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制度创新研究基于浙江中小型制造业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46371999 上传时间:2021-12-1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制度创新研究基于浙江中小型制造业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企业制度创新研究基于浙江中小型制造业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企业制度创新研究基于浙江中小型制造业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制度创新研究基于浙江中小型制造业企业制度创新研究基于浙江中小型制造业第一章 引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和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基本制度是所有制主体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这一基本制度使我国民营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日益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中小企业是民营企业的主体,它与国有大中型企业、国有中小型企业、民营大企业都有着很大的区别,是一个具有特殊表征的新兴群体。一个已经被普遍认同的观点是,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未来的整体竞争力。在现在这样的一个时期对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进行研究有着十分深刻的意义。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中小企业虽然有了巨大的发展,但就企业本身而言,其组织结构和产业结构都不尽合理,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市场疲软、机制不活、资金不足、人才缺乏、信息不灵等原因,致使中小企业结构调整的问题没能得到根本解决。若想让民营企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对其原有的制度进行创新是最重要的手段。但在几个月对浙江中小民营的调查研究中发现能真下主动积级的进行创新的企业很少,更多的只是跟着市场做一些被动的改变,只是为了生存而非发展。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 资本主义经济最本质特征就是创新,资本主义不断突破自身的各种局限性和经常发生的经济危机,其最主要原因就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自发创新的机制。纵观当代企业,唯有不断创新,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主动,立于不败之地。许多企业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们未能真正做到这一点。创新是带有氧气的新鲜血液,是企业的生命。国外有关专家在共青团中央举办的培训班上曾经做了这样的游戏:主讲人手上有一个白色信封,里面可能是50元钱,也可能是一张罚款单,也可能是别的惩罚。你有三种选择:(1)可以打开信封,但必须遵从信封里的要求,(2)也可以不打开信封,(3)还可以传给同伴,让同伴打开。究竟作何选择?不打开信封,就意味着一切在停滞不前。这样尽管无风险,可是机会悄然滑过;原地踏步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倒退。发展的内涵是很丰富的,我们把发展看成是现实的突破,好比那个信封,撕开它就意味着对现状的突破,要发展就必须创新。既然说制度创新是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除了创新外现在来了解一下制度。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走过了一条从否定、排斥到小范围试点到逐步认同, 再到放手发展、全面肯定这样曲折艰难的发展历程, 从政策上看, 经历了从否定、到补充、到有机组成部分、共同发展再到大力发展、积极引导这样的几度变化。从1997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大以来, 国家对民营企业实行支持和鼓励发展的政策, 极大地推进了民营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2003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进一步提出, 要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 推进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已成为我国现阶段坚定不移的战略方针。但是, 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又遇到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除了政策环境不平等、缺乏完善的法制化的财产保护体系、融资困难、市场体系不健全等阻碍民营企业发展的外在因素之外, 还有一个阻碍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那就是民营企业自身的体制缺陷。解决民营企业体制缺陷的出路在哪里? 出路就在制度创新, 民营企业的制度建设必须走股份制之路,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资本组织形式, 是同现代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现代企业的制度模式。股份制也是民营企业实现制度创新的重要形式。通过股份制改造民营企业,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可以推进民营企业的产权多元化和资本社会化;加快民间资金向民间资本转化;促进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健全完善, 形成制衡和约束机制;通过资本流动重组, 调整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 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第二章 企业制度创新与企业发展的理论研究第一节 制度与制度创新一、制度含义综述从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来看,重视对制度的研究可追溯到古典经济学,但作为学派的出现则是从 19 世纪末期旧制度学派开始的。旧制度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凡勃仑、康芒斯、密契尔,我们看看他们是如何对制度进行定义的。