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专题(一)(二)教案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46440308 上传时间:2021-12-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专题(一)(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汉语专题(一)(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汉语专题(一)(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语专题(一)(二)教案现代汉语教案 一、 汉字   (一)概说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一般具有音、形、义三要素。 语言和文字关系密切。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系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汉字字体发生过多次变化,到汉代的隶书,魏晋的楷书,方块汉字就定型了。 汉字与汉语的语音无直接了解,而是与汉语语素的意义相了解。汉字有超方言性。 、汉字的特点:表意性强;作为记录汉语的符号,不仅与一定的意义相了解,而且与相应的语音形式相了解;是由基本笔画构成的方块字。 (二)汉字的结构 、汉字按照结构特点可以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构成独体字的基本单位是笔画,构成合体字的基本单位是偏旁。 、笔画是构成汉字的线条,基本形式是点和线。汉字的笔画种类多,走向比较复杂,有传统的永字八法和现代的五笔字型。书写时要按照笔画的一定顺序和注意新旧字形的变化。 、偏旁是构成合体字的部件,是由笔画构成的较大的构字单位。汉字的偏旁大约有1500个左右。有些偏旁与字的意义有关(形旁),有些偏旁与字的读音有关(声旁)。 、汉字笔画的组合方式有三种基本类型:相间、相接、相交。汉字偏旁的组合方式也有三种基本类型:左右、上下、内外包围。 、汉字的结构方式,历来有“六书”之说: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从实际情况看,汉字的结构方式是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 、象形字和指事字是独体字,会意字和形声字是合体字。形声字在结构形式上出现了表音成分。 、现行汉字中合体字占多数,合体字中又以形声字为主,约占80以上。形声字由声旁和形旁组合而成,声旁和形旁出现的位置不固定,以左形右声为最多,上形下声次之。 、形声字的声旁和形旁有助于汉字的认读,但现行汉字中形声字声旁的表音作用和形旁的表意作用有很大的局限性。 (三)汉字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现行汉字形、音、义之间的关系相当复杂。 、正确书写汉字:要不写错别字,辨别形近字,注意新旧字形的变化。 、掌握汉字的正确读音:要注意多音多义字,防止误读半边字。 (四)汉字规范化 、书写和运用汉字要合乎规范。当前的规范汉字以国家公布的简化字总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依据。 、不写错别字,不写已被废除的异体字,不滥用繁体字,不生造不规范的简体字。 、汉字标准化:定量、定形、定音、定序。 (五)汉字的改革 、汉字的优缺点。 、汉字的简化:减少笔画数,精简异体字。 、当前的语言文字工作。 (六)汉字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字量2500个常用字。 、生字读音教学。 、生字字形教学。 、生字字义教学。 二、 词汇 (一)概说 、语素是语音和意义相结合的最小语言单位,是构成词语的基础。一个汉字、一个音节、一般表示一个语素。 、语素的分类:按音节分、按构词功能分、按构词位置分。 、词是音义结合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确定词的方法。 、词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词语的总和,它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词是由语素构成的,有单纯词和合成词。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有单音节的,也有多音节的。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有复合词和派生词,复合词的构成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语素知识的应用:正确解释词义,辨析同义词,帮助纠正错别字。 (二)词义 、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经常同一定的语音形式相结合,这种认识就是语言中词的意义。词义就是词的语音形式所承载的全部信息内容。词义有概括性和实质性、准确性和模糊性、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特点。 、词有理性意义和感性意义。词的感性意义的不同色彩:形象色彩,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词义色彩的运用。 