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成人学历教育本科学生毕业论文 姓 名 : 学 号 : 工商管理年 级 : 专 业 : 学习中心: 移动电话: 住宅电话 : 单位电话: 论文题目:浅析西部大开发中的投资决策指导教师: 论文成绩: 75指导教师评语该论文结构基本符合要求,语言通顺,无语法错误,有一定逻辑性。但是在内容方面欠缺一些深度,对理论知识的运用和思考较好。论文选题本身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且写作态度比较严肃,同时在论证主题的过程中较好的应用了一些理论基础知识。但是,该同学在写作中没能较好地结合个人经历,论文比较欠缺该个人思考和体会,因此论文在内容方面缺乏一定深度,与实际联系较少,应用性较强。20学习中心:重庆学习中心 专业:工商管理 姓名:刘兴才 学号:30605801012 第20页目 录一、决策与投资决策的含义、投资决策的分类、特点和意义3二、争取中央政策支持的依据4三、中央对西部大开发的倾斜政策 6四、西部大开发中重庆的存在的现状和分析10五、建议加速重庆城市化进程的政策措施17六、结束语19内 容 摘 要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国家对西部地区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重庆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充分体现了中央对西部大开发的一系列特殊政策的支持。对其政策实际的运用,可以理顺各种关系,调节各种利益,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来看,我国21年的巨变并不单是制度创新的结果,更重要的是政策创新的结果。东南沿海地区的发展经验表明:政策出效益,政策促发展,政策是最大的潜在资本。在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倾斜是一个决定性因素。因此,西部大开发,一方面要积极向中央争取倾斜政策,另一方面要在内部出台优惠政策,以便吸引外部投资,而且更重要的是要用足用好现有政策,让其发挥更大的作用。但目前也暴露出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通过分析西部大开发国家政策和地方政策的现状,指出了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本文从西部大开发战略政策的基本理论入手,通过对西部地区的发展现状的分析,以及如何建立有效的地方投资决策作了初步的探讨。关键词:西部大开发、投资决策、创新浅析西部大开发中的投资决策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国家对西部地区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重庆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充分体现了西部大开发的一系列特殊政策的支持。从理论上讲,政策作为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它能产生一种效应,协调生产力各要素,形成推动经济发展的合力。在经济生活中,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都是通过政策创新来实现,并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政策可以理顺各种关系,调节各种利益,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可以说,政策是最大的潜在资本,它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一、决策与投资决策的含义、投资决策的分类、特点和意义1、决策与投资决策的含义“决策”一词的意思就是作出决定或选择。管理就是决策。是指通过分析、比较,在若干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选定最优方案的过程。所谓投资决策是指投资者为了实现其预期的投资目标,运用定的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通过一定的程序,对若干个可行性的投资方案进行研究论证,从中选出最满意的投资方案的过程。投资决策分为宏观投资决策、中观投资决策和微观投资决策三部分。西部大开发的决策是指投资经营决策,属于宏观投资决策的范畴。2、投资决策的特点:(1)投资决策具有针对性投资决策要有明确的目标。如果没有明确的投资目标就无所谓投资决策,而达不到投资目标的决策就是失策。 (2)投资决策具有现实性投资决策是投资行动的基础,投资决策是现代化投资经营管理的核心。投资经营管理过程就是“决策一执行一再决策一再执行”反复循环的过程。因此可以说企业的投资经营活动是在投资决策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正确的投资决策,也就没有合理的投资行动。 (3)投资决策具有择优性投资决策与优选概念是并存的,投资决策中必须提供实现投资目标的几个可行方案,因为投资决策过程就是对诸投资方案进行评判选择的过程。合理的选择就是优选。优选方案不定是最优方案,但它应是诸多可行投资方案中最满意的投资方案。 (4)投资决策具有风险性风险就是未来可能发生的危险,投资决策应顾及到实践中将出现的各种可预测或不可预测的变化。因为投资环境是瞬息万变的,风险的发生具有偶然性和客观性,是无法避免的,但人们可没法去认识风险的规性,依据以往的历史资料并通过概率统计的方法,对风险做出估计,从而控制并降低风险。3、投资决策的意义 企业的各级决策者经常要面临与资本投资相关的重大决策。在面临投资决策时,必须在不同方案之间做出某些选择。确切地说,投资决策的意义在于: 1.资本投资一般要占用企业大量资金。 2.资本投资通常将对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那些要在企业承受好几年现金流出之后才可能产生现金流入的投资。 