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工程下游技术习题student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45560684 上传时间:2021-12-0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习题studen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习题studen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习题studen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习题一、选择题1.1、在发酵液中常加入B,以除去发酵液中的钙离子。A. 硫酸B. 草酸C. 盐酸D. 硝酸1.2、在发酵液中加入草酸,其作用是ABCD。A. 去除钙离子B. 去除部分镁离子C. 改善发酵液的过滤性能D. 有助于目标产物转入液相。1.3、在发酵液中加入三聚磷酸钠,它和B形成可溶性络合物,可消除对离子交换的影响。A. Ca2+B. Mg2+C.Zn2+D. Fe3+1.4、环丝氨酸的发酵液中,加入磷酸盐的主要目的是去除AD。A. Ca2+B. Fe3+C. Zn2+D. Mg2+1.5、在发酵液中加入黄血盐,可去除C,使其形成普鲁士蓝沉淀。A. Ca2+B. Zn2+C. Fe3+D. Mg2+1.6、发酵液中,细胞絮凝机理是A。A. 胶体理论B. 高聚物架桥理论C. 双电层理论D. 盐析理论1.7、在生物产品分离中,C技术可代替或改善离心和过滤方法,富集或除去发酵液中的细胞或细胞碎片。A. 凝聚B. 双水相萃取C. 絮凝D. 色谱1.8、高压匀浆法提高细胞破碎率的方法有 ABC 。A. 适当地增加压力 B. 增加通过匀浆器的次数C. 适当地增加温度 D. 提高搅拌器的转速1.9、下列 AB 可采用高压匀浆法进行细胞破碎。A. 大多数细菌 B. 酵母 C. 放线菌和霉菌 D.包涵体1.10、珠磨法提高细胞破碎率的方法有 BCD 。A. 适当的增加压力 B. 增加装珠量C. 延长破碎时间 D. 提高转速1.11、下列 ABCD 可采用珠磨法进行细胞破碎。A. 大多数细菌 B. 酵母菌 C. 放线菌和霉菌 D. 含有亚细胞器(如包涵体)的微生物细胞1.12、下列 AC 可采用渗透压冲击法进行破碎。A. 动物细胞 B. 酵母菌C. 革兰氏阴性细菌 D. 革兰阳性细菌1.13、下列 AC 可采用冷冻融化法进行破碎。A. 动物细胞 B. 酵母菌C. 革兰氏阴性细菌 D. 革兰阳性细菌1.14、下列 C 可采用EDTA法进行破壁。A. 动物细胞 B. 酵母菌C. 革兰氏阴性细菌 D. 革兰阳性细菌1.15、关于用化学渗透法破壁的优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 。A. 对产物释放具有一定的选择性B. 细胞外形保持完整、碎片少,有利于后分离C. 核酸释出量少,浆液粘度低,可简化后处理步骤D. 化学试剂不影响产物活性1.16、化学萃取中,通常用煤油、已烷、四氯化碳和苯等有机溶剂溶解萃取剂,改善萃取相的物理性质,此时的有机溶剂称为B。A. 改良剂B. 稀释剂C. 助溶剂D. 带溶剂1.17、根据萃取目标产物的A,寻找极性相接近的溶剂作为萃取溶剂,是溶剂选择的重要方法之一。A. 介电常数B. 表面特性系数C. 波尔兹曼常数D. 活度系数1.18、在溶剂萃取中,在水相中加入无机盐,其目的是 ABC 。A. 由于盐析作用,使产物在水中的溶解度下降,而有利于转入有机相B. 增加两相间密度差,减少有机溶剂和水之间的互溶度C. 减轻乳化现象,使其容易分离D. 沉淀杂质1.19、在溶剂萃取中,乳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C 。A. 料液pHB. 料液中的无机盐C. 料液中的蛋白质和固体颗粒D. 有机溶剂过量1.20、关于pH对双水相萃取的影响,下列正确的是 ABC 。A. 影响蛋白质解离度,改变蛋白质的表面电荷数B. 影响缓冲物质磷酸盐的解离程度,从而影响相间的电位差C. 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影响蛋白质分配系数D. 实际上对于许多蛋白质而言,相间电位为零时,分配系数不受pH影响1.21、在反胶团萃取中,对于某些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常加适量的助溶剂,其目的是 ABC 。A. 降低表面活性剂亲水基团阳离子间的相互排斥作用B. 