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雾凇》教学设计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41149943 上传时间:2021-11-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雾凇》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雾凇》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雾凇》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材分析:雾凇是一篇描绘吉林雾凇美景的文章。文本中直接描写雾凇景色的句子并不多。全文只 有三个自然段,开头直接点明雾凇之美;接着写到吉林雾凇形成的原因和过程;最后作者对自己所见发出赞叹。从文本的段落构成看,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寥寥 数语感悟到吉林雾凇之美,而难点就是吉林雾凇形成的原因和过程。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段。2.学会本课生字、词语。掌握“雾”的写法、多音字 “模”的正确读音。理解“凇、饱和、镀、千姿百态”的意思。掌握结合具境理解词语的方法。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3.了解雾凇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形态美,学习课文先概括写再具体写的总分的结构特点。教学重点:1. 学习课文先概括写再具体写的总分的结构特点。2.掌握结合具境理解词语的方法。教学难点:学习课文先概括写再具体写的总分的结构特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喜欢旅游吗?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你都去过哪些地方?教师评价:很棒,你说的很具体,谁能像他这样说?2.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光。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到吉林去看看那里的雾凇。齐读课题。3.雾凇(重点指导“雾”)(1)同学们,“雾”是本节课的生字,大家看屏幕,怎样记住这个字?(记忆方法)你有什么好方法把它写美观吗?(学生观察,说书写“雾”字时,应注意的问题。)(2)请同学们在本子上写2个。4.同学们,“淞”也是本课的生字,看老师写“凇”这个字。(1)你还认识哪些两点水的字?(PPT播放含两点水的字)看着这些字,你有什么样的感觉?(2)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两点水 “水遇冷凝之形”。说明这个偏旁和水遇冷凝固有关。二、检查预习1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是本课的一些词语。(1)出示词语 洁白晶莹 琼枝玉树 银光闪烁 银松雪柳 笼罩 缭绕 弥漫 蒸腾 模糊 (2)自己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谁来读给大家听?如果读对了,大家一起跟读2遍。(3)大家看“模糊”里的“模”字,是个多音字,它有2个读音分别是mo mu。当它读mo的时候,可以组哪些词呢?我们一起读一读。 当它读mu的时候,可以组哪些词呢?我们一起读一读。3.词语掌握的很好,下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再读课文,想想作者围绕着雾凇都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4.谁来说说?同学们,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读过,他们的收获也是不同的,这就是读书的魅力,听了这几位同学的发言,我们也已经大体了解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三、理解感悟(一)学习课文第二段形成过程1.同学们,“雾凇”被称为四大奇观之一,课文不仅写了它的样子美,而且写了它的形成。哪一个自然段写了它的形成?(第二自然段)2.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到最能概括它形成的神奇过程的那句话。把它划下来。教师巡视。3.交流中心句,第二自然段第一句。(1)指生交流。学生上台用白板笔画出概况写雾凇形成的句子。你也是这样画的吗? (2)下面大家自由朗读这个句子,从这句话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畅所欲言)(3)你能从这么多的信息中找到,雾凇的形成需要哪两个必要的条件?(学生交流:饱和的水汽 遇冷凝结)板书:水汽 饱和 遇冷4.理解中心句(1)在这句话中的“饱和”你是怎样理解的?(根据学生的回答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2)“饱和”在字典中有这样2个解释(PPT出示),同学们思考一下,课文中的“饱和”应该怎样理解呢?饱和:A、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液里溶质的量达到最大限度,不能继续溶解。