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42487151 上传时间:2021-11-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练习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练习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练习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练习题(一卷)一、积累·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小信未孚( ) 形貌昳( )丽 孀( )妻 始龀( ) 谤( )讥 穷匮( ) 溯( )洄 好述( )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小惠求徧民弗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甚矣汝之不惠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3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小大之狱,虽不能查,必以情 今齐地方千里 明日徐公来 4写出由下列词义而联想到的成语。例:夫大国,难测也:居心叵测一鼓作气: 小信未孚: 否与汝毕力平险: 朝服衣冠: 5文学常识境空。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 、 、 三部分,其中,成就最高的是 。愚公移山选自 ,作者相传是 时期的,他是 家学派的代表人物。6将“蒹蒹苍苍,白露为霜”改写为50字左右的描写句。 7古诗鉴赏。关 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莱,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请写出诗中起兴的句子。 用“这首诗美在”的句式写两句品读本诗的句子。 8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内容。神州四号对飞船的仪器仪表功能进行了改进,飞船增加了关键事件的语音和重要操作事件的时间提示。与前三艘飞船不一样的是,为了应对由于气象等原因飞船不能返回到内蒙古中部主着陆场的情况发生,提高返回的成功率,神州四号飞船还具有返回酒泉副着陆场的能力。如果飞船应急返回的话,船上的世界地图,可选着陆区,以致各着陆区的返回启动时间和程序都已具备。 二、自主阅读(一)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齐人三鼓( ) 望其旗靡( )再而衰 ( ) 惧有伏焉( )10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_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_。11内容理解:结合原文回答“肉食者鄙”的“鄙”表现在哪里?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里?_12整体把握:纵观全文,弱小的鲁国能战胜强大的齐国原因有哪些?_13孟子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最主要条件是“人和”;(曹刿论战)一文中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的条件是取信于民,你认为二者有没有矛盾?请简述理由。_(二)邹忌讽齐王谏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14下面加点的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孰: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吾孰与徐公美B朝:朝服衣冠 皆朝于齐C美:吾妻之美我者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D视“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15下面加点的词义不同的一项是 ( )A以:皆以美于徐公 自以为不如 B于:欲有求于我 皆朝于齐C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闻寡人之耳者 D者:吾妻之美我者 客之美我者16请简要概述本文内容。 17邹忌是怎样巧妙地说服齐王纳谏除蔽的?你认为邹忌成功地说服齐王的原因是什么? 18齐王接受邹忌的劝谏后,齐国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19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三)愚公移山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20根据文段内容用原句填写。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愚公自信能移山的原因是 愚公移山的目的是 21愚公的妻子和智受对愚公移山都曾提出质疑,但问话的语气和目的不同:其妻 智叟 22选出词义不同的一项。 ( )A止:笑而止之 止增笑耳 B何:何苦而不平 何以战C可:固不可彻 是亦不可以已呼 D固:汝心之固 固不可彻23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 ( )A甚:甚矣,汝之不惠 君美甚B曾:曾不若蠕妻弱子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C焉: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且焉置土石D之:投诸渤海之尾 甚矣,汝之不惠24文段详写愚公和智叟的对话,其主要目的是 ( )A通过对比,表现了愚公对人力无穷的深刻认识,对移山的坚定信念。B通过对比,更能表现出愚公的大智若愚,智叟的极愚极蠢。C通过衬托,更能突出愚公形象的高大,突出对人力无穷的深刻认识。D通过衬托,更能表现智叟的见识短浅,鼠目寸光。25指出下面句子的句式特点。甚矣,汝之不惠。 (二卷)一、基础知识1、给加点字注音。(1)形貌昳( )丽 (2)始龀( ) (3)穷匮( ) (4)溯( )洄(5)旗靡( ) (6)期( )年 (7)好逑( )(8)窈窕( )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小惠求徧民弗从也 (2)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3)甚矣汝之不惠 (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3、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A彼竭我盈,故克之。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C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D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4、下列句子与课文不相同的一项是( )A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B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C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D以君之力,增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5、默写:(1)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2) ,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3)使愚公有坚定的信念,相信大山一定会铲除的重要依据是 , 。