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上传人:蜕变 文档编号:50680419 上传时间:2022-01-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延续性护理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延续性护理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延续性护理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本word文档 可编辑 可修改延续性护理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62例老年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编号分组,单数者纳入常规组(n=31),实施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双数者纳入试验组(n=31),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认知功能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doi:10.14033/ki.cfmr.2017.10.049B1674-6805(2017)10-0095-03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剧,老年痴呆发病率也在呈现上升的趋势,已成为继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后的第四健康杀手,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1相关研究证实,对老年痴呆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2然而,目前大多数护理干预均是在院内进行,对于出院后的护理难以延伸,致使老年痴呆院外患者治疗依从性较低,病情控制较差,增加了再次住院的风险因此,对老年痴呆患者实施院外延续性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由此出发,选取31例老年痴呆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分析及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诊治的62例老年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编号分组,单数者纳入常规组(n=31),双数者纳入试验组(n=31)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中关于痴呆的诊断标准3,年龄60岁,可进行基本语言沟通,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其他精神类疾病,视力听力障碍,严重心肺肝肾脏器疾病患者常规组男17例,女14例,年龄6283岁,平均(71.4615.24)岁,平均病程(1.780.25)年,文化程度:小学8例,初中11例,高中或中专9例,大学及以上3例;试验组男18例,女13例,年龄6086岁,平均(71.9716.03)岁,平均病程(1.800.37)年,文化程度:小学9例,初中12例,高中或中专7例,大学及以上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常规组患者实施神经内科常规护理,主要包括:遵医嘱执行护理操作;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生活及饮食护理;出院指导,告知患者出院后注意事项,嘱患者及家属定期回院复诊,或不适随诊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1)建立健康档案责任护士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耐心解释延续性护理的实施目的及护理操作流程在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后,为患者建立详细的健康档案,主要包含患者基本信息(年?g职业联系方式家族史等)基本病情治疗用药情况生活及饮食运动习惯等(2)评估病情,落实护理计划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初步评估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服务的需求,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并执行,如用药指导出院后的锻炼计划认知功能训练方案等(3)健康教育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发放健康知识科普小册子和健康教育处方,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口头健康知识宣教,告知痴呆症的相关疾病知识居家护理注意事项和方法等,使患者家属进一步了解老年痴呆症,从而更容易发现患者的异常行为,及时给予处理措施同时,每个月选择2个公休日举办专家健康讲座,教导患者及家属如何饮食护理,如何落实康复锻炼,如何正确进行心理护理等(4)成立病友会护理人员组织患者及家属成立老年痴呆病友会,定期举办病友交流会或参与户外活动等,共同训练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认知功能安全管理能力,促进患者间的沟通交流,使之相互学习,相互督促,并提高患者的语言社交能力(5)定期随访电话随访于患者出院后第3天给予首次电话随访,之后每月1次,主要询问患者用药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情况,以及康复训练进度等,针对性地给予鼓励或表扬,并进行治疗生活康复锻炼等方面的指导门诊随访患者出院时,嘱其1个月回院复诊1次,由神经内科医生评估患者整体身体状况,并询问患者居家自我管理情况,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治疗方案和针对性给予健康知识康复训练等方面的指导家庭随访每隔3个月进行1次家庭随访,随访内容与电话门诊内容一样,此外还需评估患者的家庭环境是否舒适安全,给予适当的康复训练指导意见1.3观察指标护理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认知功能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情况(1)认知功能: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进行测评,此量表主要包括记忆力集中力空间定向算数及语言功能等内容,总分30分,若患者文化程度为小学,评分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2结果2.1两组认知功能比较护理前,试验组MMSE评分为(19.654.37)分,常规组为(19.884.06)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47,P=1.004)护理后,试验组MMSE评分为(27.495.15)分,常规组为(20.313.82)分,试验组MMSE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82,P=0.025)2.2两组生活质量比较护理前,试验组QOL-AD评分为(22.914.16)分,常规组为(23.035.34)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83,P=0.877)护理后,试验组QOL-AD评分为(37.635.72)分,明显高于常规组的(26.852.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76,P=0.009)2.3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试验组患者按时按量服药合理膳食康复锻炼按时复诊等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3讨论痴呆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多见于老年人,临床表现为患者记忆分析判断性格空间定向等方面发生障碍,丧失了自理能力,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因此,加强对老年痴呆患者实施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具有积极的意义延续性护理是护理人员从院内护理延伸到院外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主要是通过院外健康教育电话门诊家庭随访等方式,使医护人员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生活及康复情况,针对性给予全方位的指导工作,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6相关研究也证实,延续性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尤其适用于慢性疾病的护理7在本研究中,常规组实施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认知功能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综上,延续性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痴呆患者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及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分类 > 医学论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