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知识点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55088851 上传时间:2022-02-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律长征》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律长征》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律长征》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律长征知识点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 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 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主义和革命乐观 主义精神。一、有关七律七律即七言律诗的简称。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一般逢偶句 押平声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 ,一韵到底,当中不换韵。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 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 按照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二、创作背景从 1931 年到 1934 年,在毛泽东同志正确路线指引下, 红军取得了四次反 “围 剿”的伟大胜利。以后,由于王明的错误路线排斥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造 成第五次反 “围剿”的失败。 1934 年 10 月,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从 福建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开始长征,北上抗日。其他红军部队 也被迫离开原来的根据地,先后开始长征。长征途中, 1935 年 4 月,党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重新确立了毛泽东同志 的领导地位,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结束了王明路线的统治,从此,中国革命 转危为安,从胜利走向胜利。 党中央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 经过福建、 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 (现已撤销省的建制 )、甘肃、 陕西等十一个省(见线路图) 。在整个长征途中,红一方面军在毛主席指挥下, 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尽艰苦,击溃了 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 1935 年 10 月胜利到达陕 北根据地。 1936 年 10 月,第二、四方面军也到达陕北,与第一方面军会合。遵义会议之后,毛泽东诗兴豪迈。长征途中的千山万水和激烈壮阔的战斗, 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令他的思绪自由驰骋。他多次为红军的英勇而慨叹,多次 赋诗言志。 1935 年 9 月 28 日,在全军排以上干部大会上,毛泽东即席朗诵了这 首诗。三、七律长征解释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注释: 长征: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福建出发,于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行程二万五 千余里。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或称南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 逶迤: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乌蒙:云贵间金沙江南岸的山脉。走泥丸:汉书蒯通转,“阪上走丸”从斜坡滚下泥丸,形容跳动之快。铁索:大渡河上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岷山:在四川和甘肃边界,海拔四千米左右。一九三五年九月红军长征经此从首联开始, 全诗就展开了两条思维线, 构造了两个时空域, 一个是客观的、 现实的:“远征难,” 有“万水千山”之多之险;一个是主观的、 心理的:“不怕“只”等闲”。这样就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反衬, 熔铸了全诗浩大的物理空间和壮阔的心理空间,奠定了全诗雄浑博大的基调。颔联、颈联四句分别从山和水两方面写红军对困难的战胜,它是承上文“千山”和“万水”而来。 诗人按照红军长征的路线, 选取了四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地理名称, 它们都是著名的天险, 高度 地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万水千山”。“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联是写山,也是写红军对山的征服。五岭、乌蒙本是 客观的存在物,但当它进入诗人的视野,也就成了审美的对象。所以它不再是单纯的山,而是 被感情化了的对象。 “逶迤、“”磅礴”极言山之高大绵亘,这是红军也是诗人心中的山, 极大和极小 正是诗人对山的感知, 这里重在小而不在大, 愈大则愈显红军长征之难; 愈则愈县红军之不怕。 重在小也就突出了红军对困难的蔑视。 通过两组极大于极小的对立关系, 诗人充分地表现了红 军的顽强豪迈的英雄气慨。从艺术手法上说,这是夸张和对比。写山是明线,写红军是暗线, 动静结合,明暗结合,反衬对比,十分巧妙。“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联是写水,也是写红军对水的征服。红军渡过金沙江 和大渡河在长征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金沙江宽阔而湍急, 蒋介石梦想利用这一天险围歼红军 于川、滇、黔边境。 1935 年 5 月红军巧渡金沙江。如果说巧渡金沙江是红军战略战术最富有 智慧、最成功的一次战斗,那么强渡大渡河则是红军表现最勇敢、最顽强的一次战斗。大渡河的险恶也不亚于金沙江, 且有敌人的重兵把守, 狡猾的敌人还拆掉河上泸定桥的木板, 只留下 十三根铁索。 但是英勇的红军硬是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闯过了大渡河, 粉碎了蒋介石企图使红 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阴谋。所以这两句所写的战斗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 “五岭“乌”蒙”两句通 过红军的主观感受直接表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慨, 这两句则是通过写景来记事, 通过记事来表现 红军的英雄事迹。颈联中的“暖”和“寒”这一对反义词,是诗人精心设计的两个感情穴位“。暖”字温馨喜悦,表现的 是战胜困难的欢快; “寒”字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两个形容词是精神的巨变, 又是感情的裂变,含不尽之意于其中,显无穷之趣于其外,摇曳多姿,起伏跌宕,张驰有致。足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是对首联的回应。开端言“不怕,”结尾压“更喜,”强化 了主题,升华了诗旨。 “更喜”承上文而来,也是对上文的感情收束。红军过五岭、越乌蒙、度 金沙、抢大渡,从敌人的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自然令人欣喜。而现在,红军又翻岷山,进陕 北,胜利大会师已为时不远,战略大转移的目的已基本实现,与前面的种种喜悦相比,它自然 更胜一愁 4 。“尽开颜”写三军的欢笑,这是最后胜利即将到来的欢笑,以此作结,遂使全诗的 乐观主义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兀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