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教案

上传人:奔*** 文档编号:52432908 上传时间:2022-02-0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55.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第一节油脂一、教学内容1、课标中的内容有机化学基础主题2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第4点:认识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知道它们的转化关系。活动与探究建议实验:自制肥皂与肥皂的洗涤作用。2、教材中的内容本节是第四章第一节油脂,本节书是化学2中的有机化学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学习,应注意知识的衔接、拓展与深化。在化学2中由于油脂的结构复杂,学生已有知识还不足以从结构角度认识油脂的性质,课标只要求从组成和性质上认识。在选修5中,本章安排在烃的衍生物之后,学生对烃的衍生物中各种官能团的结构、结构和反应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的认识和理解。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结构、性质、用途的关系,突出强调“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基本思想。同时,本节又是烃的衍生物知识的延续和发展,即从单官能团的化合物和发展到多官能团的化合物,从小分子延续和发展到高分子。为学习合成高分子作好铺垫。二、教学对象分析1、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已经学习了酯的结构和性质,具有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2、学习方法方面:经过高一一年及对有机中烃和烃的衍生物的学习,学生具备一定的探究学习能力及比较学习能力。三、设计思想总的思路是先设置情景,让学生通过对酯的结构和性质的复习,引入对油脂的结构和性质的类比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自制肥皂与肥皂的洗涤作用的实验探究,加深学生对油脂性质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化学问题的思考和认识。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油脂的概念。(2)理解油脂的组成和结构(3)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油脂知识与其结构联系起来,了解油脂的物理性质及用途。(4)使学生理解油脂的化学性质(氢化、水解和皂化反应)(5)常识性介绍肥皂、合成洗涤剂与人体健康等知识2、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实验、探索实验、阅读材料等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活动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实验操作能力、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通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和推理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科学探究过程中,通过比较和分析,不断地揭示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从问题中获得新知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同时开发学生的智力。通过对肥皂制取的探究,认识化学对日常生活生活的重要意义。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油脂的结构和化学性质。2、教学难点:油脂氢化、水解的基本原理;结构决定性质原理的应用。六、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酯的知识复习引入设问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食用的猪油、牛油、羊油、花生油、豆油、棉籽油等,和用来作燃料的汽油、柴油是否为同类化合物?思考交流1 .什么是高级脂肪酸?2 .硬、软脂酸与油酸的烧基是否饱和?3 .简述不饱和煌基的化学性质?4 .甘油(内二醇)的结构简式如何表示?5 .什么是酯?6 .酯有怎样的化学性质?同学间交流、讨论,然后回答问题。检查学生对已学知识掌握程度。为“油脂”的学习作铺垫。总结结合学生的回答,将上述问题作解答。聆听,思考,提问。油脂的结构类比指出引导学生对比酯和油脂的定义对比、思考、领会。加深对油脂的理解油脂的组成和结构展示J011Rm与酯的结构对比,思考、理解。加深对酯的组成与结构及与油脂的关系的理解。油脂的分类阅读归纳指导学生归纳阅读课本后归纳。培养学生自学归纳能力。油脂的物理性质实验探究设问(1)平日家中做汤放油,油浮在水面上还是溶于水中?(2)衣服上的油渍怎样能洗净?学生回答后指出现在请同学们分组进行有关“油脂的物理性质”实验,用实验验证自己的结论。探索实验1.(1)取一支试管,注入2毫升水。联系生活实际积极回答。分组进行有关“油脂的物理性质”的实验,观察现象得出结论。现象:油浮在水面上而不溶于水中。结论:(1)食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实验验证自己的思考,得出油脂具有哪些物理性质。(2)向(1)中滴入几滴食用油,振动试管,静置,观察现象。JE削4*2.用汽油擦洗布片上的油渍,观察现象。用油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2)食用油不溶于水。现象:布片上的油渍能用汽油擦洗干净。结论:食用油易溶于汽油。油脂的化学性质启发思考1.从“油脂的结构”特征分析它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2.如何将“油”变成“脂肪”?根据油脂的结构对油脂的性质作出推测。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归纳讲授1 .油脂的氢化(加成反应)11ChHhCXXJCHt3H:h*CAWKKH加距加也CMLQXJC国ChHhCOOCK2 .水解反应(1)酸性水解CiHuCOOCH:CH:-OH1 w1G;HKKX)CH+田。