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文论与西方文论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46273139 上传时间:2021-12-11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列文论与西方文论练习题库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马列文论与西方文论练习题库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马列文论与西方文论练习题库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列文论与西方文论练习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现实主义思潮最早出现于 。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意大利2、德国启蒙运动的高潮和最大代表是 。A莱辛 B奥古斯丁 C约翰生 D左拉3、狄德罗的中心美学概念是著名的“ ”。A美在和谐 B美在有用 C美在关系 D美在摹仿4、“理念论”是 美学思想的基础。A贺拉斯 B普洛丁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5、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及社会一般发展是 。A成正比 B成反比 C平衡的 D不平衡的6、“浪漫主义”术语在文艺批评中最早出现于18世纪的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7、黑格尔从 出发,提出了“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命题。A主观唯物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C客观唯物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8、在西方美学史上, 是最早一位明确提出以政治标准来衡量文艺作品优劣的人。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贺拉斯9、恩格斯认为人类思维方式发展变化的总规律是: 。A 综合分化 B分化综合C综合分化综合 D分化综合分化10、18世纪欧洲文化思想主潮是 。A 现实主义运动 B浪漫主义运动C启蒙主义运动 D古典主义运动二、多项选择题1、在欧洲美学中,现实主义概念的表述形态有( )。A柏拉图的“迷狂说” B文艺复兴的“镜子说” C19世纪的“再现说” D德谟克利特的“灵感说”E古希腊的“摹仿说”2、康德的著名三大批判指的是( )。A判断力批判 B实践理性批判C理念感性批判 D纯粹理性批判E实践感性批判3、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美学思想,美所包含的两大基本要素指的是( )。A根源于客体 B根源于主体C根源于实践 D感性E理性4、影响风格的主体性因素主要包括( )。A生理因素 B教育因素C品性因素 D心智因素E人格及审美修养因素5、在人类掌握世界方式系统中,理论掌握的特点有( )。A超越性 B客观性 C主体性 D实践性 E抽象性三、填空题1、 是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基人,深刻地影响了 运动以及整个近现代西方美学。2、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批评的标准是 和 。3、 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4、 学派发现了著名的“黄金分割”律。5、 第一个给“美学”命名,被称为“ ”。6、按照马克思的思想,人类掌握世界的方式分为 和 。7、自然辨证法的作者是 。8、理想国的作者是 。9、修辞学的作者是 。10、诗艺的作者是 。11、论崇高的作者是 。12、论诗艺的作者是 。13、拉奥孔的作者是 。14、美学的作者是 。15、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的作者是 。16、实验小说论的作者是 。17、艺术哲学的作者是 。18、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作者是 。19、诗学的作者是 。20、汉堡剧评的作者是 。21、新科学的作者是 。22、“寓教于乐”是由 提出的。23、 提出了被称为西方文化精神中的“道”的“ ”。24、 是古代希腊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25、“ ”和“席勒式”是马克思、恩格斯1859年 中提出的。26、1888年 在致玛哈克奈斯中,第一次提出了“ ”的概念。27、 认为美即有用的事物,美即正义的行为。28、 国启蒙运动的最高领袖是伏尔泰。