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 地理创新设计二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文档:第一部分 技能四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3278866 上传时间:2021-11-3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 地理创新设计二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文档:第一部分 技能四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新教材 地理创新设计二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文档:第一部分 技能四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新教材 地理创新设计二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文档:第一部分 技能四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精品教学资料(新教材) 2019.4技能四地理示意图的判读类型一地理原理示意图的判读典题示例水循环原理示意图的判读【典例1】(2016·课标全国,79)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1)(3)题。(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2)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降水量增加坡面径流增加蒸发(腾)量增加地下径流增加A. B. C. D.(3)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解析第(1)题,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森林植被遭破坏后,其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下渗和地下径流减少,雨季降水多数转化为地表径流,且地表径流汇集速度加快,导致河流径流量大增;而旱季时河流因缺少地下水补给,径流量大减,因此导致河流径流量的年内变化增大。选B。第(2)题,森林植被恢复后,蒸发(腾)量增加,地表植被保持水土的能力增加,地表水下渗作用增强,地下径流增加,该山地的坡面径流减少。选C。第(3)题,森林植被恢复后,其涵养水源的能力增加,下渗量增加,坡面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因而甲、乙两条河流径流总量减少。岩层向乙河倾斜,雨水下渗到透水岩层后汇入乙河,乙河径流量增加,而甲河径流量减少。选D。答案(1)B(2)C(3)D方法总结地理原理示意图的判读地理原理示意图是反映地理事物的成因、原理和规律的图形。常见的有地球公转示意图、太阳光照示意图、大气环流示意图、气旋与反气旋形成示意图、季风成因示意图、台风示意图、地震构造示意图、背斜和向斜示意图、城市中工业布局示意图等。解读地理原理示意图的方法如下:培优演练题组一由原理示意图分析太阳能开发应用1.(2017·潍坊模拟)屋顶太阳能发电就是在房屋顶部固定安装光伏电池进行发电,当阳光直射太阳能板时发电效果最好。图1是“杭州(约30°N)居民安装屋顶太阳能的设计简图”,图2为“我国二十四节气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限制屋顶太阳能发电大规模推广的原因是()发电设备投资较大,成本较高发电量不稳定占用土地面积大无污染,可再生A. B. C. D.(2)正常年份该屋顶太阳能发电量最小的时段是()A.12月中旬至次年1月中旬B.6月中旬至7月中旬C.7月中旬至8月中旬D.3月中旬至4月中旬(3)若只考虑太阳辐射强度,则下列节气正午该屋顶太阳能发电效果最好的是()A.惊蛰 B.夏至 C.清明 D.大暑解析第(1)题,屋顶太阳能发电设备投资较大,成本较高;同时受天气影响发电量不稳定,限制其大规模推广。第(2)题,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中旬受梅雨天气影响,杭州阴天多,太阳辐射量少,发电量最少。第(3)题,结合图示信息,根据太阳能板与水平面夹角,可计算太阳直射点位置为4°S附近,此时北半球节气为惊蛰前后。答案(1)B(2)B(3)A题组二结合示意图分析玻璃温室应用2.(2017·常德一模)现代农村生态庭院是农村地区现代生态农业与庭院经济相结合的一种新兴生产模式,也称生态小康家园。它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在农户土地上,在全封闭状态下将沼气、猪禽舍、厕所和日光温室等组合在一起的一种生态农业庭院经济模式。下图为我国某地现代农村生态庭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用塑性玻璃做温室穹顶的首要目的是()A.阻隔温室外病虫害的侵袭B.防止雨水污染物造成污染C.对楼顶花园起到保温作用D.