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和行为造就创新团队

上传人:z****2 文档编号:55780638 上传时间:2022-02-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思维和行为造就创新团队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创新思维和行为造就创新团队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创新思维和行为造就创新团队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创新思维和行为造就创新团队创新思维和行为造就创新团队时间:20XX-08-07栏目:综合教育论文创新思维和行为造就创新团队访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高永涛一个优秀的团队首先要有一个核心带头人一个优秀的 团队一定是个团结、志同道合的集体一个优秀的团队不必 个个都是能人一个优秀的团队一定是耐得住寂寞的集体3月26日下午,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记者踏进了北京科技 大学科技楼二层的阳光沙龙咖啡厅。在这里,科技处的孙冬 柏处长、李林同志,第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入选者、北京市 优秀教师高永涛教授与记者围坐一桌。一壶清淡的绿茶,“创新团队”这个时下流行的话题在清雅、平和中缓缓道出。创 新团队的形成是一个科研思维和行为创新的过程1990年初,原采矿系(现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签订了一项经费为30万 元的科研项目,成立了一个由三个年轻人组成的课题组,并 任命当时尚是讲师的高永涛为课题组组长。对于年轻的高永 涛而言,这是一个机遇,一个可以说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机 遇,此后,高永涛带领这个年轻的课题组在矿山踏踏实实地 做了三年科研。三年后课题组的生存首次面临着危机:一是 当时所从事的课题已接近结束,没有进一步的接续项目;二 是由于没有掌握真正的实用前沿技术,缺乏进一步生存和发 展的基本技能。如果继续通过关系到处“跑”课题,按照传 统思路“搞”科研,课题组注定不会有更大的发展。恰在此时,高永涛萌生了一个想法, 一个在当时看来是奇异的想法: 能否打破以往纯搞科研的固有模式,创造出一个将科研、设 计和工程承包为一体的新的科研模式。他认为,工科类的科 研不能仅限于写论文、做文章,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发现问 题和解决问题,经由理论上的总结和归纳,将科学技术迅速 转化为生产力,只有这样,才能在科研市场上立足,而直接 参与工程项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由之路。但这种想法说起 来容易,做起来却难:一无经验、二无队伍、三无设备,只 凭几名年轻人的热情如何能切入工程领地?一次偶然的机 会,他们朝着这个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1992年,他们工作所在矿山的一条风井在掘进过程中发生了严重的淹井事 故,矿山先后请了三家队伍,用了近一年的时间,花了数百 万元,也未能将水堵住,到 1993年初整个风井濒临完全报 废的边缘。高永涛以自己所特有的敏感性,意识到这是一个 机遇,一个可以让他们实现理想的机遇。怀着初生牛犊不怕 虎的精神,抱着试试看的心理,高永涛同课题组一商量,决 定把工程作为科研项目承包下来。没有钱买设备,怎么办? 把剩余的课题费拿来买设备。没有技术储备,怎么办?自己 查资料、拜老师、画图纸。没有钱雇工人,怎么办?高永涛 带领课题组成员亲自打钻、注浆,一切几乎都是从零开始。 就这样,他们怀着极大的热情投入了工作。但是做任何工作 仅靠热情是不够的,由于没有经验,他们一连干了 20多天,第4页共9页消耗了 20多吨水泥,却一滴水都没堵住,课题组笼罩在沉 重的气氛中。高教授形容那时的自己是“经常是两眼发直, 看不到前途,但却没有回头路”。在一次吃饭时,矿上的一 名管理人员近似嘲笑的开玩笑说:“高教授技术真高,水没堵住却把水沟给加固了。 ”心力交瘁的高永涛一怒之下竟掀 翻了饭桌。饭桌不能白掀,怒气不能白发,高永涛和课题组 成员开始认真思考失败的原因。最后,他们终于发现问题出 在浆液流量不够上,必须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于是他们便 现场设计、现场加工,苦战了几个昼夜后,制造出了一台后 来获得国家专利被称为“双泵双液多功能混合器”的装置。 1993年4月30日凌晨一点,一个让高永涛终生难以忘怀的 时刻,当这套装置投入使用十分钟后,咆哮的涌水瞬间鸦雀 无声。成功了!成功了!高永涛激动地泪流满面,谁说男儿 有泪不轻弹?此后,他们又经过了两个多月的奋战,克服了 种种困难,使用在实践中发明的“反向注浆法”成功地完成 了该风井的全部注浆堵水任务,在国内外创造了运用普通注 浆法通过黄黏土含水层的成功范例。有关专家在总结他们的 经验时,意味深长地说:“你们能成功就是因为你们不会, 会的人是不会这样干的。”