四、名词解释1、审美心理结构2、文艺复兴3、典型人物4、共鸣5、作家风格6、启蒙运动7、风格8、典型环境9、理论掌握10、“一定的单个人”11、“莎士比亚化”12、理念论13、“三一律”14、自由人格15、席勒式16、净化说五、判断分析题1、莎士比亚不是戏剧诗人,因为他没有任何哲学体系。2、作者的见解愈隐蔽,对艺术作品来说就愈好。3、人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人。4、悲剧中没有行动,则不成为悲剧。但没有性格,仍然不失为悲剧。5、浪漫主义并非总是带有倾向的诗篇。6、按照恩格斯的分析,哈克纳斯的城市姑娘的人物是够典型的,因而是充分的现实主义的。7、诗艺对后代发生重大影响在于它开创了古典主义理论的先河。8、艺术天才是艺术所有生产力集中的高度表现。9、古希腊的“摹仿说”属于欧洲美学中浪漫主义理论的范畴。10、“席勒式”最显著的特点是倾向性与真实性的统一。11、拉萨尔说:“我认为德国戏剧通过席勒和歌德取得了超越莎士比亚的进步,就在于他们两个,尤其是席勒,首先创造了狭义的历史剧。”12、艺术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13、典型人物是一定的阶级和倾向的代表,因而也是他们时代的一定思想的代表。14、现实主义由于强调再现性与真实性,作家必然要放弃主体性。15、文艺批评强调艺术最根本的审美性,所以应该排除政治观点和道德观点。16、歌德认为“艺术家对于自然有着双重关系,他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隶。”17、艺术风格具有多样性与个别性。18、所有的文学现象都可以用阶级观点展开批评。19、人民历来就是作家“够资格”和“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20、一般认为,“莎士比亚化”是指浪漫主义创作方法。21、柏拉图以床为例,提出了著名的“自然理式艺术”的三层次摹仿说。22、在文艺批评中,对长篇叙事类型或戏剧类文学作品情节和人物的叙述介绍最好平均用力。23、中世纪文论的两大代表是但丁和托马斯阿奎那。24、诗艺的作者贺拉斯生活于古希腊时代。25、赫拉克利特被称为“哭的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被称为“笑的哲学家”。26、在人类掌握世界方式系统中,艺术掌握的根本价值追求是实用价值。六、材料分析题1、马克思说:“每一种本质力量的独特性,恰好就是这种本质力量的独特的本质,因而也是它的对象化的独特方式,它的对象性的、现实性、活生生的存在方式。”以上论断指的是典型人物的哪种审美特征?并结合自己的阅读实践分析这种审美特征。2、恩格斯在致斐拉萨尔中说:“根据我对戏剧的这种看法,介绍那时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会提供完全不同的材料使剧本生动起来,会给在前台表演的贵族的国民运动提供一幅十分宝贵的背景,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会使这个运动本身显出本来的面目。在这个封建关系解体的时期,我们从那些流浪的叫花子般的国王、无衣无食的雇佣兵和形形色色的冒险家身上,什么惊人的独特的形象不能发现呢!这幅福斯泰夫式的背景在这种类型的历史剧中必然会比在莎士比亚那里有更大的效果。”试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什么是“福斯泰夫式的背景”?3、歌德说:“显出特征的艺术才是唯一真实的艺术。只要它是从内在的、专注的、注重个性的、独立的感情出发,来对周围事物起作用,它就是完整的、有生命的。”试结合典型人物理论分析以上的话。4、亚里士多德说:“诗人既然和画家与其他造型艺术家一样,是一个摹仿者,那么他必须摹仿下列三种对象之一:过去有的或现在有的事、传说中的或人们相信的事、应当有的事。”结合以上论断分析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5、康德说:“天才就是那天赋的才能,它给艺术制定法规。既然天赋的才能作为艺术家天生的创造技能,它本身是属于自然的,那么,人们就可以这样说,天才是天生的心灵禀赋,通过它自然给艺术制定法规。”结合以上论断分析康德的天才观。七、简答题1、艺术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文艺评论与文学创作叙述的差别在于什么?3、黑格尔“悲剧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4、现实主义的基本美学特征有哪些?5、艺术思维与理论思维在想象方面的主要差别表现在哪些方面?6、黑格尔的“这一个”的要点在于什么?7、“席勒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8、简要说明现实主义理论的现当代发展状况。9、风格分类的基本方式有哪些?10、浪漫主义的基本美学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11、黑格尔的人物性格论的特点是什么?12、情感对艺术家的主体建构起什么作用?13、风格的成因有哪些?14、简述黑格尔的“这一个”的美学价值。八、论述题1、马克思说:“正像人的本质规定和人的活动是形形色色的一样,属人的现实也是形形色色的”,而任何“具体”都是“多样性的统一”。