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蜻蜓》的教学案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5405652 上传时间:2021-12-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放飞蜻蜓》的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放飞蜻蜓》的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放飞蜻蜓》的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放飞蜻蜓的教学案例问题提出: 本文是一篇记事的文章,通过讲述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因势利导,教育孩子懂得蜻蜓是人类的朋友,并放飞蜻蜓的故事,教育学生要爱护有益的动物,激发学生探求有关动物的科学知识的兴趣。 课文层次清楚,语言简洁,通过人物具体明白的对话,推进故事的发展,引起学生的阅读的兴趣,从中了解有关的科学知识,受到教育,并体会到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下一辈的关心爱护和谆谆教导。 “捉蜻蜓”“识蜻蜓”“放飞蜻蜓”,这三部分环环紧扣,前后关联,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案例描述:一 阅读文本,走近陶行知。 (出示蜻蜓图片)师:同学们看,多么可爱的蜻蜓呀!孩子们好不容易捉住嘞它,怎么舍得放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生:齐读课题。师;孩子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他是(出示头像课件)生:陶行知先生师:他是一位大教育家,课文中陶行知先生是怎样循循善诱的教育孩子们的呢?我们一起来读课文,(课件出示要求:自由地读课文,划出描写陶先生神态、动作的词句,再读一读,体会体会,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读、划,教师巡视指导。 师:1.你把你的感受写在书上,这个学习方法很好。 2.要注意读书的姿势。师:我们来交流一下,你划出了什么?1、生:我划出了第二自然段中“慈爱的抚摸”。师:你体会到了出了什么?(课件出示第二节内容)生:我体会到了陶先生的慈爱。师:你能具体的谈谈吗?( 生迟疑)师:陶先生在什么情况下慈爱的抚摸翠贞的小辫子的?生:是在翠贞捉蜻蜓的时候。师:陶先生认为捉蜻蜓这件事,翠贞做得对吗?生:不对,但是他没有批评他,反而慈爱的抚摸翠贞的小辫子,所以我认为他很慈爱。师:请你来读一读。 生读第二自然段。师:好一个慈爱的陶先生!其他同学你感受到了什么?老师想听到不同的见解。生:我觉得陶先生很亲切。师:请你读一读好吗?生读。师:平时谁慈爱的抚摸过你的小辫子?跟你说了什么?想一想体会体会再来读。生再读。师:这一次你读的很好!读出了陶先生的和蔼可亲。还有谁想读一读这句话?生读。师:好亲切的陶先生!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2、师:你还划出了哪些词语?生: 我划出了第六自然段中“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师:(课件出示第六自然段)从这里你体会到什么?看出了陶先生的什么?生:我觉得陶先生很有耐心。师:你能说的具体些吗?生:他不顾形象。师:不顾形象?哦,你是说他不顾大教育家的生:他不顾自己是个大教育家的形象,不怕脏,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师:为什么?生:为了让孩子们知道蜻蜓是我们的好朋友,我觉得他很有耐心。师:说的多好啊!你能读一读吗?生读第六自然段。 师;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课件字变红)生:是。师:把这句话说完整。生:蜻蜓是我们的好朋友。师;陶先生为什么不像你们这样说呢?而是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他这样说你体会出什么?生:他很尊重学生。师:真不愧是大教育家!想一想,再体会体会陶先生的话,谁来读?生读。师:你长大了也能成为大教育家!谁还能读出陶先生的语气?生读。师:你读懂了陶先生的心思!谁再来读?生读。师:真好!多会说话的陶先生啊!男同学,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会一起读一读吧。男生齐读。师:男生读的真好,女生,我们能落后吗?生:不能!师: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女生读。师:读的真好!老师建议你们在读人物对话的时候,注意一下前面的提示语,你的书会读的更好。3、师:还有谁想和我们交流?生:我划除了“取过”和“高高举起”。 (课件出示第七自然段)我觉得用取过这个词说明他很爱护蜻蜓。师:为什么要高高举起?生迟疑。师:可以联系书上的插图。生:他把蜻蜓高高举起,孩子们才能看得清楚。师:多么关心孩子啊,处处为孩子着想。我们一起把这段话读一读。生齐读。4.