一:汨杷COOH+CHOH11C“Hk(X)C比CHj-OH(2)碱性水解(皂化反应)CMjXtJOCH?CHi-OH1IRHnCOOCH+州WH一旭岛COONCH-OHI1g&H4OOCH;cgOH皂化反应一一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叫做皂化反应。对比不饱和燃、酯的相关性质理解、领会。培养学生类比分析能力。自制肥皂实验探究引导学生分前f析出制肥皂的过程:丽f|建f加工成型|自主探究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油脂的用途介绍1 .油脂是人类的主要食物之一。2 .油脂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阅读、聆听、了解。总结捌遗件砥他组成一性甫;胞曷叫产氨叱应尸途电学.卡解反度思考、理解。练习展示“课堂练习”,指导学生解答。思考解答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作业1.课本P78习题3、42.网上搜索“表面活性剂”“种类”“使用”,写一篇介绍性小短文。七、课堂练习1 .下列物质属于油脂的是()A .煤油 B .润滑油 C .2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油脂不属于酯类BC.油脂的氢化又叫油脂的硬化3 .下列有关油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油能使滨水褪色凡士林 D .牛油.油脂兼有酯类和烯煌的性质D .油脂属于混合物B.皂化反应是指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过程C.硬水使肥皂的去污能力减弱是因为发生了沉淀反应D.油脂的水解反应称皂化反应4 .基本可以判断油脂皂化反应基本完成的现象是()A.反应液使红色石蕊变蓝色B.反应液使蓝色石蕊变红色C.反应后静置,反应液分为两层D.反应后静置,反应液不分层5 .油脂皂化后的混合物分离,可以采用的方法是()A.萃取B.蒸储C.分液D.盐析6 .某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3.5g,加入50ml0.5mol/L的NaOH共热,当水解完全时,过量的NaOH恰好被13mL0.1mol/L的盐酸中和,此水解后的饱和脂肪酸碳原子个数为()A.13B.14C.17D.187 .在油脂化工中,把与100g油脂加成时消耗的单质碘的克数称为磺值,用以表示油脂的不饱和程度。分析某种油脂水解所得的高级脂肪酸时,只测定出两种高级脂肪酸,已知这种油脂的磺值为116,则这种油脂的结构为()A. C17H31COO ,比CnHjiCOO CHCiyH 打 COO Lh?B.C17HJ3C 00C17H33COOc17h35cooCH.Jh 1h2C C17HCOO 一CHaC17H3SCOO CHc17h31coo J也CuH31COOCHaCH 判 CODCHc1hmcoo ch2 息 第8.某天然油脂10g需1.8gNaOH才能完全皂化,又知对该油脂1000g进行催化加氢时,消耗12gH2才能完全硬化。试推断1mol该油脂平均含C=C为多少mol?【答案】1.D2,A3.D4.D5.D6.D7.C8.29.4mol八、本教学设计的特点1、本教学设计运用新旧知识对比的方式对油脂的性质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类比思维能力。2、本教学设计补充肥皂制取的实验,体现新课标的自主探究精神。九、教学反思本节课在学生掌握酯的性质的基础上学习,通过对比酯的性质学习油脂的性质效果较好,但应注意油脂结构中的特点。开展探究实验“肥皂的制取”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很好掌握油脂水解的反应特点。本实验在课堂上进行比较费时,改在课外作为家庭小实验,并上交实验报告,既可将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又可对学生进行表现性评价。第二节糖类一、教学内容1、课标中的内容有机化学基础主题3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第1点:认识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活动与探究建议实验探究:蔗糖、纤维素的水解产物。2、教材中的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选修5第四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煌和煌的衍生物,在化学必修2有机化学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学习,应注意知识的联系。本节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葡萄糖与果糖,第二部分蔗糖与麦芽糖,第三部分淀粉与纤维素,其间穿插了一些探究实验。本节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也为高分子化合物的学习作了铺垫。二、教学对象分析1、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有感性认识,已经学习了醛类、醇类等知识,具有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2、学习方法方面:学生经过高一及前三章的学习,能够运用探究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基础。三、设计思想总的思路是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提出日常生活中的糖类物质,引出糖的定义,结构特点;从葡萄糖的生理功能引入葡萄糖的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通过学生实验探究得出葡萄糖的结构特点;最后通过糖尿病的检测实验加深对葡萄糖的认识。在糖类性质的学习中注重联系以前学习的醛类、醇类等知识,进行类推、迁移,紧紧抓住结构决定性质的思维。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通过课堂内的实验探究,使学生认识和体会单糖、二糖、多糖性质的研究过程,理解糖类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充分调动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的积极性,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人在教学过程中以探究法代替演示实验,以小组合作代替验证实验,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学生形成参与解决问题的意识。