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试题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46740072 上传时间:2021-12-1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8.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联结主义学习的主要观点1、 联结主义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2、 强化在刺激反应联结的建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3、 再刺激反应联结之中,个体学到的是习惯,而习惯是反复练习与强化的结果,习惯一旦形成,只要原来的类似的刺激情景出现,习得的习惯反应就会自动出现简述学习迁移形式训练说形式训练学说源于德国心理学家沃尔夫提出的官能心理学,把迁移看成官能通过训练而得到的改善来实现的。训练时提高心理冠能的手段和方法形式训练说是最早的一种学习迁移理论,他是以官能心理学为依据,认为人的各种活动都是相应的官能所主宰,各种官能分别从事不同的活动,官能即注意、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一般的心理能力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是经过一个形式训练的过程才能实现,对官能训练如同对肌肉的训练一样,而得到训练的官能又可以自动的迁移到其他活动中去,即一种官能改进了,其他所有的管能也会在无形中得以加强形式训练说认为,要发展和提高各种官能,除了训练之外,没有其他办法,官能训练注意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因为内容会容易忘记,其作用是暂时的,而只有通过这种形式的训练而达到的官能发展才能长久,才能迁移到其他的知识学习,会终生受用。简述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区别1、 活动对象的不同,操作技能是属于实际操作活动的范畴,其活动的对象时物质的,具体的。表现为外在的显而易见的骨骼和肌肉操作,是可以被观察,被感知的。而心智技能的活动对象时头脑中的映像,不是客体本身,具有主观性和抽象性,属于观念范畴,不具有相应的物质形式,具有隐蔽性。2、 活动的结构不同,操作技能系列动作的连锁,不能省略,心智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语言实现的,可以高度省略和减缩,甚至是难以觉察到其活动的全部过程3、 活动要求不同,操作技能要求学习者必须掌握一套刺激一反应的联结,而心智技能则要求学习者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常用的复述策略包括哪些方法1、 自觉利用有意识记2、 自觉排除互相干扰3、 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4、 多种感官参与识记过程5、 复习形式多样化6、 重点内容下面画线、注释等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1、 发现问题-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发现问题是首要环节2、 理解问题理解问题就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抛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看法,形成问题的表征3、 提出假设-提出假设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和方案,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步骤4、 检验假设检验假设既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确认假设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符合科学原理。意义学习具备哪些条件1、客观条件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备逻辑逻辑意义,在学习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一般而言,学生所学的教科书或者教材都是具有逻辑意义的2、主观条件(1)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通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2)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3)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张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是认知结构或者旧知识得以改善,是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强化是增加事件的发生的概率,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是增加一个喜欢的刺激来提高事件发生的概率,负强化是减少一个厌恶的刺激增加事件的发生概率。惩罚是减少事件的发生概率,增加一个厌恶的刺激或者减少一个喜欢的刺激,目的是为了使事件的发生概率降低。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心理学家耶克斯多德森的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通过根据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是,学习动机强度较高可以达到最佳学习水平。学习任务比较复杂而困难时,学习动机强度较低可以到到最佳学习水平。这一规律在心理学中称为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贾德提出的什么迁移学说,通过何种实验证明,简述其观点贾德提出的概括学说又称类化说,主要通过他的水下击靶实验来证明基本观点:贾德认为在前期的学习中所获得的东西,之所以能迁移到后期的学习,是因为在先期学习得到了一般原理,这种一般原理可以部分或者全部运用于学习之中,因此根据这一理论,两个学习活动之间存在共同成分,只是产生迁移的必要条件,而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他们之间的共同原理,贾德十分强调经验概括化的重要性,认为学生需要先掌握原理,形成类化,才能迁移到具体的类似的活动中去,掌握原理是学习迁移的一个先决条件。沟通、合作为什么能够促进意义学习1、 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争议意义综合等有助于学习者构建起新的,更深层的理解2、 在合作学习中,学习者的交流过程中,他们的想法解决问题的思路都被明确化、外显化,更有益于学习者对自己的理解和思维过程进行监控3、 在讨论中,学习者之间的观点的对立能更好的引发学习者的认知冲突4、 在学习者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交流中,他们要达成对问题的共同理解,这是建立更完整的表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5、 合作学习可以将认知分担到各个成员身上,从而可以使学习者完单个学习者难以完成的复杂任务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需要1、 进行目的的教育,启发学生的学习需要2、 注意教学的新颖性和启发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3、 加强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指导,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4、 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运用苏泊尔迁移学说进行教学1、 精选教材2、 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 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 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挫折教育的的必要性挫折是指个体的意志行为受到无法客服的干扰和阻碍,预定的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挫折产生需要三个因素1、挫折情景2、挫折认知 3、挫折反应。挫折在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中学生的自我意识正在不断地提高,但他们难以充分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挫折教育儿童正确认知自己,评价自己,从多角度多途径增加自我理解,避免主管误差战胜挫折的策略和方法有1.