以凡勃仑为代表的社会心理学派认为制度是经济生活中有决定意义的东西,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就是各种制度的发展。他说制度 也就是当前公认的生活方式 就是在社会的生活过程中接触到它所处的物质环境时如何继续前进的习惯方式。以康芒斯为代表的社会法律学派认为制度是集体行动对个体行动的控制 它主要是通过道德的、经济的和法律的制裁来实现并认为法律制度是一切制度中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制度。以密契尔为代表的经验统计学派认为:制度因素的作用对任何一种经济现象或经济过程的重要性,都要通过经验统计进行分析、说明和检验。新制度经济学基本上接受了旧制度主义关于制度的内涵。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科斯、诺斯和舒尔茨等。科斯虽然没有明确界定过制度的内涵,但从他所谓的制度、制度结构等概念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制度就是一系列关于产权安排、调整的规则。诺斯认为制度可分为正式的和非正式的两大类。正式制度或正式约束,一般通过制度的承载体 有形的组织或机构来实施,规则、契约可以界定人的权利和活动范围。舒尔茨试图从人力资本投资与人的经济价值的提高角度透视制度内涵。他将制度定义为一种行为规则,这些规则涉及社会、政治及经济行为这些制度安排都是针对完全竞争市场经济模型中所忽略的因素的,在这些因素中,并未有新的资本和劳动要素的增进,但这些制度却影响经济增长的动态变化。在舒尔茨看来,这些制度的建立和改变都是人的经济价值提高的结果。总之,舒尔茨的制度大多属于交易行为准则、经济行为法规以及公共产品规则等内容。他的制度分析主要是通过区分不同的制度功能,来衡量制度对人的行为、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决定它们在什么时候是有效的。 123456789分页标题#e#V.W.拉坦区分了通常意义上的制度和组织含义。一般来说,制度是指一套行为规则,组织则是指一个决策单位,它实施对资源的控制。一个组织所接受的外界给定的行为规则是另一组织的决定或传统的产物。拉坦认为制度的含义应包括组织的含义,因此制度创新和制度发展就包括了组织行为和形式的变化。而诺斯则将组织看作是研究制度变迁理论的必要中介,正是组织追逐最大化目标的行为改变了制度结构的变迁。总之,制度一词既可指习惯和规则,也可指体制。由于不同的学者研究的重点和使用的工具不同,制度一词在内涵和外延上略有差异。二、创新熊彼特认为,经济系统自身存在着某种破坏均衡而又恢复均衡的恒常力量,这种力量就是所谓的创新活动。经济发展的源泉即在于此。他指出,创新是指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也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它包括以下五种情况: (1) 引入一种新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2) 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 开辟一个新的市场;(4) 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5) 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例如建立一种垄断地位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因此,创新是一个经济概念,它是指经济上引入某种新东西,而不是一个技术概念,与技术上的新发明不是一回事。谁来进行创新呢?熊彼特把敢冒风险、不断实现生产要素新组合的企业家称为创新者。查普夫认为创新是一些新的事物,一种新的思想、做法或实物,新的工具或新的活动,在这个意义上,无论是新的机器还是新的组织形式都是创新,只要他们在涉及被接受的目标时,能够帮助人们实现目标。即创新是新的物质技术和社会技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满足需求,更好地解决社会问题。哈维•布鲁克斯将社会创新分为三类:几乎纯粹的技术创新(如新材料);社会技术创新(如为普及私人小汽车建造基础设施);社会创新,包括市场创新,管理创新,政治创新和机构创新。查普夫进一步指出:社会创新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社会变迁,而只能是社会变迁的一部分,它是解决问题的新途径,能够改变是社会变迁的方向;社会变迁也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社会改革或政治改革 。社会创新也不是革命。社会创新就是用新的手段,比以往的实践更好地达到公认的目标(更好地治理社会问题)。总之,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经济发展不竭的源泉。把它缩小到企业也是一样的道理。三、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指能使创新者获得追加利益(潜在利益)的现存制度变革 ,如建立起某种新的组织形式或经营管理形式。戴维斯和诺斯认为,市场规模、生产技术的发展、一定社会集团对自身收入预期的改变,都将引起成本和收益之比发生变化。只有在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的前提下,行为主体才会推动直至最终实现制度变迁。戴维斯和诺斯认为,从长期看,制度的发展过程是从制度创新到制度均衡,再到制度创新的过程。所谓制度均衡,是指制度创新后所出现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因此,这时不会出现制度创新。但若外界条件发生变化而出现了新的潜在利益,可能再次出现新的制度创新,然后重新达到制度均衡。在他们看来,制度的发展过程,就是这样一种周而复始的变动过程。在舒尔茨的制度变迁理论中,已含有诱致性制度变迁的思想。他断言对制度创新的需求是人的经济价值不断提高的结果,一些政治和法律制度就是用来满足这些需求的,如同土地所有权相对于物质资本所有权来讲,对经济的影响力处于下降之中一样,随着人力资本的提高和累进,人力资本的所有权相对于物质资本的所有权来讲,其影响力日益增进。在他看来,人的经济价值提高是经济增长的结果,它会带来对不同制度的需求。如随着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每一工人对使其免于事故的额外保障性需求转向对权利的需求。也正是这种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引起了现有制度在执行其经济功能时出现非均衡,在重新趋向均衡的过程中,制度发生了滞后变迁。在山人的价值诱致的制度变迁的模型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制度是对劳动力的市场价格提高的反应; (2) 制度是对人力资本投资的报酬率提高的反应;(3)制度是对消费者可支配收入增加的反应。舒尔茨认为激励是经济增长的结果,那么随着以上人的价值的提高,足以激励以上三种变化(劳动力价值提高)的制度安排就会出现,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总之,通过对制度、创新及制度创新的概念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发展与制度创新之间是有着深刻的联系的。