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糖类的主要代表物: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变和跟煌的衍生物的关系。(2)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运用类推、迁移的方法掌握糖类主要代表物的性质,通过探究实验,完成知识的建构。通过合作探究,再次体会到实验是学习和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重要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单糖、双糖、多糖的探究实验,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对化学物质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大的乐趣。通过对糖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了解,认识化学物质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糖类重要的代表物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变以及与烧的衍生物的关系。2、教学难点:糖类的概念、葡萄糖的结构和性质、纤维素的酯化。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导入“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是让我赞美绿叶的事业吧,她总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的”。(印度诗人:泰戈尔)诗人为何对“绿叶”情有独钟?绿叶利用了廉价的水和二氧化碳,化腐朽为神奇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通过光合作用生成了葡萄糖。人们每天摄取的热能中大约75魅自糖类。提问你今天吃糖了吗?(学生举例日常生活中的糖类物质)常识介绍含糖食物与含糖量。设问什么是糖?教材阅读学生阅读教材P79“资料卡片”。板书1、糖的概念:糖类又叫碳水化合物,大多数糖符合通式C(HzO)m但不是所有的糖符合这个通式且符合这个通式的也不一定是糖。2、糖的分类:一户糖:葡萄糖、果糖 分类 j二糖:蔗糖、麦芽糖4糖:淀粉、纤维素不能水解成更简单的糖1mol 糖水解生成2mol单糖糖水解生成许多mol单糖小组实验学生观察葡萄糖晶体并做葡萄糖溶解实验。(学生归纳小结)板书一、葡萄糖与果糖(一)葡萄糖的结构与性质1、物理性质:白色晶体,易溶于水,有甜味。2、结构:置疑实验测得:葡萄糖分子量为180,含C、H、。三种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6.7%、53.3%,求葡萄糖的分子式。学生推算葡萄糖的分子式板书葡萄糖分子式为:CH112c6设问葡萄糖具有什么结构呢?含有氧原子,说明它可能含什么官能团呢?回答可能含一CHOCOOHOH等。设问如何鉴别葡萄糖的官能团呢?小组探究学习探究内容:葡萄糖的结构特点及性质已知的实验数据:(1)1mol该未知物与5mol乙酸完全反应生成酯;(2)1mol该未知物与ImolHb加成反应时,被还原成直链己六醇。学生实验探究与思考:1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2设计实验方案3动手实施方案4设计表格记录并记录现象5分析实验结果6做出推论(学生实验过程中进行表现性评价,自评、互评结合)小组交流结论葡萄糖具有什么结构?具有什么性质?教师点评板书2、结构简式:CHOH-CHOH-CHOH-CHOH-CHOH-CHO3、化学性质:(具有醇与醛的共同性质)(1)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2)能发生银镜反应(3)能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4)体内氧化:GHhOKs)+6O2(g)-6XO2(g)+6H20(1)提问人生病不能正常饮食时,医生一般会注射葡萄糖水溶液这是为什么?知识介绍葡萄糖在人体内如何储存和被氧化:储存:葡萄糖以肝糖元、肌糖元等形式被肝脏、肌肉等组织合成糖元而储存起来。需要时糖元转化为葡萄糖氧化释放出能量。氧化:1g的葡萄糖完全氧化放出约15.6KJ的热量。注射葡萄糖可迅速补充营养。介绍葡萄糖的用途及其原理:1、糖尿病人尿液检验的原理:葡萄糖遇试纸中的氢氧化铜发生反应,生成红色的氧化亚铜(展示糖尿病人尿液检验的试纸);2、保温瓶内胆的制备原理:葡萄糖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银单质。小结葡萄糖是醛糖,具有还原性。知识介绍果糖的存在与应用。学生阅读归纳果糖的结构、果糖与葡萄糖的相互关系、果糖的物理性质。板书(二)果糖的结构与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晶体,易溶于水,有甜味(最甜)2、结构简式:CH0H-CH0H-CH0H-CH0H-C00CH设问如何检验果糖是否有还原性(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验证)学生实验探究果糖的化学性质学生交流果糖没有还原性,因为它没有醛基,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和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板书二、蔗糖与麦芽糖讲述蔗糖是自然界分布最广的一种二糖,存在于大多数植物体中,甜菜和甘蔗中含量最丰富。麦芽糖主要存在于发芽的谷粒和麦芽中,是淀粉在体内消化过程中的一个中间产物,可以由淀粉在淀粉酶作用下水解而得到。蔗糖与麦芽糖的分子式均为:。2代2。1,二者为同分异构体。阅读学生阅读课本P82总结蔗糖与麦芽糖的物理性质。总结(在学生的回答基础上)进行总结。板书1、物理性质蔗糖:无色晶体,溶于水,有甜味麦芽糖:白色晶体,易溶于水,有甜味(不及蔗糖)设问蔗糖与麦芽糖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学生分组实验设计蔗糖与麦芽糖性质的对比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进行解释、写出化学方程式。板书2、化学性质蔗糖:无醛基,无还原性,但水解产物有还原性。催化剂Ci2H22O1+H2OC6H2O6+C6H12O6(蔗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1)有还原性:能发生银镜反应(分子中含有醛基),是还原性糖.(2)水解反应:产物为葡萄糖一种.