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选读》非攻 导学案及答案

上传人:熏** 文档编号:52730872 上传时间:2022-02-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秦诸子选读》非攻 导学案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先秦诸子选读》非攻 导学案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先秦诸子选读》非攻 导学案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非攻导学案 班级 姓名 考号 一 、研读课文,解释加点词字,疏通文意。今有一人,入人园圃( ),窃其桃李,众闻则非( )之,上为政者( )得则罚之。此何也?以( )亏人自利也。至攘( )人犬豕( )鸡豚( )者,其不义又甚( )入人园圃,窃桃李。是( )何故也?以亏( )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 )甚,罪益厚( )。至入人栏厩( ),取人马牛者,其不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杀不辜( )人也,扡( )其衣裘,取( )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当此( ),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 )大为( )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 )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说往( ),杀十人,十重( )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 )知非,从而誉( )之,谓之义。情( )不知其不义也,故书( )其言( )以遗( )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 )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 )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 )矣。今小为非( ),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 ( ) 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二、自主学习1.一词多义 今至大为攻国( ) 是何故也( )国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还乡( ) 故 暮去朝来颜色故( ) 等死,死国可乎( )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君安与项伯有故( ) 以亏人自利也( ) 乃入见,问:“何以战?”( )以 作师说以贻之( )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不仁兹甚 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矣 扡其衣裘 3. 指出下列句中的活用字并解释以其亏人愈多 4.翻译下列句子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译: 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译: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译: 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译: 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译: 三、文本探讨1.天下之君子是怎样看待“攻国”(从原文找信息)?2.本文是运用怎样的手法来说明“非攻”这一观点的?3. 反对战争,维护和平,是当今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墨子主张“非攻”在当代有什么意义?试举例说明。4. “非攻”能否改为“非战”?非攻导学案答案一 、研读课文,解释加点词字,疏通文意。假如有一个人,进人家果园,偷人家桃李,大家听到就谴责他,上面执政的人捉获就惩罚他。这为什么呢?因为他损人利己。至于偷人家鸡犬大猪小猪的,比进人家果园偷桃李更不义。这是什么原故呢?因为他损人更多。如果损人越多,他越是不仁,罪越重。至于进人家牲口棚,牵走人家马牛的,这比偷人家鸡犬大猪小猪更不义。这是什么原故呢?因为他损人更多。如果损人越多,他越是不仁,罪越重。至于杀无辜的人,剥下人家的衣服皮袄,拿走戈剑,这比进人家牲口棚牵走马牛又更不义。这是什么原故呢?因为他损人更严重。如果损人越严重,他就越不仁,罪越大。现今天下君子,都知道这些事,说它们不义。今天最不义的事,是进攻别国,却不知道谴责,反而称赞它,说它是义。这能说知道义与不义的分别吗? 杀一个人,说它不义,一定构成一个死罪了。如果照这个说法类推下去,杀十个人,十倍不义,必定构成十个死罪了;杀一百个人,一百倍不义,必定构成一百个死罪了。今天最不义的事,是进攻别国,却不知道反对,反而称赞它,说它义。这是确实不知道进攻别国是不义的,所以把称赞的话记载下来传给后世。如果知道它是不义的,那还有什么理由记载不义的事传给后世呢?现在有人在这里,见一点黑说是黑,见一片黑却说是白,那么一定以为这人是不知辩别黑白的了。尝一点苦说苦,尝多了苦却说是甜,那么一定以为这个人是不知辩别苦甜的了。今天干小的坏事,能够知道而且谴责它;干大的坏事,攻打别国,就不知道谴责,反而称赞它,说它义;这能说知道辨别义与不义吗?由此可知世上的君子,分辨义与不义是多么混乱啊。二1.一词多义 今至大为攻国(国家) 是何故也(原因,缘故)国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还乡(国都) 故 暮去朝来颜色故(衰老) 等死,死国可乎(国事)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旧)君安与项伯有故(老朋友,引申为交情) 以亏人自利也(因为) 乃入见,问:“何以战?”(凭,凭借)以 作师说以贻之(来,用来)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把)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而)2. “兹”通“滋”,更加 “辩”通“辨”,分别。 扡通“拖”,强夺或费力取得。 3. 亏,使动用法,使人亏。4.略三1. 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2.本文运用了比喻论证和层层递进的方式,如文章运用比喻手法举出四个易于大家接受的事例来说明“不义”,并且这四个事例是层层递进的关系,从罪行上是一个比一个严重,由前面的“不义”后来的“不仁”也可以体现出来,从而说明“非攻”这一观点的。3.略4.不能,墨子反对的是非正义的进攻性战争,并不反对一切战争。 非攻导学案 第 3 页 共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营销创新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