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历史概念提升高中生历史解释素养

上传人:卢****6 文档编号:45953208 上传时间:2021-12-0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用历史概念提升高中生历史解释素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运用历史概念提升高中生历史解释素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运用历史概念提升高中生历史解释素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运用历史概念提升高中生历史解释素养 摘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2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目标。历史解释素养是表达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三个要素内在意识与外显行为的综合素养,因而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十分重要。历史概念的外延包括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结果、影响和评价等要素。描述历史概念的根本史实,分析概括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结果、影响和评价等内容,展现了对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不同水平要求。【关键词】高中历史;历史概念;历史解释素养历史概念具有内涵和外延双重属性,外延包括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结果、影响和评价等要素,而形成对上述要素的认识过程就是形成历史解释的过程。形成正确的历史解释,需要有理性而客观的分析评判态度、能力与方法,而这些态度、能力与方法就是历史解释素养。历史概念中蕴含了历史解释,因此,运用历史概念培养高中生历史解释素养是较有效的方法之一。笔者结合“鸦片战争一课的教学实践,分析历史概念在培养高中生历史解释素养过程中的运用。一、提炼历史核心概念?课程标准?强调分析核心概念,确定教学重难点。那么,如何确定核心概念呢?对?课程标准?专题标题进行解释的内容所涉及的概念可确定为核心概念【1】。“鸦片战争一课所在专题的标题为“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而?课程标准?对其内容表述为“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对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层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在以上表述中,重点内容为“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核心概念为“列强侵华“对抗外来侵略“挽救危局。随后,笔者将该专题的内容结构化见表1。由此可见,鸦片战争是“列强侵华的子概念。那么,鸦片战争是列强侵华战争吗?史学界有持否认意见的。要想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历史解释,对“鸦片战争概念的定性就很重要。学生掌握了“鸦片战争的性质,也就能理解“列强侵华这一核心概念,从而能对附属于该概念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子概念做出正确的解释。从“鸦片战争与“对抗外来侵略“挽救危局的关系来看,“鸦片战争是起点,是因;从构建“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这一重点教学内容的知识架构角度来看,“鸦片战争这一概念不仅对“鸦片战争这一节课重要,对一个专题,甚至对整个中国近代史的学习都很重要。因此,概括“鸦片战争这一历史概念外延中的影响要素是本课的另一个重要教学内容。经过对核心概念进行提炼,本课的教学重点可定为鸦片战争的定性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二、基于历史解释素养设定教学目标落实?课程标准?的重要表达是把教学与评价相融合,而开展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就是要在每一次教学实践中努力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融为一体【2】。?课程标准?把历史解释素养水平划分为四个等级,这是基于历史解释素养设定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通过提炼核心概念,鸦片战争定性的争议、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为本课的重要教学内容。针对以上内容,本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有两个:一是通过史料分析,结合所学知识,论述中外学者对鸦片战争的认识,并尝试说明导致认识不同的原因;二是根据课堂所学,描述“鸦片战争这一概念见表2。在第一个教学目标中,历史解释素养水平分为两层。这一教学目标中还蕴含着历史解释素养水平中的第四等级。学生掌握了鸦片战争的性质,即掌握了“侵华战争这一核心概念,便可运用这一核心概念进行迁移学习。例如,在教学本专题的“甲午中日战争时,教师就可将教学目标设定为培养学生第四等级的历史解释素养水平,即学生能够结合相关史料论证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第二个教学目标设定为培养学生第二等级的历史解释素养水平,即学生能够使用相关的术语描述“鸦片战争概念。这一历史解释素养水平虽然只设定为第二等级,但能对“鸦片战争概念进行正确描述,需要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形成正确的历史解释认知。三、创设情境,问题引导?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能否应对和解决陌生、复杂、开放的真实问题情境,是检验其核心素养水平的重要标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历史概念各自的特点创设不同的情境。历史概念定义会存在争论,如本课中“鸦片战争的定义;历史概念的定义会变化,如“抗日战争的时间从八年变为十四年,以上这些可以创设学术情境。复原历史概念外延内容的史料可以创设学习环境。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利用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使其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为实现设定的教学目标,本课主要创设了两个情境。情境一“中英两国对鸦片战争的看法和认识相去甚远用于实现教学目标一,使用的材料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英国学者认为鸦片战争是维护商业的战争,英国通常称其为“通商战争的材料。材料主要有两段,一段是另一段是在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的同时,客观地促使中国向近代化社会转型的材料。其所选取材料有道光时期清朝官员认为清朝国脉自?南京条约?受损的史料,鸦片战争后洋棉、洋布对土布、土棉冲击的史料,林那么徐肖像、?四洲志?封面、鸦片战争后买办和他们的洋老板一起吃西餐的图片等。这些材料也为本课另一个重要教学内容“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效劳。根据以上材料,笔者设计了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论证英国学者的观点;2根据材料三、四、五、六,结合所学知識,用史实论证中国学者的观点;3为什么对同样一个历史事件会有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历史认识和解释呢?该情境的创设、问题的设计,为检验学生历史解释素养水平第二与第三等级情况效劳。情境二为实现教学目标二,检验学生历史解释素养水平第二等级情况效劳。材料选取了黄牧航所著的?历史解释有优劣之分吗??中关于历史解释多样性与优劣之分的观点。根据教学目标与材料,笔者设计问题:“如何掌握好历史认识和历史解释?请解释鸦片战争这一概念。四、教学反思对不同级别的历史概念的处理应有所不同,核心概念是一节课的统领,要对其进行深挖,以进行深度教学;而一些不是那么重要却会对学生的历史解释产生影响的历史概念,教师可以把其作为阅读补充资料印发给学生。本课中的“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两个概念就是第二种级别的历史概念,教师可以把这两个历史概念描述在学案上,并注明这是要求学生知道的,也可以在课堂教学的PPT中简单展示这些概念,让学生适当了解。对于一些更简单的历史概念,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口头解释。总之,教师要深入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在日常教学中时刻谨记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有针对性、有步骤地分类、分层设计教学活动。【参考文献】徐蓝,朱汉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21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黄牧航,张庆海.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分类分层测评模式型J.历史教学,202107:9-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分类 > 其它学术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