、词义变化是指词的形式不变而意义发生了变化:词义的改变,新义的产生,旧义的消失。导致词义变化的原因很复杂,主要的原因有: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人的思维的发展变化,语言中语义系统内部的变化。 、词义变化的类型:词义的引申,词义的扩大和缩小,词义的扬降。 、单义词和多义词:多义词的基本义和非基本义。多义词的运用。、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区别。 、词义之间的关系有:相同关系,相反关系,包含被包含关系,离散关系,类比关系。同义词是词义之间有相同关系的。反义词是词义之间有相反关系的。同义词的辨析和运用:分清理性意义上的差别,分清感性意义上差别,分清功能上的差别。反义词的特点和运用。 (三)释义 、释义的重要性。释义的原则:观点正确、概括准确、表达明确。 释义的方法:下定义、分解语素,描写形容,同义对释,反义否定,探源说明等。小学语文词语释义,按照词的内容特点,综合上述方法,针对小学生实际,适当运用形象直观、造句举例、比较了解等方法。 、字典、词典和检字法。做好指导小学生查字典、词典的工作。 (四)成语 、成语是语言中习用的一种固定短语,它在语言中起词的作用。 成语的特点:结构的稳固性,意义的整体性,功能的单词性。 、成语的来源和构造。 、成语的运用:正确了解其整体意义和用法。掌握其修辞作用,成语的活用,防止成语的错写、误写、滥用。 (五)词汇的构成、发展和规范化 、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词汇的发展:旧词的消失,新词的产生,名称的改变,双音词的增多。 、词汇规范化:新造词语、古词语、方言词、外来词。   三、 语法 (一)概说 语法是语言中用词造句的结构规则。现代汉语的语法单位:语素、词、短语、句子、句群。 (二)词类(上) 、词类是词在语法结构中表现出来的类别,汉语的词的语法分类标准是词的语法功能。词的分类是逐级进行的。 、各类实词及其语法功能:名词(附处所词和时间词、方位词),动词(附能愿动词、趋向动词、判断动词),形容词(附非谓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三)词类(下) 、各类虚词及其语法作用: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有关词类的几个问题:词类和词性,词性的辨认,词的兼类。 (四)短语和句法分析(上) 、短语(词组)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组合起来的语法单位,是语言的备用单位。 、短语的结构分类:一般短语,特殊结构短语,固定短语。 、短语的功能分类:名词性短语、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 、短语中虚词的使用:的、并、而、和。 (五)短语和句法分析(下) 、句法分析的目的分析是为了理解。 、短语的句法分析:短语的层次、句法成分,句法分析的要求。 、句法分析的框式图解。 、短语的多义和歧义。 (六)句子和句子分析(上) 、句子是语言的基本使用单位,具有表述性特征。句子由词或短语组成,有一定的语气、语调。一个句子表示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 、句子成分和短语的句法成分。句子分析是指句子的语法结构的分析。句型的确定。 、非主谓句,主谓句。 (七)句子和句子分析(中) 、主语和谓语:主语的类型,名词性短语充当主语和宾语,主语和谓语的位置,主语和谓语的省略。 、动词谓语中的动词和宾语:宾语的类型,动词和宾语的语义关系,双宾语。 、限制性定语和描写性定语。定语和谓语的互换。 、动词和补语的语义关系。动词后的宾语和补语。形容词的状语和补语的转换。状语和中心语的倒装。 (八)句子和句子分析(下) 、主谓谓语句的类型。 、动词谓语句中的几种特殊句式:连动词、兼语句、存现句、“把”字句、“被”字句。 、句子分析的方法(附现代汉语基本句型系统表)。用符号法析句。 (九)句子的特殊成分 、全句修饰语及其作用。 、提示成分及其作用。 、独立成分及其作用。 (十)句子的歧义问题 、产生歧义现象的一些原因:结构关系不固定,语义关系模糊,结构层次难以切分。 、歧义的消除:上下文的利用,注意词语的选用,注意语序的调整安排,变换句式。 (十一)复句 、构成复句的材料是单句形式的分句。复句中常用关联词语。复句和单句的区别。 、复句的类型:并列关系、承接关系、递进关系、选择关系、总分关系、转折关系、条件关系、因果关系。 、几组关联词语的用法。 、复句的隐性、显性关系。复句的事理和心理关系。 、多重复句。 、紧缩句。 (十二)语气和句类 、陈述句。 、疑问句。 、祈使句和感叹句。 (十三)句群 、句群的类型和层次。 、句群与复句的变换。  四、 修辞   (一)概说 、修辞是指为加强语言表达效果所采取的方法和手段。修辞的原则:切合题旨,适合情景,分清对象。 、修辞与逻辑、语法等学科的关系。 、修辞意义是指由于采用某种修辞方式而具有的特殊表达意义。 (二)语言表达中的修辞方式 、语言的准确表达。 、语言的生动表达:比喻、比拟、拈连、摹绘。 、语言的强调表达:改变句式以突出信息重点,突出某个内容的方式反复、夸张、衬托、对比、增加词语来强调某个信息。 、语言表达的形式美:注意声韵调,注意音节的配合,句式的整齐美对偶、排比,语言形式的参差美。 、语言的间接表达:双关、借喻、借代、反语、仿词、析词、婉曲。句类形式的功能。 (三)修辞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修辞效果和语境。 、修辞教学中同义形式的比较。、修辞教学与联想。古代汉语教案汉字的形体构造 、汉字的表意性质:汉字具有“因形示义”的特点。