3.很多投资的回收在投资发生时是不能确知的,因此,投资决策存在着风险和不确定性。 4.一旦做出某个投资决策,一般不可能收回该决策,至少这么做代价很大。 5.投资决策对企业实现自身目标的能力产生直接影响。 综上所述,投资决策决定着企业的未来,正确的投资决策能够使企业降低风险、取得收益,糟糕的投资决策能置企业于死地,所以,我们理应经过深思熟虑并在正确原理的指导下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二、争取中央政策支持的依据依据之一: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需要政策的引导。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意义在于: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加快我国现代化的总体进程。改革开放初期,按照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思想,中央给予了东南沿海地区倾斜性的投资政策与开放政策,带动了东部经济的迅速发展,同时在客观上也拉大了东西部的差距。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党和国家在世纪之交全面审视国际国内形势以后所作出的英明的战略性决择。而要实现这一战略任务,除西部地区自身的努力以外,还特别需要中央特殊的倾斜政策,一方面矫正已经过度倾斜的区域关系,另一方面通过优惠政策来引导、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加大对西部大开发的支持力度。依据之二:西部开发所面临的一系列特殊问题需要通过政策扶持来解决。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其他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西部大开发初期面临着一系列特殊复杂的问题,主要包括:(1)老、少、边、穷地区脱贫发展问题。(2)老工业基地的改造问题。(3)生态环境保护问题。(4)基础设施滞后的问题。(5)军工企业的问题。以上问题是西部大开发初期面临的主要障碍,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中央给予特殊的倾斜政策予以扶持。 依据之三:东西部不平等的竞争关系要靠中央政策来调整。目前我国东西部之间的经济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竞争关系。这种不平等竞争关系的产生,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现实的原因;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又有客观方面的原因;既有西部自身的原因,又有外部的原因。就政策方面的原因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在价格方面,资源性产品低出高进,形成了不等价的交换,东部以低价从西部购得原料,加工为成品后又以高价卖到西部地区,造成了西部地区利润的双重流失。(2)在财税方面,改革开放初期中央曾给东部较大的投资和财政支持,并给沿海地区以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加快了东部经济的增长,而这些政策中央并未给予西部。(3)在金融方面,东南沿海地区在资金信贷、企业上市、资本市场等方面享有优惠政策,使东部地区的投资效益高于西部,导致了西部的资本外流。4)在人事管理方面,东南沿海地区在户籍管理、人员流动、工资政策等方面享有更大的自主权,使西部垫付成本所培养的大量技术、管理人才流向东部,增加了东部地区的技术含量与人力资本优势。(5)在所有制结构方面,改革开放之初东南沿海地区在外商与非公有制企业准入方面享有优惠政策,使东部的所有制结构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而西部国有企业比重大,非公有制企业比重小,出现“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局面。一方面国有企业技术水平低,企业办社会现象严重,冗员多,负担重,效益差;另一方面非国有制企业虽无负担,但力量弱。这种所有制结构很难与东部的所有制结构平等竞争。(6)在政策的时差方面,即使同样的政策由于东西部经济发展条件的差异性,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时差效应。(7)在体制方面,西部地区尤其重庆是计划经济的重灾区,从战争年代的国营企业到5060年代建设的老工业基地,都是典型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因此重庆计划经济的色彩更浓。依据之四:市场机制存在着局限性,单纯利用市场机制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不全面的,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需要中央特殊的倾斜政策。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来实行资源配置的经济,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但是市场经济又是竞争经济、差别经济,在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又会产生两极分化等负面效应。由于东西部地区在经济实力、市场经济发育程度、体制改革、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存在平等竞争的条件,因而单纯利用市场机制来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不全面的,甚至会使东西部差距愈来愈大。尤其考虑到重庆是典型的计划经济的重灾区,市场经济发展水平低,因面不可能仅靠市场机制来实现西部大开发。