第二节 制度创新对企业发展的作用一、制度创新推动企业发展机理制度创新又称制度发展,它是指:(1)一种特定组织行为的变化; (2)这一组织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变化;(3)在一种组织的环境中支配行为即相互关系的规则的变化 (V.W.拉坦)。依据传统新古典经济学的观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基本上取决于资本、技术及劳动等要素的投入状态。在建立经济模型时,明确界定的产权、完备的信息和无摩擦交易一般均被当作暗含的假设,即把现代西方经济的制度视若当然,把制度因素看作是一种相对的稳定状态。如哈罗德 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科布 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贫困陷阱理论、剑桥学派的经济增长模型等都忽视制度因素。然而这种假定同转型国家有很大出入。正如舒尔茨所批评的那样:在陈述经济模型时没提及制度(或将制度视为自然状态的一部分而剔除掉,或者将制度的变迁视为给定的),这是经济学家一个积习难改的特征。他指出:我视这些制度为经济领域里的一个变量,而且这些变量是对经济增长的反映。其中本身最易改变且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的,则是涉及经济运行各种操作规则的制度安排,例如市场制度、企业制度、信用制度等等。至于宪法秩序和规范性行为准则,却为一般的制度安排提供了环境;尤其是宪法秩序既可为新制度安排的创新形成需求诱导,又可能提供新的制度供给,它的变迁或创新则会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在一定条件下,制度变迁或创新扮演着工业化发动因素的作用。例如,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是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前提条件。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制度创新,也是工业化过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在发展进程中,其它一些重要制度,如家庭和户籍制度、市场及相关制度、契约合同及其变化、公共物品和服务提供方面的组织形态、政治经济体制和政策趋向等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 123456789分页标题#e#二、产权刺激企业发展的动力大小与一定的产权结构直接相关。产权是一种通过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它之所以有意义,就在于它使人们在与别人的交换中形成了合理的预期。期望理论认为,当人们预期到某一行为能给个人带来既定结果,且这种结果对其具有吸引力时,个人才会被高度激励,采取特定行为。即一个人采取工作的动机强度取决于他认为自己能够实现理想的工作绩效的信念强度。如果这一目标得以实现(达到了一定的绩效水平),是否会获得充分的奖赏?这种奖赏能否满足他的个人目标。如果产权界定不清晰,行为人的努力不能使自己的利益有所增进,其生产和交换的动力很弱或没有,于是,行为人的努力就会大打折扣,或者交易活动不可能发生,或者交易规模缩小。其直接后果是交易成本上升,企业效率降低,进而限制企业发展。产权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为实现外部效应的更大程度的内部化提供行动的动力。有效率的产权,就是能够使个体受到高度激励去追求高绩效,减少未来的不确定性,从而使新的投资得到有效保护和正的回报,而这种保护和正回报正是企业发展的源泉所在。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可以定义为关于世界的 一套信念,它们倾向于从道德上判定劳动分工、收入分配和社会现行制度结构。正如诺斯所指出的,意识形态具有三个特征:(1)意识形态是个人与环境达成协议的一种节约费用的工具,它以世界观的形式出现从而使决策过程简化;(2)意识形态与个人对其所领会的关于世界公平的道德和伦理判定纠缠在一起;(3)当个人的经验与他的意识形态不一致时,他会改变意识形态上的看法。然而这种改变的前提是必然有一个经验和意识形态不一致的积累过程。意识形态具有确认现行制度结构合乎义理或凝聚某个团体的功能。但凡成功的意识形态必须能克服搭便车问题。因为意识形态是一种节约认识世界的费用的工具,所以,为了使意识形态有效率,他必须相当好地合乎个人对世界的经验。随着世界的改变和个人经验的积累,个人对公平世界的认识也会改变。成功的意识形态必须足够地灵活,使它不仅能赢得新的团体成员的信赖,而且也能赢得老团体成员的忠诚。成功的意识形态可以通过给个人提供有选择性激励来实施检查搭便车问题。意识形态是人力资本,它帮助个人对其他人在劳动分工、收入分配和现行制度结构中的作用做出道德评判。较大的意识形态拥有量能减少消费虔诚的影子价格,因此个人搭便车或违反规则的可能性较小,而他对周围的制度安排及制度结构是合乎道德的意识形态信念较强;个人的意识形态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剥除旧的意识形态也需要时间;为获得新的意识形态,青年人会比老年人更快地投资,原因是老年人更需要时间和努力来剥除旧的意识形态资本,而从新意识形态资本中积聚报酬的年数相对较少;对现行制度安排合乎道德的意识形态信念,能淡化机会主义行为。因此,如果占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不能有效克服搭便车现象,则它将成为企业发展的阻碍力量;反之,则可以用较低的代价获得较快的发展。四、稳定的社会体制环境对企业发展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是稳定。以经济增长最为缓慢的非洲国家来说,非洲国家独立以来最缺少的就是稳定,由于体制等原因引起频繁的军事政变、内战和边界冲突导致了非洲经济的极度波动和缓慢增长。事实上,所有的经济学家都一致公认,凡有碍或有损于投资行为的任何事件甚至猜疑都会导致国民收入的下降。在政局不稳定的情况下,资金的外流与长期收益投资的减少甚为明显,而储蓄也将集中于购买易于转移的非生产性货物,如黄金等等。一方面,各国所制定的对外关系政策在间接影响国际稳定的同时,也直接影响了本国的经济增长,许多学者都认为,只有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国际稳定环境,才能保证国内的企业。另一方面,对于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也只有当本国宏观经济和体制环境稳定适于市场发展时,存在一个有足够权威维持社会政治稳定的政府时,外国直接投资才会扩大,进而促进经济的增长。世界银行也指出,中国和越南同样在自由市场转轨改革中所取得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因为仍保持着局部控制(中央政府继续发挥着协调功能)。因而转轨国家在今后产生长期的、高速的增长就必须制定健全的政策和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并贯彻始终。此外正确处理好其民族关系的马来西亚,形成的社会稳定明显支持了它的企业发展;相反,菲律宾政局的不稳定直接导致了它在东盟国家中经济增长的相对滞后。