述环境下,ABC系统能提供更多的收益:1.在相当数量的间接成本仅通过一个或两个成本库进行分配的情况下适合采用作业成本法。当ABC系统变得非常详细,并且创建了更多的成本库时,就需要更多的分配基础来计算作业成本。例如,管理人员不得不在五个作业上而不是在仅仅两个作业上分配他们的时间,则更有可能错误地确认他们花费在不同作业上的时间。2.在所有或大多数的间接成本被作为单位产出成本确定(即几乎没有间接成本被描述为批数、产品维持和设备维持成本)的情况下适合采用作业成本法。3.在存在数量、流程步骤、批量大小或复杂性的不同,产品在资源上有不同的需求的情况下适合采用作业成本法。产品在资源消耗方式上差异越大,越有利于正确划分不同质的成本库,划分结果也越精确。4.在公司适合生产和销售的产品显示出很小的利润,而不适合生产和销售的产品却显示了很大的利润的情况下适合采用作业成本法。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公司存在严重的成本扭曲。产品成本由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构成。直接材料和直接制造人工成本的计算一般都比较准确,但各产品之间的间接成本分配就容易发生扭曲,从而导致这种现象的产生。5.在生产、销售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上,经营人员和会计人员存在显著的不一致的情况下适合采用作业成本法。nExeDGPk$nExeDGPk$5 结论5.1 研究结论1.作业成本计算方法是一种先进的成本计算方法。 作业成本法首先确定产生作业的成本动因,再根据成本动因计算作业对资源的消耗,确定作业成本,最后按产品对作业的消耗,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上.这种方法一作业为中心,通过设置多样化的成本库并按多样化的成本动因来分配制造费用,是成本计算中间接成本的分配过程建立在产出与投入之间的因果关系上,计算过程明细化,计算的可归属性大大提高,从而提高产品成本计算的准确性。2.作业成本计算方法实现了成本计算与成本管理的结合。 在现代竞争性的经营环境下,企业的经营管理突破了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界限,由不同部门的员工共同协作来完成某项工作,与此同时将资源转化为产出。作业成本计算方法不是就成本而论成本,而是把重点放在成本发生的前因和后果上,以作业为核心,以资源流动为线索,以成本动因为媒介,通过对成本形成过程进行动态的追踪反映,可以实现对作业成本的有效控制。在企业管理中,根据作业成本计算方法所提供的有关企业流程的数据,以及产品成本形成过程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不同产品、作业、业务流程等的盈利能力,对作业链上的所有作业进行分析修正,尽量消除不增值的作业,提高增值作业的效益,从而全面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因此,作业成本法既是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也是一种管理手段。3.作业成本计算是一个以作业为基础的管理信息系统。它以作业为中心,而作业的划分是从产品设计开始,到物料供应,从生产工艺流程的各个环节、质量检验、总装,到发运销售的全过程。通过对作业及作业成本的确认、认量,最终计算出相对真实的产品成本。同时,通过对所有与产品相关联作业活动的追踪分析,为尽可能消除“不增值作业”,改进“增值作业”,优化“作业链”和“价值链”增加“顾客价值”,提供有用信息,促使损失、浪费减少到最低限度,提高决策、计划、控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增加企业价值的目的。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费用分配方法,是为了提供更准确的成本信息而对传统成本计算方法所作的改进,它并不是完全否定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只要遵循成本效益原则,降低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成本,并创造一个适合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环境,提高作业成本法的效益。实施作业成本法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要准确把握作业成本法的特点,深刻领会和灵活运用这一先进成本核算理论的精髓,并结合自身情况,作业成本法一定会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5.2 政策建议作业成本计算系统也存在着种种不足。主要问题在于,其实施需要消耗大量资源,而一旦建立,其维护成本比传统成本计算系统更高。大量的数据录入、处理、检查,会发生大量成本。另外,作业成本计算系统所采取得的成本数据,与传统成本计算系统的成本数据大相径庭,这种反差太大,可能会在执行和业绩评价过程中遭到抵制,从而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此外,尽管制造费用可以按照成本动因分配大到产品对象中,仍有一些费用,主要是设施基础作业的成本,还需要按一定的认为基础进行分配。而且,作业成本计算方法的产品概念与对外报告的成本概念,存在着一定差异,可能造成对外报告数据和管理报告数据的不一致,从而导致一定的误解。 所以,选择哪种成本计算系统应当慎重。只有当实施作业成本计算系统的收益大于其成本时,才应当选择作业成本计算系统。nExeDGPk$致 谢本课题在选题及研究过程中得到孙美杰老师的悉心指导。她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不仅授我以文,而且教我做人,使我受益终身。在此谨向孙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并感谢所有老师对我的教育培养,他们细心指导我的学习与研究。在此,我要向诸位老师深深地鞠上一躬!此外还要感谢我的室友和同学,感谢她们在生活和学习上给我的帮助。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主要参考文献1 王平心.作业成本计算理论与应用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2 道格拉斯希克斯.作业成本会计在中小企业中的实施方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3 蔡壁洪.作业成本法及其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J.财会研究,2005,(7) 4 张 刚.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比较与运用J.财会月刊,2004,(6) 5 周宝源.管理会计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6 潘飞,周为利.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过去、现状和未来展望J.上海会计,2005(8)7 蔡壁洪.作业成本法及其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J.财会研究,2005,(7) 8 张 刚.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比较与运用J.财会月刊,2004,(6) 9万楚君.高校成本的形态分析与管理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1,(5)10冯巧根.成本会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1王文清,甘永生.管理会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2王建,熊筱燕.会计管理与案例评析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 13吴大军.管理会计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714赵晓巍.企业的成本核算管理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07(5)15宋琦,张慧鑫.论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2007(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分类 > 其它学术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