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工程选择(共6页)

上传人:晚**** 文档编号:53737156 上传时间:2022-02-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因工程选择(共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因工程选择(共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因工程选择(共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二选择题1人体测量数据常以百分位数表示人体尺寸等级,第95%百分位数是指 B 。A有95%的人群身体尺寸大于此值,5%的人群身体尺寸小于此值;B有95%的人群身体尺寸小于此值,5%的人群身体尺寸大于此值;C有95%左右的人群身体尺寸等于此值。2人的短时记忆保持时间一般在 B 以内。A4s B1min C5min3实验表明,在人的各种感觉通道的简单反应时中, C 的反应时间最长。A听觉 B视觉 C痛觉4关于人手的运动速度,下列 B 说法是正确的。A右手由右向左比由左向右运动速度快;B手朝向身体的运动速度比离开身体的运动速度快;C垂直面内的运动比水平面内的运动速度快。5当人体 A 、躯干与大腿成适度弯曲时,脊椎形状最接近自然状态。A侧卧 B仰卧 C放松坐6在作业空间设计中,当容膝空间较小时,应优先考虑采取 B 作业。A坐姿 B立姿 C坐-立姿7人的两眼综合视野是 A 。A水平方向约为180,垂直方向约为120;B水平方向约为120,垂直方向约为180;C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各为120。8持续时间长、强度小的各种劳动供能主要是由人体的 C 系统提供。AATP-CP B乳酸能 C有氧氧化9劳动之初和极短时间内的极强体力劳动的供能主要是由人体的 A 系统提供。AATP-CP B乳酸能 C有氧氧化10短时间内强度大的体力劳动供能主要是由人体的 B 系统提供。AATP-CP B乳酸能 C有氧氧化11.人体测量基准面中, A 将人体分成左右对称的两部分。A正中矢状面 B冠状面 C水平面12当两种颜色相配在一起时,则最易辨认的是 A 。A黄底黑字 B蓝底白字 C白底黑字13.人因工程学的研究范围之一是( C )。探讨人机系统的标准 探讨人机系统的负荷探讨人和机器的合理分工及其适应 探讨人和环境的特点14下面不属于人因工程学主要研究方法的是(D )。观测法 实验法 心理测验法 工作分析15.人体活动的直接能源是( A )。三磷酸腺苷(ATP) 磷酸原()系统乳酸能系统 有氧氧化系统16.不属于能量消耗测定方法的是( )。 直接法 间接法 观察法 相关估算法17.人对空气干湿程度的感受与以下因素相关(D )。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空气中水汽的绝对数量 每m3空气内所含的水汽克数 空气中水汽距饱和状态的程度18. 人体单位时间内的热辐射量仅取决于下列因素(D )。热辐射常数和反射率 皮肤表面积和服装热阻值平均环境温度和皮温 上述全部因素19. 人体单位时间内的对流传热量仅取决于下列因素( D )。 空气流动速度和皮肤表面积 对流传热系数和皮温 气温和服装热阻值 上述全部因素20. 人体单位时间内的蒸发散热量仅决定于下列因素( D )。皮肤表面积和蒸发散热系数 服装的热阻值环境的相对湿度 上述全部因素21. 人体单位时间内的传导散热量,仅取决于下列因素( D )。皮肤与接触物体的温差 皮肤与物体的接触面积 物体的传导热系数 上述全部因素22. 人体对傲气候环境的主观感觉,仅取决于下列因素( D )。环境气候条件 服装的热阻值作业负荷的大小 上述全部因素23.WBGT指标用下列因素来评价微气候条件(D )。干球温度 湿球温度气流速度 干球、湿球和黑球的加权平均温标24. 高温作业环境条件下,人体的耐受度与人体“核心”温度有关,“核心”温度取决于( A )。 在一定环境温度范围内的劳动强度作业负荷热疲劳 人体热平衡机能25. 人体长期处于低温条件下,会产生以下生理反应( D )。神经兴奋性提高 人体机能增强 代谢率提高 神经传导能力减弱26波长在380-780nm范围的电磁波,给人眼的色感是(D )。单色光 多色光 彩色光带 白光27. 在视觉功能正常条件下,白光照射物体后,人的色彩感觉决定于下列因素( B )。照射光波长 物体表面反射光波长自然光波长 是否为发光体28光的辐射功率相同时,亮度最敏感决定于下列因素( D )。长波光 短波光 红光 绿或黄绿光29工作面物体鲜明可见,可借助于下列措施的改变( D )。尽可能增加工作面的中心亮度尽可能增加工作面周围的照度值尽可能降低工作面周围的照度值使工作面周围照度与中心照度接近,同时又突出工作面中心照度值30导致视觉疲劳是因为以下原因( C )。工作面周围和中心的照度值相同工作面周围的亮度稍暗,而工作面中心的亮度比较突出工作面中心的亮度突出,而周围黑暗受注视物体的亮度比较亮31. 下列对是互补色光( D )。红光与绿光 青光与黄光 青光与紫光 蓝光与黄光32. 将三种基色光同时投射在一个全反射的表面上,会出现以下情况( C )。 