总而言之,体制对企业发展的其他几个要素施加了关键的影响,并为企业发展潜能的发挥创造了良好稳定的环境和提供了高效率的机构和体制,避免了高增长中所谓高昂的制度成本或制度代价,从而渗透性地促进了企业的低代价发展。当然,除了政府在校正市场失效的同时,对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来说还要防止政府失效,即:政府行为目标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差距;政府机构效率低下;不完全信息与经济政策的局限,这也是十分关键的。第三章 浙江中小民营企业发展与制度创新温州是中国民营企业最发达的城市。至2000年,民营经济在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中占85 左右,在工商业中占95左右。本章以温州为例,分析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的有关问题与发展过程。第一节 民营企业的制度创新一、民营企业的发展过程 以家庭企业为普遍形式的初始阶段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中期,是温州民营企业发展的第一阶段。家庭企业是这一阶段最普遍的组织形式。由于历史和文化上的种种原因,温州地区自1950年代以来一直存在自发的民营化现象,尽管不断地遭受打击,仍然屡禁不止。改革开放初期,温州农村基础脆弱的社队企业即被异军突起的家庭企业所取代。家庭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在1980年代前期即占到全市农村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从这样的意义上说,温州体制外市场主体的形成或者说温州农村改革的民营化,是一步到位实现的。至1985年,全市经工商登记的个体工商户即达130437户。温州体制外民营化改革基本上是一个群众自发地发动、组织和实施的所谓诱致性制度变迁的过程,但地方党委和政府特别是主要领导人以及有关部门对群众自发改革行为的大力支持,对这一阶段温州民营企业的崛起,无疑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123456789分页标题#e# 以股份合作制为典型形式的过渡阶段自198O年代中期至199O年代前期,温州民营企业的制度创新经历了以股份合作制为典型形式的过渡阶段。温州是中国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发祥地。温州最先使用股份合作企业名称,最先以市政府文件的名义于1987年颁发了关于农村股份合作企业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此后又相继颁发了7个关于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全市性文件。号称股份合作的企业最早在温州成为最普遍的企业组织形式,1986年即发展到10003家。但温州不是将股份合作的范围局限于职工普遍且较为均衡持股的企业,而是将投资者在2人以上的企业统统归入股份合作的名下。这显然与当时温州面临的公有制是不是占主体的意识形态压力有关。 以公司制为代表形式的新阶段在温州的股份合作企业中,本来就是以股份(合伙)制为主的企业远多于以合作制为主的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存在持股结构集中化即偏离合作制而承袭股份制的倾向,因此,温州民营企业的股份合作制阶段基本上是合伙与股份制并存并向股份制过渡的阶段。1990年代以来,随着公司制条例和公司法的先后出台,公司制企业逐步成为温州民营企业的代表形式。至2000年,全市公司制企业发展到20864家,其中绝大多数为有限责任公司且基本上为民营企业。其中规模较大的200来家公司以资本或品牌为纽带联合一批中小企业组建了企业集团,如正泰集团、奥康集团和报喜鸟集团等。从股份合作制企业向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特别是企业集团的演变,是温州民营企业在制度结构上从非正规制约向正规制约的进一步创新。在股权结构上,绝大多数公司仍然采取集中持股的形式,但在一些规模较大、技术水平较高从而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作用日益突出,同时老板素质较高的企业里,开始出现了适当分散持股的倾向。与持股结构的变化相适应,这类股东相对较多的企业基本上建立了股东会、董事会和执行机构互相分离、互相制衡的治理结构,聘请专业经理人员担任总经理以及聘请非执行独立董事的现象也开始出现。二、民营企业制度创新中的几个关键词 家族制从民营中小企业普遍以家族企业形态出现。美国企业史学家钱德勒在系统考察了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工业变革后,在看得见的手中为现代企业下了这样的定义:由一组支薪的中、高层经理人员所管理的多单位企业即可适当地称为现代企业,这一定义至今仍被奉为经典。参照钱德勤的研究思路,王宣喻等人的研究显示,我国86%的中小私营企业股权掌握在企业主手中,而实际控制权几乎100%掌握在企业主及其家族手中。以控制权的演变为核心,我国民营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演变与19世纪70年代美国企业的演变大致相同(见表3-1),区别在于美国家族企业中家族成员的工作基本上是消极性的,而我国家族企业的家族成员不仅控制着高层职位,还控制着很大一部分中层经理职位;企业的实际控制、决策权由家族牢牢控制,外来经理人员很难独立做决策。表3-1我国民营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演变企业形态企业控制权管理岗位业主制或合伙制业主或合伙人业主或合伙人家庭式企业家庭成员家庭成员垄断全部岗位纯家族式企业家族成员家族成员垄断全部岗位准家族式企业家族成员、干亲、姻亲部分非关键岗位对外开放混合家族式企业家族成员、亲戚、朋友少部分关键岗位对外开放临界点外来中层经理部分关键岗位对外开放公众公司职业经理人全部岗位对外开放 企业家企业家对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一种观点认为,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只存在业主而没有企业家,只有大企业才有企业家。这种观点可轻易地被卡森和张维迎的研究驳倒。卡森在1982年发表的企业家:一个经济理论一书中指出,企业家是擅长对稀缺资源的协调利用做出明智判断的人。他强调,一个企业家如果要使自己的判断得到支持,就必须拥有个人财富。张维迎发展了卡森的理论,进一步指出,当且仅当一个有较高经营能力的个人同时也是资本家时,他才能成为一个企业家,即没有个人财富的人充当企业家无法取得别人的信任。浙江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其实就是民营企业家不断奋斗的历程。民营企业家一手创办企业,并使其不断发展壮大,是企业的灵魂,在企业中有绝对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民营企业家的素质是中小民营企业发展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其自身的才能、人际关系、信誉等也是企业极其重要的资源。 企业产权企业产权单一或产权不清。