促进反胶团形成C. 增加亲水性表面活性剂在有机相中的溶解度D. 增大反胶团萃取的操作pH范围1.22、在有机相中添加 D ,在表面活性剂总浓度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提高反胶团尺寸,增大反胶团萃取的操作pH范围。A. 助溶剂B. 带溶剂C. 稀释剂D. 助表面活性剂1.23、应用反胶团萃取蛋白时,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BC 。A. 蛋白分子量越大,萃取率越高B. 蛋白分子量越大,萃取率越低C. 蛋白浓度越高,萃取率越低D. 蛋白浓度越高,萃取率越高1.24、下列膜分离技术中,截留物质为菌体、大病毒、细胞、微粒是D。A. ROB. UFC. NFD. MF 1.25、下列膜分离技术中,截留物质为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病毒),胶体物质的是B。A. ROB. UFC. NFD. MF1.26、下列膜分离技术中,透过物质仅为水的是A。A. ROB. UFC. NFD. MF1.27、液膜分离中的液膜是由 ABCD 构成。A. 膜溶剂B. 表面活性剂C. 流动载体(萃取剂)D. 膜增强剂1.28、在液膜分离技术中, C 对目标物质具有选择性输送作用,是实现分离传质的关键因素。A. 膜溶剂B. 表面活性剂C. 流动载体D. 膜增强剂1.29、在液膜分离技术中,关于内相化学反应促进迁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A. 分离具有选择性B. 分离速率取决内相化学试剂与溶质反应速率C. 推动力为浓度差D. 无浓缩效应1.30、在液膜分离技术中,关于膜相载体促进反向迁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 载体常用离子交换剂,如季铵盐、磷酸烃脂等B. 内相为水,供能离子存在于外相C. 供能离子与目标产物电性相同D. 运输单一离子1.31、在液膜分离技术中,关于膜相载体促进正向迁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 载体常用大环多元醚和叔胺B. 内相为水,供能离子存在于外相C. 供能离子与目标产物电性相同D. 运输中性盐1.32、关于溶质的过饱和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D。A. 是指溶质过饱和溶液的浓度B. 是指溶质过饱和溶液的浓度与饱和溶液的浓度之比C. 过饱和溶液可维持在一定的过饱和度范围内无晶体析出D. 当过饱和度超过某一特定值时,过饱和溶液中就会自发形成大量晶核1.33、在饱和与过饱和温度曲线上,为了产品质量控制和提高晶体回收率,工业结晶操作应在B进行。A. 稳定区B. 第一介稳区C. 第二介稳区D. 不稳定区1.34、结晶过程中,溶质过饱和度大小 A 。A. 不仅会影响晶核的形成速度,而且会影响晶体的长大速度B. 只会影响晶核的形成速度,但不会影响晶体的长大速度C. 不会影响晶核的形成速度,但会影响晶体的长大速度D. 不会影响晶核的形成速度,而且不会影响晶体的长大速度1.35、根据结晶动力学理论,工业结晶操作时选择过饱和度的原则是AD。A. 不影响结晶密度(质量)B. 结晶成核速率C. 结晶生长速率D. 不易产生晶垢1.36、结晶溶液中,杂质对结晶的影响有C。A. 杂质浓度低,对结晶无明显影响B. 杂质浓度高,影响结晶纯度C. 杂质浓度高,改变晶习D. 杂质浓度高,影响结晶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1.37、在蛋白质盐析中,无机盐的作用是BD。A. 降低蛋白质表面双电层中的紧密层B. 中和蛋白质的电性C. 增加蛋白质表面双电层中的扩散层D. 破坏蛋白质表面的水化层1.38、在蛋白质盐析时,有关蛋白质溶液的pH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A. 盐析时pH多采用pI值B. 盐析时pH多采用远离pI值C. 在保证蛋白质不变性情况下,适当降低温度,加快沉淀进行 D. 在保证蛋白质不变性情况下,适当提高温度,加快沉淀进行1.39、离子强度对蛋白质等电点沉淀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 离子强度对等电点基本无影响B. 离子强度增大,蛋白质的最低溶解度增大C. 离子强度增降低,蛋白质的最低溶解度增大 D. 离子强度对蛋白质的最低溶解度基无影响1.40、关于蛋白质等电点沉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适合于疏水性较大的蛋白质B. 