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

上传人:shanz****g555 文档编号:56808104 上传时间:2022-02-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 言 文专 题使 动 用 法知识指津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 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岀的, 由宾语发岀的。实际上,它是以动宾的结构方式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 形容词活用来的。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使动之后,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 行为。一般说来,被活用为使动的动词,多数是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后,后面就带 有宾语。翻译时要采用兼语式的形式。例 1 1:怀:使.归顺。例 2 2 :直可惊天地,泣鬼神。(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惊:使震惊。泣:使悲泣。例 3 3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止:使停止(使愚公止)及物动词也有活用为使动的,但较少见。例 4 4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乱:使扰乱劳:使劳累名词用作使动词,是指这个名词带了宾语,并且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翻译时要采用兼语式的形式。例 1 1 :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毛遂自荐)臣:使称臣。例 2 2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王:使为王。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如果使得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那么这个形容词则活用为使动词。例 1 1 :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苦:使痛苦。例 2 2 :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刍:使. 刍小1、小1、o例 3 3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小石潭记)凄:使凄凉寒:使寒冷实践训练:、阅读下列,回答问题。上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 ”房玄龄曰:“草昧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 ”魏 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岀百死,得一 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而是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注释】上:指唐太宗。守成:保持成就。草昧:蒙昧、模糊不定的状态。忽:不注意,不 重视。(选自资治通鉴?唐纪)1.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创业与守成孰难(2)并起角力而后臣之(3)故知创业之难(4)征与吾共安.天下2.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2)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3.3. 对于唐太宗提岀“创业难,还是守业难”这个问题,房玄龄与魏征的回答完全不同,这是为什么?文言文专题 意动用法意动用法是指某些词用作动词充当谓语时其动作属于主观上的感觉、看待或评价。这种谓语与宾语的关系 是:主语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有谓语自身所代表的性状,或者把宾语当作谓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去看待、评价。意动用法是古汉语重要语法现象之一,其中包括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和名词的意动用法。意动用法主要形容词用如动词和名词用如动词的活用,大部分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一般可译为“认为”“以.为.”“对. . .感到.”等。使动用法是主语使宾语在客观上产生某种动作行为,而意动用法是 主语主观上认为(或以为)宾语具有谓语所表示的内容,是存于意念的想法或看法,客观上不一定如此。名词的意动用法,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 1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宾客:本为名词,这里活用为意动词。“宾客其父”是动宾结构,意为“以宾客之礼待其父”。例 2 2:父利其然也。伤仲永禾是名词活用作意动词。“利其然”即“认为.有利可图”。例 3 3:侣鱼虾而友麋鹿。一一前赤壁赋侣,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例 4 4: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一一礼记礼运亲:以为亲子:以为子(两者都指前者)形容词意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观上认为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例 1 1 :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异: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异之”,即“以之为异”(认为这件事奇怪)例 2 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奇: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奇之”,即“以之为奇”(认为他才能非凡)实践训练:一、翻译下列句子。