正确对待挫折 2.改善挫折情景 3、总结经验教训4、调节报负水平 5、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在教育过程中,对受教育者进行挫折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许多达到光辉定点的人往往不是最聪明的,而是在生活中遭受挫折的人,因此在教学中进行挫折教育史锻炼提高学生潜能的一种很好的方法最近发展区: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才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和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地内心的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积极的社会功能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和反应的倾向性。学习教育心理学对教师的作用主要有哪些1、 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 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 帮助教师预测并帮助学生4、 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瞬时记忆的储存时间大约为0.25-2秒短时记忆的保持时间大约为2.5-20秒长时记忆的保存时间从1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身创造力和智力之间的关系1、 低智商不具有创造力2、 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力,也可能有低创造力3、 低创造力的人智商可能高,也可能低4、 高创造力者必须由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教育的功能室指教育活动中通过教育没接对教育者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一个好教师的职业情感人格品质的基本内容是“促进”即教师对学生行为有所帮助教学机智是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况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力是教师瞬间的判断和迅速的决定,说明教师劳动具有创造性个体本位论认为确立教育目的是根据人的本性,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发展人的本性,挖掘人的潜能个体的主管能动性的层次一、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心理活动 二、是个体的心理活动 三、最高层次的是社会实践活动因材施教是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的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他要求教师正确对待有个别差异,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力,而不能打击个别学生的积极性和独创性。苏联教育家凯洛夫1939年发表教育学是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是世界上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进行探讨社会主义教育原理的首次尝试我国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层次依次是社会公德、社会主义道德、共产主义道德。道德行为是人们在一定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支配下采取的行为,是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终身教育史人们在一生中应当和需要受到各种教育培养。我国教育基本法是教育法教育基本法是国家权力机关根据宪法的精神岁教育基本问题作出全面的原则性规定的法律,对整个教育工作起着指导作用,是制定其他教育法的依据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决定论教育必须是因材施教。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师提出的德育目标和受教育者现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相统一的规律1、 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2、 学生思想品德提高和发展为他们积极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3、 坚持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班主任的工作任务和职责是什么1、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2、 教育学生努力学习,完成学习任务3、 指导学生课余生活、关心学生身心健康4、 组织学生参加劳动或者其他活动5、 指导班委会、少先队和共青团活动6、 做好学生家长工作,争取社会有关方面的配合7、 评定学生操行中小学教育科研实施过程是什么1、 课题选题2、 查找文献资料3、 设计研究、撰写研究方案4、 研究实施与资料收集5、 资料的处理和分析6、 研究报告的撰写7、 课题结题怎样上好一节课1、 目标明确,要有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且具体正确、恰当2、 内容正确。传授的是科学的知识3、 方法灵活:方法多样,恰当、有效4、 学生主动,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积极思考5、 语言艺术:教师的教学语言简洁、明快、生动、抑扬顿挫、有条理和逻辑性6、 学生思维活跃教师具有全面的教育质量观1、 全面发展得教育质量观要求教师做到1、评价教育教学质量高低是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状况,而不是仅凭考试成绩2、 考试成绩可以作为教学质量的一个标志,但应该成为主要和唯一的标准3、 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应当是德智体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4、 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应当根据学科的性质和特点,衡量学生各项基础素质的发展状况教育学作为一个学科独立的标志是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和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学习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学生是独立的社会个体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知情意行1939年苏联教育学家班主任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应该抓好哪几方面的工作1、 确定集体一致认同的奋斗目标2、 建立一支有威信的班集体领导核心3、 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 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 培养正确的班级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教师的职业角色有哪些?1、 传道者角色,道德观、价值观、做人之道、为业之道、治学之道2、 授业解惑者角色:传授知识经验和技能,解除学习困惑,启发智慧3、 示范者角色;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4、 朋友角色:与学生分担痛苦忧伤、分享快乐与幸福5、 研究者角色:发展变化的人文、科学知识,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创新。