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古代山水游记古代山水游记学法提示1.提纲挈领,抓住关键语句。山水游记类散文往往通过议论性语句,借景抒情,借事说理,寄托作者的理想或政治抱负。阅读这类文章,就要留意文中画龙点睛、揭示主旨的语句,抓住这类语句,就能化繁为简,纲举目张。2.分析景语,体会情景关系。山水游记写景状物是必不可少的,但写景状物的目的是抒情,景与情往往融合在一起。景与情的关系一般是:先写景后抒情,或者边写景边抒情,有时情景交融,景语即情语。3.关注形象,揣摩写作意图。山水游记既注重客观景物的描绘,也讲究作品中自我形象的塑造。凡优秀的作品,不但客观景物生动,而且作者自我形象鲜明。因此,关注作品中作者表现出来的自我形象,也是捕捉作品写作意图的捷径。8兰亭集序兰亭集序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东晋时期,受政治和玄学的影响,士人们不关心现实,他们寄情山水,谈玄论道,放浪形骸。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是传统的“修禊日”(古人于三月上旬巳日,在溪水边洗濯,祓除不祥。后来发展为暮春之初在水边宴饮嬉游,祓除不祥的意义反而退居其次)。王羲之和当时许多名士聚于兰亭,举行“修禊”活动,这次兰亭聚会名流云集,规模宏大,与会者达四十余人。聚会的目的主要是欣赏山水,饮酒赋诗。为了增加趣味,他们沿溪流而坐,采取流觞赋诗的方法,流觞所至,即席赋诗。作诗的规矩当是每人作四、五言诗各一首。此次聚会,王羲之、谢安、孙绰等11人成四、五言诗各一首;郗昙等15人各成诗一首;谢瑰、卞迪等16人诗不成,罚酒三巨觥。共成诗37首,编为兰亭集。王羲之当场写成了著名的兰亭集序,书法上也称兰亭序。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1.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后迁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有“书圣”之称。历任秘书郎、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曾任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著有王右军集。2.序:文体名,有两种,一是赠序,一是书序。后者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内容多是介绍书的内容和特色、成书经过、写书目的等。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有的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同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兰亭集序就是一篇这样的文章。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1.注字音 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2.识通假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面对面)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3.解多义 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4.辨活用(1)映带左右(“带”,名词用作动词,环绕)(2)群贤毕至(“贤”,形容词用作名词,有才有德的人)(3)少长咸集(“少长”,形容词用作名词,少者,长者)(4)一觞一咏(“觞”,名词用作动词,喝酒)(5)齐彭殇为妄作(“齐”,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把看作相等)(6)不知老之将至(“老”,形容词用作名词,老年)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5.分古今 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6.明句式(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介词结构后置)(2)引以为流觞曲水(省略句)(3)死生亦大矣(判断句)(4)当其欣于所遇(介词结构后置)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7.积名句(1)(2015湖南卷)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 放浪形骸之外。(王羲之兰亭集序)(2)(2014四川卷)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3)(2013山东卷)(2010天津卷)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4)(2013江西卷)(2010北京卷)(2010江西卷)或取诸怀抱, 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5)(2012福建卷)群贤毕至,少长咸集。(6)(2011山东卷)(2011安徽卷)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文白对译【目标一】【目标一】 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1.从文章内容上看,第一、二段概述了兰亭集会的情况,作者为什么会有“信可乐也”的感受?参考答案:前来聚会的人多,“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聚会的地点环境优美,“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聚会时的活动高雅有趣,“流觞曲水”“畅叙幽情”聚会时天气晴朗,正值春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文白对译2.文章的第三段转入议论,议论的中心问题是什么?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由“乐”转“痛”的?参考答案:议论的中心问题是生死观。作者由“信可乐也”的感觉,联想到人的两种不同的生存状态,忽然感到“不知老之将至”,因此感慨横生,引出人生苦短的悲叹。“死生亦大矣”,自然转而为“痛”。3.统观文章的第三段,作者从哪四个方面感受到了人生之“痛”?参考答案:俯仰一世(生命短暂)不知老之将至(人生无常)情随事迁(美好消逝)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光阴易逝)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文白对译4.