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南省济源市小升初语文常考题

上传人:黑** 文档编号:52841509 上传时间:2022-02-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8.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河南省济源市小升初语文常考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2年河南省济源市小升初语文常考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2年河南省济源市小升初语文常考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河南省济源市小升初语文常考题散步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他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顺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1) 在散步时,家庭中发生的分歧是什么? “我”的决定是什么? “我”为什么作这样的决定?(2)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己习惯听从他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高大的父亲”这句话里的“早己”与“还”、“强壮”与“高大”能否互相调换?为什么?(3)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4) 第二段中对“我”采用的描写方法是心理描写、语言描写。(5) 读了这篇文章,你对“责任”有哪些认识?【分析】本阅读文段出自课文散步,这篇文章,记述了一家四口人,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一起出去散步时发生的事,在散步时因为路线产生了分歧,最终听从了母亲的意见。一家人走小路过去。作者看似写一件小事,实际上,写出了中年人对家庭社会严肃认真的态度和责任感,体现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解答】(1)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解答此题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可以从文中筛选出答案。文章在第二段交代了分歧的产生:“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然后写了分歧的产生与解决,段末写道: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由此可得出本题的答案。(2) 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进行分析。“早己”表现时间很长,说明母亲年老,对我的依靠与信任;而“还”则表明儿子现在小,暂时听从我的话,但是以后就会发生变化,这样使用更符合人物的身份与年龄。“强壮”是从母亲的角度来看我,“高大”则是从儿子的角度来看我,是相对而言的,也符合人物的身份与年龄。(3) 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的理解。句子深层含义的把握,应从探究作者的写作目的入手,结合中心思想来分析。本文是以散步发生的事,来表现一个家庭中中年人的责任,表现中华民族的尊老爱幼的美德。结合这一主旨来理解,句子是说母亲给了我们生命,而儿子又是我们生命的延续,三代人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所以说是一个“世界。(4) 本题考查人物描写的判断。第二段主要写了分歧的发生以及我的解决过程,主要对我进行了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5) 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解读的能力。这是一道谈感悟的试题,只要认真研读文章,准确把握人物形象和主题,然后再结合现实生活,说说自己对责任的理解即可。答案:(1)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我”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因为“我”伴同儿子的时日还长。(2) 不能。因为与母亲病弱的身体比较,我的身体是“强壮”的,与儿子幼小的身体比,“我”是高大的;母亲基于对儿子的信任,早就开始听从儿子,而“我”的儿子还未长大,长大后也许会有自己的主张,就目前来看,用“还”字比较恰当。(3) 母亲给我们以生命,儿子是生命的延续,这血脉相连的三代人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4) 心理描写语言描写(5) 这里的责任指的是作为一家之主,是家里的顶梁柱,身上肩负的责任很重。不仅为人父要做到父亲养育孩子,维持家庭的重任。作为已经成年的儿子,也要肩负起赡仰老人的重任。这是典型的中年人所面对的尴尬,虽然作为中间的维持力量很辛苦也很吃力,但是每个人都有经历这一刻的时候。(此题意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点评】理解句子含义可以入手的角度有:(1)句子中的关键词。关键词,是在句子中起关键作用、核心作用的词语。从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入手,通过替换词语的方法来把握语境意义,从而把握句子的含义。(2)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写文章时,为了突显中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常常会采用含义深远的句子点明、突出或深化主题,使某些句子意在言外,达到含蓄委婉,耐人寻味的效果。对其深层含义的把握,应从探究作者的写作目的入手,结合中心思想来分析,进而领会句子的含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