催化型G2H22Q1+H2O2C6H2Q(麦芽糖)(葡萄糖)小结学生自己列表归纳比较葡萄糖与果糖、蔗糖与麦芽糖的结构式、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异同。课外彳1、走访当地医院相关科室的医生,了解对糖尿病如何进行检测?2、查阅有关蔗糖、麦芽糖的书籍或网站,了解它们的性质。课堂练习1 .从食品店购买的蔗糖配成溶液,做银镜反应实验,往往能得到银镜,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蔗糖本身具有还原性B.蔗糖被还原C.实验过程中蔗糖发生水解D.在生产和贮存过程中蔗糖有部分水解2 .蔗糖3.42g与麦芽糖3.42g混合后并完全水解,若生成m个葡萄糖分子与n个果糖分子,则m与n的比值是A.1:3B.3:1C,1:2D.1:13 .某学生进行蔗糖水解的实验,并检验水解产物中是否含有葡萄糖。它的操作如下:取少量蔗糖加适量水配成溶液;在蔗糖溶液中加入35滴稀HkSO;将混合液煮沸几分钟,冷却;在冷却后的溶液中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其实验结果没有银镜产生。其原因是。A.蔗糖尚未水解B.加热时间不够C.煮沸后的溶解中没有加碱中和其酸性D.蔗糖水解的产物中没有葡萄糖上述实验的正确操作是。4 .棉子和甜菜中含有棉子糖,使棉子糖水解,一分子棉子糖水解为一分子蔗糖和一分子半乳糖(半乳糖和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棉子糖的分子式是如果使1mol的棉子糖完全水解时,则生成和、各1mol。参考答案1、D2.B3.C,在水解冷却后白溶液中滴加NaOH以中和H2SO后,再加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4.Cl8H3206,半乳糖、葡萄糖、果糖。【第二课时】复习葡萄糖与果糖、蔗糖与麦芽糖的知识,引入新课。板书三、淀粉与纤维素结构:C6H7Q(OH3n提问我们日常摄入的食物中哪些含有较丰富的淀粉?回答米饭、馒头、红薯等。设问米饭没有甜味,但咀嚼后有甜味,为什么?讲述淀粉是一种多糖,属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虽然属糖类,但它本身没有甜味,在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生成麦芽糖,故咀嚼后有甜味。板书淀粉在体内的水解过程:(C6H000n-(C6HioC5)mC2H2。1O6H2O6淀粉糊精麦芽糖葡萄糖补充实验碘遇淀粉变蓝实验。置疑如何用实验的方法判断淀粉是否已水解及水解程度?方案设计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方案评价对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讨论评价。参考方案淀粉液硫酸 水解液碘水,溶液是否变蓝银氨溶液Na丝二溶液呈碱性是否有银镜小组实验选择最佳方案后进行小组实验,进行实验探究。展示含纤维素的植物的画面。讲述纤维素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生成的,是构成植物细胞的基础物质。一切植物中都含有纤维素,但不同的植物所含纤维素的多少不同。纤维素是白色、没有气味和味道的纤维状结构的物质,是一种多糖。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催化剂A板书(GHoQ)n+nH2。&nC6Hl2C6展示牛、羊或马等草食动物吃草的画面。提问草中的主要化学成份是什么?为什么牛、羊、马等动物能以草为生?阅读学生阅读教材P84讲述草等植物中含有纤维素,牛、羊、马等草食性动物能分泌出使纤维素水解成葡萄糖的酶,使纤维素最终水解成葡萄糖,葡萄糖在体内氧化为这些动物提供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阅读学生阅读教材P84,总结纤维素的用途。小结学生自己列表归纳比较葡萄糖与果糖、蔗糖与麦芽糖、淀粉与纤维素的结构式、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异同。课外作业查阅资料,介绍糖与人体健康,以网页形式展示成果。七、学习评价设计【纸笔评价(在课内进行,时间:20分钟)】1. 葡萄糖属于单糖的原因是()A.在糖类物质中含碳原子数最少B.不能再水解成更简单的糖C.分子中醛基较少D.结构最简单2. 下列四种糖中,属于还性糖的是()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纤维素A.只有B.只有C.只有D.只有3.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单糖是不能发生水解的最简单的糖类B.分子式符合Cn(H2O)m通式的物质,都是糖类物质C. 淀粉、纤维素都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D. 淀粉和纤维素都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两化合物中三元素的质量比相同4. 把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加入某病人的尿液中,微热时如果发现有红色的沉淀产生,说明该尿液中含有()A.醋酸B.酒精C.食盐D.葡萄糖5. 对于蔗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蔗糖是最重要的二糖,它的式量是葡萄糖式量的二倍B. 纯净的蔗糖溶液中加入银氨溶液,微热,不发生银镜反应C. 在蔗糖与稀硫酸共热后的溶液中滴加银氨溶液,再水浴加热,看不到有银镜生成D. 在蔗糖里加入浓硫酸,可观察到颜色变黑,并有泡沫出现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淀粉和纤维素都多糖,它们是由许多单糖化合而成B. 纤维素和浓硝酸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硝化纤维C. 蔗糖溶液与麦牙糖溶液可用银镜反应加以鉴别D. 葡萄糖溶液与果糖溶液可用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加以鉴别7.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在相对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少量硫酸铜溶液以配制氢氧化铜B. 在稀氨水中逐渐加入稀的硝酸银溶液来配制银氨溶液C.试管里加入少量淀粉,再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加热34分钟,然后加入银氨溶液,片刻后管壁上有“银镜”出现D.澳乙烷在氢氧化钠溶液的存在下进行水解后,加入硝酸银溶液,可检验滨离子的存在8. 下列物质中,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生成醇的是()A.