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教学反思

上传人:w****2 文档编号:51289848 上传时间:2022-01-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1.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愁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乡愁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乡愁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愁教学反思乡愁这首诗我很喜欢,备课也很用心,但上下来后感觉并不 好。下面我就这节课从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效果两方面进行反思。一、教学设计这是一首抒情诗,在教学上我尽量体现其诗意。1、在教学环节的命名上体现诗意。 是近余光中一一读乡愁, 感觉诗的音乐美一一品乡愁,体会诗的情感美一一说乡愁,展 现诗的神韵美工2、在教学语言上体现诗意。课堂上,尽量去掉不必要的口头禅,多用散文化的语言,使教学 语言呈现出一种美感,。如在介绍余光中的生活经历时,用这样的语 言描述:他在南京生活了近十年,紫金山的风光,夫子庙的雅韵早已 渗入他的血脉。抗战期间辗转于重庆读书,嘉陵江水,巴山野风又一 次将他浸润。他受过传统四书 五经的教育,中华文化早已根 植于他的心中,因此,对中华民族的眷恋与深情便化作他心灵深处的 一缕缕乡愁。3、在朗读中体现诗意。这节课,我设计了四次朗读,每一次朗 读都有不同的要求。第一次读,要求声音响亮,读得字正腔圆;第二 次读,要求把握节奏,读得抑扬顿挫;第三次读,要求把握情感基调, 充满深情地读。第四次读是美读,分男女声部来读。这样的朗读,是 小步轻迈,使朗读技巧及情感能层层递进,让学生在朗读中一步步感 受诗意。二、课堂教学效果这一节课并没有达到我所预期的效果,虽然每个教学环节都能落 实,但上完后总感觉少了什么,原来缺少的是一种感染力。主要表现 在:1、学生的朗读缺乏情感。余光中说:如果乡愁只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这种乡愁是单薄的。”确实,我们的学生才十几岁,对 这些离愁别绪并没有一种痛入心肺的感受。在课堂上我又没能对学生 进行有效的情感引导,因此学生在朗读时并不能很好地把握深情哀伤 的情感基调。2、不必要的紧张使这节课上得很拘谨。站在讲台上整整15年了, 可站在丹中多媒体教室却是第一次。情绪紧张使课堂少了些许灵动的东西,缺乏教学的机智,更少了一种教学的激情。由于这种紧张情绪 的干扰,使课堂出现两处明显的失误,一是产生错觉,提前下课。二 是收束本节课的配乐朗诵,本来是由老师朗诵的,因口误,多说了一 句 让我们一起朗诵工学生便一起朗诵了。学生参与朗诵,情感的表 达未能恰到好处,使配乐朗诵缺乏感染力。总之,这节课有得有失。我相信,在今后的日子,在丹中这个大 家庭里,我的 得”会越来越多,我的 失”会越来越少。篇二:乡愁教学反思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 理解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 工 品味作品中 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乡愁是 一首抒写乡愁的名篇佳作,诗人以独特的意象、严谨的结构、完美的 形式抒发了浓厚强烈的思乡情怀。 对于这首诗歌的学习,我既没有要 求学生逐句讲解诗句的意思,也没有概括诗歌每节的内容,而是按照 朗读一一品味一一发现”这样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去感受诗歌的音 乐美,品味诗歌的语言美,发现诗歌的新奇美,使学生对诗歌的赏析 上升到一定的审美的层次。高尔基说: 真正的诗,永远是心灵的诗,永远是灵魂的歌。诗歌是最富情感的,诗人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而他的目的总是要 在读者的心目中引起同样的感情作用的。针对学生对诗歌的朗读能力 较差的现状,结合诗歌的特点,在课上我加强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 主要是读出感情、节奏、重音,注意语速、语调等。把无声的文字变 成有声的语言,使诗中所抒发的情感叩击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的共 鸣,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情感。乡愁就诗的每一节来看,句子有长 有短,参差不齐,节奏感很强,很适合学生的朗读。通过朗读引导学 生体会诗歌的音乐美。学生第一次接触新诗,教师的配乐范读使学生 能从整体上把握这首诗的感情基调、语速、节奏,对学生的朗读起到 了较强的指导作用。一是可以使学生增加读诗的兴趣,另外还可以依 据一定的标准对他人的朗读情况进行点评。 在这里,有感情地朗读始 终是放在首位的,事实上,我们在学习诗歌时,都是在诵读中逐渐体 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诗以一字为工。”通过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深刻地感受蕴藏 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在这一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充分体现了自 主、合作的精神,既有个人的见解,又有集体的智慧,各抒己见,互 相交流,挖掘了学生的内在潜能。让学生结合对词语的品析,简单描 述想像到的画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充分理解诗歌内容的基 础上,让学生去发现这首诗的新奇之处。学生入情后,在阅读过程中 不断有新发现,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学生先去发现,然后说 出依据,学生的思维就会被激活。这首诗学生的发现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诗歌的层次结构,二是诗歌的立意。