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上传人:feng****ing 文档编号:54468462 上传时间:2022-02-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P3234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正确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2、通过引导探究、概括归纳、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3、使学生初步感知事物间是相互联系、变化发展的。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判段两个数能否成比例,并正确的组成比例。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比的知识,谁能说说什么叫做比?并举例说明 什么是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2、求比值。12:164.5:2.710:6提问:哪两个比的比值相等?(4.5:2.7的比值和 10:6 的比值相等。)板书:4.527= 10:6,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什么?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 习的内容。(板书课题:比例的意义)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1、教学比例的意义。(1)出示P32例1。 每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分别是多少?指名分别算出一面国旗长和宽的比。5:10/32.4:1.6 60:4015:10每面国旗长和宽的比值有什么关系?(都相等)5:10/3 =2.4:1.6 60:40=15:102.4:1.6=60:40象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2)比较“比”和“比例”两个概念。教师:上学期我们学习了 “比”,现在又知道了 “比例”的意义,那么 “比”和“比例”有什么 区别呢?引导学生从意义上、项数上进行对比,最后教师归纳: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项; 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项。(3)巩固练习。用手势判断下面卡片上的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能,就用张开拇指和食指表示;不 能就用两手的食指交叉表示。6:3和 12:6 35:7和 45:9 20:5和16:8 0.8:0.4和0.3:0.6 学生判断后,指名说出判断的根据。2、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1)教学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同学们能正确地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了,那么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请同学们翻开教科书P34,看看什么叫比例的项、外项、内项。指名让学生指出板书中的比例的外项、内项。(2)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师:我们知道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那么比例有什么性质呢?现在我们就来研究。(在 比例的意义后面板书:比例的基本性质)请同学们分别计算出这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 和两个外项的积。教师板书: 2.4:1.6=60:40两个外项的积是2.4 40= 96两个内项的积是 1.6 0 = 96“你发现了什么?”(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板书:2.440=1.660 “是不是 所有的比例都是这样的呢?”让学生分组计算前面判断过的比例式。通过计算,大家发现所有的比例式都有这个共同的规律,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个规律说出 来?最后教师归纳并板书出: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并说明这叫做比 例的基本性质。“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比例的基本性质又是怎样的呢?”(2.440=1.660)教师边问边改写成: =“这个比例的外项是哪两个数呢?内项呢? ” “因为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所以,当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等号两端的分 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的积怎么样?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比例的基本性质就是等号两端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积相等。3巩固练习。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 3:4 和 6:8 能不能组成比例。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1、填空5:2=80:( ) 2:7=( ):5 1.2:2.5=( ) :4 2、判断下面那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1) 6:9和 9:12 (2)1.4:2 和 7:10 (3) 0.5:0 .2和3、下面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吗?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2 、 3 、 4 和 6四、全课小结,提高认识 通过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教学反思: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时的内 容,是在教学比例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教学时,我努力将学生自主 能力的培养放在了首位,所以在备课时,我紧扣这一主题,所以设计了自 主学习、小组交流、全班质疑、分层题组训练的教学过程,通过整节课的 教学,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同时也使暴露出了一些 问题。具体如下:一、因为这部分内容含量不大,也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所以我出示了比 较详细地自学提示,让学生先自学,后小组交流,我在巡视的过程中,了 解到大部分同学在自学进都能解决自学提示中所出示的问题,能基本上达 到教师所期望的效果。二、全班交流时,问题主要集中在了第 4 题,通过了解,大部分小组能 很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个别组则有困难。在教学中我采取了全班 共同质疑的方法。在全班交流时,平时教学中的不足就暴露出来。学生在 汇报时,不能如讨论时,清楚、明白、准确、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总 有种心里明白,嘴里倒不出来的感觉。我觉得这主要是与我平日的训练有 关,学生在平时的课堂上,没有良好的发言习惯,教师没有及时给予纠正、 引导,也没有给学生提供很多的机会锻炼,以致没有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 力得到充分的展示,这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特别重视的。三、本节课内容的巩固和对学生自学情况的了解则主要放在了练习这一 块儿,随时发现问题,随时做出强调。所以针对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针对 每一自学提示都设计了相应的练习,通过在练习中,让学生说概念、说方 法、独立说、同桌说、小组说来了解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掌握情况。这样 做,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小组长也能充分发挥作用,合 理有序地组织本组成员交流或完成练习,这一环节也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 体地位的体现,也符合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通过教学,我了解到了自己做得比较好的地方,也知道了自己需要努力 的地方。我相信自己在以下这些方面会比这次做得更好。具体如下:1、培养学生自学课本方面。 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学内容灵活调整自学提示。2、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方面。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在课堂上,多给 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和小组交流的机会。3、在利用课件方面。能根据教学内容来安排自己的课件,不能为了用课件 而用课件,使课件能真正起到其作用。4、评价学生方面。在平时,多学习、多积累、多向其他教师学习5、在教材处理方面。平时多研究教材,努力吃透教材,能根据教材灵 活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相信,在不断的尝试中,只要多努力,我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你一定也 会如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