防止温室内土壤肥力流失(2)图示现代农村生态庭院最有可能位于()A.东北平原 B.四川盆地C.江汉平原 D.河西走廊解析第(1)题,玻璃可使太阳短波辐射进入温室内使温度升高,而温室内产生的长波辐射却不易穿过玻璃,因而用塑性玻璃做温室穹顶可起到保温作用。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现代农村生态庭院的地下工厂部分建有集雨、蓄水窑,说明该地水资源短缺,因而该现代农村生态庭院最有可能位于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的河西走廊地区。答案(1)C(2)D类型二地理过程示意图的判读典题示例【典例2】(2017·江苏地理,1718)下图为“上海港口迁移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港口区位迁移形成的拓建模式是()A.门户港支流港深海港干流港B.深海港门户港干流港支流港C.干流港门户港支流港深海港D.支流港干流港门户港深海港(2)洋山港建设对上海发展最重要的意义是()A.促进城市内部功能的变迁B.加速临港工业的快速发展C.提升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D.推动产业的全面转型升级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由1到6按照时间顺序推移,从最开始位于黄浦江与支流苏州河的交汇处,到最后洋山港的深水港,港口区位迁移形成的拓建模式为支流港干流港门户港深海港,选D。第(2)题,洋山港位于东海,是深水港,洋山港的建设可增加上海港口运输能力,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故选C。答案(1)D(2)C方法总结地理过程示意图的判读地理过程示意图是反映地理事物的时间、空间变化过程及规律的图形。常见的有我国东部雨带推移示意图、水循环示意图、河流径流变化示意图、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城市化过程示意图、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等。解读该类示意图的一般步骤是:1.瞄准图示主题:图名可以直接显示图示主题,如2016年全国文综37题,下图示意1976年、1987年和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2.着眼时空分布:过程示意图反映地理事物的时间、空间变化过程,一定要着眼于图中的时空信息。3.抓住构图要素:根据图中箭头指向、数据或曲线变化、空间变化、阶段划分等要素,描绘变化特点。4.分析变化规律(1)构建变化过程:依据图示信息,建立完整的变化过程或规律。(2)判断主导因素:依据变化过程,推断影响地理事物变化的主要因素。(3)推断变化趋势:联系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推断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趋势。培优演练题组一由剖面图分析地质作用过程1.(2017·长沙市模拟)读我国贵州花江峡谷地质剖面图,该地年降水量约1 248 mm,图中岩石分别为石灰岩、白云岩(碳酸盐岩石)、黏土岩(由泥巴及黏土固化而成的沉积岩),回答下题。下列关于该地地质作用发生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流水沉积地表塌陷挤压褶皱发生断裂流水侵蚀B.流水沉积水平挤压发生断裂地壳抬升流水侵蚀C.地壳抬升流水沉积挤压褶皱发生断裂冰川侵蚀D.风力沉积地壳抬升水平挤压流水侵蚀发生断裂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石灰岩、白云岩和黏土岩均为沉积岩,因此该地的地质作用首先应为流水沉积;经流水沉积形成的沉积岩多为水平岩层,而图中岩层弯曲明显,是受水平挤压而形成的;在水平挤压、岩层褶皱弯曲的过程中,岩层的薄弱地带发生断裂位移,形成断层;沉积岩是在地势较为低洼的环境中形成的,而该地区的海拔在1 000米左右,由此可推断该地区经历了地壳抬升的过程;在外力侵蚀的作用下,接近地表的岩层失去了完整性,而云贵高原地区的外力侵蚀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综上可知,选项B正确。答案B题组二城市化过程分析2.读美国城市化进程图,回答(1)(2)题。(1)美国城市化在乙阶段时,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城市人口总量增长很快B.东北部老工业区的人口大量迁往南部和西部C.许多大城市出现逆城市化现象D.形成城市密集地区和城市群(2)图中丙阶段城市化发展速度减缓的原因是()A.能源短缺,导致工业发展迟缓,影响了城市化的发展速度B.原有城市化程度已经非常高,可加速发展的空间不大C.工业基础弱,延缓了城市化速度D.政府采取政策进行宏观调控解析第(1)题,乙阶段处于美国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城市人口增长快;这一阶段美国西部、南部新兴工业的发展,石油资源等的开发吸引了大量人口从东北部向南部、西部迁移;这一阶段城市化发展快,形成了城市群和城市密集地区。美国大城市的逆城市化现象,主要出现在城市化的第三阶段。选C。