乙烯B.一氯乙烷C.葡萄糖D.蔗糖9. 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氧化反应,又能发生还原反应的是()乙醇乙醛乙酸葡萄糖A.只有B.只有C.只有D.只有10. 在酸性条件下,可以水解生成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两种物质的有机物是()A.蔗糖B.麦芽糖C.乙酸乙酯D.甲酸乙酯11. 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A.葡萄糖B.麦芽糖C.蔗糖D.甲酸丙酯12. 下列事实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A.S6、Cl2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B.NH,Cl晶体、固体碘受热都会气化C.福尔马林、葡萄糖与新制的Cu(OH)2共热都有红色沉淀生成D.苯、乙烯都能使滨水褪色13. 能说明葡萄糖是一种还原性糖,其依据是()A.与H2加成生成六元醇B.能发生银镜反应C.能与酸发生酯化反应D.能与新制Cu(OH)悬浊液共热生成红色沉淀14. 某有机物进行实验鉴定,其结果如下:有银镜反应加入新制的Cu(OH)2无变化加入锌粒不反应与含碱的酚酗:溶液共热,发现红色褪去,则该有机物可能是()A.甲酸B.葡萄糖C.蔗糖D.甲酸异丙酯15. 下列有机物分子中,不含羟基的是()A.蔗糖B.纤维素三硝酸酯C.丙氨酸D.三澳苯酚16. 葡萄糖是重要的糖类物质,下列关于葡萄糖的性质说法不正确的是()A.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和H2O16.1 ol葡萄糖能还原出1molAgC.含葡萄糖1mol的水溶液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得到2.5molH2D.分别充分燃烧等质量的葡萄糖和甲醛,消耗氧气的量相同17. 近几年一种新型的甜味剂一一木糖醇悄悄地走入生活,进入人们的视野,因为木糖醇是一种理想的蔗糖代替品,它具有甜味足,溶解性好,防踽齿,适合糖尿病患者的优点。木糖醇是一种白色粉末状的结晶,分子式为C5H2Q,结构式为CHOH(CHOHCHOH下列有关木糖醇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木糖醇与葡萄糖、果糖等一样是属于多羟基醛或酮,是一种单糖B.已知木糖醇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木糖醇的溶解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C.木糖醇是一种五元醇D.木糖醇是一种无糖型植物甜味剂18 .在ag冰醋酸、甲醛、葡萄糖、甲酸甲酯、果糖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30%B.40%C.50%D.数据不全,无法计算19 .某学生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的水解情况。氢氧化钠碘水方案甲:淀粉液一硫酸咏解液中和液z-溶液变蓝银氨溶液微热无银镜现象。结论:淀粉完全没有水解。硫酸方案乙:淀粉液*水解液结论:淀粉完全没有水解。氢氧化钠硫酸银氨溶液微热方案丙:淀粉液水解液中和液1H有银镜现象结论:淀粉已经水解(1)根据上述操作、现象,首先回答结论是否正确,然后简要说明理由。(2)请设计实验方案,用以证明某淀粉溶液,正在水解,完全没有水解,已经水解完全。答案I .B2,C3.B4.D5.A6.C7.A8.D9.C10.ADII BD12C13BD14D15B16BC17A18B19(1)解析:方案甲中的最终现象说明有淀粉存在,但不能证明是否已水解得葡萄糖,因为本实验未检验葡萄糖的存在,方案乙希望通过检验有无葡萄糖来证明淀粉是否水解,但忽略了反应条件,水解在酸性条件下发生,银镜反应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实验设计中缺少关键环节中和水解液,故此现象不能做为评判依据;只有丙中方案严谨、完整,结论正确。答案:方案甲不正确,因为淀粉可能部分水解,未水解的淀粉会与碘水反应而使溶液变蓝;方案乙不正确,因为淀粉可能部分水解或完全水解,但是在酸性条件下,生成的葡萄糖不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方案丙正确,说明淀粉水解,生成了葡萄糖,并在碱性条件下发生了银镜反应。(2)取反应液少量,滴入碘水变蓝,另取反应液少许加氢氧化钠中和至碱性,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有银镜现象,说明此淀粉正在水解;取反应液少许加碱中和后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无银镜现象,说明此反应液完全没有水解;取反应液少量,滴入碘水,无变蓝现象,说明此淀粉液已经水解完全。八、本教学设计的特点1、创设化学就在你身边的学习氛围,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尽量结合生活生产实际,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掌握化学知识的重要性。2、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探究活动中,并对学生的实验探究过程进行评价,增强了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而且不是孤立地进行实验探究能力的评价,而是与具体的化学实验探究活动相结合,注意应用所学的有关化学知识,对学生在实验探究活动中的表现,不是仅从探究能力的一个角度去考察,而是从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角度来进行评价。九、教学反思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来自学生生活实际,在学生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可使学习更有效。本节主要内容就是学生熟悉的物质葡萄糖和果糖、麦芽糖和蔗糖、淀粉和纤维素,但学生对它们的结构与化学性质不了解,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有效途径。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而且新课标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就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参与知识探索、发现与形成的全过程,并通过体验与感受(体会),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并使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学习科学知识和方法,增进对科学的理解,体验探究的乐趣。