教学过程结构1、 引起学习动机2、 领会知识3、 巩固知识4、 运用知识5、 检查知识备课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内容:1、钻研教材2、了解学生 3、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学期教学进度、课题计划、课时计划)要求:1、熟悉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的和要求2、认真设计课程教案,科学地调节每一节课的教学结构3、备课必须材料准备充分4、备课过程中,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同时要关注工作对象的个体差异5、要体现出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6、尽量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技术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其进程安排德育原则:是根据德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实际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的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发展。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1、 教育能够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2、 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 教育具有科学研究功能4、 教育具有推进科学研究的功能怎样贯彻启发性原则1、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 启发学生思考,发展逻辑思维3、 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 发扬民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什么是直观教学,直观教学的要求是什么直观性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者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清晰的表像,丰富他们的感性认知,从而使他们能偶正确的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知能力,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第一: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第二:直观要讲解相结合第三:重视运用语言直观结合自己实际说说怎样优化教师人格特征1、 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他对教师工作有重要影响。2、 教师优良的个性品质如热情善交、乐于助人、友善合群、有责任心、公平客观、耐心周到、有幽默感。3、 不良品质:冷漠木讷,主观偏心,过分挑剔、无耐心、爱训人、嘲讽学生等4、 联系自己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德国是最早的,在1763年普鲁士颁布普通学校的规程,规定5-13岁儿童必须接受义务教育小学阶段一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基本途径,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有计划有步骤积极引导下,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情操、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社会本位论:是主张从社会的角度考虑人和社会的关系,把满足社会的需要当做教育目的的一种价值取向,其主要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孔德、德国的那托而卜,法国的涂尔干、其主要的基本主张是(1) 教育的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其发展必须服从社会发展的需要(2) 教育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是个人社会化。(3) 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受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社会本位论看到了社会的作用,忽视了个体的价值,不利于个体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分科课程:亦称学科课程,是依据教育目标和受教育者的发展水平从各门学科中选择内容,组成学科,以科学的逻辑体系制定标准,编写教科书,规定教学顺序,教学周期、学时、学科教学的课程,他是学校课程的基本形式。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法律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一定年限的普及的、强迫的、免费的学校教育、而成为义务教育或者强迫教育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校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教育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1)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首先,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其次,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最后,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成发展和改革。(2)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首先,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其次,教育是科学知识生产的手段最后,教育史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要实现那六个改变1、 改变课程过重于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加强发展的需要,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3、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德育工作中,如何运用好奖励和处分1、 公平、正确、合情合理2、 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3、 注意宣传和教育什么是陶冶法,运用陶冶法进行德育有何要求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景,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运用陶冶法进行德育的要求是:1、创设良好的情景2、与启发说服相结合3、引导学生参与情景创设德育过程是教师指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并联系实际说明1、 目前我国德育工作在现实的教育效果,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都存在问题,对青少年学生说服力和吸引力不强,要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注重方法的变革是十分重要的,学校德育工作,应注重以德育人,以德育人就是要求德育工作者不仅仅在口头上要求学生有思想品德,更重要的是用行动把什么是道德展示出来。2、 德育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指导下,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形成社会主义品德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必须经过他们的主体的选择、吸取、与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他们的品德3、 德育过程是教师指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1) 学生品德的的发展是在活动中能动的实现的,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是能动的吸取教育影响的(2) 道德活动使促进外界的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自身品德的基础。(3) 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活动,在德育过程中,既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教育活动,又要引导学生自觉进行个人内部德道德修养活动,使两者联系起来,相互促进。