第(2)题,丙阶段城市化已发展到相对成熟阶段,城市化速度比较慢。选B。答案(1)C(2)B类型三地理事物分布模式示意图的判读典题示例【典例3】下面两图分别为太平洋不同海域沿岸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关于图示洋流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洋流增温增湿 B.乙洋流是暖流C.丙洋流增温增湿 D.丁洋流是暖流(2)关于两处附近地区地理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A.处沿岸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处沿岸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处的渔场是北海道渔场D.处的渔场是北海渔场解析第(1)题,根据对两图的分析,甲、丙、丁是寒流,具有降温减湿作用,乙是暖流,具有增温增湿作用。选B。第(2)题,处位于亚欧大陆东岸,不可能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处位于赤道附近的大陆西岸,不可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处位于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处,有著名的北海道渔场;处没有形成大渔场。选C。答案(1)B(2)C方法总结该类图是利用某种模式反映地理事物与空间位置之间的必然联系(空间分布规律)、地理事物发展变化(演变规律)、地理事物之间本质的联系(空间联系规律)等。运用模式示意图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某一地理事物和地理原理的分布规律。常见的地理事物分布模式示意图有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气压带和风带分布模式图、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图、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人类社会与环境相互关系模式图等。世界主要洋流分布图地理事物分布模式图的判读技巧(1)确定图示主题:图名可以直接显示图中分布的主题地理事物,如上图显示的是世界主要洋流的分布状况。(2)判断分布状况:可概括地理事物分布的整体状况,确定某处地理事物分布的特点。(3)归纳分布规律:整体上分析地理事物分布的一般规律及特点,进行知识的迁移延伸分析。(4)判断影响因素:依据具体的分布状况,推断影响地理事物分布的主要因素。培优演练题组地理事物分布模式示意图判断1.(2017·课标全国,79)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下图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据此完成(1)(3)题。(1)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A.递减 B.先减后增 C.先增后减 D.递增(2)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水体营养盐 B.太阳辐射C.水体含沙量 D.洋流流向(3)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递增,故选D。第(2)题,由材料可知,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图示海域营养盐类根本来源是长江携带的泥沙。由于夏季长江径流量大,携带泥沙能力强,所以长江携带的泥沙到河口地区沉积,泥沙中营养盐类物质丰富,有利于浮游植物生长,造成浮游植物密度大,故选C。第(3)题,与夏季相比,冬季长江径流量、水温和光照都较低,故浮游植物总数量减少;径流量减少,携沙能力减弱,使营养盐类丰富区位置偏西,浮游植物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故选A。答案(1)D(2)C(3)A2.(2017·河北沧州模拟)随着城际高铁、轨道交通的建设,城际高铁站、轨道交通站点附近成为购物、就业和人口的集聚区,逐渐形成具备城市功能的新都市,称为边缘城市。下图示意某边缘城市城际高铁站附近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布局。据此完成(1)(2)题。(1)该城际高铁站附近首先出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A.零售业用地 B.办公用地C.生产用地 D.居住用地(2)该边缘城市核心区()A.居住用地面积最大 B.交通通达度高C.昼夜人口流动量大 D.建筑物高大稠密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随着城际高铁、轨道交通的建设,城际高铁站、轨道交通站点附近成为购物、就业和人口的集聚区,形成边缘城市。城际高铁站附近交通便利,人口流动量大,地租水平较高,最可能首先出现零售业用地。第(2)题,边缘城市核心区一般是由交通条件改善形成的,交通通达度较高,地租较高,适宜布局商业区。