产权单一体现在民营中小企业家族持股比例很高,而且往往不愿意接受外界的参股投资,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统一,委托一代理问题几乎不存在。产权不清则体现在共有式的产权使家庭成员之间或合伙人之间财产关系不明确。由于业主制或合伙制企业不具备法人资格,企业的财产就是业主的财产,业主对企业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根本谈不上法人财产问题。另外,我国许多创立较早的中小民营企业在创立之初往往注册为集体企业,而在政策环境改善后纷纷摘帽,又常常陷入产权归属之争,影响了自身的发展壮大。 外部环境企业发展受到诸多外部约束。一是行业准入障碍。行业准入政策在不同经济类型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这使得民营中小企业在选择行业时受到了很大限制。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在行业准入方面处于次国民待遇地位,实际准入的行业不仅少于国有、集体企业,还少于外资企业。二是不合理的税费负担。由于存在着大量不规范的收费与社会负担,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实际负担很重,大部分民营中小企业要应付30多个部门,上缴50种税费,其中大部分是各种项目收费。三是外部融资障碍。长期以来,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资金50%至60%靠内部融资,自有资金比重过大。近几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已经形成了股票类、贷款类、债券类、基金类、项目融资类、财政支持类六大融资方式,但除了短期信贷以外,其它融资渠道对民营中小企业的开放度都很低。间接融资方面,我国企业信用建设一直落后于经济和企业规模的发展,民营中小企业也存在普遍不注重信用建设的问题;国有商业银行存在严重的体制弊端,与民间投资发展相配套的中小金融机构尚未获得发展。直接融资方面,由于主板证券市场的进入门坎太高,二板市场久久呼之不出,风险投资基金欠发达,使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外部直接融资更加困难。 123456789分页标题#e#表3-2 不同类型企业治理结构的比较项目理想企业 民营中小企业公共民营企业市场竞争压力高高较高产权人行为规范规范、商业化规范、商业化资本市场压力高无高企业目标多元目标利润利润、企业价值人才优势高低高资金供应低成本、高额高成本、有限中等成本激励机制完善完善不完善最高决策机构董事会企业家、家族董事会决策效率高高一般项目公共国有企业行政式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压力高或无几乎无产权人行为非完全商业化非商业化资本市场压力一般无企业目标利润多元目标人才优势一般低资金供应低成本、高额极低成本、有限激励机制差差最高决策机构董事会政府行政部门决策效率较差差第二节 制度创新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一、关于股份合作制和职工持股制中国改革以来在温州最先被普遍采用的股份合作制,是类似于国外特别是美、日等国普遍存在的被称之为职工持股计划(ESOP)的企业组织形式,只不过股份合作制在股权结构上倾向于职工股更高的比例。从这样的意义上说,股份合作制只是职工持股制的一种特殊形式。尽管温州始终没有对所谓股份合作制企业职工持股的比例做出符合要求的规定,但最初毕竟存在一定数量的符合所谓股份合作制或者职工持股制要求的企业。后来这部分企业基本上都被淘汰,剩下的只是名为股份合作但股权结构高度集中的企业形式。从温州数万家企业10余年的发展过程来看,严格意义上的所谓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有机结合的股份合作制企业,或者即使职工持股比例不高但较普遍持股的职工持股制企业,在温州这个阶段不大有成功的例子。导致职工持股制度企业难以成功的原因在于,这种内部普遍持股的企业难以形成稳定、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而在缺乏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的情况下,首先,分散持股容易导致经营权的分散,民主管理的交易成本和决策成本也往往较高;其次,在消费倾向较强的小股东直接影响企业分配的情况下,容易导致分配上的短期行为;再次,由于缺乏能对经营者构成有效约束的治理结构,分散持股也容易出现代理成本和道德风险高昂的问题。二、关于公司治理结构 两权是否分离所谓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特征为所有权与经营权(控制权)的分离,但两权分离在不同的公司模式里表现形式不同。在董事会纯粹只是会议体机构、董事长只是公司对外形象代表的模式里(如日本公司),只要总经理为非股东职业经理,即表明经营权已经与所有权分离。而在董事会大权在握的模式里(如美国公司),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的标志是董事会成员基本上不拥有所有权。温州公司制企业的经营权往往集中于董事会和董事长,类似于美国而不同于日本,但温州企业的董事会成员基本上都是股东(由于多数企业股东较少,股东会基本上与董事会重合),董事长通常都是最大的股东,这与美国公司的董事会主要由非股东的独立董事组成又大相径庭。因此,不能凭某些企业聘请了非股东总经理来证明两权分离,更不能以治理结构上有董事会与股东会的划分来证明两权分离。 董事长是否应该兼任总经理温州多数公司制企业在治理结构上采取懂事长兼总经理的形式,人们对此议论不一。其实,问题不在于董事长、总经理是否适宜于由一人兼任,而在于公司的最高决策者即第一把手是否明确。温州民营企业目前的董事长基本上都是创业者,而且大都年龄不大,一般说来,很难找到合适的职业经理替代他们成为公司的第一把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把董事长看成只是董事会的召集人和公司对外形象的代表,董事长就只有在兼任公司总经理情况下才能成为经营上的第一把手。如果把董事长看成是美国那类兼任CEO的大权在握的董事长,董事长兼不兼总经理似乎无所谓。即使这样,还是有不少本来由两人分别担任董事长、总经理的企业演变为董事长兼任总经理形式。例如温州最大的民营企业正泰公司和德力西公司,本来都采取两兄弟分别担任董事长、总经理的形式,最终都调整为董事长兼任总经理。天正公司的总经理为聘请的职业经理,后来则采取董事长兼任CEO的形式。第四章 浙江民营企业发展与制度创新的方案所有民营中小企业的存在和发展都与一定的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状况、社会文化特征密切相关。家族企业作为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生态群体的母体和重要的企业组织形态,其治理结构优劣并存;全盘否定民营中小企业的家族治理模式,就等于推翻了当前我国民营经济的基础,这是不可取的。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演变有一个特定的历史过程,根据其发展阶段采用相应的治理结构,才能使其生命力不断延伸,而现代企业制度并不适合我国大多数民营中小企业的现实状况。