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及其互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科学关键期:是个体在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时期中,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者没有影响,这个时期成为关键期。从众:是指人们对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者必要性缺乏认知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创造力:是人们运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定信息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实验法的主要内容实验法是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的操作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这种变量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两种苏波尔的学习情境中学习动机理论奥苏泊尔认为成就动机有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一是、认知的内驱力这是一种要求获得知识、技能、以及善于发现与解决问题的需要,如好奇心、求知欲、探索等二、是自我提高内驱力,这是一种把学业成就看做是赢得相应地位需要,如自尊心,荣誉感、胜任感等三、是附属内驱力。这是一种为了获得长者和同伴们认可而努力的需要,变现为一种依附感,这三种内驱力在学习生活中的作用是不固定的,通常随着学生的年龄、性别、个性特征、以及这个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影响无意注意的主要作用无意注意是指实现没有预定目的,也无需做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主要有:刺激物的特点、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新异刺激物等;人的主观状态如人的需要和兴趣,情绪状态智力和创造性之间的关系(1) 智力和创造力并非简单地线性关系,二者即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2) 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3) 高智商可能具有高创造性,也可能具有低创造性(4) 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5) 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如何根据迁移的原理进行有效地组织教学1、 改善心智功能,教师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发散思维2、 传授基本知识,教师把需要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详细而有计划的传授给学生3、 有效指导,给学生提供有效地、及时的指导给他们最需要的帮助4、 提高迁移意识性,在教学中教会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5、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把握好难度和进度,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展开6、 设计情景教学,创造引人注意的情景。比如换位思考,设想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的学习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深层加工策略定势: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总动力准备状态发现学习:教师启发学生独立发现事物意义的学习从众: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者必要性缺乏认知与体验,跟随他人的行动的现象性格差异的教育意义性格虽然不会决定学习是否发生,但是它却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性格也作为动力因素而影响学生的学习速度和质量,性格的个别差异又会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而且还会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因此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应该更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内容的选择组织更好的适应学生的性格差异。学习者在练习学习曲线上会有什么样的共同特点学习者的学习曲线存在差异,但是也有共同特点,表现在:开始进步快,中间有一个明显的、短暂的停顿期,即高原期。后期进步较慢,总趋势是进步的,但有时会出现暂时的退步。为完成原型定向阶段的主要学习任务,教师应该做些什么工作1、 要使学生了解活动的结构,即了解活动的各个动作要素及动作之间的执行顺序,并了解动作的执行方式2、 使学生了解各个动作要素、动作执行方式的各种规定的必要性,提高学生学习自觉性3、 采取有效措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独立性4、 教师的示范要正确,讲解要确切,动作指令要明确简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意义1、 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2、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3、 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意识:人所特有的一种对客观现实的高级心理反应形式,一般来说,意识可以看成是觉醒状态下的觉知,包括对客体的觉知和把自己与其他个体相区别的觉知。气质: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方面的一种稳定的特征,即平时说的脾气、秉性、气质是人的天性,无好坏之分概念:人们对事物本身的认识,逻辑思维最基本单元和形式,概念是人们用于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纽结,是认识过程中的阶段人际沟通:指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也就是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交流各种观念、思想和情感过程青少年个体个性发展特征1、 从少年到青年,个性逐步形成,少年期是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可塑性大,稳定性低,进入青少年期,青年的个性虽然还有受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可能,但是已经相对稳定,主要标志是,1、自我意识趋于成熟,逐步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能较好的进行自我教育2、 世界观萌芽于少年期,初步成型与青年初期,到青年后期进一步成熟3、 兴趣、性格、趋于稳定,能力有所提高4、 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水平提高,开始进入自觉地道德水平阶段,形成信念,知道自己行动的原则,道德理想更为现实,知行脱节的现象日趋减少知觉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 整体性2、 选择性3、 恒常性4、 理解性智力发展的特征1、 一般人的智力发展自2-3岁至12-13岁呈等速发展趋势,13岁后成负加速前进,即随着年龄的增加发展速度渐减2、 智力发展速度与停止年龄,虽然有个别差异,但是与人的智力高低有密切关系,智力低的人发展速度慢,停止年龄早,反之,智力高的人,智力发展速度快,停止年龄较晚3、 智力发展大概到25岁时到达顶峰成就动机成分包括哪些成分成就动机指个体力求完成自己认为有价值或者重要工作,以达到某种理想地步的内在驱动力,成就动机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构成1、 认知内驱力:认知的内驱力以求知作为目标本身,他是指学习任务的动机2、 自我提高内驱力:指隔日用自己的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他是一种外部动机,它将成就看做赢得题为和自尊心的手段3、 附属内驱力:是指一个人为了取得长者(教师、家长)的赞许或者认可而产生的把工作或者学习做好的需要影响压力的主要因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经验:当面对同一时间或者情景时,经验影响人们对压力的感受2、 准备状态:对即将面临的压力事件是否有心理准备也会影响压力的感受3、 认知评估:认知评估在增加压力感和缓解压力中有着重要作用,同样的压力使有些人苦不堪言,而另外一些人则平静对待,这就与认知因素有关4、 性格,不同性格特征的人对压力感受不同5、 环境 一个人的压力来源于他所处的小环境有关,小环境主要指工作单位和学校家庭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的特征与区别1、 感觉记忆:又称感觉登记或者瞬时登记,指外界刺激以极端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一定数量的信息在感觉通道内迅速被登记并保留一瞬间的记忆。