适合于亲水性较大的蛋白质C. 适合于球状蛋白质 D. 适合于纤维状蛋白质1.41、非离子型聚合物沉淀法的机理是ABD。A. 聚合物与被分离物质共沉B. 被分离物质在水相和聚合物间分配系数的差异C. 聚合物与被分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D. 被分离物与聚合物形成复合物1.42、在用PEG沉淀技术中,离子强度和pH对PEG浓度的影响有AC。A. 在固定pH下,溶液的盐离子强度高,所需的PEG浓度低B. 在固定pH下,溶液的盐离子强度高,所需的PEG浓度高C. 在一定的离子强度下,溶液的pH越接近等电点,所需的PEG浓度越低D. 在一定的离子强度下,溶液的pH越接近等电点,所需的PEG浓度越高1.43、关于毛细管电泳(C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 电渗流的速度约一般小于离子电泳速度B. 改变电渗流的大小和方向可改变分离效率和选择性C. 带电粒子的迁移速度等于电泳和电渗流两种速度的和D. 可一次完成阳离子、阴离子、中性粒子的分离,而对同一种离子无法分离1.44、C是分离效率最高的一种毛细管电泳(CE)模式。A. CECB. MECCC. CGED. CZE1.45、毛细管电泳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相结合的毛细管电泳模式是B。A. CITPB. CECC. CIEFD. CGE1.46、属于连续电泳的选项是BC。A. 样品先经浓缩胶,再经分离胶分离B. pH恒定C. 样品、凝胶、电极缓冲液相同D. 有浓缩效应1.47、可测定蛋白质亚基分子量以及未知蛋白质分子量的凝胶电泳技术有D。A. CEB. HPLCC. IEFD. SDS-PAGE1.48、下列哪些蛋白分子量测定,不适合用SDS-PAGEABD。A. 糖蛋白B. 组蛋白C. 免疫球蛋白D. 极端酸性蛋白质1.49、下列哪些蛋白分子量测定,适合用SDS-PAGEC。A. 胃蛋白酶B. 木瓜蛋白酶C. 异丙基苹果酸脱氢酶D. 葡萄糖氧化酶1.50、可用于了解蛋白组成,蛋白分子和等电点的电泳技术是D。A. 凝胶电泳B. 等电点聚焦电泳C. 毛细管电泳D. 双向电泳1.51、工业上使用强酸型和强碱型离子交换树脂时,为避免设备腐蚀,一般先将其转变为C。A. 钠型和磺酸型B. 铵型和磺酸型C.钠型和氯型 D. 铵型和氯型1.52、钠型强酸性树脂常用 B 再生。A. NaOH溶液B. NaCl溶液C. Na2SO4溶液D. NaNO3溶液1.53、氢型强酸性树脂常用 C 再生。A. NaOH溶液B. NaCl溶液C. H2SO4溶液D. CH3COOH溶液1.54、氯型强碱性树脂常用 C 再生。A. NaOH溶液B. HCl溶液C. NaCl溶液D. MgCl溶液1.55、羟型强碱性树脂常用 A 再生。A. NaOH溶液B. HCl溶液C. H2SO4溶液D. (NH4)2SO4溶液1.56、在采用离子交换技术时,对弱酸性树脂pH应选择B。A. pHpK产物pK树脂B. pK产物pHpK树脂C. pK产物pK树脂pHD. pK树脂pHpK物质1.57、在采用离子交换技术时,对弱碱性树脂pH应选择D。A. pHpK产物pK树脂B. pK产物pHpK树脂C. pK树脂pK产物pHD. pK树脂pHpK物质1.58、在吸附分离技术中,无机盐对吸附的影响有BC。A. 低浓度无机盐干扰吸附B. 低浓度无机盐不会干扰吸附C. 高浓度无机盐有利于吸附D. 高浓度无机盐有不利于吸附1.59、吸附色谱分离的依据是A。A. 固定相对各物质的吸附力不同B. 各物质分子大小不同C. 各物质在流动相和固定相的分配系数不同D. 各物质与专一分子的亲和力不同1.60、分配色谱分离的依据是C。A. 固定相对各物质的吸附力不同B. 各物质分子大小不同C. 各物质在流动相和固定相的分配系数不同D. 各物质与专一分子的亲和力不同1.61、表示色谱柱效的参数有B。A. 分离因数B. 理论塔板数或理论塔板高度C. 分辨率D. 阻滞因数1.62、NPC适用于分离ABCD。A. 中性样品B. 有极性差别的溶质C. 脂溶性样品D. 异构体1.63、利用蛋白质上疏水基团作用的大小不同而得到分离的色谱技术有BD。A. NPCB. RPCC. IECD. HIC1.64、HPLC是哪种色谱的简称_ C_。A. 离子交换色谱 B. 气相色谱 C. 高效液相色谱 D. 凝胶色谱1.65、洗脱体积是C。A、凝胶颗粒之间空隙的总体积 B、溶质进入凝胶内部的体积C、与该溶质保留时间相对应的流动相体积 D、溶质从柱中流出时所用的流动相体积1.66、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种类很多,但是无论何种高效液相色谱仪,基本上由 D 组成。