但由于教学时间不足,未能引导学生深入讨论和对学生的实验探究过程进行全面的评价。第三节蛋白质和核酸一、教学内容1、课标中的内容有机化学基础主题3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第2点:能说出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查阅资料了解氨基酸、蛋白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第3点: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认识人工合成多肽、蛋白质、核酸等的意义,体会化学科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活动与探究建议实验:酶的催化作用。阅读与讨论:蛋白质结构的复杂性。实验:蛋白质的性质。2、教材中的内容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含氮生物高分子化合物,它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这节内容从蛋白质在生物界的广泛存在引入,教材先介绍氨基酸的结构与性质,在此基础上结合插图常识性地介绍了蛋白质的四级结构,然后重点讨论了蛋白质的水解、盐析、变性、颜色反应等性质。教材最后对酶和核酸作了介绍。本节教学应注重学生动手实验及与对生活现象的解释,通过这节知识的学习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氨基酸的教学,应抓住氨基酸是多官能团化合物,在教学中应用迁移、替代、延伸的方法来突破难点。蛋白质的性质是本节的重点,可考虑用边讲边学生实验的方法进行,并注意结合生活中的一些事例来加深学生对蛋白质性质的理解。酶和核酸是现代生物工程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作用和意义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可以结合我国在这一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对学生进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二、教学对象分析1、知识技能方面:在必修2教材中,有“基本营养物质”一节,已经简单介绍了蛋白质的性质,学生已经学习羧基的有关性质,在生物课中已学习酶和核酸的知识,本节教学可在这些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2、学习方法方面: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及应用所学知识对身边生活问题进行解释的能力。三、设计思想本节的教学设计总的思想是从身边事从学生已有知识引入,然后引导学生在探询相关问题的答案中学习新知识。具体来讲就是将酶与核酸的知识先通过回忆、阅读的方式讲授,然后提出课本P90相类似的问题引入对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学习,蛋白质的性质的学习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来进行,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本节内容拟用两课时完成教学:第一课时:酶、核酸、氨基酸的结构和性质第二课时:蛋白质的结构及性质的学生分组实验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2)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盐析、变性、水解、颜色反应等)。(3)认识蛋白质、酶、核酸等物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体会化学学科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实验完成蛋白质性质知识的形成,强化“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的认识。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所得信息进行加工。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蛋白质、酶等重要物质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唯物主义教育。通过介绍我国科学家首先合成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等事例,唤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研究和探索的强烈兴趣。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氨基酸、蛋白质的性质。2、教学难点:蛋白质的组成和结构、肽键的形成。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的引入蛋白质是生物体内一类极为重要的功能高分子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在生物学上讲过,构成细胞的化合物有水、无机盐、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其中蛋白质占细胞干重的50%以上,是细胞中各结构的重要成分,那么人和动物体的哪些物质是由蛋白质构成的呢?学生回答头发、指甲、肌肉提问同学们知道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是什么吗?引导学生阅读请阅读课本P90“科学视野一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讲述向学生介绍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具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一一结晶牛胰岛素。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人工合成华胰岛章结晶设问化学反应往往需一定条件才能很好地完成,人体内的反应如何很快完成?学生回答酶的作用。板书一、酶讲述酶是一类由细胞产生的、对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阅读课本、结合生物课中学过的相关知识总结酶的特点。