感觉记忆具有鲜明的形象性,感觉记忆中的信息保存时间极短,记忆容量大,感觉记忆痕迹容易衰退,信息学的传输与衰变取决于注意2、 短时记忆:又成为操作记忆或者工作记忆,是指信息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之内的记忆,短时记忆保持时间较短大约5-20秒,最长不超出1分钟,得不到复述就会迅速遗忘,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一般为7+-2组块,短时记忆的信息可被意识到,通过复述可以转入长时记忆系统3、 长时记忆是指学习的材料,经过复习或者精细复述后,在头脑中长久保持的记忆,他的特点为记忆容量无限,保持时间长。在教学中如何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特征1、 在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上,教师应水仙垂范,为人师表,教师是学生的直接教育者,注明教育家陶行知曾对教育工作者、教师做过高度概括,即身正为师,学高为范,这就不仅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学识,而且要在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成为学生的楷模和典范。2、 在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过程中,班集体起着重要作用,班集体是学校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学生学习,成长的摇篮,一个好的班集体不仅使学生习惯系统的和有目的的学习,而且得到了克服困难的锻炼,同时品尝到集体生活的乐趣。在班集体中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合群、组织性、纪律性、自制性、责任感、勇敢、和坚强等积极地人格特征,同样,在班集体中也容易克服孤独、自私等消极的人格特征3、 在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过程中,要善于因人施教,大凡优秀的教师都能根据学生不同的人格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教育,一个人能否成功,将来对社会能否有贡献,仅有发达的智力是远远不够的,个人的人格特点与成功与否有着密切的联系,学校德育工作应该吧重点放在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上,让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对其成员的要求,有能力立足于社会,有能力顺应社会的变化并不断进步。学制: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领导制度、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课堂教学:又称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以班为单位,按固定的时间表,分科进行连续教学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学校教育:亦称狭义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教育目的: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和规定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他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照年龄与知识成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体学生集体上课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的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通过循序渐进的叙述、描绘、解释、推论来传递信息、传授知识、阐明概念、论证规律、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并促进学生的智力与品德发展。简述我国教育目的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社会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中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的目的的这一表述了时代的特点,反映了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 教育的目的要求培养的人事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相统一。2、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因此要求脑力与体力两方面协调发展3、 适应时代的要求,抢到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不仅重视学生多方面的培养,还要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注重学生独立能力和选择能力的培养简述课外辅导的主要内容和任务辅导是帮助和指导学生学习的活动,课外辅导是在课堂教学规定时间之外,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使他们能够独立计划学习和自我监督学习,并养成良好的习惯,主要内容和任务包括1、 教师给学生解答疑难问题,指导学生做好课外辅导,教师在正常教学之外,还要针对上课的具体内容,为学生答疑解难,解决学生在课上遇到的难题,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的时候,需要将正式上课的内容结合起来,对课上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发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掌握的情况,教师摘到学生完成课外作业,并对教学内容提出一些疑问,要求学生进行作答,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带到具体的问题中解决,从而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理论结合实际2、 给缺课和基础差的学生补课,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及哦啊是对学生进行辅导,主要目的是辅优补差,针对学习差和基础差的学生,教师要尤其下功夫,解决在具体教学中和联系中的难题,使他们重拾信心,赶上全班的教学进度3、 岁成绩优秀和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增加作业难度扩大之势面,满足他们的求知欲,4、 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需要向学生讲授学习目的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围绕学习目的开展学习明确学生应该具有的学习态度,向学生将一些必要的学习方法,有助于灵活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叙述发展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德育原则的含义及其在实践中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1、 发展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德育教育原则的含义:发展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2、 贯彻发展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印度原则的要求(1) 一分为二看待学生,正确了解和评价学生是正确教育学生的前提,对学生既要看到消极的一面,也要看到消极的一面,既要看他们过去的表现,也要看后来的变化和现在的表现,要看到优秀学生德不足之处,还要善于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以促进他们的转变(2) 上善救失,通过发扬来克服缺点,全面而深入了解学生,为教育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促进他们呢的品德发展,根本的一点在于调动其积极性,引导他们呢自觉地巩固发扬自身的优点来一致和克服自己的缺点,才能养好良好的品德,获得长足的发展。