A. 高压输液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过滤系统、记录系统或色谱工作站等五大部分 B. 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记录系统或色谱工作站四大部分C. 高压输液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四大部分 D. 高压输液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记录系统或色谱工作站等五大部分二、填空题第一章绪论1、_是生物技术实现产业化的关键,而_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答案:下游技术,产品分离纯化2、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的任务是_。答案:从混合物中用最低的投入获得最高的产出3、_是指经生物工程下游技术所获得的目的物只具有一种完全相同的成分。答案:均一性第二章发酵液预处理1、在发酵液中,对产物提取影响最大的杂质是_和_。答案:高价无机离子,可溶性杂蛋白2、发酵液脱色时,常采用_。答案:吸附法3、在四环类抗生素发酵液中,采用_和_的协同作用生成亚铁氰化锌钾的胶状沉淀来吸附蛋白质。答案:黄血盐,硫酸锌4、在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中,加入氯化钙和_,两者生成庞大的凝胶,把蛋白质、菌体及其他不溶性粒子吸附,并包裹在其中而除去,从而可加快过滤速率。答案:磷酸氢二钠5、蛋白质是两性物质,在_溶液中,能与一些阴离子如三氯乙酸盐、水杨酸盐等形成沉淀;在_溶液中,能与一些阳离子如Fe3+、Ca2+、Mg2+等形成沉淀。答案:酸性,碱性7、升高温度不但可有效降低发酵液_,还可使发酵液中蛋白质_,从而提高了发酵液过滤速率。答案:黏度,凝聚8、在新生霉素发酵液中加入氯化钙和磷酸钠,生成的磷酸钙沉淀可充当_,另一方面可使某些蛋白质凝固。答案:助滤剂9、四环类抗生素发酵液常采用 除去钙离子。答案:草酸钙10、对于发酵液中的铁离子,可加入 ,使其形成 沉淀而除去。答案:黄血盐、普鲁士蓝12、在发酵液中加入的_和某些可溶性盐类发生反应生成的沉淀不仅能防止菌丝体粘结,使菌丝具有块状结构,而且沉淀常常本身可作为_,并且能使胶状物和悬浮物凝固,从而改善过滤性能。答案:反应剂、助滤剂第三章细胞破碎技术1、细胞破碎的主要阻力来自于_。答案:细胞壁2、机械破碎细胞主要有_法、_-法、_法和_法等方法。答案:珠磨, 高压匀浆, 超声波, 微波3、珠磨法适用于绝大多数微生物破碎,特别适用于_和一些有_的微生物细胞。答案:丝状菌、亚细胞器4、_法是各种细胞破碎方法中最温和的。答案:渗透压冲击5、_法是将浓缩的菌体悬浮液冷却至25形成冰晶体,利用500MPa以上的高压冲击,使冷冻细胞从高压阀小孔中挤出。使包埋在冰中的微生物变形而引起细胞破碎。答案:Xpress6、在进行细胞破碎时,_法对于存在于细胞质并靠近细胞膜的胞内产物释放效果较好。答案:冷冻融化7、碱处理法破碎细胞的同时,也有利于_的释放。答案:两性物质8、_和_等变性剂,可使细胞破裂。答案:盐酸胍, 脲9、_法是利用生物酶反应,分解破坏细胞壁上的特殊化学键而达到破壁的目的。答案:酶溶第四章萃取2、对于一个完整的萃取过程,常常在萃取和反萃取过程中增加_,其目的是除去与目标产物同时萃取到有机相的杂质,提高_。答案:洗涤操作、反萃液目标产物的纯度3、萃取的理论基础是_。答案:分配定律4、在溶剂萃取中,被提取的溶液被称为_,其中欲提取的物质被称为_,用以进行萃取的溶剂被称为_;经接触分离后,大部分溶质转移到萃取液中,得到的溶液称为_,而被萃取出溶质的料液称为_。答案:料液、溶质、萃取剂、萃取液、萃余液5、工业萃取操作包括三个步骤,即_、_和_。答案:混合、分离、溶剂回收7、萃取剂应对产物有较大的_和较高的_。答案:分配系数、选择性8、在溶剂萃取中,水相中弱酸性产物的分配系数随pH增大而_,弱碱性产物的分配系数随pH增大而_。答案:降低、增大9、在溶剂萃取中,应根据被萃取物的_值控制溶液pH:弱酸性产物_;弱碱性产物_。答案:pK、pHpK10、有些产物的水溶性很强,如氨基酸、抗生素,在溶剂中的分配系数很小,甚至为零。在采用溶剂萃取时,需加入_。答案:带溶剂(化学萃取剂)12、破乳的原理主要是破坏乳浊液的_和_。答案:膜、双电层13、两种聚合物溶液混合时,形成双水相系统取决于_和_,其中_占主导地位。