第一节 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的方案创新体系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在创新体系中,制度创新以理论创新为前提,但对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具有保障作用。目前浙江民营中小企业的制度环境还很不完善,制度环境的改善将使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得到很大的改善。只有坚持制度创新,积极改善现存体制和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中的各种制约因素,使民营中小企业的创造力和生产力与制度框架在交互作用中不断演进,才能使企业跨上新的发展平台,顺利完成企业形态的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前,浙江民营中小企业的制度创新应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培育企业家精神由于企业家的素质决定了广大中小民营企业的素质和发展,因而民营中小企业制度创新中最重要的就是企业家自身的创新。企业家创新的途径有三个:第一,加强对企业家的人力资本投资。企业家可以通过系统学习先进的管理知识来提升自己的经营、管理能力,如主动参加培训、进修MBA、自我学习等。第二,坚持干中学,不断地用科学的方法归纳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教训,从实践中体会、感悟企业经营管理之道。第三,适时引进职业经理人。民营中小企业家可在时机成熟时引进职业经理人,给予其一定的资本所有权,自己则保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 123456789分页标题#e#企业家精神能对民营中小企业的经营哲学、价值理念产生极大的影响,因而培育企业家精神是民营中小企业制度创新和企业家创新的核心内容。进一步强化企业家的实干精神、创新精神、不屈不挠、逆流而上的精神,对民营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二、进行产权制度创新众多学者的研究表明,清晰合理的产权制度是企业制度创新的突破口,产权不清会导致人们热衷于瓜分企业而丧失关注企业效率的责任心。浙江民营中小企业产权制度创新的重点是:第一,明晰企业产权。明晰民营中小企业产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要在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框架下逐步实现与公有产权的分离,即创业初期采用集体企业形态的民营中小企业要在科学核算的基础上真正摘帽;另一方面是逐步实现企业产权与企业家或家族财产的分离,为引入家族外部投资、鼓励人才以技术和管理才能入股、实现企业形态的进一步转变创造条件。第二,实现产权多元化。封闭式的单一产权结构虽然使民营中小企业保持了高效的激励机制与决策效率,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其弊端也日渐显现。单一产权使企业家或其家族承担了很高的经营风险,限制了企业的规模,不利于企业实现企业形态的转换,更不利于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变,而积极引入外部投资,实现产权多元化,是民营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第三,实现企业内部产权结构合理化。目前,浙江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内部产权的分散仍局限在家族成员之间,通过在企业内部合理分配股权,吸纳职业经理人和技术骨干的股份并适当送股,进行股权激励,能使其增强主人翁意识;实行员工持股,能使员工获得劳动收入之外的资本收益,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企业家或家族则能在相对股权降低的同时增加股份的绝对份额,从而提高收益的绝对额度。三、健全企业运行机制美国学者詹姆斯.柯林斯在其基业长青一书中指出,真正优秀的企业不是依赖优秀的企业家,而是依靠让企业家、经理人各司其职的企业运行机制;健全的企业运行机制,能使中小民营企业更换数代企业家而经久不衰。健全机制有两方面内容,一方面要健全企业内部运行机制,通过董事会、职代会、监事会等机构强化对企业家的约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并建立一整套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企业管理机制,如财务机制、技术创新机制、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等;另一方面要健全企业外部约束机制,包括产品市场、要素市场、资本市场等,加强对企业的约束。有效的市场机制能迅速反映企业任何合理或不合理的行为,并对企业进行纠错,增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四、改善企业经营的外部制度环境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为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消除外部制度障碍。第一,实行公平的行业准入政策。目前,我国正逐步取消各种外资准入限制和壁垒,逐步对外资开放外贸、金融、保险、证券、电信等服务业领域,在向外资开放这些领域的同时,也应向中小民营企业开放,除了关系国家安全和必须由国家垄断的行业以外,其他行业都应允许民营中小企业进入。第二,减轻民营中小企业的税费负担。一方面,各级政府应该规范对民营中小企业的收费,对于有关的收费科目要进行清理和规范,调整不公平的收费政策,坚决禁止不合理收费。另一方面,凡是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可以享受的各项税费减免政策,民营中小企业也应当享受。对国家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的项目,可以让民营中小企业在固定资产折旧、新产品开发费用计入成本、基础设施配套费减免、土地租用费付款和用地价格等方面享受到相应的优惠。第三,改善民营中小企业外部融资环境。社会信用建设是改善民营中小企业外部融资环境的前提,要建立完善的企业信用评估体系和企业信用调查体系,通过社会评价力量对各民营中小企业的信用能力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推进企业外生性信用建设;健全企业的财务制度和审计制度,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和管理,不断进行科技开发和创新,以提高企业的信用能力,推进企业的内生性信用建设。此外,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改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民营中小企业的服务、设立为民营中小企业服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可以显著改善民营中小企业的外部间接融资环境,而尽快建成二板市场、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基金将会大大改善民营中小企业的外部直接融资环境。