(3) 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修养,学生的进步固然需要教师起主导作用,引导他们长善救失,但是主要靠他妈呢自我教育,自我发扬优点来克服缺点,要帮助学生善于虚心听父母教师同学等各方面的意见,善于剖析和正确评价自己吗,能对自己的思想与行为自觉进行反思,开展必要的思想斗争。如何上好一堂课1、 明确教学目的2、 保证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3、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5、 组织好教学活动6、 布置好课外作业什么是说服法,运用说服法进行德育有哪些基础要求1、 说服法的含义: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是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2、 说服法基本要求(1明确目的性说服是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注意个别特点,针对要解决的问题,有的放矢,符合要求,切中要害,启发和触动他们的心灵,切记一般化,空洞唠叨。在对学生进行谈话时,有必要明确谈话的目的,事先对达到什么目的形成构建,然后再根据这个目的进行交谈,做到有的放矢,如果在说服的过程中,不能有效地进行,那么应尽量避免过长的讲解,这样容易冲淡原有的主体,使得学生对此谈话目的不甚了解,达不到原定的目的。(2 富有知识性、趣味性说服要注意给学生以知识理论和观点,使他们受到启发,获得提高,所选内容,表达的方式要力求生动有趣、喜闻乐见,教师在运用该方法是,应尽量避免说一些空泛的理论。(3 注重时机说服的成效,往往不取决于花了多少时间,讲了多少道理,而是取决于是否善于教育的时机,(4 以诚待人教师的态度要诚恳,深情、语重心长、只有带人以成,才能叩开学生心灵的门户,使教师讲有道理易于被学生所接受,交换四着重在于标示自己的态度,这份态度既要深藏于心,又要通过适当的方式标示出来。教师信任学生,学生就会相同的态度来进行态度。教师编写课时计划(教案)的一般步骤是什么1、 进一步研究教材,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2、 确定本课时的教学目的3、 考虑课的进行步骤,确定课的结构,分配教学进程中各个步骤的时间4、 考虑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具的准备和使用方法及板书设计5、 写出课时计划简述美育的基本任务1、 传递审美知识,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2、 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和审美情趣3、 发展学生创造美的能力4、 教育不仅使艺术教育,也不仅限制于运用各种美去进行教育,根式把一种精神渗透于整个教育教学中,使教育的过程成为一种审美过程简述基础教育过程的基本过程1、 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育,这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分2、 他的内容是基础的,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不仅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也注重思维力、判断力等的发展和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的培养3、 基础课程是必修的,共同的课程,无论是哪个学生都要学习,要求严格,必须由严格的考试4、 基础课程的内容是不断发展的,它随着学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什么1、 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2、 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3、 学生特点4、 教学时间、设备、条件5、 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班主任应该如何发挥本班主任任课教师的作用1、 养成尊师爱生的风气2、 定期联系认可教师,经常进行交流沟通教学情况3、 调节各科教学负担,妥善做出全面安排班级管理的功能有哪些1、 有助于实现教育目标,提高学习效率2、 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3、 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教师应具备哪些人格特征交换四的人格特征是教师的个大型、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教师的人格特征对学生发展起推动作用,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具体包括一、优良品质:1、积极乐观品质 2、火大开朗的心胸 3、坚忍不拔的毅力二、积极创新品质:1、创新教育观念 2、创新教育能力人力资本:指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教育影响: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它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个体身心发展: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发展关键期: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者心里的某一方面技能和能力最适宜形成的时期。二战以后驾驭制度的发展呈现哪些趋势1、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方向发展4、 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 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贯彻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有1、 坚定地政治方向2、 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3、 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实现性结合起来成熟对个体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1、 人具有某种先天素质,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成熟的2、 人的集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拓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3、 教育中应该充分当代国外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1、 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2、 重视基础学科科研成果知识的结构化3、 重视能力的培养4、 重视个体的差异为什么说中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中学这一时期,是一个人的心理、生理发育和形成的关键时期,是一个人从不成熟到基本成熟,从不定型到基本定型的成长发育时期,也是一个人生长发育特别旺盛的时期,对中学生来说,他们身心各个方面都潜藏着极大地发展可能性,在他们身心发展过程中所展现的各种特征都还处于变化中,有极大的可塑性德育认知模式有哪些特征1、 人的本质是理性的,因此必须利用智慧大道对理解的把握,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合乎清理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2、 必须注重个体认知发展和社会客体的相互作用,因此人的道德理性并非天赋或者外界规则的直接灌输,而是主客体在实践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结果3、 注重研究个体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强调按道德认知能力发展的要求进行学校道德教育,选择内容和方法15 / 15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