试结合马克思的话论述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和统一性。2、结合自己的欣赏实践,论述艺术欣赏中共鸣现象的心理层次和特征。3、艺术家的主体建构包括哪些方面?4、马克思认为风格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试论述这一观点。5、试论述掌握世界的方式中,艺术掌握的本质特征。6、席勒说:“诗人或则就是自然,或则寻求自然。在前一种情况下,他是一个素朴的诗人;在后一种情况下,他是一个感伤的诗人。”试结合以上的话论述席勒的创作方法论。7、试结合自身阅读实践论述导致艺术欣赏差异性的原因。8、莱辛说:“对于作家来说,只有性格是神圣的。加强性格,鲜明地表现性格,是作家在表现人物特征的过程中最当着力用笔之处。”结合以上论断分析莱辛的“性格中心论”。9、马克思恩格斯对于“艺术天才”有些什么观点?10、结合自己的阅读实践,谈谈艺术欣赏中共鸣现象产生的原因。11、怎样才是正常的文艺争鸣和科学的批评态度?12、文艺批评家的主体建构包括哪些方面?马列文论与西方文论练习题库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A3、C4、D5、D6、B7、D8、A9、C10、C二、多项选择题1、BCE2、ABD3、CD4、ADE5、ABC三、填空题1、康德 浪漫主义2、美学观点 历史观点3、但丁4、毕达哥拉斯5、鲍姆嘉通 美学之父6、实践掌握 精神掌握7、恩格斯 8、柏拉图 9、亚里士多德10、贺拉斯 11、朗吉弩斯12、布瓦洛 13、莱辛14、鲍姆嘉通、黑格尔15、席勒 16、左拉17、谢林、丹纳18、马克思19、亚里斯多德20、莱辛21、维柯22、贺拉斯23、赫拉克利特 逻各斯24、柏拉图25、莎士比亚化 致斐拉萨尔26、恩格斯 典型环境27、苏格拉底28、法四、名词解释1、审美心理结构:艺术家的审美心理主要包括审美感觉、记忆、想象、理解、情感、意志、无意识等,它是一个合力系统,是主体精神的本质力量,直接影响艺术美的特性和价值。2、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欧洲中世纪至近代的转折点。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提出以人权对抗封建王权和教会神权,宣扬人性和人道主义,要求个性解放。实质是在宗教、哲学、科学、文艺诸方面反封建反教会,为资本主义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打下基础。3、典型人物:典型人物是在典型环境中形成,凝聚着主体的审美理想和情感,具有生动、鲜明、独特、丰富、复杂的个性,系统显示特定阶级、倾向、民族、时代及全人类的某些普遍本质的人物形象。4、共鸣:文艺欣赏中的共鸣主要是指欣赏主体与艺术作品建构审美对象化关系时,所发生的一种主客体思想情感相契合的审美效应。5、作家风格:作家风格即表现在他作品中的独特的精神风貌和格调。6、18世纪欧洲文化思想主潮是启蒙运动,是一次更彻底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文化思想解放运动。“启蒙”的含义是“光明”和“照亮”,即思想解放,其最终政治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想化了的王国,即“理想王国”。7、风格就是整个艺术产品形象体系所显示出来的艺术家独特的精神风貌、创作个性和审美格调。8、典型环境是通过围绕并促使人物行动的独特个别的诗意环境,意味深长地提一定时代民族阶级社会生活和人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势,它是普遍性和特殊的个别性、必然性和偶然性、社会性和自然性的有机统一。其基本形态可有现实主义写实环境、浪漫主义虚幻环境、现代主义象征环境。9、所谓理论掌握,就是主体在不实际改变客体的现实存在形式前提下,以概念、判断、推理的理论体系形式,观念地再现客体的特征、属性、本质和规律,并从而相应地实现人的理智本质的掌握方式。它也包括理论思维和它的符号外化两个方面。10、所谓“一定的单个人”就是指包含有普遍意义的有着独特性格的完整的活人(艺术想象中的)。所谓“一定”,就是指独特的、特定的,不同于“那一个”的。所谓“单个人”就是指整体的、灵与肉相统一的,有着多样丰富性格的活生生的个人。11、“莎士比亚化”指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既是真善美和形象形式尺度的统一,又侧重在艺术的审美特性,是艺术创造“美的规律”的表述。12、柏拉图的哲学,以“理念论”为中心,认为在现实世界之外,还有一个理念世界,这个精神性的实体“理念”是万物的本原,现实世界中的万事万物都是由“理念”派生出来的,是由摹仿理念世界而来的,是理念世界的影子。13、所谓“三一律”即戏剧的情节应是一个有机整体,时间和地点也应一致,发生在12小时内的同一地点。14、自由人格指艺术家从事写作时,是从艺术的主要特征出发,受艺术本身的规律支配,追求艺术的审美价值。而不是从艺术的外部关系出发,仅仅为了金钱。15、“席勒式”就是美的负尺度或不合美的规律尺度。