答案:熵的增加、分子间作用力、分子作用力14、在双水相中,两相的形成条件和定量关系常用三角形或直角坐标_表示。答案:相图16、反胶团体系是_、_及_组成。答案:水、有机相、表面活性剂20、反胶团萃取蛋白时,必须使蛋白质电性与表面活性剂极性基团的电性;对大分子蛋白质,还必须增大_的绝对值。答案:相反、pHpI22、在反胶团萃取中,反胶团的含水率与_正相关。答案:萃取率23、超临界流体具有双重特性:_接近液体,萃取能力强;_接近气体,传质性能好。答案:密度、黏度24、在超临界萃取中,单一组分超临界萃取剂常达不到理想的萃取效果,为提高萃取效果常常在超临界萃取剂中加入_,添加量一般不超过_。答案:夹带剂(改性剂或共溶剂)、15%25、在超临界萃取中,为提高萃取效果常常在超临界萃取剂中加入夹带剂。夹带剂一般选用_介于超临界流体和被萃取物之间的溶剂。答案:挥发度第五章膜分离技术2、电渗析的核心是_。答案:离子交换膜4、应用对称微孔膜,孔径为0.02514m,压力差为0.050.5MPa的膜分离技术为_。答案:微滤(MF)5、应用不对称微孔膜,孔径为0.0010.02m,压力差为0.11MPa的膜分离技术为_。答案:超滤(UF)6、应用不对称膜或复合膜,孔径为0.11nm,压力差为0.51MPa的膜分离技术为_。答案:纳滤(NF)7、应用不对称膜或复合膜,孔径为0.11nm,压力差为110MPa的膜分离技术为_。答案:反渗透(RO)8、_可用于传统分离手段较难处理的恒沸物及近沸点物系的分离。答案:渗透蒸发11、膜的孔道特征包括_、_和_。答案:孔径、孔径分布、孔隙度12、较好的膜应该有陡直的_,可使不同相对分子量的溶质完全分离。答案:截留曲线13、_是指料液的流动方向与膜平行;流动的剪切作用可大减轻_现象或_,使透过通量维持在较高水平。答案:错流过滤、浓差极化、凝胶层厚度14、影响膜使用寿命的因素有膜的_作用、膜的_作用、膜的_和膜的_。答案:致密、水解、污染、清洗15、减轻膜污染的方法有_、_和_。答案:料液预处理、选择合适的膜或改变膜的表面性质、改变操作条件22、液膜与生物膜在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含有_相当于生物膜的类脂体,_相当于生物膜中的蛋白质载体。答案:表面活性剂的膜溶剂、流动载体(萃取剂)23、在液膜分离技术中,根据流动载体供能方式的不同,载体迁移分为_迁移和_迁移。答案:反向、同向24、乳化液膜分离工艺流程一般由_、_和_三部分组成。答案:乳化液制备(制乳)、分离浓缩、破乳化25、在乳化液膜分离工艺中,破乳化方法通常有:_法、_法、_法、_法。答案:高速离心、加热、化学破乳、静电破乳26、液膜的种类有_、_、_、_、_。答案:整体膜、单滴型液膜、乳状液膜、支撑液膜、流动液膜第六章结晶1、纯净的过饱和溶液可维持在一定的_范围内无晶体析出的状态称为_。答案:过饱和度、介稳状态2、当_超过某一特定值时,过饱和溶液中就会自发形成大量晶核,这种现象称为_。答案:过饱和度、成核3、在饱和与过饱和温度曲线上,第一介稳区内不会自发成核,当加入结晶颗粒时,结晶会生长,但不会产生_,这种加入的结晶颗粒称为_。答案:新晶核、晶种4、溶液达到_是结晶的前提,_是结晶的推动力。答案:过饱和、过饱和度5、在结晶操作时,温度变化(冷却、蒸发速度)应与结晶_相适应,维持一定的溶液过饱和度。答案:生长速率6、当结晶速度过大时,常发生若干颗晶体聚结成为_现象,此时易将母液等杂质包藏在内,或因晶体对溶剂亲和力大,晶格中常包含溶剂。答案:“晶簇”7、为防止晶簇现象产生,在结晶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度_。答案:搅拌8、晶体的生长过程由溶质_和晶体_组成。答案:扩散、表面化学反应9、晶体中吸藏的杂质和晶格中的有机溶剂可以通过_的方式除去。答案:重结晶10、结晶时,如果杂质与晶体具有相同晶形(晶习)时,称为_。答案:同晶现象11、晶习修改剂可改变结晶行为,包括晶体_、_和_等。答案:外部形态(晶习)、粒度分布、促进生长速率第七章沉淀技术1、同类分子或离子以有规则排列形式析出称为_,以无规则的紊乱排列形式析出称为_。答案:结晶、沉淀2、蛋白质表面的_层和_层,使蛋白质溶液形成稳定的胶体系统。答案:水化、双电5、通常,在蛋白质盐析时,般粗提蛋白质时,常用_分级盐析法;进一步分离、纯化用_分级盐析法。答案:Ks、6、在水溶液中,蛋白质表面由_区、_区和_区构成。答案:荷电、亲水、疏水7、盐析法中的盐浓度通常以盐溶液的_表示,即盐的实际浓度与_之百分比。答案:饱和度、饱和浓度或饱和溶解度8、等电点沉淀法适用于_较强的蛋白质。答案:疏水性10、聚电解质沉淀法中,聚电解质的作用与_相似,还兼有一些_和_等作用。答案:絮凝剂、盐析、降低水化程度11、金属离子沉淀法的优点是它们在_中对蛋白质有较强的沉淀能力,处理后残余的金属离子可用_或_除去。