“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参考答案:作者认为不管人以怎样的方式活着,生命都在不知不觉中逝去,而寿命的短长只能听凭造化,最终归于结束。所以生就是生,活着能享受乐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无。活着和死去是人生大事,二者不可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文白对译【目标二】【目标二】 体会文章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表现手法体会文章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表现手法1.兰亭集序是一篇序文,它与通常的序文有什么不同之处?参考答案:作为诗集序,本文除了具备一般书序介绍写作缘由、成书过程和本书意义外,最大的不同是文章由事及理,从一次宴会上升到对生死的思考。2.全文共四段,从表达方式上看,第一、二段和第三、四段有什么不同?参考答案:第一、二段以描写为主,借景抒情;第三、四段以议论为主,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悟。3.作者写兰亭的景色突出什么特征?与作者的情感有何关系?参考答案:突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景物清新明朗,生机盎然。是“乐”的重要方面,也是引发“痛”的主要原因。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文白对译4.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记游山水是要抒发内心的情感,那么,优美的景色是怎样引发作者“乐”“痛”“悲”三种不同的情感的呢?参考答案:美景与“修禊事”本是人生之乐,但人生短暂,欢乐、生命瞬间就会逝去,因此“痛”;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生要归于消亡,不可能“一死生”“齐彭殇”,因此“悲”。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文白对译如何对待生与死,这是人类的一个永恒的话题。有人认为,王羲之的生死观也值得商榷,因为他只看到了生与死,长寿与短命,而没有看到生命的质量和活着的意义。你是否赞同这种说法?谈谈你对生与死的认识。提示:生命的价值,不取决于生命的长度,而取决于生命的质量,这是我们今人的观点;但在王羲之那个时代,批驳等生死、齐彭殇有其现实基础和时代意义。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参考答案:文白对译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文白对译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文白对译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文白对译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文白对译徽之等是少;谢安、王羲之等是长。咸:都。修:长,高。激湍(tun):流势很急的水。湍,急流的水。映带:映衬、围绕。左右:亭子的四周。流觞:把盛酒的杯浮在水面从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面前,谁就取来饮酒。觞,酒杯。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文白对译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文白对译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文白对译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文白对译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文白对译木或竹刻成,分成两半,合在一起可为凭验。临:面对。悼:悲伤。喻:明白。固:本来、当然。一:把看作一样,作动词用。虚诞:虚妄荒诞。齐:把看作相等,作动词用。彭:即彭祖,传说中他曾活到八百岁。殇:未成年而死去的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文白对译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每课一法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每课一法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每课一法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每课一法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每课一法注:江北:指长江下游以北地区。吾县:指桐城县。隈(wi):水流转弯处。洑(f):流水回旋状。遁世远举之士:避世隐居的人。科目:唐代以科举取士,有秀才科、明经科、进士科等名目,故称科目。后世科举只有进士一科,但仍用此指科举考试。上之人患之:指居于上位的人因科举制度的弊端而忧虑。患,忧虑。犹然山泽之癯:仍然是隐迹山泽的清贫之士。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每课一法思维训练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县治枕山而起枕:临近,靠近。B.山之奥奥:深处。C.上之人患之患:以患。D.专精覃思覃:通“谈”,谈论。解析:D项,“覃”,深广。答案:D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每课一法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文写河墅之景,不作烦琐的铺叙,而以山岩、茂林、古木、清池、高台,点染出一个不染嚣尘、离世远俗的隐者之居的环境,兼有古朴与清幽之趣。B.木崖先生也曾参加科举,但几次科场失利,为官无望,便决心隐居山泽,著书立说,于山水古木中终老一生。C.文章第二段由记科场失意的潘木崖之墅转而引出大段议论,抨击科举制度荼毒士人、倒置贤愚的种种弊端。D.作者认同读书人遁世远举,撰写此文表达了他对老师隐居生活的向往,自己也想隐居,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解析:文中有“间者求贤之令屡下,士之得者多矣,而先生犹然山泽之癯”,说明先生如果想做官机会还是有的,不能说“为官无望”。