板书1.酶的性质.讲述(1)具有蛋白质的性质。(2)具有催化作用。(3)具有高效的催化作用。板书3.酶作催化剂的特点:讲述(1)催化效率高(比一般催化剂高1071013倍);(2)具有高度的专一性;(3)反应条件温和、不需要加热。引入1981年,我国科学工作者用人工方法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板书二、核酸阅读请阅读课本P92“核酸”讲述核酸是一类含磷的生物高分子化合物DNA(脱氧核糖核酸)一一遗传基因,转录副本,将遗传信息传到子代。是蛋白质合成的模板。RNA(脱氧核糖核酸)一一决定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合成蛋白质的工厂)引入通过对酶、核酸的了解我们对蛋白质有了一些认识,但要认识蛋白质,必须首先认识组成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一一氨基酸。板书三、氨基酸H:N:H板书1、氨基酸概念:竣酸分子里煌基上的氢原子被氨基取代后的生成物;讲述注意:(1)氨基:氨气分子(NH3)去掉一个氢原子后的部分。氨基的电子式:(2) “一氨基酸(向学生介绍a、3位):竣酸分子里的a氢原子被氨基取代的生成物。(3) a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石。RCBCOOH(4) 2、氨基酸的结构:a氨基酸通式M既含有氨基(一NH2)又含有竣基(一COOH)(5) 3、几种常见的氨基酸:展小书称俗称结构简式氨基乙酸甘氨酸CH2COOHNHia一氨基丙酸丙氨酸CH3CHCOOHNHia氨基苯丙酸苯丙氨酸CH2-CHCOOHnh2a氨生戊*酸谷氨酸HOQC-CHlCHlCH-COOHNHi(6) 4、氨基酸的性质:RCWH+K1fR伊一COOH与酸反应:M飓cR-fHCOOH+NaQHfft-fCOONa。(2)与碱反应:飓指出结论:氨基酸具有两性。思考在所学过的物质中有哪些物质既能跟酸反应又能跟碱反应?学生回答网、Al203、Al(OH)3、(NH4)2CO、NHHCQNaHC酒。板书(3)成肽反应:微观模拟播放肽键形成的flash动画。H.N-CH,-C-OH+H-N-CHLCOOHH.N-CH.-C-N-CH.-COOH+H.。OIIH-C-OH + H-N-氨基酸二肽O HIIHCOOH HN-CH-C-N-CHCOOH + HQIA. R二肽类比酯化反应,加深对这两类物质相关性质的认识。板书肽键-C-M-思考将甘氨酸和丙氨酸放在同一容器内发生成肽反应,有几种二肽生成?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答案四种0H0HIII1IH,N-CH2-C-OHIH-N-CHCOOHH.N-CH2-C-N-CH.,-COOH4H,00HQHIIIIH.N-CH-C-OH4-H-N-CHCOOH-H.N-CH-C-N-CHCOOH+H.0IIICH*CH:CH?CH3。HIIIH.NCH.-C-OHIH-N-CHCOOHH.N-CH.-C-NCHCOOHIHQ-IICH:CH:J-10HIIIH;N-CH-C-OH4-H-N-CHCOOH-H,N-CH-C-N-CH::COOH+H.OCH。CHcVV板书多肽微观模拟播放多肽形成的flash动画。0 H 0 H 。II I II I IHIN CH COOH展示讲述氨基酸一多肽一蛋白质,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下节课再学习。布置作业(略)课堂练习1 .下列物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NaHCO(NH4)2SAl(OH)3NHCl甘氨酸CHCOOHA.B.C.D.2 .下列物质中与甘氨酸互为同系物的是();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CCth-GHemH口COOHA.C2H5ONOB.C2H5NQ3 .分子式为QHuMQ的二肽,经水解后得到丙氨酸和另一种氨基酸A,则A的分子式为()AC5HNQB.C5H9N2Q5C.CsHNQD.C5H9NQ4 .将甘氨酸和丙氨酸混合起反应生成各种三肽,可能的连接方式有多少种?()A.2种B.4种C.6种D.8种5 .0.2摩尔的某氨基酸,质量为33克,已测得分子中有一个氨基、一个竣基、一个苯基,其余部分为饱和煌基。它的一种结构简式是名称6 .已知-NH连在苯环上显碱性,Q=C-NH连在苯环上显中性;分子式为GHNQ的有机物中,其分子结构中有一个苯环,两个侧链,试写出四种同分异构体A、B、CD=具体要求:A既有酸性又有碱性,B只有酸性,C只有碱性,D显中性(均写任意一种)7 .已知有机物A分子中有3个碳原子,有关它的某些信息注明在下面的示意图中【能被硝酸银的氨溶液氧化)(1)A、F、G的结构简式为:,(2)生成H的化学方程式为:答案1.D2.C、B3.D4.D(提示)设这两种氨基酸分别为A、B,形成三肽的连BBA BAB ABB,共有八种。接方式有:AAA、AABABABAABBBCeHrCHyCH-COOH5.阳2、苯丙氨酸6.7.(1)A:H2N-CH2-COOCH,F:CIH3N-CH-COOH,GH2N-CH-COONaOH2,H一【第二课时】复习引入复习氨基酸的有关性质,氨基酸一多肽一蛋白质,这节课我们学习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板书四、蛋白质的组成和结构:板书1.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结合而成的含氮生物高分子化合物。提问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什么?学生回答(据上节课知识)氨基酸。讲述氨基酸一多肽一蛋白质提问组成蛋白质的元素有哪些?阅读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88“资料卡片”。板书2.组成:由C、H、OZS等元素组成。板书3.蛋白质的结构展示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四级结构板书4.蛋白质的性质(1)蛋白质的两性指出形成蛋白质的多肽是由多个氨基酸脱水形成的,在多肽链的两端必然存在着自由的氨基与竣基。而且,侧链中也有酸性或碱性基团。因此,蛋白质与氨基酸一样也是两性分子,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2)蛋白质的水解指出蛋白质粤浮氨基酸oHCH催化剂11h.n-ch2-c-n-ch?-cooh+h2oh3n-ch2-coh+h-n-ch2cooh类比酯的水解,加深对这两类物质性质的认识。实验探究蛋白质的其他性质通过分组实验探究。实验内容实验现象结论、解释蛋白质的灼烧:分别点燃一小段棉线和纯毛线,观察现象并闻气味。蛋白质的盐析:在试管里加入12ml鸡蛋清的水溶液,然后分别加入少量饱和(NH)2SO、Na2SO溶液,观察现象。把少量有沉淀的液体倒入另一个盛蒸储水的试管里,观察现象。