即在艺术审美主客体关系上,主体超越、代替和否置客体,只关注合目的性的利善主体性尺度,而不太关注、甚至削弱甚至取消合规律性的真实性及形象形式化的客体性尺度。16、关于悲剧的审美效果,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净化说”,认为悲剧的特殊作用和效果是引起怜悯与恐惧之情,从而使这两种情感得到净化。亚里士多德把悲剧引起的情感只局限于怜悯与恐惧两种,在理论上有片面之处,在实践上也不完全符合古希腊悲剧的实际情况。五、判断分析题1、错这是卢格在理想王国中的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中的一句话,他为抬高席勒而贬低莎士比亚,曾受到马克思的严厉批评。应该注意莎士比亚在戏剧发展史上的地位,不要为了观念的东西而忘掉现实主义的东西,为了席勒而忘掉莎士比亚。在创作活动中,应该倡导“莎士比亚化”,防止“席勒式”倾向。2、 对对于对客体的再现性,从而表现出极大的隐蔽性。同时这并非现实主义的独有特色,而是所有艺术的共同特色,但现实主义比起浪漫主义来说表现得更为突出。3、 对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一句话。所谓“人创造环境”,指人是历史的主体,人们自己创造着自己的历史,他通过自己的实践、劳动,改造自然和社会,使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创造出人化的自然,人化的环境。而在变革环境的同时,又改造自己的主体生理心理结构,使人这个特殊的自然也人化,人的性格由环境造成,这就是“环境也创造人”。而这个环境创造的人又是后续的人创造环境的前提。环境和人就是这样互为前提、互为因果,组成了一个无穷的历史发展长链。4、 前一句对,后一句错。这是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的一句话。他认为悲剧的目的不在于摹仿人的品质,而在于摹仿人的某个行动。剧中的人物的品质是由他们的性格决定的,而他们的幸福与不幸,则取决于他们的行动。因此,亚里士多德对情节是非常重视的,他强调情节在文艺作品特别是戏剧作品中有着其他因素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无疑是正确的,但他在强调情节的同时,把性格看成是附带的东西,这就有点片面了。5、 错马克思说:“浪漫主义总是带有倾向的诗篇。”虽然倾向性是一切文艺的特征,但浪漫主义往往带有更鲜明强烈的倾向性。浪漫主义倾向性集中表现为理想主义,表现为从哲学意义上所理解的对现实的反向和顺向的超越。6、错按照恩格斯的分析,哈克纳斯的城市姑娘的人物不够典型的,因而是不够充分的现实主义。7、对8、错艺术天才是艺术主观生产力集中的高度的表现。9、错古希腊的“摹仿说”属于欧洲美学中现实主义理论的范畴。10、错“席勒式”最显著的特点是倾向性与真实性的分裂。11、错这句话来自拉萨尔的济金根序言,这种抬高席勒而贬低莎士比亚的思想是当时德国文坛普遍倾向的反映。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这是对席勒的偏爱造成的,从而提出要更加莎士比亚化,而不要席勒式地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不要为观念的东西而忘掉现实主义的东西,为了席勒而忘掉莎士比亚。12、对这句话来自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他认为艺术生产的繁荣与社会的一般发展是不平衡的,产生不平衡的原因表现在:客观方面,即影响艺术生产荣衰的社会自然诸动因、艺术生产自身的运动规律等;主观方面,即一定艺术生产的繁荣,要有超越过去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审美心理结构和艺术技巧的成批艺术巨人的涌现。13、对这句话来自恩格斯的致斐拉萨尔,典型人物必须既有普遍性,即能系统显示特定阶级、倾向、民族、时代及全人类的某些普遍本质,在体现人的一般本性的同时,还要展示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14、错现实主义十分强调客体再现性,好象主体性隐没了,实际上由于典型性中内在地包含着主体性,所以强调再现性和真实性并不意味着放弃主体性,只不过现实主义主体性服从对客体的再现性,从而表现出主体性更大的隐蔽性。15、错文艺批评强调艺术最根本的审美性,并不意味着可以摒弃政治观点和道德观点。而是要正确处理美学的和历史的总体批评标准与道德、党派、政治批评的关系,还要结合作家与作品特定题材的情况。应该摒弃的是脱离美学和历史观点的道德的、党派的、政治的批评。16、对所谓“自然的奴隶”,指艺术家必须用人世间的材料进行创作,在个别细节上要忠实于自然,要恭顺地摹仿自然。所谓“自然的主宰”指艺术家要根据自己最高旨意处理自然材料,求助于虚构,挥洒自如,以达艺术创造的最高境界。歌德深刻论述了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这实际就是马克思后来所提到的,美的创造中的物种尺度和内在固有的尺度。17、错艺术风格具有多样性与统一性。18、错不是所有的文艺现象都可以用阶级观点展开批评,应该根据批评对象和角度的特殊性而有所选择和侧重。19、对20、错一般认为,“莎士比亚化”是指现实主义创作方法。