谈到这件事,高教授眼里始终闪 烁着泪花,看的出他内心的激动和不平静,他说:“如果说今天可称为成功的话,那么西风井就是我们的井冈山,一个 知识分子最幸福的时刻就是成功的那一刹那!”一连串的成第5页共9页功,造就了一个创新团队的雏形,使高永涛及课题组的全体 成员更加坚信自己所选择的科研道路是正确的,他们深刻地 领悟到:从事科研工作不但需要思维创新更需要行为创新, 创新是一个科研团队形成和发展的灵魂。创新团队的成长是 一个不畏艰辛长期磨练的过程1997年,高永涛教授率领他的团队完成了科研方向的又一次转折,他们开始将采矿学科 的技术成果创造性地应用于交通与土建领域的工程建设并 获得了成功:他们发明了一项“钻孔桩挡土隔水连续墙”技 术对广州新宝利大厦深基坑进行了成功加固,1997年被中央电视台“科技博览”节目拍成专题片。从1998年开始,先后完成了京沪高速、同三高速栖莱段、洛三高速等12条高速公路的路堑边坡、古滑坡、高填路基及桥涵加固的科研与 设计项目;完成了滨洲黄河大桥、界河立交桥、高峪铺公铁 立交桥等9座桥梁失稳挡土墙加固的科研与设计项目等。在 谈到10年间的科研成果时,高教授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如数家珍:从1993年至今,他们在山东、山西、广东、河 南等6省市取得推广应用性成果 38项,获得直接经济效益 17.19亿元。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省部级一 等奖四项,二等奖二项,局级特等奖一项,并发表了大量学 术论文,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当被问 及取得这些成果的过程时,高教授的眼睛再次湿润了:“现在许多荣誉都集中到了我的身上,这很不公平,如果没有课题组全体成员的长期艰苦努力我将一事无成!”他向记者屈指回顾了在这10年间课题组同志所付出的巨大的代价:由 于科研与工程结合在一起,在每个科研现场,都要在野外建 立生活基地,需要搭帐篷,需要自己担水、劈柴、做饭;课 题组每位成员都要长期出差,最繁忙的2000年到20XX年,平均每人年均出差达 200天以上,个别同志甚至达到了创记 录的320多天;由于所研究的对象都是塌方类的岩土工程, 工作环境十分危险,1996年,在完成本钢南芬露天矿导水洞 特大塌方加固工程时,由于一次意外事故,课题组的主要成 员孙金海同志右手断了三根手指,当时正是严冬季节,气温 在零下20摄氏度以下,孙金海同志的右手打着石膏,扎着 绷带,忍受着巨大的痛苦,硬是坚持了三个多月,指挥完成 了全部试验和施工任务。高教授特别强调地说:“一个科研团队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必须经过一个艰苦漫长的磨 合磨练过程,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创新团队一定是一个团结的、民主的、向上的集体历时10年磨合,一个由高永涛教授为中心、以孙金海、吴顺川、马飞、金爱兵等为骨干的 科研集体形成了,由一个普通课题组逐渐发展成一个以岩土 工程灾害预防与治理为主攻目标的科研创新团队。在谈到自 己的创新团队时,高教授认真地说:“我这个科研集体是自然形成的,经过了大浪淘沙,大家能够同甘共苦,志同道合, 从成立至今,成员间几乎没有红过一次脸,吵过一次架,大第7页共9页家的精力完全投入到了科研上。”最后,高教授颇有感触地 总结了几条创新团队形成的经验:一一一个优秀的科研团队 需要有一个能服众、能够把握科研方向、能够抓住科研机会 的核心,也即团队负责人,他应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良好的 人际关系、民主的工作作风、公平公正的处事风格和较高的 科研组织能力。一一一个优秀的科研团队一定是一个团结的、 志同道合的集体。科研成果的取得需要团队每个成员的共同 努力。一一创新团队人员搭配要合理,不必所有成员都是高 层次、高水平,个个都是能人。关键是能够彼此互补,在整 体上形成强势,反之,容易造成团队结构的不稳定,发生内 耗。一个优秀的科研团队的成员一定是能够耐得住寂寞,经得住困苦并具有顽强拼搏的精神。一一创新团队的形成离 不开领导关心和帮助。在谈到这一点时,高教授再三诚恳地 强调着,这并非是官话和套话。高永涛认为自己和整个团队 的成功与现任院长蔡美峰同志和分党委书记张文明同志的 支持有着重大的关系。当初自己在选择将科研同工程结合道 路的时候,受到了众多非议,有人认为有损学者的形象,会 给北科大丢脸。但两位领导却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给予了 他们很大的支持。学校近几年非常重视科研梯队建设,在课 题申请和项目组织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持,这是创新团队的成 长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外部环境。高永涛教授及其创新团队 形成和发展通过他的讲述给了记者深深的震撼,也引发了我们对高等学校科研团队组成模式的思考最后,小编希望文章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有不周到的地方请 多谅解,更多相关的文章正在创作中,希望您定期关注。谢谢支 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