合成不同色调的色光 只产生一种色调的色光 白光 黑光33. 不同的色彩对心理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暖色调会产生如下的感觉( D )。 物体密度大 稳定性好 空间宽敞 距离缩短 34. 人从自然现象中得到启迪和联想,因此色彩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C )。 冷色调有前凸感 暖色调有体积收缩感 饱和度高的物体有轻感 明度高时产生远感35. 选择适当的色彩,利用色彩效果,可以构成良好的色彩环境,一般有以下要求( D )。工作房间尽可能色调单一,避免视觉疲劳 提高配色的饱和度加强剌激,以使注意力集中工作房间配色时使明度悬殊,以期增加层次感 配色尽可能不要单一,增加舒适愉快,减少疲劳36声音由物体机械振动产生,它可分为( D )复合音与噪声 纯音和噪声 复合音和元音 纯音和复合音37. 响度级的单位是(C )。分贝 分贝(A) 方 宋38. 人耳感觉哪个声音响些,可以比较声音的哪个度是(B )。声级 响度 响度级 声压级39.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964年规定,5OOHz、1KH、2KHz平均听力损失2540dB时的生理表现是哪个(B )。听觉适应 轻度耳聋 中度耳聋 显著耳聋40. 听力损伤是指下述哪种类型( D )。疲劳 不适应 不舒适感 噪声性耳聋41. 产能一般通过以下途径之一完成( C )。 ADP-CP 系列 氧债系列 需氧系列 乳化系列42. 氧需能否得到满足主要取决于以下功能之一( C )。供氧条件 氧上限 循环系统 呼吸深度43. 静态作业通常表现出以下特征之一( C )。能量消耗水平较高 后继性功能减弱 容易疲劳 肌肉为等张收缩44. 测定疲劳必须有一系列能够表征疲劳的指标,你认为是哪个指标(D )。结果数量化 方法方便,被试者易接受 方法科学,能表示疲劳的程度测定疲劳时 , 不能导致被测者不愉快或造成心理负担或病态感觉45. 疲劳可以从以下哪种特征上表露出来( C )。身体发生突出的变化 感觉疲倦 进行特定作业的作业能力下降 病态体验46. 频闪融合阂限检查法,一般以下述哪个指标表征疲劳的理论 ( D )融合度 闪变度 频闪融合变化率 日间或周间变化率47. 单调作业采用下列哪种姿势为佳( C )平衡姿势 坐姿 立姿 坐立姿势48. 单调感一般具有下列哪个特点( D )。作业呆板的保持节奏和细节 虽然能坚持作业 , 但工作质量降低作业时能耗不大,也不易疲劳 作业能力动态曲线发生特殊变化49. 能量代谢可以通过以下指标之一测定出来( B )。人体释放的热量 人体吸入的氧量 人体呼出的CO2 人的氧热价50. 选择下列哪种形式供数量识读的指针式仪表为好(D )。 圆形 水平直线形 竖直弧形 开窗式51. 在扳动开关中,哪种开关动作速度最快( D )。钮子开关 滑动开关 推拉式开关 船形开关 52. 当控制器的操纵扭矩较小的条件下,应采用哪种控制器(D )转轮 手柄 曲柄 旋纽56. 立姿作业时,最舒适的作业范围是由上臂与身体躯干夹角不大于45。左右的两个因弧构成,其半径为( B )。 500mm 300mm 420mm 280mm53. 误读率最小的仪表表面和刻度的配色哪对最佳( A )。 黑和白 白和黑 墨绿和白 深蓝和白54. 哪种属于间断控制器( D )。推拉开关 手柄 旋纽 选择旋钮55人机系统评价的主要内容 , 至少应包括下列其中的哪一个( A )作业方法与姿势的合理性显示与控制装置的可靠自主 作业空间的结构性声环境的等级56. 海洛德分析评价法至少分析评价下列哪个内容(B )。显示器和控制器的配置 系统可靠度 系统的视野 系统的结构571889年,美国学者(A )从提高工作效率的角度出发,对装卸工使用铁铲的劳动效率进行了研究。A泰勒 B吉尔布雷斯 C甘特 D莫索58下列各式中不符合色光相加混合法则的是( B ) 。A红色绿色黄色B绿色蓝色黑色C蓝色红色品红D红色绿色蓝色白色59计算相对能量代谢率RMR,下列公式中 ( B )是正确的。A B C D60人机系统中,人的基本界限不包括 C 。A准确度界限 B体力的界限 C机械判断能力的界限 D动作速度的界限61国际劳工局在1983年提出的劳动强度划分标准,将工农业生产的劳动强度划分为 B 个等级。A7 B6 C5 D462凡两种色光以恰当比例混合后得到白光或灰色光,则这两种色光称为互补色。下列 D 不是互补色。A红色和青色B黄色和蓝色C绿色和品红色D绿色和蓝色。63在人体测量基准面中, A 将人体分成前、后两部分。A冠状面 B正中矢状面C矢状面D水平面64响度、响度级的单位分别是 C 。AdB、方BdB、宋C方、宋 D. 宋、方 65研究表明:刻度盘形式不同,模拟显示装置的读数准确度也不同。其中以 B 为最差。A圆形 B垂直直线形 C半图形 D开窗形66在人因工程的发展史上,著名的“砌砖实验”是由 B 完成的。A泰勒 B吉尔布雷斯 C甘特 D莫索67下列方法中, C 不是人因工程学科开展研究常采用的方法。A测量法 B实验法 C推理法 D观察法68计算相对能量代谢率RMR,下列公式中 A 是正确的。ABCD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