为此,在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中央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向西部实施东部地区曾有过的以及没有但西部又确实需要的倾斜政策。依据之五:通过中央倾斜政策实施落后地区的开发是一条普遍规律,即使较发达的地区要实现超常规发展,也需要中央政策的支持。从中国经济发展史来看,各个国家实施大开发都要解决三个关键问题:一是资金问题,二是项目问题,三是政策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经费与项目的取得还要依靠政策。比如:美国曾经是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西部与南部地区极其落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超常规发展,也是得益于中央政府政策的支持。“特区政策”带动了整个东部地区的发展,使它在20年中得到了比西部更快的发展。上述情况充分说明通过政策倾斜来实施对落后地区开发是一条普遍规律,即使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超常规发展也得益于中央政策的支持。实践证明:有小政策,就会有小的发展;有大政策,就会有大的发展;有突破性政策,就会有突破性的发展。三、中央对西部大开发的倾斜政策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中央当然要给予大力支持,同时要拿出过去开办经济特区那样的气魄来搞。那么,在西部大开发中重庆需要向中央争取哪些优惠政策呢?通过调查研究,我们认为:在西部大开发初期,中央政府应至少提供以下倾斜政策支持: (一)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西部大开发法,赋予中央向西部倾斜的权力,使西部大开发的地位真正得到确立,中央实施优惠政策有法可依,调整政策给西部留有余地,这是中央向西部实施倾斜政策的前提条件和法律保障。西部地区和经济理论界早在80年代中后期就发出加快西部大开发的呼吁,中央也从90年代初期就多次指出要进一步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为什么直到世纪之交才引起重视呢?中央政府最有力的一个支持举措就是立法和成立相应的办事机构。因此,我们建议,中央政府应立即成立类似国务院特区办、国务院三峡办那样的西部开发机构,专司西部地区在大开发过程中有关计划、项目、资金、政策落实以及协调国家各部委、机关的职能,同时协调西部各省、市、区以及西部与东部的关系。政策调整时留有余地的问题:近年来,中央在实施宏观紧缩政策时采取“一刀切”的办法给西部地区造成较大的负作用。由于西部地区的市场经济不发达,经济脆弱,较难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因此西部大开发法应规定,实施宏观政策调整,东西部要在时序上有差别,要给西部留有一定的自我调整和适应时间。(二)中央政府要切实加大对重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实行产业倾斜政策,大力发展重庆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西部地区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先行。由于自然条件较差、历史欠账较多,自身实力又非常薄弱,因而西部地区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必须主要依靠国家投资来完成。因此,国家在编制年度计划和中长期计划时,要重点向西部地区倾斜。国家投资的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应包括:铁路、公路、航空港、通讯以及跨区域的大江大河治理和公益性项目。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目的,是为了给优势产业的开发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重庆的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以煤炭、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等为主的基础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等方面。关于基础产业开发政策:一方面建议中央政府适当放宽限制,允许外资和私人投资开发原材料和能源,特别是鼓励他们加快重庆能源重工业基地的开发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采取优惠政策鼓励私人企业进入,并采取股份制的形式集资、商业性运营,使投资经营者受益。另一方面建议国家对重点矿藏资源划定保护范围,将那些保护范围之外的矿产资源的开发经营权下放地方,“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调动地方政府和群众的积极性。(三)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充分发挥财税政策在大开发初期的扶持效应。财政政策:一要通过制定有关法规,确定转移支付的基数,并随着中央财力的增长而稳定增加,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与操作措施确保落到实处;二要通过国家预算,加大对西部地区的专项补助范围和数额,包括对老、少、边、穷地区的补贴、对西部公益性项目的配套补助、对治理和改善西部生态环境的专项补助,以及扶持西部高新技术企业、军工企业、落后地区的非公有制企业以及少数民族企业的贷款贴息;三要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动用一部分财政资金对外地投资者到西部办企业给予投资补贴;四要通过政府担保、财政贴息的办法,发行“西部重点企业债券”,新筹资金用于西部能源、原材料等大型骨干企业的发展;五要将更多的外国政府贷款项目安排在西部。