答案:稀溶液、离子交换树脂、螯合剂12、使用有机溶剂沉淀蛋白质时,操作要在_中进行。答案:冰浴第八章 电泳分离技术1、电泳的先决条件是溶质粒子必须_。答案:带电2、不同的带电粒子在同一电场的运动速度不同,可用_来表示。答案:迁移率3、带电颗粒在电场中的迁移速度与本身所带的_,_和_有关。答案:净电荷数、颗粒大小(分子量)、分子形状4、_是电渗流产生的原因。答案:双电层5、_电泳是毛细管电泳的基本形式。答案:毛细管区带6、毛细管等速电泳需在毛细管内预先加入_和_。答案:前导电解质、尾随电解质7、毛细管电渗色谱是以_为流动相驱动力。答案:电渗流9、电泳分离胶通常分为_胶和_胶两种。答案:均一、梯度10、在电泳凝胶染色中,考马斯亮蓝灵敏度为_/带;银染色法灵敏度为_/带;荧光染色法为_/带。答案:0.20.5ug、2ng、5ng12、_技术是获得复杂样品蛋白图谱的唯一可行技术。答案:双向电泳第九章吸附分离技术1、根据作用力,吸附可分为_吸附、_吸附和_。答案:物理、化学、离子交换2、离子交换树脂是由_、_和_组成。答案:骨架、功能(固定)离子基团、活性离子(反离子,可交换离子)4、根据化学功能团,可将离子交换树脂分为_交换树脂、_交换树脂、_交换树脂、_交换树脂。答案:强酸性阳离子、弱酸性阳离子、强碱性阴离子、弱碱性阴离子5、根据物理结构,离子交换树脂分为_树脂和_树脂。答案:凝胶、大网格(大孔)6、交换容量是表征离子交换能力的重要参数,分为_容量和_容量。答案:总交换、工作交换7、在进行离子交换过程中,当交换至_时,应停止交换。答案:漏点8、_-是应用离子交换法的关键。答案:选择合适的树脂9、在离子交换中,洗脱条件一般应和吸附条件_。答案:相反10、采用吸附提取的生化物质是弱极性或非极性,一般选择_性或_性吸附剂。答案:非极、中等极第十章色谱分离技术1、在柱色谱中,_表示溶质移动速度与流动相移动速度之比;在板色谱和纸色谱中,_表示溶质移动距离与同一时间流动相移动距离。答案:阻滞因数(Rf)、阻滞因数(Rf)2、在洗脱曲线图中,相邻两个峰的分离程度用_表示,其定义为两个邻峰之间的距离除以_。答案:分辨率(分离度)、两个峰宽的平均值3、在色谱图中,从进样开始到柱后出现样品的浓度极大值所需的时间为_。答案:保留时间4、在凝胶色谱中,当流动相为有机溶剂时,称为_;当流动相为水溶液时,为_。答案:凝胶渗透色谱(GPC)、凝胶过滤色谱(GFC)6、凝胶色谱过滤介质的排阻极限是指不能扩散到凝胶颗粒内部的最小分子的_。答案:相对分子质量7、凝胶色谱的_是指,能为凝胶阻滞并且相互之间可以得到分离的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范围。答案:分级范围9、在正相色谱中,_选择极为关键。答案:溶剂的极性10、固定相为极性,流动相为非极性的色谱是_。答案:正相色谱(NPC)11、_色谱主要用于分离含有疏水基团较多的蛋白质。答案:疏水(HIC)12、在HIC分离过程中,以盐溶液为流动相,在略低于_的盐浓度进料,然后逐渐降低流动相离子强度进行洗脱分离。答案:盐析点16、阳离子交换树脂按照活性基团分类,可分为_型和_型,其典型的活性基团分别有_和_。答案:强酸、弱酸、磺酸基团、羧基18、 CM Sepharose是_离子交换树脂,其活性基团是_。答案:阳、羧甲基19、 DEAE Sepharose是_离子交换树脂,其活性基团是_。答案:阴、二乙基氨基乙基三、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1、生物工程下游技术:指从动、植物细胞或组织培养液,或微生物发酵液中分离、纯化生物产品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的总称。第二章发酵液预处理1、凝聚:指在投加的电解质作用下,胶体脱稳并使粒子相互聚集成mm 大小块状凝聚体的过程。2、凝聚值:使胶粒发酵凝聚作用的最小电解质浓度(mmol/L)称为凝聚值。3、絮凝:指在某些高分子絮凝剂存在下,基于架桥作用,使胶体粒子交联成网,形成10mm大小絮凝团的过程。5、混凝:在发酵液中,加入阳离子型高分子絮凝剂或者非阳离子型高分子絮凝剂与无机凝聚剂时,出现具有凝聚和絮凝的现象,称为混凝。第三章细胞破碎技术1、细胞破碎技术:是指利用外力破坏细胞膜和细胞壁,使细胞内容物包括目的产物成分释放出来的技术。2、冷冻融化法:是将细胞放在低温下突然冷冻而在室温下缓慢融化,使细胞破碎的方法。3、Xpress法:是将浓缩的菌体悬浮液冷却至25形成冰晶体,利用500MPa以上的高压冲击,使冷冻细胞从高压阀小孔中挤出,由于冰晶体的磨损使包埋在冰中的微生物变形,导致细胞破碎。