第二节 现代制度创新考核标准与要求企业制度的创新要依法规范运作。一要科学地规范组织管理机构,重点是依法建立由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各司其职、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机构。杜绝只换牌子,不换机制的做法。二是完善企业领导体制、科学民主的决策体制、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制度,严格内部经济核算体系,进而健全体现效率和竞争的内部劳动人事分配制度。三是完善企业规章制度,形成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企业经营机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企业行为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企业厂长(经理)实行任职资格考核、年度业绩考核和任期审计制度,进一步完善厂长经理年薪制度,并根据业绩实行分级奖励制度。干得不好甚至出现重大失误后,要进行相应的惩罚并记入档案。同时,发挥各类中介组织、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等对企业家行为和企业经济活动的社会监督作用。表4-1:现代企业制度创新考标准项目要求分值内容得分一、产权(30分)产权明晰5原始产权明确:企业出资人、出资额具体明确,与公司章程有关内容相吻合5有独立的企业法人产权:企业出资人只能在企业年度利润分红中取得投资收益,没有挪用或抽逃企业资产,无权随意处置企业资产产权制度健全10对企业产权的、构成、分配、登记、变更、转让、赠与、处置等均有较明确的规定,在企业章程和有关企业产权制度中得到充分体现,并运作规范3把人才资源视为人才资本对待,并在企业产权的分配上有所体现2有发股权证(明)或出资 证明,内容全面创新点5在企业产权方面有所创新,有本企业的特点二、企业法人治理结构(30分)构建现代法人治理结构模式7股份制企业有建立三会一总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有限责任公司 或其他类型企业有建立同样或类似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123456789分页标题#e#建立相互制衡、协调高效的企业法人治理运行制度8有建立健全的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有效运行的制度保障;有三会一总的产生办法、运作程序和明确的责、权、利等的制度规定企业法人运作规范10股东大会权力的行使、董事会权力的行使、监事会权力的行使、总经理权力的行使和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之间的制蘅、监督、执行等按照公司章程和现代企业制度法人治理结构的运行制度运行创新点5在现代企业制度的法人治理结构上有重大创新并且治理更为有效三、内部管理(30分)目标管理5有制定企业发展长期战略规划、近期实现目标、年度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并依照执行现代企业财务管理3建立适应现代企业集团化、多元化、多角化特点的财务会计管理体制,主要是建立适合本企业组织管理模式的会计制度企业内部管理组织结构5选择或采用的组织模式适合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管理科学、秩序良好、职责明确或奖罚分明、建立同一的对外信息披露制度2正确对待和处理企业党组织和企业工会在企业管理中地位、作用和关系。生产工艺流程设计、布局与管理5生产安排科学、空间布局合理、原材料利用充分,人员配备精干人事管理5有规范的岗位说明书,有明确的员工报酬、休息、健康、生育、招聘、培训、晋升等福利和激励制度和奖惩制度并得到有效执行、保护和尊重科学管理的创新5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上有自身特色和制度创新四、其他相关事项(10分)高层领导对创建现代企业制度以及创新情况的认识、总结和描述3企业法人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的明确、认识科学、观点新颖、运作娴熟员工对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认同与描述3企业能较好的保障员工合法权益的实现。员工对企业的运作管理模式有较高的认同感,对企业有归属感,对工作环境有较高的满足感企业整体形象和企业文化建设4企业整体形象良好、环境卫生、整洁,生产文明、安全,秩序良好,员工之间、上下级之间关系和谐融洽,生产效率高、精神风貌好,企业文化氛围较浓,有明确的企业的生产经营宗旨、目标、理念、企业精神和形象标识第五章 对浙江东经控股集团的制度创新研究今年二月份,为了深入对浙江中小型制造业的制度创新的研究,本人进入了东经控股集团采购部研究学习。从整体上了解了企业的发展历程和制度发展过程,对东经的整个制度结构体系,对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东经控股集团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浙江中小制造企业,其发展历程走的是最典型的浙江民营企业的发展路线。第一节 东经控股集团简介与发展历程东经控股集团创建于1994年,是集纸张贸易、彩印加工、纸制品生产销售、纸箱检测、包装设计研发、包装管理咨询等为一体的专业包装服务企业,是中国包装管理专业服务的先行者。东经以帮助客户解决包装系统问题为自己的使命,组建了专业的包装科研、包装设计、包装管理专家队伍,大胆探索包装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包装管理方法,有效整合包装供应资源,为客户提供专业、科学的整体包装解决方案,帮助客户降低成本、增加价值,与客户共同发展。集团建立了承担着温州内外销瓦楞纸箱的检测工作的纸制品检测中心;成立了国内唯一的中包纸包装技术研发推广中心;与多家大学院校合作建立了获得省科技厅审批通过的东经包装技术研发中心、产学研基地;建立了浙江省纸包装行业技术中心;被列为浙江省纸包装制造基地、温州市企业技术中心、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被评为中国包装龙头企业、中国包装名牌产品、浙江省包装行业楷模企业、浙江包装工业50强、浙江省工商企业信用AAA级重合同守信用单位。东经提出企业是一个生命有机体的企业观,总结提炼了和谐的东经哲学,以您成功,我发展为核心理念,追求每个人所思、所感和言行都理性、适度、内外一致;追求东经的股东、经理人、员工三者思想理念的统一和人才结构的均衡互补;追求企业管理中各种力的动态平衡;追求企业、客户、供应商三者供求成为相应相合的价值共同体;追求东经与整个产业、社会发展趋势的和谐统一。1994年,三位集团创始人用5万元收购了温州一个小纸箱厂,取名为新瓯工艺纸品厂,开始创业。这三个创始人也就是现在该集团的三位最大股东。1999年兼并隔壁一家包装企业。2000年初,上第一条纸板生产线,联合温州地区的各小纸箱厂,走集中制板,分散制箱之路,在温州纸箱业白炽化的竞争中找到了共赢的突破口。并在当年获得出口瓦楞纸箱生产许可证,在温州地区纸箱行业中首家通过ISO9001认证。2002年底,收购了温州文豪印业有限公司,原温州市东经包装纸箱有限公司冠名浙江东经包装有限公司。并在年底引进包装CAD异型箱结构设计软件、3D打样展示,并购买纸箱打印机,成功开发特异型箱,为各种特殊的产品量身定制各类特异型瓦楞纸箱,再次以开创新路避开日益激烈的瓦楞纸板的价格竞争。