B、是指在某个范围内某种事物的数量达到最大限度。(3)光知道“饱和”的意思还不够,把“饱和”放回到课文中去,结合上下文来理解它,江畔的什么达到最大限度?(4)同学们,作者用一句话就写出了雾凇形成的过程,这就叫概括写。5.介绍一种事物概括写还不行,还要具体写,才能让人们了解得更清楚。接下来,请同学们静下心来,根据老师的阅读提示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学习提示(PPT出示):1、看看哪些词语写出了过于饱和的水汽圈出来?2、哪些句子写出了遇冷凝结的过程,在下面画横线?6.交流第一个问题:通过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水汽是过于饱和的?小组内交流。(1)学生抓住“随风飘荡”“涌向”“笼罩”“弥漫”等词语谈体会(2)同学们,从松花江面有缕缕雾气出现,继而越来越大,越来越浓,它们升腾着,翻滚着,涌向松花江畔,这气势也是非常壮观的,我们用朗朗的书声把这气势读出来吧!把你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也注入到你的朗读中去吧。形成雾凇的另一个必要条件“遇冷”,你能从文中找到吗?7.交流第二个问题:哪些句子写出了凝结的过程?(1)指生结合具体的句子交流感受。自由交流(2)聚焦重点句“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银条,最后十里长堤上全是银松雪柳了。”A、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B、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多元化朗读。把“慢慢地”“轻轻地”读出来吧;把雾凇的壮观读出来吧。(3)这段话中有一个字写出了水汽缓慢的附着在树枝上的过程,是哪个字?B、引导学生说出“镀”。你是怎样理解的?C、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是这样解释“镀”的:镀: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把一种金属薄而均匀地附着在别的金属或物体表面。把它放回课文中,联系着课文内容,你能说说它是什么意思吗?我们一起欣赏着图片,读最后一句吧。雾凇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我们再来读课文体会一下吧雾凇的形成也是一个神奇的过程,我们再来读一读把你对这段文字的所有理解都注入到你的朗读中去吧。从大家的读中,老师听出来了,你已经把雾凇形成的过程牢记在心了,我们一起来试试看!8.同学们,通过读我们明白了雾凇形成的过程,我们再来从看看作者用什么结构方式,来写这段话的?这种总分的结构形式说服力强,这种写法让读者更容易抓住主要内容。(二)学习课文第三段雾凇样子1.同学们,雾凇的形成过程是神奇的,雾凇成之后的样子是迷人的,同学们看屏幕。十里江堤黑森森的树木,一夜之间变成一片银白,棵棵杨柳宛若玉枝垂挂,簇簇松针恰似银菊怒放,晶莹多姿,垂柳青枝变成琼枝玉树,一片晶莹洁白,江岸雾气缭绕,人在其中,犹入仙境,你也来学着第二段的写法,赞美一下吧。2。同学们,图片欣赏完了,谁来把这个句子补充完整?学生欣赏,完成句子练习“这美轮美奂的雾凇,真是令人赏心悦目。有的像( ),有的像( ),还有的像( )”3.这么多的姿态,用文中的一个词说就是“千姿百态”同学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把老师也带进了琼枝玉树,美轮美奂的情境中了。4.难怪人们会赞叹引读“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四、拓展延伸这节课,我们不仅欣赏了吉林雾凇的美,关键学习了它形成的过程。像这么美的地方还有很多,像云南石林、长江三峡、桂林山水。(一边展示图片一边过渡)五、布置作业老师推荐大家读一读:陈淼桂林山水 刘白羽长江三峡 季羡林石林颂人们把吉林雾凇的观赏过程大致为三个阶段,即“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在每一个时段内都能让人感受到不同的惊奇。“夜看雾”夜看雾是指在雾凇形成的前夜,观看松花江上出现的江雾景观。该景一般会在夜里10时左右出现,松花江上开始有缕缕雾气出现,继而越来越大、越来越浓,大团大团的雾气升腾着、翻滚着涌向松花江两岸。霎时间,江边的街路、建筑都被大雾所笼罩,游人将置身于浓重的云雾之中,江边的建筑物、树木也在雾中若隐若现,灯光也变得扑朔迷离,整个街路仿佛成为云海仙境一般。一般来说,当夜的江雾越是浓重,次日的雾凇景观越是壮观,这也成为了吉林雾凇预报的重要征兆。“晨看挂”是说清晨起来看“树挂”(雾凇)。经过一夜的浓雾,清晨当人们再次来到雾凇观赏区时,前夜那十里江堤上黑森森的柳树、松柏和千年榆树,居然在一夜之间被江雾染得一片银白,在眼前豁然呈现出一个银色梦幻般的奇妙世界。江边的树木凝结了厚厚的雾凇,太阳被晨雾遮住。每一棵垂柳的枝条都晶莹闪烁,宛若玉枝垂挂,在微风中轻轻摇动;株株被雾凇所装扮的松柏都似银菊牡丹盛开、寒冬腊梅怒放,就连路边的小草,也被雾凇包裹得毛茸茸的。“待到近午赏落花”“待到近午赏落花”是描述观赏雾凇脱落时的情景。一般在上午9点以后,阳光、微风怀着对雾凇的妒忌,促使凝结在树枝上的雾凇开始脱落。最初只是一点一片的脱落,接着是成串成串的滑落。微风吹起脱落的银片在空中飞舞,明丽的阳光辉映到上面,在空中形成五颜六色的雪帘。纷飞的雾凇会似雪花一样落到人们的头上、肩上,使人感到格外凉爽、清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