21、错柏拉图以床为例,提出了著名的“理式自然艺术”的三层次摹仿说。22、错对长篇叙事类或戏剧类文学作品情节和人物的叙述介绍不可能也不必要平均使用力量,而要服务于评论观点的需要,作详略处理。23、错中世纪文论的两大代表是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24、错诗艺的作者贺拉斯生活于古罗马时代。25、对26、错在人类掌握世界方式系统中,艺术掌握的根本价值追求是审美价值。六、材料分析题1、以上论断指的是典型人物性格的特殊性。典型人物是在典型环境中形成,凝聚着主体的审美理想和情感,具有生动、鲜明、独特、丰富、复杂的个性,系统显示特定阶级、倾向、民族、时代及全人类的某些普遍本质的人物形象。它一方面既有普遍性,另一方面也具有鲜明独特性。现实生活及文艺作品中有多少人物,应该就会有多少彼此不同的特殊个性。这不但表现在主要人物上,同时次要人物也应该有其性格特点。(阅读实践分析要求结合某典型人物进行具体分析。)2、福斯泰夫是莎士比亚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五世以及戏剧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中的人物,这里的“福斯泰夫式的背景”指亨利四世主要描写上层官方宫廷政治事件,即亨利四世平叛北方分裂贵族、维护国家统一的斗争,但它又以哈尔太子与没落骑士福斯泰夫的关系为中介,引进了下层五光十色平民社会的生活,有酒店的叫卖,妓院的调情,公路的抢劫,征兵的骚扰,官吏的敲诈,农民和手工业人的贫困和失业,构成了一幅16世纪英国封建社会解体时期动荡不安的历史风俗画卷。这就是“福斯泰夫式的背景”。由于莎士比亚在写上层斗争时,着意渲染平民社会的广阔背景,其篇幅竟占全剧一半以上,其魅力远胜于宫廷大事。人们不仅感受到宫廷及贵族城堡高贵、严肃、紧张、激烈、典雅的生活,也感受到下层社会轻松、粗犷、凡俗、痛苦、动荡的生活。写好“福斯泰夫式的背景”对戏剧性、叙事性作品的创作具有普遍意义。3、歌德发展了西方近代的人物理论中的“特征说”,他反复坚持在特殊的个别性的基础上个别性与普遍性的统一,主张艺术的真正价值在于对个别特殊事物的掌握和描述,诗人应该抓住特殊,并从特殊中表现出一般。他批评席勒为一般而找特殊,而主张在特殊中显出一般。他的典型论是过度到黑格尔“这一个”理论的先导和桥梁。4、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摹仿现实时可以用不同的创作方法。“过去有的或现在有的事”指按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摹仿,是后来现实主义的理论基础。“传说中的或人们相信的事”指根据甚或传说,按照人们所想的样子去摹仿。“应当有的事”指摹仿应当有的事,即按照事物应有的样子去模仿。后两种创作方法强调按照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进行理想化的描写,是后来浪漫主义的理论基础。5、康德认为美的艺术是天才的艺术,认为天才是禀赋于自然的必然规律的,同时它在艺术创造中又自然而自由地给艺术提供规则。他当然只注意了天才的先天性,而没有看到它还需在后天各类实践中发育,但他毕竟超越了柏拉图以来的天才即灵感说,而把灵感和理性、必然和自由统一起来。七、简答题1、艺术思维的基本特征在于:一、主要运用形象思维;二、想象性;三、虚构性;四、主体性。2、文艺批评与文学创作叙述的差别主要有:第一,文学创作中的叙述服务于塑造艺术形象,而文艺评论的叙述服务于议论;第二,文学评论中的叙述不仅化解文学作品中的叙述成分,而且还要化解其中描写、抒情和议论成分,即把文学作品话语诸因素转换成评论叙述话语;第三,文艺评论中的叙述不可能也不必要对作品作全面转述和抄录,而只可能要言不繁、提纲挈领地对作品内容作概括的、选择性的复述。3、黑格尔“悲剧论”的基本观点有:第一、悲剧人物,黑格尔认为悲剧人物应是某种伦理性实体力量的代表;第二、悲剧冲突,黑格尔认为悲剧人物各自代表一种合理的伦理力量,因而和对方对立,从而导致不可避免的冲突;第三、悲剧结局,黑格尔认为悲剧冲突的结局是代表某种伦理力量但有片面性的悲剧性人物的毁灭或被迫退让,而永恒正义在和解中得到胜利。4、现实主义的基本美学特征表现在:一、相对侧重的“再现性”;二、历史具体的真实性;三、更加隐蔽的主体性;四、形式手法的朴素性。5、艺术思维与理论思维想象的主要差别在于:第一,艺术掌握的想象和幻想贯彻始终,而理论思维的想象只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上和现实世界脱离;第二,艺术思维的想象主要是对是审美意象的想象,而理论思维的想象则主要是对概念、规律等的想象,即使在一定阶段一定程度上对某种情景想象,但最终还是扬弃它,而代之以对概念、规律的想象;第三,艺术思维的想象比起理论思维来,对于现实世界具有更大的超越性,尤其是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艺术,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在这一点上则较接近理论思维。6、黑格尔美学从美学角度深入论述了“这一个”。其突出贡献是建构了包含辩证因素的客观唯心主义典型体系,尤其是在典型任务的个别性、特殊性方面作出了超过前人的深刻论述。