(4)关雎中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语句是 , 。(5)曹刿说的忠之属也指的是 , , 。6、将“蒹蒹苍苍,白露为霜”改写为50字左右的描写句。 二、 阅读(一)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8、选文出自 ,是一部 史书。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齐人三鼓( ) 望其旗靡( )再而衰 ( ) 神弗福也( )10、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1、结合原文回答“肉食者鄙”的“鄙”表现在哪里?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里? 12、整体把握:纵观全文,弱小的鲁国能战胜强大的齐国原因有哪些? 13、孟子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最主要条件是“人和”;(曹刿论战)一文中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的条件是取信于民,你认为二者有没有矛盾?请简述理由。 (二)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4、写出文中加点词的正确意思寒暑易节 ( )惩( )山北之塞 如太行、王屋何( ) 穷匮15、愚公的妻子和智受对愚公移山都曾提出质疑,但问话的语气和目的不同16选出词义不同的一项。 ( ) A止:笑而止之 止增笑耳 B何:何苦而不平 何以战C可:固不可彻 是亦不可以已呼 D固:汝心之固 固不可彻17、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 ( ) A甚:甚矣,汝之不惠 君美甚 B曾:曾不若蠕妻弱子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C焉: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且焉置土石 D之:投诸渤海之尾 甚矣,汝之不惠18、愚公与智叟的不同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卷答案1fÚ y ì shung chèn bng kuì sù qiú 2徧通“遍”,遍及、普及 孰通“熟”,仔细 惠通“慧”,聪明 反通“返”,返回、往返 3古义: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义: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 古义:诉讼案件、罪案。今义:监禁罪犯的地方 古义:土地方圆。今义:地点、处所 古义;第二天。今义:今天的下一无 4偃旗息鼓 不孚众望 原形毕露 朝三暮四 5诗经风 雅 颂 风 列子战国 列御寇 道 6略(要紧扣诗歌的意境进行细致具体的描绘) 7关关睢鸠,在河之洲;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8神州四号新增加了人工控制功能9击鼓 倒下 第二次 埋伏 10第一次击鼓振作了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低落,第三次击鼓勇气就消灭了。我看见他们的车轮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追击齐军 11“肉食者鄙”的“鄙”表现在:(1)战前准备阶段,鲁庄公的三答,表明他寄战胜的希望于身边的臣子,神、而不是百姓。(2)战斗中,“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充分暴露了鲁庄公未察敌情,贸然进军,不懂军事。(3)战后,“既克,公问其故”,战胜了还不知什么原因,再次暴露“鄙”。曹刿的“远谋“表现在:(1)战前三问。说明他明白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有远见。(2)战中能掌握将士心理,能观察敌情,把握战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2弱小的鲁国能战胜强大的齐国原因有:(1)战前准备充分。取信于民,这是保证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这是“人和”因素。(2)选择了有利的地点。长勺在鲁国,鲁国是反侵略战争,这是“地利”因素。(3)抓住了有利的反攻时机,待“彼竭我盈”之时,后发制人。抓住了恰当的追击时机,详察敌情,确证无埋伏时,乘胜追击,大获全胜。是“天时”因素。总之,鲁国取胜的原因,在于天时、地利、人和,最主要的是人和 1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阐明人和的实质仁政。与曹刿论战中的“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意义相同。14D 15B 16本文记叙邹忌因求问自己与徐公谁更美一事,而发现受到蒙蔽的事实,进而联想到齐五受到的蒙蔽更厉害 17邹忌用自己和徐公谁美之事作喻,抓住受蔽的大事之间的相似之处,将两件事巧妙地联系起来,向齐王进谏,使其纳谏邹忌采取了正确的策略,巧妙设喻家事联系到国事,使齐王心悦诚服地接受了他的劝谏 18人们争相进谏而楚国诸侯皆朝于齐 19开放性题,言之成理即可20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21关切的语气,关心移山 讽刺的语气,阻挠移山 22A 23B 24A 25主谓倒装26悬念在本文的第二段中(或文中第二段是本文设置的悬念) 27史师傅说自己年轻时“在这个公司找了一份活干”与“直在这家效益不错的公司呆到现在”是照应,文中的“我”在故事中两次“写信”是照应。(说出一处即给全分)(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行) 28两个人物相同的地方不少,如都是同一公司的人,两个人都没有了父亲,两个人的故事都与第一次工资有关,等等(答对一处给1分,给满2分为止) 29本文表现史师傅的方法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用了大量篇幅通过“自我讲述”来表现史师傅,一是用换信纸的细节行动表现史师傅(答对一处给一分) 30就会在每一个生活细节上表现出对亲人的爱。(与此相近的表达也可)二卷答案答案:1、略2、略3、B 4、D 5、(1)蒹葭苍苍 在水一方(2)关关雎鸠 所谓伊人(3)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4)悠哉悠哉,辗转反侧(5)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7、略 二、8左传编年体 9、击鼓 倒下第二次 赐福 、保佑 10、(1)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衰弱,第三次击鼓士气就用完了。(2)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处理得合情合理。11、略 12、军事上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的拥护,战场上把握住有利的战机,(言之成理即可)13、略 14、交换 苦于 把怎么样 穷尽 15、略16、A 17、D 18 、愚公能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认识到人是能够战胜大自然的,人力是无穷的;智叟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他认为人在大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人是不可能战胜大自然的。(言之成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