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七年级地理上册 2.3世界的地形教案1 新版湘教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3276772 上传时间:2021-11-3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七年级地理上册 2.3世界的地形教案1 新版湘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七年级地理上册 2.3世界的地形教案1 新版湘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图的判读课题 地图的判读主备 主核使用补充使用者初一地理组课型使用日期 知识目标1、初步学会在各种地形图上判断地势高低起伏状况,以备将来能用在生活和生产上。2、在地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五种地形。能力目标:在各种地图上,学会判断地势起伏高低的方法,提高读图分析能力。举例说明一到两种现代高科技地图(例如遥感图像和电子地图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教学重点.1分层设色地形图。2等高线稠稀与坡度陡缓。教学难点: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各种地表形态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等高线地形图的有关知识,现在,我们共同来学习另一种新的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地形图。板书 三、地形图的判读3.分层设色地形图讲授新课提出问题 电脑展示课本P17图1.30“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素描图”。让学生读图分析这种表示地形的方法与单纯用等高线表示的地形有什么不同?并总结分层设色绘制地形图,其着色随地势的变化有什么规律?讨论点拨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后,教师补充点拨。1.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出来的,即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基础上,分层着上不同的颜色,并以一定的颜色变化次序或色调深浅来表示地势的高低起伏,使人看起来产生明显的立体感,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地面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2.图上的颜色随地势高低的变化也是有规律的。演示活动 过渡承转 地形图只能表示地面起伏的状况,包括高低、坡度等,有时需要了解一条河谷的起伏形态或一座山峰的形态,地形图就不够直观。为了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还有一种新的方法。板书 4.地形剖面图演示提问 教师出示两个一样的有两个山顶的山地泡沫塑料模型。先用一个模型演示:用刀沿一个山顶中央竖直方向切开,说明其切面即剖面或叫断面;再将剖面用印台印到一张白纸上,说明得到的图形即该山顶的剖面图。用同样的方法将另一个模型沿两个山顶的中央竖直方向切开,将剖面印到纸上。让学生观察思考:什么是地形剖面图,为什么同一个山体模型,我们看到了不同的剖面图。如何才能绘制出它的剖面图呢?指导阅读 让学生阅读课本P18图1.32“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和文字介绍,简要归纳依据等高线地形图,绘制剖面图的方法和步骤。讨论归纳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后,教师可以把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概括为:一选剖面线,二画平行线,三引垂直线,四连交点线。电脑演示 以课本P18图1.32为例,分步骤演示,同时让学生对照课本的介绍,了解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和过程及其意义。让学生做绘制地形剖面图的练习,以便巩固绘制地形剖面图的基本技能)。小结过渡 地球表面不仅高低起伏,而且形态多样,有海拔几千米的高山,有低于海平面的洼地,有连绵起伏的群山,有平坦宽广的原野,请看下面一组景观图。电脑展示 鼠标逐幅点击五种地形的彩色景观图或者素描图,然后说明,这些各种各样的地表形态总称地形。通常,人们把地形分为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五种基本类型。那么,我们在地形图上如何去识别这五种地形呢?板书 5.五种地形的判别电脑展示 点击出下表,让学生观察景观图,并对照课本P17图1.30“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素描图”完成表中内容。活动与探究 搜集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5种地形景观的图片,观察课本P17图1.30“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素描图”完成下列各题。描述比较5种地形的形态特征(填入下表)。类型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方法形态特征海拔颜色及变化高原(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呈片状或块状的黄包)(地面坦荡,边缘陡峻)山地(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呈条带状的黄褐色)(峰峦起伏,坡度陡峻)丘陵(较低,一般在500米以下)(呈片状或小块状的浅黄、浅绿色)(起伏不大,坡度和缓)盆地(无一定的标准)(四周为黄褐色,中间为黄色或四周为黄色,中间为绿色)(四周高,中间低)平原(很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呈片状或带状的绿色)(起伏很小,平坦广阔) 小结:展示世界地形图和中国地形图观察与等高线地形图的区别师画板图用flash 演示,学生观察绘制过程学生动手绘制教师归纳总结学生熟记课后追记 本节课重点是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掌握地形的五种地形形态以及区分,地形剖面图的画法,可以让学生先自己画图师纠正,在多练习画法直至掌握。效果不是太好,课后同学们在自己出题自己练习画法。这样效果可能较好。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粗放式增长模式,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因: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