其要点有四:第一,“这一个”是特殊的个别性和普遍性的统一;第二,理想性格具有整体性,即它是具有多种多样的有机统一体;第三,理想性格具有明确性,即有一个基本突出的性格特征为主导的生动完满的性格;第四,理想性格具有坚定性。7、“席勒式”最显著的特点是倾向性与真实性的分裂,即用主体空幻的理想代替外在客体现在,用抽象观念的表达代替现实关系的描写。 “席勒式”的又一显著特点是非形象形式化地表现倾向,即没有遭到和形象形式化的有机统一。8、从国际范围看,现实主义理论在现当代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或三种形态:一、以卢卡契为代表的“伟大的现实主义”,继承了恩格斯所总结的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等重要特征,在现实主义对客体的再现性上明确注入了现实发展的新质。但是它把现实主义定为一尊,把倾向性视为真实性形象性的附加物,则是其明显缺点;二、以加罗第为代表的“无边的现实主义”,尖锐地批评了卢卡契的现实主义观念,认为现实主义在巴尔扎克、托尔斯泰后应该发展,开放和扩大其定义,赋予它以无限的广度,这是新颖和有价值的。但把一切非现实主义作品、包括现代主义作品,都包容在现实主义之内,则从另一个极端抹煞和否定了传统的现实主义理论;三、以苏奇科夫和马尔科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开放体系”,所谓“开放”,体现在艺术内容和表现形式诸方面,这在总体精神上够是符合恩格斯思想的,对现实主义现当代发展都是有价值的。但在开放的同时,仍有一格外现实主义的相对边界要保持。9、主要有两种:一是按审美特征分类,这是最基本的;一是按时空分类,其中也融进审美特征。风格时空类型可分为一般风格(主要含时代风格、民族风格、流派风格,还有阶级风格、地域风格等)和特殊风格(作家风格)。一般风格内部诸要素互相渗透,又都体现在作家作品风格之中。10、浪漫主义的基本美学特征表现在:一、超越现实的理想主义精神;二、大胆的想象、幻想、夸张和强烈的情感;三、“离奇古怪”的表现手法。11、黑格尔的人物性格论属于典型说,主张人物性格应是普遍性和特殊的个别性的统一,尤其强调个性的基础地位,明确提出了后来为恩格斯所批判继承了的“这一个”的理论。根据理想人物即典型人物性格的基本美学原则,他提出了三点:第一,整体性,即人物性格应是丰富多样的,而不能是单一的,同时又不是机械杂凑的,而要是有机统一的;第二,明确性,即性格的特殊性中应该有一个主要的方面作为统治的方面,有一种突出的核心性格作为主导性格;第三,坚定性,即人物必须具有一种一贯忠实于他自己的情志所显现的力量和坚定性。12、任何人的本质对象化活动都离不开情感,而审美情感在艺术审美对象化活动中则占更主导地位。审美情感使审美心理的全部因素都情感化、情绪化,它贯穿于艺术生产的全过程,并凝聚和潜藏在艺术产品中,在艺术接受的发散中则成为艺术魅力的重要根源。所以马克思说艺术家应该是感情丰富的人,恩格斯说艺术家应该以激情从事创作。艺术家的审美情感因素在艺术生产中并不是单一起作用的,它往往与所描写的生活现象联在一起,与作家对生活的评价和理解相关。一般说来,情感愈进步愈健康当然愈好,但艺术家的情感又是复杂矛盾的,它们对艺术产品的审美意蕴和价值都会产生影响。13、风格是主客体双向复杂运动的产物,因此风格的成因有主客两方面:一、客体对风格的制约性,主要包括外在的客观现实生活和艺术创作本身的客观规律;二、主体对风格形成的主导性,主要包括生理因素、心智因素和人格及审美修养因素。14、近代美学以特殊的个别性为基础的个别性与普遍性相统一的典型理论以黑格尔为最大代表。“这一个”是黑格尔关于典型人物的概括语言,它的美学价值在于:第一,“这一个”的起点、前提和基础是鲜明、生动、具体的感性的个别性;第二,“这一个”是特殊的个别性和普遍性的辩证统一;第三,“这一个”是特定环境中的“这一个”。八、论述题1、马克思说:“正像人的本质规定和人的活动是形形色色的一样,属人的现实也是形形色色的”,这就为风格多样性的主客观原因提供了哲学基础。第一,从客体方面来看,属人的现实是形形色色的;第二,从主体方面来看,人的本质规定和人的活动是形形色色的,作家的存在方式是个体性的,其生理心理结构是独特的;第三,从主客体之间反映的双向流动来看,同一个对象在不同的个人身上会获得不同的反映,并使自己的各个不同方面变成同样多不同的精神性质,所以风格应该是多样的。 马克思认为,任何“具体”都是“多样性的统一”。风格多样统一性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从审美角度表现的大风格与小风格的多样统一;第二,从时空角度表现的一般风格与特殊风格的多样统一;第三,从作家个体角度表现的作家主导风格和作品风格的多样统一。2、根据马克思人的本质对象化的根本美学思想,文艺欣赏中的共鸣主要是指欣赏主体与艺术作品建构审美对象化关系时,所发生的一种主客体思想情感相契合的审美效应。艺术作品价值和效果的发挥,欣赏主体艺术享受的获得,都要在共鸣的审美效应中完成。由于艺术作品审美价值和欣赏主体心理结构的差异,审美效应情感的强度也会有层次差异。共鸣的最高情感层次是陶醉与忘我。共鸣效果是由艺术欣赏主客体双方素质造成的。 好的艺术欣赏和功名,不是单纯的动情,还要融理;不是一味忘我,还要有我;不是完全的投入,还要跳出。欣赏者一旦为艺术形象征服,进入共鸣状态,就要以意志控制自己,要给一段“冷处理”,要有情感的延搁和中断、理智的怀疑甚至戒备。