之后开始进行战略转型,2003年走出从包装制造的东经向包装服务的东经转型第一步。2004年,为东经基础管理年,确立东经标准体系框架,基于战略和现状的组织机构框架、东经文化理念系统框架。为东经的标准化、规范化、集团化和持续发展作了基础铺垫。2005年,启动CPS核心业务的开拓;落实东经的文化理念,落实东经的管理举措,加快管理改革步伐。经国家工商总局批准成立东经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2006年,为东经绩效管理年,全面夯实包装制造基础,做精包装制造样板,加大CPS市场开拓,专注于精益包装管理的研究和实践,帮助客户降低包装综合成本,增加价值。 123456789分页标题#e#从上文可以看出为了求发展,东经控股集团一直在进行改变、创新。在十几年间成为温州最大的包装企业。第二节 制度创新研究一、组织机构研究从刚开始的几个员工发展到现在拥有600多个员工的集团企业,东经控股集团的组织机构设置在不断的做出调整,下图(图5-1)为当现在公司的组织机构图:图5-1浙江东经控股集团组织结构图5-2浙江东经控股集团详细组织结构图第一个组织图是我从公司的集团体系文件上复制下来,第二个图是经过自己的调查了解而添补上去的,是包含了公司的所有的职能部门。公司的最高管理层由三个大股东占据,分别任董事长、总经理、总监。是比较典型的中型民营企业的组织管理结构。中层管理层虽由各类社会专业人事任职,但最重要的几个部门:财务部、生产部、采购部虽有各部门经理在,但还是由总经理直接管理。由于本人在采购部任职,对公司的采购部存在的问题比较了解。在一个制造型企业中采购部的重要性应该可想而知,其工作量也应该是所有部门中最大的。而该公司的采购和仓储是连在一起的,虽然两者的关系最为密切,方便管理,但经常出现工作混乱。很多事务得不到及时的处理,造成生产的停止。采购部仅由一个采购经理处理所有事物,由总经理直接管理,而采购的事务分为:专业的原纸采购、生产设备的采购、零配件的采购、生产辅料采购、以及其它办公用品采购等。对于一个集团公司采购的数量往往很庞大。而一个采购经理的专业知识往往只局限与一方面,比如说对原纸专业的了解。从而导致对其它物品采购出现一些失误造成公司的损失。公司的采购部足以成立一个小型的子公司,分部门采购各类商品,并与仓储部门分开管理。公司未来要发展这是一个马上要解决的问题。二、制度创新对公司的作用企业进行制度创新的关键是企业的各个层面的权责关系:企业的经营层、管理层与执行层如果职责不清或者经常出现越位,不仅权力难以制衡,更可怕的是会让员工觉得无所适从,以至相互推委责任,使得他们的责任感荡然无存,甚至有可能导致企业陷入混乱之中。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和改革,东经包装不断的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改进,创新,基本上现在的企业制度已经解决了以上的问题。任何制度的设计都有一个由初始状态到中间状态,再到理想状态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制度的建设要在诊断自己企业的管理现状的基础上进行,这样一来制度化的建设不仅是一个梳理企业的过程,更重要的,它还是管理者了解企业管理水平、企业对制度的依赖程度,以及员工心理承受力和对制度认可程度的过程。所以他是一个长时间的不断进步不断创新的一个过程,随着时间的转移公司员工对企业制度的一个认同感也会进一步的加深,整个公司的凝聚力也得到了增强。管理者在制定制度的时候,刚开始是随心所欲的,而且是想到什么再去定什么,没有一个标准,缺泛科学性,并不断的更改。当一个公司在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管理者在制定制度时就必须取得决策层的支持和引导,从而在制度的建设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与决策层进行充分沟通,了解决策层追求的目标与价值导向,对制度的最终成功实施十分重要。这应该也是制度创新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企业制度的创新必须围绕企业的中长期发展目标来进行。企业的发展要建立相应的中、长期目标,他为企业的管理干部和员工指明了今后企业前进的方向。而企业制度的建设是保障企业目标实现的基础,因此,企业的制度建设必须紧跟企业的发展目标。脱离了企业发展目标的制度建设将是一纸空文,制度也就形同虚设。在东经的早期发展中,可能没有什么企业长期的发展目标,跟所有的民营企业一样,只要能赚到钱就可以了,因此制度就变得相对不重要。但随着集团的建立和发展,进行这样的制度创新成为了必然。需要科学的与时俱进的制度去支持他。第六章 结论从国内企业的成功经验来看,我们有搞的好的中小企业,但是也有失败的。那么成功的中小企业可以成长为大企业,关键是长期行为,不断创新,稳健成长。通过制度创新能够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效益,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制度关系企业的经营机制;关系到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关系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针对浙江中小民营企业要在这么大的一个全球的竞争环境下生存和发展必须不断的进行创新,特别是制度的创新,相对于技术和其他方面的创新他显得更为隐密、更为间接,我把他看成是一只看不见的手。他可以决定了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需要在发展的同时不断的回顾和总结经验,开放视野,做到与时俱进,和谐发展。传统的民营企业制度在管理者的心里已经是根深蒂固,进行创新必须要求管理者自身观念的改变,首先要提高企业家的精神,使得创新的进行成为可能。进一步进行产权制度创新,同时政府应提倡是个人产权,以个人为基点,私有财产不可侵犯。解决中小企业内部产权的严重问题。从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上进一步去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实现中小企业发展目标凝聚力的价值目标。企业制度是外在的,企业文化是内在的,让两者得到统一。做任何一件事都是有风险的,创新也是一样,只要企业能跨出这一步我相信浙江民营企业将会走的更久更远,前途会是一片光明。【分页标题#e#11科斯:社会成本问题J,载法律与经济学杂志第3卷,1960年10月12 安德森和希尔:产权的演进:美国西部的考察J,载法与经济学杂志1975年第18卷第期.13 诺思、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M,华夏出版社,1988年.14 舒尔茨: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的提高J,载美国农业经济学杂志1968-12.15 V.,中信出版社,2002.18(美)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看得见的手M,商务印书馆,1987.19Addley Genus,Anne Marie Cdes:Firm strateyies for risk management in innov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