税收政策: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西部大开发法的法律规定,实行差别税率。为了调动西部开发主体的积极性,大开发的最初10至20年,中央政策应对西部实行全面的税收优惠政策,税收优惠幅度不仅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要低于沿海特区最初发展时的水平。特别建议:一是对西部地区的资源型企业免征或全额返还资源税,免税或返还部分作为国家投资,继续用于资源开发和保护;二是适当放宽西部地区征收固定资产方向调节税的条件,对西部确需发展和重点支持的产业项目实行零税率;三是对西部的老工业基地和资源面临枯竭的企业在增值税、所得税征收上放宽条件,也可先征后返;四是在西部每一个市各设立保税区,吸引外部资金投入。(四)灵活运用宏观金融政策,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资金是现代市场经济的血液,西部大开发必须要解决发展资金问题。解决资金问题,一靠财政政策,二靠金融政策,三靠利用外资政策。在大开发初期,由于西部发展基础差,国家财力有限,投资环境还很不理想,外方投资不可能大规模涌入。因此,灵活运用宏观金融政策是一条主渠道。中央应在以下四方面对西部采取倾斜性的宏观金融政策:金融资本监管政策方面:一是在加强经营监管的同时,根据西部地区的实际,采取倾斜政策,降低西部设立金融机构的条件,适当增加西部区域性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数量和规模;二是在重庆设立西部开发银行以及其他政策性银行的分支机构,全力支持西部大开发所需要的投资项目以及信贷融资;三是设立西部开发投资基金、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基金、农业开发基金、旅游业发展基金等产业投资基金,资金的来源可由预算拨款、专项借款、捐赠收入等组成,并且要搞好基金的运作;四是通过中央政府放宽外资银行在西部地区的经营范围,并在其他方面给予一定扶持的办法,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外国金融机构在重庆设立分支机构;五是赋予人民银行重庆分行部分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职能和手段,如对西部地区的银行制定差别利率,进一步巩固重庆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地位。投融资政策方面:一是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西部大开发法的制定,在重庆设立证券交易所,鉴于中央目前的政策,如果近期难以做到,则应尽早开放柜台交易,融进资金;二是在重庆设立煤炭、有色金属以及有关农副产品期货交易市场;三是对西部企业申请发行A股股票以及海外上市等在审批条件上予以适当倾斜,尤其要重视对高新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给予倾斜;四是对申请设立基金、发行企业债券和可转换债券在额度上给予倾斜;五是适当放宽西部企业以外融资的条件;六是在西部优先进行金融制度与金融工具方面的创新试验。货币调控政策方面:一是适当降低西部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比率;二是适当放宽西部商业银行获得再贷款的条件;三是适当降低西部金融机构认购国债等的比例;四是适当降低西部企业获取贷款的自有资本比率的条件。差别利率政策方面:中央在东西部地区实行不同利率的差别政策,对确保投入西部开发的资金,一方面用高于东部的存款利率吸引存款,另一方面用低于东部的贷款利率鼓励在西部投资办企业,高存低贷之间的“倒差”由中央专项财政补贴。(五)所有制结构调整的倾斜政策从西部实际出发,我们认为非公有制企业是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重要主体。为此,应允许西部地区突破“主体论”的限制,对所有制结构进行重大调整,降低国有企业的比重,大力发展非公有制企业。(六)资源性产品的最低限价政策、资源税返还政策以及土地利用政策资源性产品最低限价政策:为了改变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资源性产品价格过低的局面,在指导思想上,对农产品、矿产品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管理同加工产品、服务产品的价格一视同仁,改变对前者严管后者放开的政策。在此基础上,提高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并制定最低限价政策,以保护所在地区的利益。资源税返还政策:对于西部的矿产、油气等资源税,中央政府应实行10年左右的全部返还政策,交地方财政,用于西部地区的资源保护、环境污染的治理等。土地开发政策:西部地区地广人稀,土地是最丰富的资源,在西部大开发时土地和劳动力是最突出的两大生产要素优势,建议中央放宽西部地区在土地使用管理方面的有关限制,下放审批权限给省级政府,也可实行通过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从而适当放宽非农业用地审批的办法。(七)采取优惠的区位开发政策,培育西部经济快速发展的增长点西部大开发的成果在区位方面最终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具有一定发展基础的中心城市地位的形成与巩固;二是交通便利、依托资源优势或企业群体的中小城市体系的形成;三是老、少、边、穷地区面貌的变化。为此,我们建议:中心城市政策:西部城市建设历史欠账太多,基础条件较差。因此,中央要加大对西部旧城改造的投资力度,赋予重庆市经济管理权限,加快这些城市的发展,以发挥它们的辐射、扩散和带动效应。中小城市政策:西部大开发遇到的困难之一,就是中小城市数量少,难以形成带动辐射作用。