出乎其外,理智干预,才是最坚实牢靠的审美共鸣。3、艺术家的主体建构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第一,脑力、体力和生理结构。艺术家的年龄、体魄、健康状况、与特定艺术相对应的感官结构及灵敏度都成为影响艺术产品数量和质量的重要合力因素之一。第二,自由人格。人格既是艺术表现的对象,又是艺术生产的主体性动力。要获得性格自由,就要受自己范围的规律支配。艺术家从事写作,应该从艺术的主要特征出发,受艺术本身的规律支配,追求艺术的审美价值。第三,审美心理结构。艺术家的审美心理主要包括审美感觉、记忆、想象、理解、情感、意志、无意识等,它是一个合力系统,是主体精神的本质力量,直接影响艺术美的特性和价值。第四,文化艺术修养。艺术生产的手段和技巧,艺术生产主体的审美能力,都积淀在以往优秀的艺术产品和艺术生产工具中,成为发展未来艺术的技术素前提,又转化为后代艺术家的艺术生产力。第五,艺术传达能力。主要指艺术表现手法和技巧。艺术传达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艺术媒介的操作,把艺术家的内心审美意象外化为艺术形象,因而艺术技巧和表现手法对艺术发展起重要作用。4、风格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特点。马克思说:“正像人的本质规定和人的活动是形形色色的一样,属人的现实也是形形色色的。”这为风格多样性的主客观原因提供了哲学基础:第一,从客体方面看,属人的现实是形形色色的。所以,不能损害客体的权利。第二,从主体来看,人的本质规定和人的活动是形形色色的,作家的存在方式是个体性的,其生理心理结构是独特的,生活道路、童年经验、意识、个人和集体无意识、情绪记忆、直觉、审美理想和追求、文化心理、个人旗帜、艺术修养、创作才能、审美感受、反映及信息加工方式,艺术传达习惯和技能等都是千差万别的,而且时时处在流动变化中。所以也不能损害主体的权利。第三,从主客体之间反映的双向流动来看,同一个对象在不同的个人身上会获得不同的反映,并使自己的各个不同方面变成同样多不同的精神性质。所以风格应该是多样的。马克思认为,任何具体都是多样性的统一。风格也是如此。其多样统一性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从审美角度表现的大风格与小风格的多样统一;第二,从时空角度表现的一般风格与特殊风格的多样统一;第三,从作家个体角度表现的作家主导风格和作品风格的多样统一。5、艺术掌握是以审美情感为中心的人类心灵的对象化形式化,它是主体性与客体性、表现性与再现性、准实践掌握与精神掌握、生产性、对象化与认识反映性、意识形态性与物质形态性、理性与感性、情感与形式、具象与抽象、审美价值与其他价值的多样统一。艺术思维主要运用形象思维,但有机地渗入抽象思维,是以审美情感为中心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整合。艺术生产根源于物质生产劳动和人类自身生产为两大主轴的合力系统。艺术生产的发展与物质生产、社会一般发展的关系是微观渐趋不平衡和宏观渐趋平衡的统一。6、席勒把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主要看作同古典的诗与近代的诗相对应的概念,又基本上是指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其区别表现在两方面:1)从创作精神看,所谓素朴,指自然的必然性;所谓感伤,指主体想象和理解的自由。素朴的诗出发于现实,服从于自然必然的规律;感伤的诗则以自己的理想提高现实。2)从处理方式看,素朴的是诗人满足于素朴的自然和感觉,满足于摹仿现实世界,自己则躲在作品后面不动声色;而感伤的诗人则喜欢沉思客观事物对他所能产生的印象。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各有优点和弱点,素朴诗人在现实性方面优越于感伤诗人,但现实是有限的,所有的现实都要低于理想,这是对素朴诗是一种限制;但理想却是无限的,自由的,所以感伤诗人也有大大胜过素朴诗人的地方。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的联系表现有二:其一,都须以自然为基础;其二,都须表现人性。席勒初步意识到,最好将二者结合起来。7、艺术欣赏的价值和效果是一个变量,它既与艺术欣赏客体的潜在审美性质及其显现有关,又与艺术欣赏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审美能力有关。由于欣赏主体所处的特定社会自然环境,及其特定的性别、年龄、生活精力、文化教养、审美心理、审美心境,造成了特殊的审美理性、欣赏趣味、审美价值观念等,必然导致对同一艺术客体不同的审美选择、不同的审美价值判断以及不同的审美深广度的发掘,从而造成艺术欣赏中的差异性。一般而言,造成艺术欣赏中的差异性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时代差异。首先是艺术客体本身的时代特征,造成艺术接受中的时代差异;其次是时代的需要所引起的欣赏主体接受视界的变化,带来接受的时代差。二、民族、阶级、宗教等的差异。