用时空的变化顺序来组 诗,使这首诗的层次非常清楚,由对家人的思念上升到对祖国大陆的 思念,正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升华,学生这么多的发现,可见他们的潜 力是无穷的。学生的即兴写诗,是让他们借助这种诗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人 生体验,学生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是他们积累的学习语文的宝贵财富。 当学生的生活体验被引发时,学生的情感就会自然地抒发出来, 而不 是刻意地模仿。这个练习的目的不在于他们能说出多么富有韵味的诗 句,而是在于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在这样开放的课堂中,教师要时时认识到,对学生给予足够的理 解和尊重,这对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往往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已不单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多时候是一名参与 者、引导者、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 和自主权,强调自主、合作、探究,这样学生才可以自主理解,感受 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获得自己的独特体验和发展,使学生的学习变得 丰富而充满个性。篇三:乡愁教学反思为之紧张而忙碌的教师教学大赛结束了,但我的心情并未因此而变得轻松。主人行,必有我师焉工这次比赛让我找到了众多可以带给我启迪的老师们,在看到他们精彩的讲授过程之后,也清晰地看到 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值得我去认真反思。乡愁是一首抒写乡愁的名篇佳作,诗人以独特的意象、严谨 的结构、完美的形式抒发了浓厚强烈的思乡情怀。它就像一粒水晶珠 子,内无瑕斑,外无纹痕,又十分透明,一眼便可看穿。捧着课本, 读着诗歌,我试着寻找教学的切入点,然而我的思路产生了偏差,幸 亏有各位老师的指导,她们告诉我:诗歌,重在品读,这让我对我的 思路有了新的定位。所以在这节课中,我把重点放在了品读,在品读的基础上,使学 生进一步感受作者的情感,进而熏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通过朗读, 可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使诗中所抒发的情感叩击学生的心 灵,引起学生的共鸣,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情感;通过品味富有表现力 的语言,如意象的选取,叠词的巧妙运用,充分理解诗歌内容,引导 同学们深刻地感受蕴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 在此基础上,让他们 的想象活跃起来,最大程度地引发感情上的共鸣,激发同学们爱国主 义情怀和渴望祖国统一的美好愿望。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以下问题:1、选篇时犹豫不决,左右为难,虽然很多老师都提醒我乡愁 很难把握,很难讲,我犹豫再三,本着想挑战自我的思想,定下了此 篇文章。但在准备过程中我就发现,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的, 挑战是需要实力、需要底蕴、需要创新的。虽然最初的想法是好的, 但我却越来越感觉 山重水复疑无路”,思路严重受阻,不知道该如何 把握乡愁这篇短小而经典的诗歌,经过几天痛苦的挣扎和多方面 的征询意见,我还是硬着头皮继续准备着!虽然查阅了很多资料,却 始终找不到最佳的讲解方法,直到讲课的那天,我还在思考每个预设 问题的问法、环节的设计等,这样的心情,也使我在讲课当天没有足 够的自信从容面对课堂,反而觉得自己各个环节的连接都不是很顺 畅。2、从未离家的孩子对 乡愁”缺乏生活阅历,难于理解学生对台 湾一事虽有了解,但却没有亲身的体会。所以,教师在讲授时对学生 的情感熏陶不到位,语言较匮乏,没有使学生感同身受的理解作者的 情感。3、课件的画面设计很美,图片画面也较多,但没有多少实用价 值。有些画面只是一闪而过,白白浪费时间去准备了那么多。而且, 还忽略了讲诗歌重在品悟,直观的图片应该少用,给学生以充分的想 象空间,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品悟诗作,感受诗歌的朦胧美。4、课堂上设计的问题也很多,但没能留下时间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讨论,还是以老师包办代替为主,缺乏学生自主探究的问题。5、在进行多种方式朗读的过程中,应该给同学们适当的评价, 对于他们更好地朗读诗歌也起着引导作用, 而我却很少给出评价,只 说一个 好”字,便不置可否。6、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有些紧张而没能充分地投入到诗文当中, 没能用饱满的情感感染学生,没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将本应属于 学生的主动学习变成了为配合老师的被动学习, 颠倒了学生的主体地 位。7、诗歌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朦胧美,而这样的朦胧需要学生去 用心品味,细心感悟,本节课我没有指导学生深刻品悟诗文,反而教 条的分析讲解,没有给学生更多空间去品味,以至于学生对诗歌理解 不够深。虽然大赛结束了,但留给我的却是无尽的思考,路漫漫其修远兮”,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将努力完善自己,尽量避免此次大赛中出 现的问题,在生活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含量,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争取在短时间内取得更大的进步。夸家乡教学反思画家乡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