答案:B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每课一法字里行间的洒脱郝淑娟一千六百多年的春秋,可以磨灭什么?可以磨灭肉体的存在,可以磨灭庸俗的记忆,可以磨灭一切物质的载体。但唯一永生的,是他飘扬的灵魂与同样飘扬的毛笔,在洁白的宣纸上,舞出生命的飞逸。但对他,书法仅仅是精神的承载。一千六百多年以后,纵使音容笑貌已然化为尘雾,那篇惊世骇俗的兰亭集序中,依然保存了他所有的自由洒脱。那年的三月三日,一个惠风和畅的暮春之日。风是多么轻柔,拂动着帽子上长长的飘带和轻薄的衣襟,波浪般缓缓展动。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每课一法那年的三月三日,天朗气清。兰亭是美的,流水是美的,酒是美的,人更是美的。这么多的文人名士来了,有谢安,有孙绰,王羲之更是带着儿子欣然前往。羽觞在弯弯曲曲的小水道中时停时进,大家在水道旁顺次坐下,羽觞停在谁面前,谁便需即兴赋诗一首,否则罚酒三大杯。兰亭集就此而成。三十七首诗,篇篇光彩照人。如此美的诗篇怎能不作序?于是,王羲之欣然提起笔,在美酒美景美文的三重催化之下,兰亭集序一气呵成。他写得洒脱,写得无拘无束。所有的兴奋、感慨在这一瞬间喷涌而出,幻作他行云流水的笔锋游走于宣纸。他是快乐的,否则他眼中的兰亭怎能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晚春的日光透过竹叶之间细细小小的缝隙洒落到宣纸上,伴着他灵动的笔触,闪闪地跳动。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每课一法他忘我地书写着,文思泉涌。他灵动的思绪不允许笔下有一丝一毫的拘泥,那二十个“之”字,或舒展修长,或规矩方正,或小巧玲珑,或随意流畅,一个有一个的形态,一个有一个的个性,如广阔的原野上绽开的花,虽小,却最引人注目,将原野的辽阔点缀得完美无缺。东晋的人们,大多已看透官场的污浊,转而投身于对山水风景的喜好。王羲之也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的兰亭集序,字里行间都透着山的俊秀、水的柔美、竹的清逸、酒的醇厚、人的洒脱;而它也确确实实是右军精神的载体。他书写时,天地间已没有了“王羲之”这个干巴巴的名号,有的只是一个融于自然、忘情舞蹈的灵魂的舞者,用乌亮的毛笔记载下洒脱的舞步。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每课一法几百年后,爱极了王羲之书法的唐太宗,临终时立下遗嘱,将兰亭集序作为陪葬品,同他一起埋入昭陵。兰亭集序的真迹,就此消失于世。“茧纸藏昭陵,千载不复见”,陆游的叹息,在隔了这么多个世纪后依然清晰可闻。现在我们所见的,几乎都是唐太宗时期的摹本。但摹本摹得出形状,却无法再去复原曾经那个晴朗的暮春,那个清幽俊美的兰亭,还有那一大群文思敏捷的雅士,来助摹者体验当时右军的心情。而我,又多么想去瞧一眼真迹,摸一摸那柔软的纸上残余的阳光,闻一闻字中散发的墨香,看一看字里行间的洒脱,听一听一千六百多年前的右军,在文章中留下的怦然的心跳!那将会是多么有力、多么自如、多么流畅的鼓点啊!(有删节)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每课一法品读提示文章还原了一段尘封的历史,让盛大而欢乐的兰亭聚会、飘逸灵动的兰亭集序和洒脱不拘的王羲之穿越一千六百多年的时空,鲜活地出现在我们眼前。文章之所以能出现这样奇妙的效果,来源于作者丰富的联想、驾驭语言的高超技巧,以及卓越的鉴赏能力。 素材开发美文品读类文悦读微写作每课一法人生活在世界上,有许多事物需要我们去寻找,去发现,去品味。要学会寻找风景,欣赏风景,享受生活,赞美生活。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之时,我们何不远足“崇山峻岭”,穿行于“茂林修竹”间?我们虽不是“群贤毕至”,但能不能与三五同志,临清流而赋诗,携壶觞叙幽情?“虽无丝竹管弦之盛”,我们能不能发现“一觞一咏”的乐趣?“仰观宇宙”“俯察品类”,我们是不是有“信可乐也”的情调?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运用方向发现美、学会生活、生活的情趣 素材开发美文品读类文悦读微写作每课一法“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人总是要面对死亡的,任何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因而我们要加倍珍惜生命,要力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又因为“死生亦大矣”,这就不仅要求我们尊重自己的生命,发挥自己的人生价值,也提醒我们要爱护他人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价值。因为每个人的生命都具有唯一性和不可重复性,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我们在肯定、尊重、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也因此更应该尊重别人的生命。运用方向生死观、珍爱生命、人生价值 美文品读类文悦读微写作每课一法素材开发如何用好夹叙夹议手法夹叙夹议是一种重要的写作方法,它的特点是一面叙述某一件事,一面又对这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这种写法的好处是:笔法灵活多变,生动活泼,还可以起到总起、提示、过渡和总结等作用。夹叙夹议主要有以下三种表达形式:一是先议后叙(概括式)。这时的议论往往出现在文章的篇首,主要作用是提示和点题。二是先叙后议(总结式),兰亭集序属于这种手法,先记叙兰亭集会的时间、地点、环境与人物,然后再就生死观展开议论。这样的议论往往出现在文章或一段文字的结尾,其作用是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画龙点睛、启迪思维等。三是边叙边议(包容式),即边叙述事实,边进行议论,以发表对所叙事实的看法。素材开发美文品读类文悦读微写作每课一法学习本文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的写法,写一段夹叙夹议的文字,表达一种观点或抒发某种情感。力求叙述生动,议论深刻,有独到的见解或深刻的感触。200字左右。写作示例:四季中,最喜欢的应该是秋,喜欢它的沧桑感。喜欢一个人带着一点点淡淡的清愁,在夕阳欲落之时,徜徉在小树林里,斑驳的阳光落在枯了草尖的衰草上,一片片黄了的叶子像蝴蝶一样轻轻地飘落,秋的况味就那么明朗起来。关于春,也喜欢。春和希冀和生命和盼望是连在一起的。只是盼春的味道是惆怅的。土地是无边的荒凉,像一块千疮百孔的褐色的破布把一切生机的东西全裹了进去,不知道啥时候有那么一株淡淡的绿从那破了的布洞里钻出来,一点一点地蔓延,蔓延,蔓延成漫天漫地的绿。其过程是很挣扎的。秋和春比较起来,秋,是心头的一缕忧伤,春,则是眉间的一抹明媚的惆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