师:还有谁划出了什么?生:老师,我划出了第十自然段中“小心地翻过去”(课件出示第十自然段)师:你读出了什么?生:陶先生害怕伤害蜻蜓,所以很小心。师:你真细心,这个小动作都能找出来!小细节见大情怀!是的,他要求孩子们放飞蜻蜓,他自己也十分爱护蜻蜓。小心的翻过去师:谁来读这句话? 生读。师:孩子,轻点,慢点,别伤害了它呀!谁再来读?生读。师:看来你是个细心的孩子!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第十自然段。5、师;还有谁想说一说?生:老师,我还划出了第十一自然段的“用商量的口吻”(课件出示第十一自然段,字变红)师:你体会到什么?生:我体会到了陶先生和孩子们说话很亲切没有命令,而是商量,很慈祥。师:你能有商量的口吻来读一读吗?生读。师:他读的怎么样?生:很流利,但是商量的口吻读的不太好。师:想一想如果你要跟老师商量让老师把书借给你,你怎么说?用什么语气?老师就会心甘情愿的把书借借你了?生(想了想):老师,请您把语文书借给我用一下,好不好?师;听了你的话,老师心里很舒服,非常愿意把语文书借给你!(商量的语气)那你能用商量的语气把这句话再读一遍,好不好?生再读。师:嗯,你这位陶先生的话,孩子们一定爱听!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齐读。6、师:还有谁有补充的吗? 生举手。师:同学们还有很多想说的,是啊,陶先生对孩子的关爱随处可见。他就是这样一位懂得尊重别人、关爱生命大教育家,他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让孩子们心甘情愿,开心的生:齐读课题。师:他说-课件出示名言: 捧着一颗心来,(师引读,生齐读)不带半根草去。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同学们,关于陶先生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课后请同学们(课件出示:读名言、讲故事、走近陶行知。)放飞蜻蜓案情分析:放飞蜻蜓是一个娓娓道来清新的小故事。如何让学生体会陶先生对孩子的耐人寻味的教育,又能激发先生对蜻蜓知识的了解,对小动物的探究兴趣,是教学的重点。在教学时,我体会了以下几点:一、抓住关键语句,走近陶行知。上课伊始,利用舒缓的音乐,精美的图片,激发孩子对蜻蜓的喜爱,再引出陶先生,出示读书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划出描写陶先生神态、动作的语句,体会体会,你能感受到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划、悟。文中的“慈爱的抚摸,商量的口吻、小心地翻着”我与孩子们共同在这些灵动的词语引领下走进文本、阅读文本、感悟文本中陶先生的循循善诱的教育,孩子们具体地说出自己对这些关键词的理解,并能在读正确、通顺的基础上读出自己的理解与体会。品味课文的细节,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感受陶先生的人格魅力。二、利用文本知识延伸,激发探究的兴趣。学生默读课文,通过陶行知与孩子们的对话,说说对蜻蜓的了解。学生紧扣文本,提出吃食、尾巴、眼睛三个方面的知识,并整合书本资源与课前收集到的资料。来介绍自己所了解的蜻蜓,利用蜻蜓知识大比拼的环节,目的在于激发孩子探究动物世界的兴趣,有的学生展示了精彩的手抄报,有的介绍了蜻蜓的一生,有的解释了什么叫蜻蜓点水 孩子们面前的图片、资料和书中用钢笔做出的有关蜻蜓知识的记号,让我明白了,他们关于蜻蜓知识的了解并不比老师少。回顾课堂教学,也留下了许多遗憾,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教学时间把握不准。在上课时,由于紧张,总想使课堂的每个环节都展现的非常完美,所以在时间的把握上有失偏颇,以至于在教学第一环节阅读课文,指导感情朗读,感悟人物形象的教学时间过长,而导致让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蜻蜓知识环节的第二教学时间显得有些紧张。二、忽视课堂生成性资源的产生。由于我迫切希望课堂流畅顺利,所以有时替代了学生的思维,都觉得这是教学的需要,忽视了学生的生成性资源的产生,让精彩从身边溜走,这主要在于我没有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以及当课堂出现意外花絮时我缺乏课堂机智。例如:学生在回答陶学生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他的体会是陶学生不顾形象。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否定了孩子的回答,其实回想起来只要顺势引导,让孩子体会一个大教育家如此做得目的,体会陶先生的平易近人与耐心等,只要多问一个为什么的问题,一定能够让孩子口中生花!经过了这次活动,我的收获很多:上课的过程告诉我:任何课只是一节课,一节面对学生的课。学会倾听学生的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来开展教学,才能上出精彩。备课组老师教会我:理解教案的设计目的,才能成功的执行。陶行知学生教育我:真正的教育不是告诉,而是启发和诱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