蛋白质的变性:(1)在试管里加入2ml鸡蛋清的水溶液,加热,观察现象。将试管里的下层絮状蛋白质取出一些放在水中,观察现象。(2)在试管里加入3ml鸡蛋清溶液,分别加入1ml10%CuSO、1%勺醋酸铅溶液2滴,观察现象。将少量沉淀放入水中,观察现象。(3)在试管里加入2ml鸡蛋清溶液和2ml甲醛溶液,观察现象。将少量沉淀放入水中,观察现象。蛋白质的颜色反应:在试管里加入少量鸡蛋清溶液,然后滴入几滴浓硝酸,微热,观察现象。食物中蛋白质的检验:取5g豆腐,放入烧杯中,加入10ml水,用玻璃棒搅拌,使豆腐捣碎呈糊状,用纱布过滤得豆腐滤渣。在试管中加入豆腐滤渣,滴入少量浓硝酸,加热,观察现象。指出蛋白质具有盐析、变性、颜色变化等性质,你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吗?思考1、为什么医院里用高温蒸煮、照射紫外线、喷洒苯酚溶液、在伤口处涂抹酒精溶液等方法来消毒杀菌?2、为什么生物实验室用甲醛溶液(福尔马林)保存动物标本?3、为什么在农业上用波尔多液(由硫酸铜、生石灰和水制成)来消灭病虫害?4、盐析与变性有什么区别?讲述(学生回答后)与学生一道得出问题的答案。板书5、蛋白质的用途讲述动物的毛和蚕丝的成分都是蛋白质,是重要的纺织原料。动物的皮经药剂糅制后得到柔软坚韧的皮革。骨、皮等熬煮得到无色透明的动物胶,叫做白明胶,是制造照相感光片和感光纸的原料。牛奶中的蛋白质一酪素还能跟甲醛合成酪素塑料。板书主要用途: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人类营养物质、工业上有广泛应用、酶是特殊蛋白质。布置作业(略)七、纸笔评价(课内完成,时间:10分钟)1 .下列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淀粉B.氨基酸C.油脂D.蛋白质2 .下列变化肯定属于不可逆的是()A.电离B.水解C.盐析D.蛋白质变性3 .可以用来分离蛋白质与食盐溶液的方法是()A.渗析B.过滤C.电泳D.分液4 .使蛋白质因氧化而变性起到杀菌消毒作用的药物是()A.苯酚B.福尔马林C.食盐D.漂白粉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H3COOC7水解后产物中,一定含有丙醇B.淀粉水解的最后产物是乙醇C.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后产物是多种a-氨基酸D.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钾溶液后,蛋白质从溶液析出,这种变化叫做变性6 .下列各组物质制成的无色透明液体,能通过丁达尔现象鉴别的是()A.葡萄糖和蔗糖B.蛋白质和甘氨酸C.麦芽糖和甘油D.淀粉和蛋白质7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油不能使澳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8 .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C.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D.蛋白质溶液遇硫酸铜后产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水8.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NH)2SO溶液,蛋白质析出,虽再加水,也不溶解;1965年首次合成B.人工合成的具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一一结晶牛胰岛素是我国科学家在的;C.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凝结;D.浓HNO使皮肤呈黄色是由于浓HNO与蛋白质发生了颜色反应。ohc-2CH-NIHNIHOIC -HN-H -OICH-H2H3CIC1C -NIH当含有上述结构片段的蛋白质在胃中水解时,不可能产生的氨基酸是(A.a-氨基丙酸B.a-氨基丁酸C.甘氨酸D.P-氨基丁酸10 .下列有机物水解时,键断裂(用虚线表示)错误的是()OH0H2NCHH-C-NCHCOHCH;CHiQCH3-CHj-C-O4CH-CH1A.只有B.只有C.只有D.只有11 .把蔗糖淀粉蛋白质油脂在稀酸存在下分别进行水解,最后生成物只有一种的是()A.和B.只有C.和D.只有12 .下列物质水解时,最难断裂的化学键是()0H0II:II:RT-KHH?CH工-HBrflKRkIIABCD答案1.BC2,D3.A4.D5.C6.B7.C8.A9.D10.A11.B12.B八、本教学设计的特点1 .本教学设计没有完全按课本顺序授课,将酶、核酸的知识放在前面讲授,由学生已知知识引入新知识的学习。2 .对本节课的难点知识肽键的形成,利用学生掌握的酯化反应进行对比处理,利于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与掌握。3 .本节重点知识蛋白质的性质,采用学生分组实验,由学生动手实验利于对该知识的建构。九、教学反思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可见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变化。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单纯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正是顺应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上述要求而提出来的,因而很自然地,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就成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也就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本节课的授课体现了这种思想,运用学生已知的酶、核酸的知识引入新课,利用学生已掌握的竣酸的性质、酯化反应、酯的水解知识类比理解氨基酸的性质、肽键的形成、蛋白质的水解,将蛋白质的性质实验以学生分组实验的形式进行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建构知识,这些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对有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本节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市场营销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