因此,中央应放宽开发区的审批条件,适当集中西部过于分散的工业布局,开辟新的开发试验区,以形成新兴的城市;积极鼓励西部建设和发展中小城市,在城市建制审批、城市户籍管理、人事档案管理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和倾斜。改变老、少、边、贫面貌的政策:中央对老、少、边、贫地区要实行特殊的倾斜性政策,从根本上改变贫困面貌。例如设立特区的政策就比较有效。(八)赋予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方面更大的自主权,以大开放带动大开发。四、西部大开发中重庆的存在的现状和分析(一)、重庆的城市化现状 1、大城市、大农村并存,城市化水平低 重庆幅员面积8.24万平方公里,既有广大的农村地区,又有特大型城市,具有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重庆现辖40个区县(自治县、市),近3/4的区县属于农业区县。1998年末全市总人口为3059.6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只有614.03万人,而重庆主城六个区的非农业人口就有222.79万人,是全国有名的特大城市。 由于我国长期城乡劳动生产率低下和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极大地限制了农村居民的入城。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工业化开始了轻工业优先发展的“补课”,城市建设明确了补历史“欠帐”的任务,城市化的抑制因素出现松动。1978年以来,重庆的非农业人口呈持续增加态势,但增长速度较慢,以19851991年的最慢。 1978年至今,重庆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城市化率)增长十分缓慢,1998年也只达到20.1,年均增长0.38,而全国为30.4,同期年均增长0.63。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百分比与城市化水平密切相关。据计算,城市化率与第三产业百分率的合理比值范围是0.81.5,比较发现,重庆非农业人口的增长速度慢于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百分比的增长速度。1998年重庆城市化率与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值仅为0.53。1998年重庆的非农业人口比率与工业化率的比值只有0.60,远低于国际公认的1.42.5的合理范围。说明重庆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极不协调。 2、重庆城市化水平尚处于准备阶段(城市化在30以前的发展阶段)。按城市化发展的“逻辑斯蒂”曲线来判断,今后重庆城市化的发展速度将加快,特别是城市化水平达到30以后,将进入3070的国际公认的加速发展期。从日本和韩国的经验来看,其城市化高潮时期的发展速度曾经达到每年分别增长1.6和2.9个百分点。 (二)城镇体系不合理 重庆现有7个建制市,645个建制镇。其中,特大城市一个,即重庆(城)市;2050万人的中等城市两个,即万州区和涪陵区,不仅数量少,而且规模小;10万人以上的小城市6个,江津市、合川市、永川市、南川市等;其余多为人口在5万人以下的城镇。第一大城市重庆城市人口为250万,而第二大城市万州城市人口仅为30万,首位度达88。目前还空缺人口规模5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可见,重庆特大城市孤悬,大中城市发展极为滞后,小城镇发育十分缓慢,城镇规模等级结构极不平衡。重庆特大城市与中小城市间的断层极大地抑制了各城市间、各城市与周边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和梯度扩散。 重庆城市的地域分布差异明显,西部地区城镇发育较完善,特别是小城市和有一定规模的乡镇密度较高,城市化水平为28.34,而东部地区经济落后,很多属于“老、少、边、贫”地区,城镇数量少、规模小、质量差,城市化水平只有11.60。另外,三峡库区淹没城镇迁建规划、设计、“五通一平”等前期工程滞后,进一步影响了该地区城镇的发展。重庆城镇空间布局还具有典型的线形分布特点。90左右的城镇是沿境内江河密集分布,这与重庆的交通网络分布和工业布局直接相关。这种布局结构无疑将进一步加大重庆东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差距,造成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失衡。 目前,等级最高的特大城市重庆主城区尚未完全形成“三、二、一”的产业分布的合理格局,对周边中小城市的辐射能力不强,而且人口密度过大,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严重。“三线”建设以来的新兴工矿城镇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不配套、自我发展能力弱。中小城市间缺乏合理的分工和特色,产业结构趋同,工业领域重复建设普遍。 (三)加速重庆城市化的基本思路 :重庆的城市化模式选择 城市化的最重要的特征是城市所具有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而这两种效应发挥的程度就是城市功能和城市竞争力的具体体现。从重庆的现状来看,母城所承担的经济聚集功能、辐射功能和带动功能无疑是很强的,但母城与第二级城市之间的首位度太大,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关联度较小,从而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母城与原万、涪、黔地区虽属同一行政区域,而其间的经济流向、经济联系可能还不如母城与四川省的泸州内江自贡宜宾一带密切,原因一方面是交通不畅,另一方面还在于我市区域内部城市级差太大,没有形成完善的大、中、小相结合的合理的城镇体系。 