二、传统的“六书”说:1“六书”的由来与次第。2许慎对“六书”说的发展。3“六书”说的贡献与局限。三、汉字的形体构造与古代词义:(一) 不带标音成分的纯表意字1象形字构造与词义,2指事字构造与词义:3会意字构造与词义。(二) 带标音成分的形声字1形符与声符的位置。 ·2形符与词义的判断。(1) 形符具有标示义类的作用。(2) 形符具有判断词义的辅助作用。汉字形体的变异一、古今字: (一) 古代常常一字记两个或两个以上同音词或同源词,后代为了表达明确,便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词另造新字,于是这种新体与原字之间便成为古今字。(二) 古今字的两个来源:1同音假借而形成的古今字; ,本字为借方所夺,于是在本字上加形符以示区别。2同源分化而形成的古今字。词的孳乳分化,要求专字表达,于是在原字上增加或更改形符以示区别。(三) 对待古今字的正确态度:1了解古今字的关系,以掌握古代词义,2认识汉字发展的事实,不可是古非今。二、异体字:(一) 两个或两个以上音、义完全相同,只是字形不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替代的字,称为异体字。(二) 异体字的产生,是由于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人们采用不同的造字素材和方法而记同一个词的结果。(三) 异体字的类别:1造字异体;2繁简异体。三、繁简字:(一) 由繁趋简是汉字发展的总趋势,繁简字实质上也是一种异体字。(二) 迄今多数古籍仍是繁体字,读古书要掌握繁体字。(三) 繁简字间的几种关系:1繁简字间的对应关系,2意义相通的归并关系,3声音相同的替代关系。汉字的通假一、通假是指在古汉语的书面语里,把已有的字作为音节符号,记录与之音同或音近的词的方法。1先秦古籍通假现象较为普遍。2秦汉以后汉字兼差逐渐减少。二、汉字通假的两种情况:1本无其字的假借;2本有其字的通假。三、汉字通假的条件:1必须是音同或音近2音同或音近是以古音为标准的。四、通假字与古今字的区别与关联。词 汇词的古义和今义一、汉语词汇的新陈代谢,形成了古今词汇。词汇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产生新词,也不断淘汰旧词;词汇的发展,不单单数量的增减,也表现为词义的发展演变,从而形成了古今词义。二,古今词义异同的一般情况。(一) 古今词义基本相同的;1这类词多属基本词汇。2基本相同不是绝对相同,在一些次要属性上存在差异。(1) 客观对象起了变化的; ·(2) 对客观对象的认识深化的。(二) 古今词义基本不同的; ·这类词数量多,可以从不同角度考察古今词义的差异。1词义程度上的差异:(1) 词义变化显著的;(2) 词义变化微殊的。2词义范围上的差异:(1) 词义扩大;(2) 词义缩小,(3) 词义转移。3词义感情色彩上的差异: (1) 词义褒贬的差异,(2) 词义轻重的差异。 三、怎样辨析古今词义的差异:1要有词义发展变化的历史主义观点:2. 辨析的重点不在同,而在异,在同中之异;3. 要掌握较多的语言材料,经常进行比较归纳;4充分利用工具书,有条件的可参阅古注。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一、词义的不断发展,形成了一词多义,有关联的义项间的关系构成了词义系统。在词义系统中有一个义项是本义,其它义项是由本义派生的引申义。二、词的本义和引申义:1本义指词的本来的意义,指有字形可考、有文献资料参证的最古的意义。2引申义指在词义发展中,由本义通过多种途径直接或间接派生出来的意义。可以分为:(1)直接引申义(近引申义):由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意义;(2)简接引申义(远引申义):由引申义再引申出来的意义。本义是引申义的根据,引申义是本义的延伸。三、本义的推求及其意义:1推求本义可以根据汉字初形;也可以根据词义发展规律,从多义归纳比较中求得。二者都需要有文献上的参证。2把握本义有以简驭繁、提纲挈领的作用。四、词义引申的途径:1延展引申。2条件引申。3比喻引申。4关联引申。单音词和复音词一、古代汉语单音词:1古代汉语单音节词居多数,复音节词居少数。2古代汉语单音词与现代汉语复音词的比较。二,古代汉语复音词:(一) 单纯词1迭音词(重言词)是由两个相同音节重迭而成的。迭音词不同于用词上的重迭。2联绵词(连语)(1) 联绵词是单纯的双音词,在语音上两字有双声、迭韵或双声兼迭韵的关系,也有非双声迭韵的关系。(2) 书写联绵词的字只起音标作用,字形与词义无关,切忌望文生训。(3) 联绵词在诠释上具有不可分性和书写形式多样性。3音译外来词(二) 复合词1同义复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单音词凝结而成的。2偏义复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对或相互对举的词所组成,只取其中一个词的意义,另一个只起陪衬作用。其它类型的复合词。3判定复合词时要防止两种偏向(1) 不能以今拟古,将貌似现代汉语复合词的词组或相邻成分误为复合词。(2) 也不能以古拟今,将已经凝结成词的复合词还原为词组。语 法实词部分一、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古今汉语实词用法基本相同。古代汉语一些实词在句中可以临时具有其它词类的语法功能,词类活用现象比较突出。二、古代汉语常见的词类活用:(一)名词等活用为动词1 名词和名词性词组活用为动词;2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3 数量词活用为动词。辨别实词是否活用为动词,要依据该词在句中所处的地位及其是否具有动词的语法特点来判定。