“读者文化圈”是一个关涉到社群、阶级阶层、民族、文化、年龄、代际等十分复杂的动态艺术接受系统,文化的差异性导致了艺术欣赏中的差异性。三、个体差异。在艺术欣赏中,欣赏者总是带有自己特殊的接受眼界,因而欣赏必然带有强烈的个性。因此,个人接受既具有群体接受的共性,也具有个体差异性,它使得接受状况更为复杂。8、在性格与情节的关系上,莱辛认为性格是艺术的中心。他说:“对于作家来说,只有性格是神圣的。加强性格,鲜明地表现性格,是作家在表现人物特征的过程中最当着力用笔之处。”其理由主要有两点:其一是性格既需在情节中展开,又能导引情节的发展;其二是丰富的教育意义并非寓于单纯的事件,而是寓于认识,而正是性格具有本质的和特有的认识价值。同时,文学的真实性重要是性格真实。他认为人们不会去核查艺术作品的事件是否真实发生,但却不能容忍性格失真。在舞台上一切属于人物性格的东西,都必须是从最自然的原因中产生出来的,都必须遵循严格的真实性。他所说的严格的真实性即内在的可能性,即在艺术上是真实的,而不是盖有绝对真理印记的真实性。莱辛的人物性格中心论是一种近代审美意识,莎士比亚早在创作中作了实践,黑格尔此后进一步高扬这一理论。9、马克思恩格斯对于艺术天才的看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有天才论。在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广泛承认过各个掌握世界领域包括艺术掌握领域才能和天才的存在。他们继承了康德、黑格尔等人的观点,认为天才具有先天的天赋性、自然性,而与后天的教育、经验、技巧等有区别。艺术天才包括艺术家特殊的气质、超乎平常的灵敏的感知觉、神经生理机智上特别擅长艺术思维、丰富的审美感受能力、知觉观照能力、想象能力和激情,擅长于特定艺术部门的和谐的心智能力和艺术传达能力。它具有自然天赋性,具有不学而能或一学即能特点。二、不唯天才论。在承认天才的自然天赋秉性的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又深刻地论述了天才与个人勤奋、后天教育的关系以及与社会时代条件的关系,这是大大提高了从柏拉图到康德乃至黑格尔西方古典天才论的地方,也是高于西方现代种种唯自然胜利主义天才论的地方。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个体生理结构和心智机能的差异,既受个人肉体的制约,又受时代条件和实践水平的制约。个体生理心理的获得性遗传素质,归根结底是在人类群体长期社会实践中生成、发展和积累下来的。三、反对“天才崇拜”。基于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天才观,马克思恩格斯在承认和鼓励天才的同时,又不唯天才论,并坚决反对“天才崇拜”。他们认为人是以全面的方式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从而打破了自柏拉图、康德以来的自然主义和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而融进了实践观和社会学方法,表现出历史的系统的天才观,科学地解决了艺术天才的本质。10、产生共鸣的原因很复杂,最主要的是主客体美和审美素质的相互契合。从客体看,美感共鸣之所以产生,主要是艺术作品表现了共同人性,有共同美。马克思说希腊艺术和史诗之所以仍然能给我们以艺术享受,显出永久的魅力,是由于它真实地再现了历史上的人类的童年时代,表现了儿童的天真、儿童的天性,这是人类固有的性格,即共同的人性,因而它能使人感到愉快。从主体来看,则是欣赏者有与艺术形象相通的共同人性、共同美感,还由于欣赏者与艺术形象有相同、相近的生活经验或处境。11、文艺争鸣或论战是文艺批评中常见的现象,因为有批评就可能会有反批评,批评往往是在论战中生动地展开的。正常的争鸣与正确且科学的批评态度是保证批评健康发展的前提,很富现实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开展有原则的批评,反对无原则的论争。批评中的正常论战是必要的,作家最好把艺术创作同评论结合在一起,正是论战从一个方面体现着风格本质的典型特征。好的论战应该是讲原则的。对于敌对私立,应该冷嘲热讽、嘻笑怒骂,而不应该采取不讲原则的中庸和调和态度。当然,旗帜鲜明、观点犀利,当然是文艺批评中论战应有的品格,但要防止将论战无限上纲,要尽可能回避无原则的论战。二、克服偏激情绪,反对盛气凌人。在批评中不应该激情重于理性,为区区小事发怒,过分追求独立性。这些都不利于批评。三、要互相尊重,不攻击漫骂。在批评内部要和平相相处,相互尊重。批评家要尊重作家劳动,不因人废言、无限上纲,坚持好处说好、坏处说坏,实事求是、处以公心的批评风范。四、要有自我批评精神,不庸俗捧场。在批评中要注意,在纠偏的时候要保持冷静和客观,不要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12、文艺批评家的主体建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广博的文化艺术知识;丰富的生活经验;高度的艺术美学知识和理论修养;追求艺术美学真理的理论勇气;与作家建立坦诚合作的关系。更多课程资料请到大学课程网www.0206.cc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