从我市目前的情况来看,强化中心城市的功能是增强我市区域经济辐射力,提高城市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而城市扩张受到了土地、环境等条件的限制;且全市地域十分广阔,加上有突出的城乡二元结构特征,对中心城市经济辐射功能的发挥产生了很大的制约,客观上要求有一批次级中心城市来承接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和产业带动,形成产业梯度发展的格局。而发展小城镇,又将受到小城镇经济总量太小的制约。因此单纯发展特大城市和发展小城镇对我市加快城市化步伐都是不现实的。 按照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经济增长不可能在各地同时出现,只能以不同程度地发生在有限的区域极点内,然后以不同速度扩散到周围地区。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于少数几个城市,能比分散状态更快、更有效。因此,重庆的城市化也应选择重点突破的方式,充分依托重大线性基础设施,发挥产业的集聚与扩散效应,选择特大、大、中、小分层推进的城市化模式。重点培育大城市、中等城市,加快发展小城镇。形成由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镇组成的规模适度的城镇体系,缩小城市的首位度,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布局。但是,按核心边缘增长理论,母城作为核心区存在,可能会对大城市和中等城市(相当于边缘地区)的发展产生抑制作用,造成母城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而周边地区发展处于相对停滞的状态。为防止这种状态出现,在培育大城市和中等城市时,除了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外,更重要的是要培育一批特色产业群,使之成为启动区域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的助推器。 (四)重庆城市化的目标 2005年,全市城市化水平达到30。主城区功能进一步增强,万州初具大城市雏形,一批地域性中心城市成为中等城市;连接主城区与大、中城市之间的快速交通网络、信息网络初步形成。 2015年,全市城市化水平达到45。形成长江上游地区以都市圈为核心,层次分明,功能合理,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有机结合、组团式、网络化发展的城市群:主城区中心城市功能已相当完善,完成城市现代化进程,城市竞争力大为增强;万州大城市的城市功能渐趋完善;中、小城市在城市规模扩展的基础上,以各具特色的产业为依托,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众多极核点。 2020年,全市城市化水平达到50。形成长江上游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城市(镇)群,各城市间由快捷通畅、各种运输方式有机衔接的区域交通网络连接;城市空间布局合理有序,城市规模适度,城市环境大为改善;城市的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腾出更广阔的空间,城乡差别大大缩小。 (五)都市圈功能定位 1.都市圈的范围。都市圈由主城区和主城区的外围组团组成,包括渝中区、九龙坡区、江北区、沙坪坝区、南岸区、大渡口区、渝北区、巴南区、北碚区所辖区域,共2500平方公里。主城区的范围:东起铜锣山,西至中梁山,北起井口、人和、唐家沱,南至小南海、钓鱼咀、道角,面积约600平方公里,是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除主城区之外,都市圈还包括鱼嘴、长生、界生、一品、北碚、西永、白市驿、西彭、两路、蔡家、鱼洞等11个外围组团。外围组团是与主城密切联系的独立城市,也是主城用地结构的延伸和发展。 2.都市圈的功能。都市圈也就是市域中心城市,是全市城镇体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重庆的都市圈不仅要带动市域经济发展,更要定位于为西部地区发展服务,力争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极核。今后520年要进一步发挥“窗口”和“龙头”作用,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加快发展。强化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功能,重点是建成“三中心、两枢纽、一基地”,即建成辐射长江上游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科教信息服务中心,交通枢纽、通信枢纽,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形成与成都、武汉、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相互呼应的现代化城市群格局,城市间产业关联度大大增强。 强化交通通信枢纽地位。交通通信基础设施是城市功能的载体。“十五”期间我市要继续强化骨干交通网和信息网的建设,构建起内外通畅、方便快捷、各种方式有机衔接的综合交通通信体系。重庆是西部唯一集水、陆、空交通运输为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待渝怀铁路、遂渝铁路建成之后,重庆铁路枢纽将是五条铁路的交汇点,成为西部地区最大的铁路枢纽;重庆港是西部地区最大的内河港口,有条件建成西部地区最大的集装箱运输和滚装运输中心;到“十五”末,以重庆主城为中心的放射状公路交通网络已比较完善;随着江北机场二期、三期工程的完工,重庆的航空运输枢纽功能将日趋健全。通信方面重点则是建设区域信息传输骨架网络,提升重庆通信交换平台的级次,由三级交换平台上升到二级;开发信息资源,提高信息交换的频率和交换质量。 强化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科教信息服务中心功能。