4、化学渗透破壁法:某些有机溶剂、抗生素、表面活性剂、金属螯合剂、变性剂等化学药品都可以改变细胞壁或膜的通透性,从而使内含物有选择地渗透出来,这种处理方式称为化学渗透法。第四章萃取1、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两相之间分配系数的不同而使溶质得到纯化或浓缩的方法。2、反萃取:在萃取分离过程中,调节水相条件,将目标产物从有机相转入水相的操作。5、分配系数:在恒温恒压条件下,溶质分配在两个互不相溶的溶剂中,达到平衡时溶质在两相中的活度之比为一常数K,这个常数称为分配系数。9、乳化:水或有机溶剂以微小液滴形式分散于有机相或水相中的现象。10、双水相萃取:双水相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双水相系统间分配系数的差异来进行萃取的方法。14、反胶团:将表面活性剂加入有机溶剂中,当浓度超过临界胶团浓度时,形成亲水基团朝内、亲油基团朝外的、具有极性内核的聚集体,称为反胶团。15、超临界萃取技术:是以超临界流体作为萃取剂,从液体或固体中萃取出特定成分,然后降压或改变温度析出产物的技术。16、超临界流体:是高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条件下存在的物质。在临界温度、临界压力以上,无论压力多高,流体都不能液化但流体的密度随压力增高而增加。17、夹带剂:在超临界流体中加入少量与被萃取物亲和力强的组分,以提高其对被萃取物的选择性和溶解度,添加的这类物质称为夹带剂,也称改性剂或共溶剂。第五章膜分离技术1、膜分离技术:以选择性透膜为分离介质,通过在膜两边施加一个推动力时,使原料侧组分选择性地透过膜,以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7、膜的截留分子量:表示达到一定截留率(通常为90%或95%)时,溶质的相对分子量。8、浓差极化:在膜过滤时,随溶剂不断透过膜,大分子溶质被带到膜表面,但不能透过,就被截留在膜的表面上,造成膜面浓度升高,产生膜面到主体溶液之间的浓度梯度,这种浓度差导致溶质自膜面反扩散至主体溶液中的现象称为浓差极化。9、凝胶极化:在膜过滤过程中,当膜表面浓度超过溶质的溶解度时,溶质会析出形成凝胶层,这种现象称为凝胶极化。10、膜污染:是由于固体粒子或料液中某些溶质在膜面或膜孔内吸附、沉积,造成膜孔径变小或堵塞,使膜通量大幅度降低,分离性能变差,目标产物的回收率下降的现象。11、液膜分离技术:利用液膜把两个互溶的、但组成不同的溶液隔开,使其中一侧溶液中的溶质选择性地透过液膜进入另一则,实现溶质之间的分离技术。12、乳状液膜系统:由膜相、外相和内相三相组成,膜相由烷烃物质组成,最常见的外相是水相,内相一般是微水滴。16、静电破乳:利用高压电场的作用使乳液滴带电,在电场中电泳。在交变电场中的乳滴泳动使其受到不同方向的剪切作用而被破坏。第六章结晶1、结晶:是从液相或气相生成形态一定、分子(原子或离子)有规则排列的晶体现象。2、化学反应结晶:在溶解度较高的溶质溶液中,加入化学试剂产生溶解度较低的新物质而结晶析出的方法。3、盐析结晶:加一种物质于溶液中,以使溶质的溶解度降低,形成过饱和溶液而结晶析出的方法称为盐析结晶。5、结晶的初级成核:在过饱和结晶溶液中的自发成核现象。6、结晶的二次成核:向介稳态过饱和溶液中加入晶种,会有新晶核产生,这种现象称为二次成核。7、吸藏:指母液中杂质吸附于晶体表面,如果晶体生长过快,杂质甚至会机械地陷入晶体。第七章沉淀技术1、沉淀技术:是指在溶液中加入沉淀剂使溶质溶解度降低,而形成无定形沉淀从溶液中析出从而达到分离的一种技术。2、盐析:在高浓度的中性盐存在下,蛋白质(酶)等生物大分子物质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降低,产生沉淀而析出的过程。4、Ks分级盐析法:在一定pH和温度下,改变体系盐的浓度(离子强度)进行盐析的方法。5、分级盐析法:在一定离子强度下,改变pH和温度进行盐析的方法。7、等电点沉淀:利用两性物质在pH等于其等电点的溶液中溶解度最小的原理进行沉淀分级的方法称为等电点沉淀。8、有机溶剂沉淀:在溶液中加入极性有机溶剂,使溶质从溶液中沉淀析出,这种方法称为有机溶剂沉淀。第八章 电泳分离技术2、区带电泳:为了消除或减少电泳过程中的对流和溶质组分的扩散,电泳常在多孔介质的载体(或称支持体)上进行,称区带电泳。4、毛细管电泳:是以高压电场为驱动力,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的高效液相分离技术。5、电渗流:是指毛细管中因轴向直流电场作用而发生的溶剂整体的定向流动。12、凝胶电泳:是以三元网状结构为载体进行电泳的分离技术。13、等电聚焦电泳:利用具有pH梯度的支持介质分离等点电不同的蛋白质的电泳技术。