(二)使动用法1. 动词的使动用法;2.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3. 名词的使动用法。(三)意动用法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2名词的意动用法。区分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要把结构分析和句意结合起来。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是古代汉语的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使动用法通常表现为客观行动,动词对宾语具有“使他(它)怎么样”的意思;意动用法则表现为主观意念,动词和宾语之间具有“认为他(它)怎么样”的意思。三、名词用作状语:(一) 普通名词用作状语1表示行为的状态,2表示行为的处所,3表示行为的凭依;4表示行为的身份或态度。(二) 方位名词用作状语1表示行为的处所;2表示行为的方向。(三) 时间名词用作状语“日”、“月”、“岁”等时间名词用作状语,表示行为动作的频数和时间的持续等。句法部分 古代汉语判断句一、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特点,主语与谓语之间一般不用判断词。二、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常见格式:1“者,也”2“,也”3“者,”4“,”主语后用语气助词“者”表示提顿,谓语后用语气助词“也”加强判断。有的主语后面不用“者”,谓语后面不用“也”,或“者”,“也”全不用,也可以表示判断。其中以第一种格式为判断句的典型结构。三、判断句谓语之前加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四、指示代词“是”用作判断句主语,不要误认为判断词。五,判断词“是”的出现。古代汉语被动句一、主语和谓语的关系是被动关系,即句子的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不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施事者,而是受事者。二、古代汉语被动句的结构形式,同现代汉语比较,有共同之处,也有它自己的特点。 以主动的形式表示被动的内容,即所谓意念上的被动,这是古今汉语共同的表达方式。三、古代汉语几种常见的被动表示法,1动词后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2动词前用“见”,动词后再用“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表示被动;或只用“见”表示被动。3动词前用“为”引进行为的主动者;或“为”后所引进的行为的主动者不出现。4动词前用“为”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在动词前又加“所”,组成“为所”句式表示被动严为”后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不出现,成为“为所”的句式,表示被动。5谓语动词前用“被”字表示被动。宾 语 前 置一、 古今汉语的语序基本相同,但在特定结构中宾语常常置于谓语动词前。二、几种常见的宾语前置句式:1疑问代词用作动词宾语,宾语一般置于谓语动词前,2疑问代词用作介词宾浯,宾语置于介词前;3否定句代词用作宾语时,宾语多置于谓语动词前;4为了强调宾语而前置,并用“是”、“之”复指前置宾语。 “(唯)宾语+是+动词”“(唯)宾语+之+动词”重点二、 1. 工具书和工具书的使用要了解八本工具书的体例和查检使用的一般方法。重点掌握四本,即说文解字、辞海、辞源、词诠。2. 汉字的形体构造对许慎所下的六书的定义和界说要能够理解和背诵,典型的例字要掌握,即要掌握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的分类,熟悉教材上所举的例字,了解形和义的关系。3. 汉字的形体变异要掌握概念,熟悉常见的古今字变异的现象。4. 汉字的通假要明确通假、假借的概念、关系和区别,熟悉常见的通假字。5. 词的古义和今义要重点掌握古今词义差异的那一部分,掌握古今异义词的及其三个方面,即从程度上、使用范围上、感情色彩上看其差异。掌握教材上的相应的例字。6.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了解本义,重点掌握字形推测法,注意区别近引申义和远引申义,并要求记住相应的例句。7. 名词用如动词、名词用作状语要能够分析文选和通论中名词用如动词的语法现象。要能够分析文选和通论中名词用作状语的语法现象。8. 使动用法、意动用法要能够掌握使宾语怎么样的方式去理解使动用法,明确相关的界说和定义,记熟相应的例句。要能够掌握认为宾语怎么样和把宾语当作什么的方式去理解意动用法,明确相关的界说和定义,记熟相应的例句。9. 古代汉语的词序掌握古代汉语特殊的三种句式。10.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掌握四种判断句格式和“是”字句、“为”字句。三、常用词的重点(本篇选词综述)本学期有156个常用词,其中的重点是:1. 有明确本义的词。2. 着重区分古今词义,切忌以今释古。3. 把握常见的、常用的、使用频率高的引申义。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14 / 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