依托都市圈与外部完备的交通、通信网络体系,进一步强化都市圈对物质流、资金流、信息流及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的集散功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培育市场体系,特别要加快要素市场的发展,营造商业氛围。发展各种市场中介组织,建成西部最大的商品交易中心和货运流通中心;发展博展业和传媒业,使重庆都市圈成为区域性商品展示的窗口和信息交换最活跃的地区;发挥科教资源优势,发展教育产业和高层次的科技服务业,建成区域性人才培训交流基地和科技服务贸易中心;创造条件争取国家支持重庆培育和发展区域性的资本市场,加速资金流的集散和循环。 构建以高技术产业为领航的产业体系。都市圈必须有高素质的产业体系为支撑,否则极可能出现城市发展的“空心化”,最终丧失发展的基础。充分利用都市圈智力资源密集和产业基础较好的优势,将科教资源与产业基础和较高素质的劳动力相结合,以跳跃式的发展思路,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占领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力争成为区域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先导,发挥产业的辐射带动效应。 (六)把万州和涪陵建成大城市 重庆市城镇体系的首位度较高,特大城市城市体量很大,缺乏大城市,中等城市数量也较少。目前特大城市孤悬、且位置偏西,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联系缺乏必要的枢纽点来传输的现状迫切要求在重庆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各建立一个大城市,发挥承东启西的衔接功能。从地理区位上看,万州和涪陵具有建成大城市的可能。万州作为原万县市的行政中心,历来是川东地区的物贸基地、交通枢纽,工业基础也相对较好。随移民迁建步伐的加快,该区的城市基础设施改观很大,交通枢纽地位日益强化,达万铁路、梁万高速公路、五桥机场陆续开工并将在“十五”建成。三峡成库以后水位上升,港口条件改善,万州将建成联系长江中上游地区的一大深水良港。因此,无论是从经济基础、地理区位,还是从市场腹地来看,万州都具备建成大城市的条件。涪陵是原涪陵市的行政中心,是长江与乌江交汇处的港口城市,乌江流域的物资集散地。近几年来经济发展态势较好,形成了较好的产业基础。长涪高速公路、渝怀铁路建成之后,该区的交通区位优势将日益凸现,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带动作用也将更加突出着眼于指导万州建成重庆市第二大都市,到2020年,城市规模达到70万人。以重庆万州武汉高速公路和长江为纽带,万州要定位于建成辐射渝东、川东和鄂西地区的商贸流通中心、中级人才培训中心、交通通信枢纽及三峡旅游服务基地。考虑到环境承载能力,在产业构造上,重点发展服务业和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逐渐培植起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群,不断提高产业素质。近期要以移民迁建为契机,引进外来资金、技术、品牌,重组原有的产业、产品结构。 涪陵要定位于建成辐射重庆中部地区的经济中心,乌江流域的物资集散地。到2020年,城市人口规模达到50万人,跨入大城市的行列。在产业发展上,除了考虑现有基础外,更要着眼于如何同西边的特大城市和东边的大城市相配套,与主城区、万州相呼应,发挥区域内承东启西的功能。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建材、农产品加工、交通储运等产业。 (七)建设一批地域性中心城市 除母城及万州之外,要在今后520年之内,将市域内其他具有一定城市规模和跨行政区域经济带动功能、交通便利的卫星城市培育为中等城市,主要包括合川、江津、永川、长寿、荣昌、南川、开县、奉节、黔江等地域性中心城市。其中合川、江津、永川、长寿要在2005年左右初具中等城市规模,开县、南川、奉节、黔江力争到2010年建成中等城市;到2020年,合川、江津、永川要建成人口在6080万的大城市。 1.合川:定位于建成辐射重庆东北部和四川广安、南充地区的经济中心,重点发展旅游业、商贸流通业、轻纺工业。 2.江津:定位于建成辐射重庆西南部的物资集散基地、服务于母城的休闲度假基地,重点发展旅游、建材、食品等产业。 3.永川:定位于建成辐射渝西及川南的商贸流通中心,重点发展商贸流通业、生物技术产业。 4.长寿:定位于建成服务于重庆中部地区和四川广安地区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重点发展交通运输和天然气化工产业。 5.荣昌:定位于辐射川东、渝西的经济中心,要建成成渝经济走廊的重要窗口,重点发展生物技术产业、商贸流通业、房地产业。 6.南川:定位于建成辐射渝南及黔北地区的经济中心,重点发展旅游业、山林产品集散和加工业。 7.开县:定位于建成辐射渝东北山区的经济中心,重点发展林产品及农产品加工业、食品工业、商贸流通业。 8.奉节:定位于建成辐射渝东、鄂西的物资集散地,重点发展旅游业、商贸流通业。 9.黔江:定位于建成武陵山区的经济中心,渝、鄂、湘、黔四省市边区的商贸流通中心,重点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轻工业。 (八)建设一批县域中心城市 除上述地域性中心城市之外的县城,也要加快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县城客观上既是各县的行政中心,也是经济中心,“十五”和到2020年要进一步强化县域中心城市的功能,努力将其中有条件的城镇发展为1020万人的小城市,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群。 (九)加快小城镇发展 全市共有600余个建制镇,这些小城镇是联系城乡最直接的结合点,也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目标的最基本的单元。要通过实行户籍制度改革,促使农民加快由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的步伐,减轻土地承载压力。