14、双向电泳:也称二维电泳,将样品经一向电泳后,在它的垂直方向再进行第二向其他类型的电泳技术。第九章吸附分离技术1、离子交换法:是应用合成的离子交换剂作为吸附剂,将溶液中的物质,依靠库仑力吸附在交换剂上,然后用合适的洗脱剂将吸附物质从交换剂上洗脱下来,达到分离、浓缩、提纯的目的。4、总交换容量:是指离子交换剂所能提供的可交换离子的总量,通常采用与无机离子的交换反应来测定,用每克干树脂交换1价离子的物质的量(mmol)来表示。5、工作交换容量:利用交换剂提取生化物质来测定,当流出液中被交换离子的含量达到漏出点时的交换容量,用每ml树脂所交换生化物质的量来表示。6、洗脱:就是用亲和力更的同性离子取代树脂上吸附目的产物,达到分离和浓缩的目的。7、吸附分离技术:是利用适当的吸附剂,在一定的操作条件下,使有用目标产物或有害成分被吸附剂吸附,富集在吸附剂表面,然后再以适当的洗脱剂将吸附的物质从吸附剂上解吸下来,从而达到浓缩和提纯的目的。第十章色谱分离技术1、色谱分离技术: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种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分子的形状和大小、分子的极性、吸附力、分子亲和力、分配系数等)不同,使各组分以不同程度分布在两相中,其中一个相是固定的,称为固定相;另一个相是流动的,称为流动相。当流动相流过固定相时,各组分以不同的速度移动,而达到分离的目的。也称色层分离或层析分离。2、凝胶色谱:是以各种具有网状结构的凝胶颗粒为固定相,根据料液(流动相)中所含各种组分的分子大小不同而达到物质分离目的的一种色谱技术。3、离子交换色谱:利用离子交换剂为固定相,通过带电的溶质分子与固定相中可交换离子进行交换而达到分离纯化的方法。7、正相色谱:固定相为极性,流动相为非极性,当混合物随流动相通过固定相时,极性较强的化合物被保留,极性较弱的化合物先被洗脱下来。8、反相色谱:是利用表面非极性的反相介质为固定相,极性有机溶剂的水溶液为流动相,是根据溶质极性(疏水性)的差别进行分离纯化的液相色谱技术。9、疏水色谱:是采用具有弱疏水性基团的填料作为固定相,以含盐的水溶液作为流动相,根据溶质分子的疏水性差异从而与固定相间疏水相互作用的强弱不同实现分离的色谱方法。10、共价色谱:是将含有二硫键的配基(如巯基、巯丙基)固定在色谱介质上,蛋白质表面的巯基与二硫键通过共价键学结合,以吸附蛋白质,没有巯基的蛋白质分子通过色谱柱,然后利用其他小分子的巯基洗脱液(如半胱氨酸、巯基乙醇)还原二硫键即可将蛋白质洗脱下来,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11、亲和色谱:是指利用生物分子与固定相表面的亲和配基所亲和力的差异而进行层析分析的方法。16、径向色谱:采用了径向流动技术,样品和流动相沿径向流动。流动相和样品可以从色谱柱的周围流向柱圆心,也可以从色谱柱圆心流向柱的周围。17、色谱阻滞因数:溶质在色谱柱(纸、板)中的移动速率与流动相移动速率之比称为阻滞因数,以Rf表示。四、问答题4.1、生物工程下游技术按生产过程划分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任务是什么?答:发酵液预处理、固液分离、细胞破碎:除去发酵液中的不溶性固形物杂质和分离菌体细胞;分离胞内产物,收集细胞后进行细胞的破碎和细胞碎片分离。提取:除去与产物性质差异较大的杂质浓缩:主要去除水分,提高产物浓度纯化:去除与产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比较接近的杂质。成品化:根据质量标准和产品剂型制作产品。4.2、根据目标产物,如何选择发酵液预处理过程?答:目标产物是胞外产物,发酵通过离心或过滤实现固液分离,使其转入液相;目标产物是胞内产物,先通过离心或过滤收集细胞并洗涤,然后细胞经破碎或整体细胞萃取使目标产物释放,转入液相,再进行细胞碎片分离。目标产物是细胞本身,通过离心或过滤获得细胞,然后对细胞进行洗涤、干燥。4.3、发酵液预处理的目的是什么?答:去除发酵液中部分杂质改善发酵液理化性质,有利于固液分离使产物转入便于后处理的一相中4.4、如何通过改变发酵液过滤特性,来提高过滤速度?答:降低液体粘度 调整pH 凝聚与絮凝 加入助滤剂加入反应剂4.5、珠磨法破碎细胞的原理。答:细胞悬浮液与极细的玻璃小、石英砂、氧化铝(d1mm)等研磨剂一起高速搅拌,细胞与研磨剂之间相互碰撞、剪切,使细胞破碎,释放出内含物。在珠液分离器的作用下,研磨剂留在破碎室内,浆液流出。4.6、高压匀浆法破碎细胞的原理。答:利用高压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