(1 1)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2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3 3)孟尝君客我。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 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 天小也。彼以煦煦为仁孑孑为义其小之也则宜。其所谓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也。其所谓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谓德也。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之也, 一人之私言也。【注释】宜:合宜,恰切。礼记?中庸:“义者,宜也。”之:往。煦煦:和蔼可亲的样子。这里指小恩小惠。孑孑(jijie):谨小慎微的样子。1.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 2 分)(1 1) 道其所道 (2 2) 老子之小仁义(3 3) 德其所德2.2. 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2 2 分)彼以煦煦为仁孑孑为义其小之也则宜。3.3. 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2 2 分)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4.4. 在韩愈看来,老子所说的“道德”与自己所说的“道德”含义是否一致,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文言文专题为动用法知识指津“为动用法”与“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一样,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语 法现象。现代汉语中“造福人民”“服务教改”即该用法的沿用。为动用法的动词不是直接支配宾语,而是表示为(替)宾语或对宾语施行某一动作。简言之,主语为宾语 而动。动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动词的意动用法是“以为宾语怎么样”,动词的为动用法则是“为 宾语怎么样”。当然,这里所说的动词,也都包括已活用作动词的名词和形容词,这是无用赘述的。例如:死国,可乎?实践训练:(一)2 2 分)左儒友于杜伯,皆臣周宣王,宣王将杀杜伯而非其罪也。左儒争之于王,九复之而王弗许也。王曰:“别君而异友,斯汝也。”左儒对曰:“臣闻之,君道友逆,则顺君以诛友;友道君逆,则率友以违君。”王怒曰:“易而言则生,不易而言则死。”左儒对曰:“臣闻古之士不枉义以从死,不易言以求生,故臣能明君 之过,以死杜伯之无罪。”王杀杜伯,左儒死之。(选自说苑)一1-1- - ” LLLL ” - -. - - , , ! ! j-j- - - - -LL-LL 【注释】九:不是确数,表示多次。道:名词活用成动词,遵守道义。逆:违逆,指不守道义。 违:避开1.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 1)皆臣周宣王(2 2)则顺君以诛.友(3 3)臣闻古之士(4 4)左儒死之2.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 1)左儒争之于王,九复之而王弗许也。(2 2)易而言则生,不易而言则死。3.3. 用一个成语概括画波浪线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专题一一使动用法(答案)1.1. (1 1)谁,哪个。(2 2)使称臣。(3 3)所以。(4 4)安定,管理。2.2. (1 1)自古以来的帝王没有不在艰难的时候取得天下,而在安逸的时候失掉天下的,保持成就难啊!。(2 2)但是创业的艰难已经过去了,保持成就的艰难,正应该和大家谨慎对待。3 3 国为房玄龄协助唐太宗取得了天下,历经百战,九死一生,所以体会到创业的艰难;魏征协助唐太宗安定天 下,担心在富贵的时候滋生骄奢,疏忽的时候发生祸乱,所以懂得保持成就的艰难。(大意相近即可)4.4. 他们都认为治理国家要有“忧患意识”。国君只有居安思危,常念“守成之难”,才能使国家基业稳定。 文言文专题 意动用法(答案)现在我还活着,而人们都欺侮我的兄弟,假使我死后,都会把他当作鱼肉了(任意宰割)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况且我和你在江岸沙洲上捕鱼、打柴,把鱼虾当成伴侣,把鹿看作朋友 孟尝君把我当作客人谓:叫作,称作。(2 2)小:认为.小,轻视。(每词 1 1 分,计 2 2 分)彼以煦煦为仁/孑孑为义/其小之也则宜。(每断对一处得 1 1 分,计 2 2 分)(好比)坐在井里看天的人,说天很小,其实天并不小。(大意正确即可,计 2 2 分)不一致。理由是:在韩愈看来老子所说的“道德”是抛开了仁义而言,只是他 一个人的说法(1 1 分),而自己所说的“道德”是包括仁义,是天下人所共同承 认的道德(1 1分)。(大意正确即可,计 2 2 分)博爱叫做“仁”,恰当地去实现“仁”就是“义”,沿着“仁义”之路前进便为 “道”,使自己具备完美的修养,而不去依靠外界的力量就是“德” 。仁和义是 意义确定的名词,道和德是意义不确定的名词, 所以道有君子之道和小人之道, 而德有吉德和凶德。老子轻视仁义,并不是诋毁仁义,而是由于他的观念狭小。 好比坐在里井看天的人,说天很小,其实天并不小。老子把小恩小惠认为仁, 把谨小慎微认为义,他轻视仁义就是很自然的了。老子所说的道,是把他观念 里的道当作道,不是我所说的道。他所说的德,是把他观念里的德当作德,不 是我所说的德。凡是我所说的道德,都是结合仁和义说的,是天下的公论。老 子所说的道德,是抛开了仁和义说的,只是他一个人的说法。文言文专题为动用法(答案)1 1、臣服诛杀听说为. 而死2.2.(略)3.3. 舍生取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