昼夜人口流动量大、建筑物高大稠密是城市中心商务区的特征。答案(1)A(2)B类型四地理景观示意图的判读典题示例【典例4】(2015·课标全国,12)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下图示意雨水花园结构。据此完成(1)(2)题。(1)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A.为植物提供养分 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C.吸附雨水污染物 D.保持土壤水分(2)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A.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 B.种植土层和砂层C.砂层和砾石层 D.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该“雨水花园”的底部为砂层和砾石层,很容易使上层经过植物及各填充层处理的雨水下渗,再加上蒸发,种植土层的水分变化较大,为保证地表植物生长,必须保持种植土层的水分,树皮覆盖能达到保持土壤水分的目的。第(2)题,地表雨水下渗后途经种植土层和砂层,这两层可过滤、吸附雨水中的污染物,起到净化雨水的作用。故B正确。答案(1)D(2)B方法总结地理景观图主要是指各种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景物的照片、幻灯片和卫星影像图片等。一般可以分为自然景观图和人文景观图。1.自然景观图常见的有地质地貌景观图(名山、断层、典型地质现象等)、天气气候景观图、自然灾害景观图(火山喷发、地震示意图或照片等)、生物群落景观图(动植物图片和自然带景观)等。如广袤草原上拍摄的“日出”美景图(图甲)。图甲2.人文景观图常见的有聚落景观图(城市、村落)、农田和农业景观图(耕地、林地和水稻种植等)、工厂和工业景观图(采矿、生产车间等)、交通景观、人种外貌景观图(不同人种的图片)、民族风情景观图(民族特色图片)、建筑景观图(标志性建筑)、名胜古迹景观图等。如:2014新课标全国卷“握手楼”(图乙)。图乙地理景观图的判读方法1.判读的一般步骤(1)根据景观图的图名,确定景观图所表示的主题属于何种地理要素或简要说明哪种地理现象。景观图的清晰程度直接影响判读效果。(2)从景观图中找出标志性景观(如典型的植被、地形特征、标志性建筑等),进行空间定位。(3)细心观察景观图中各地理要素的特征和相互关系,即图中信息的地理意义,对景观图所在区域形成整体的认识,把握区域地理特征。(4)根据景观图中的信息,提取与设问相关的部分,并联系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和回答。(5)关注特殊提示:有些景观图中有特别的文字提示或箭头指示,这是判读的细节,应特别关注其所体现的含义,理清其与材料间的关系。2.根据类别进行解读(1)对于自然景观图,首先要进行空间定位,其次分析景观指示的自然环境特征,然后分析自然景观形成的原因,归纳规律,并探讨人类的利用与改造、协调发展问题。(2)对于人文景观图,首先是进行空间定位,然后分析图中事物所处的自然环境特征,最后分析其功能及随时代的变化。培优演练题组一自然景观图的判读1.(2017·天津文综,3)读下图,回答下题。上图地貌景观显示的岩石类型和主要的地质构造最可能是()A.岩浆岩、褶皱 B.沉积岩、褶皱C.岩浆岩、断层 D.沉积岩、断层解析由图可知,该地岩层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应该属于沉积岩。图中岩层向同一个方向倾斜,应该是岩层受力挤压所致,因此,其地质构造应该为褶皱。故本题选B。答案B题组二人文景观图判读2.(2017·课标全国,43,10分)近年来,我国许多传统古村落被开发成旅游观光地。一些古村落的村民仍留在村内,如“中国最具旅游价值古村落”之一的桂林江头洲村,至今仍完整地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建筑格局(下图),依然有百余户村民生活在村中,坚守着那份宁静与质朴。分析村民生活在村中对促进当地旅游业健康发展的作用。(10分)解析乡村游是以村民为经营主体,乡村民俗文化为灵魂,城市居民为目标的一种休闲旅游形式,也是近些年新出现的一种旅游形式。仔细认真审题,把握设问关键,设问重点在于让考生分析村民生活在古村落中对当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村民生活在传统古村落中,体现了古村落的原本生活状况,能够增强对外来旅游者的吸引力,扩大旅游规模;尊重传统,利于将民俗风情开发为旅游资源,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保持古村落旺盛的生命力;提高服务质量,利于当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答案保留村落的原生活状态,可满足外来旅游者的体验需求;尊重原有的传统,传承和保护富有浓郁文化传统的遗产,保持古村落的生命力;激发村民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自豪感和保护古村落的热情,在开发与保护、生活与旅游之间维持良好的平衡。地理示意图专项训练(时间40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是我国西北某城市依“海绵城市”原理建设的道路绿化带。读图完成12题。1.下列对图中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的评价,正确的是()A.绿化带高度过低,不能发挥隔离车辆的作用B.下凹式绿化带利于雨水收集,降低城市内涝发生频率C.裸露地面铺设砂石易造成扬沙天气,并容易堵塞下水管道D.绿化带面积过大,易发生城市内涝2.“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最显著的影响是()调节地表径流调节水汽输送增加大气降水增加下渗A. B.C. D.解析第1题,我国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少,水资源不足,绿化带树木、草地搭配合理,具有净化空气,隔离车辆的作用;下凹式绿化带利于雨水收集,减少内涝;道路绿化带地面铺设砂石,利于雨水的下渗;绿化带面积大,可以发挥绿化带涵养水源的作用,有效降低城市内涝发生频率。第2题,绿化带具有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收集雨水的作用。答案1.B2.B(2017·河南名校联考)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下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造成的影响是()A.蒸发量增加 B.地下径流量增加C.降水量增加 D.雨季地表径流量增加4.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包括()减少土壤侵蚀补充地下水增加下渗量解决城市洪灾解决城市缺水问题A. B.C. D.解析第3题,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地表硬化,植被减少,因而在雨季时雨水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加。第4题,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相比,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建有绿化带和渗水道路,有利于增加下渗量,补充地下水,减轻城市洪灾;城市集雨管网有利于缓解城市缺水问题,但不能解决城市洪灾和城市缺水问题。答案3.D4.D(2017·江西南昌模拟)下图示意我国某山区20122016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地表径流量的变化。读图完成56题。5.图中、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依次为()A.荒地、耕地、林草地B.荒地、林草地、耕地C.林草地、荒地、耕地D.林草地、耕地、荒地6.据图可判断()A.该山区降水量年际变化小B.下渗量与植被覆盖率呈正相关C.该山区植被以森林为主D.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是降水量解析第5题,图中显示类土地利用类型的地表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大,的年际变化小,说明的植被覆盖率较大,应属于林草地,而则属于荒地。第6题,一般而言,植被覆盖率越高,涵养水源的能力越强,地表水越利于下渗为地下水。答案5.A6.B(原创)我国目前城市建设中出现了城市内涝、生态破坏、径流污染等诸多问题,为此正积极推进能“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工作,其中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下图为某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79题。7.下列不适宜推广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的城市是()A.敦煌 B.成都C.广州 D.深圳8.活水公园对城市环境的有利影响不包括()A.缓解热岛效应B.减轻城市内涝C.降解污染物,净化水体D.提供工业用水9.暴雨过后,公园中的荷花池最主要功能是()A.调节小气候 B.保护生物多样性C.美化城市环境 D.增加下渗量解析第7题,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主要是通过对雨水的收集,减少地表径流,从而用来缓解城市内涝问题。发生内涝的城市多分布在降水较多,且多集中性暴雨,降水的季节变化大的地区,成都、广州、深圳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多暴雨,城市易产生内涝;敦煌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不易产生内涝,所以答案选A。第8题,该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增加了城市的水面面积,调节气候的能力增强,可以降低城区的气温,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暴雨过后该系统可以储存雨水,减少地表径流,减轻城市内涝;可以通过沉淀池、湿地公园等对水体降解污染,起到净化作用;但是在活水公园中没有的水回收利用,故无法为工业提供用水。第9题,注意审题,公园中的荷花池具备调节小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美化城市环境和增加下渗量等功能,但是在暴雨过后,雨水不断收集进入,公园中的荷花池面积大,没有河流与其相连,主要排泄方式靠下渗,这样不仅补给地下水,而且可以起到减缓城市内涝的功能。选D。答案7.A8.D9.D地貌对聚落的布局和景观有着直接的影响。下图是某流域地质简图,甲、乙、丙三地有砾石堆积物(见图中右下角照片),读图回答1011题。10.砾石堆积物的成因是()A.冰川沉积 B.流水沉积C.风力沉积 D.风化残积11.图中最可能形成较大聚落的地点是()A. B.C. D.解析第10题,读图可知,甲、乙、丙三地的砾石堆积物均位于河流凸岸,是由河流搬运的砾石在凸岸沉积而形成的,故选B。第11题,四地中,地距离河流源头最远,海拔较低,位于干支流交汇处,且周边地区为砂黏土堆积物,利于农业生产,最有可能形成较大聚落,故选D。答案10.B11.D二、综合题(46分)12. (2017·青岛市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某科考队1月考察火地岛过程中发现,火地岛多冰川湖和沼泽等湿地,岛上有很多树木,树冠形状奇特,当地称作“醉汉树”。水獭是当地人为获得皮毛而引进的,但这种攻击性比较强的外来物种因气候不同,毛质发生变化无法利用而被遗弃,目前数量已暴增至大约20万只。乌斯怀亚是世界最南端的城市,距离南极大陆最近处仅800公里,整个城市都呈现出南极风光。该市常住居民仅16 000人左右,旅游旺季时,游客可达56万人。下图示意火地岛区域和醉汉树景观。(1)说明该岛“醉汉树”树冠延伸方向并分析其形状不对称的原因。(8分)(2)推断该岛水獭被引入后数量迅速增加的原因。(8分)(3)分析乌斯怀亚市常住人口少而外来人口多的原因。(8分)解析第(1)题,本题的解答是通过提取图文材料中的信息推断该地风的特点,进而分析风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第(2)题,本题的解答从生物的生存空间、生存环境与食物方面进行即可。第(3)题,本题常住人口少可从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入手,而外来人口多应该结合所给信息,抓住该地近南极这一特殊地理位置进行分析。答案(1)东南方向。该岛地处西风带,盛行西北风;岛屿上盛行西风风力强劲,迎风面树枝易受损伤,背风面树枝正常生长,使得树冠形状呈现不对称。(2)湖泊、沼泽等湿地多,生存空间(栖息地)大;食物来源充足;水獭攻击性强,缺少天敌威胁;与水獭原生存地气候的不同,水獭的毛皮无利用价值,人类捕杀少。(3)该岛纬度高,且受西风漂流影响,冬季寒冷漫长,自然条件恶劣,使得该岛常住人口少;距南极近,是世界各国南极科考队进出南极大陆的重要物资补给地和中转站;独特的南极风光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客,有着大量的外来人口。13.(2017·郑州市高三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材料一甘蔗为喜温、喜湿、喜光作物。巴西圣保罗州甘蔗糖分含量高,且气候生长期长,甘蔗产量高,占全国总产量的近六成。巴西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年有两次甘蔗收获期和加工期的国家。下面左图为巴西甘蔗种植业分布图,右图为圣保罗气候资料统计图。材料二巴西石油资源短缺,所产甘蔗50%60%用于生产乙醇汽油,其他用于蔗糖生产。圣保罗州有数百家制糖厂,布局分散。下图为圣保罗州制糖厂生产流程图。(1)分析圣保罗州有利于甘蔗生长的气候条件。(8分)(2)分析圣保罗州发展甘蔗制糖业的优势区位条件。(6分)(3)简述圣保罗州制糖厂生产流程的意义。(8分)解析第(1)题,圣保罗州是热带草原气候,可从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分析该地有利于甘蔗生长的气候条件。第(2)题,可从原料、劳动力、市场、交通等方面分析。第(3)题,可从有利于缓解能源紧张局面、增加收益、促进劳动力就业等方面分析。答案(1)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湿季(每年10月至次年3月)高温多雨,有利于甘蔗的生长发育;干季(4月至9月)雨量少,光照强,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甘蔗糖分的积累。受低温、冻害影响小。(2)位于甘蔗种植区(靠近原料地),甘蔗产量大、质量高,原料丰富;人口和城市密集,劳动力丰富;靠近国内市场;临近港口,海运便利,便于开拓国际市场。(3)缓解巴西能源紧张的局面;可以延长产业链条,增加附加值,提高收益;充分利用资源(资源的综合利用),降低成本,增加收益;充分利用废弃物,减少环境污染;同时又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和二氧化碳的排放;促进劳动力就业,增加收入。(任答4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