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度,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引导乡镇企业、农村个体私营企业适当集中布局,向小城镇靠近,扩大小城镇的产业规模和人口规模。结合重大线性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小城镇布局结构,以充分发挥基础设施的效益。 五、加速重庆城市化进程的政策措施 1.统一规划。城市规划应用具权威性、前瞻性、合理性,并具有适度的弹性,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留有自由空间,实现城市发展的动态化。城市发展中,坚持把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质量、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放到重要位置,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不断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建设,逐步改善城市居民工作和学习环境,提高生活品质。城镇建设规划要与土地利用规划相结合,合理布局。在产业类型选择、产业配置、人口分布、交通网络建设、教育、卫生、通信、商业网等方面有明确的发展指向。 2.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城市入户电网线路的改造、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城市交通及通信枢纽、城市水源及能源设施、城市污水及垃圾处理设施、城市绿化美化系统。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要尽可能实行商品化、市场化,形成投资、运营、收益的良性循环机制。政府则只对那些具有社会效益、难以获得直接经济效益的基础设施及社会公益设施进行投资与管理。 建立健全基础设施投入多元化机制,以政府为主导,更多地吸收民间资本和外国资本介入;对有效益的基础设施进行出售、转让、租赁,以盘活存量、调整增量,投入新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一些具有自然垄断特性的领域,也要加大改革力度,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逐步开放城市生活基础设施的服务价格,充分发挥市场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基础性调节作用,促进城市化按市场规律健康快速地发展。 3.切实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户籍制度的改革,牵涉面广、影响很大、政策性强,需精心设计、先易后难、有序操作,要与社会结构转型相一致,也要与新的社会管理体制的创立及实施相衔接。 户籍制度改革要与城镇规模、布局的远景规划相结合,首先在经济较发达的县城镇以及据规划符合重点发展条件的小城镇允许农民的迁入或迁出,然后向大中城市扩展。 4.着力培育和发展中小城镇市场。要充分利用、改造和创建商业设施和商业渠道,在重要商品的产地、销地或集散地形成规模适度的商品批发市场,培育和发展现代化的流通组织和商业网络。规范和完善土地市场,在加强国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制度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土地有偿使用范围。 培育、规范和发展各类市场中介组织,逐步减少“官办”和“垄断”色彩。努力培育和发展面向中小企业服务的中介组织,消除在中介服务领域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歧视现象;加强对中介机构的法律监督。 健全市场规则,打破地区封锁和部门分割,反对垄断,制止不正当竞争,尽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立并完善维护市场正常运行的信用制度,加强对商业欺诈和随意违约行为的道德惩戒。 5.小城镇相对集中发展乡镇企业。小城镇发展进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和矛盾,很大程度上是由布局过度散乱所致,而乡镇企业的相对集中是小城镇适度集中的前提,唯此,才可能解决土地浪费、环境污染、企业经济效益低下、基础设施不经济等问题,进而推动乡镇企业和小城镇走上健康发展轨道。乡镇企业的相对集中发展,要分区域制定科学合理的乡镇企业空间布局规划,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实行土地的有偿使用制度、土地使用区域差别制度和有差别的财税金融制度。乡镇企业发展的重点是内涵扩大再生产,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市场调节,优胜劣汰,进行兼并、联合,提高其与城市企业的竞争能力。 大力发展外向型乡镇企业。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乡镇企业也要逐步与国际经济接轨。政府要有选择、有重点地给予直接投资,利用税收、土地费等经济杠杆,制定优惠政策,完善激励机制,支持和促进外向型乡镇企业发展。 6.多元化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中长期任务,城市化进程既遵循着共同的一般规律,也有其自身特点和与其实情相适应的具体模式。重庆的市情是人口多、素质低,人均资源少,经济实力弱,地区差异、城乡差距悬殊,市场化程度低,尚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期。这就要求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注意节约稀缺的经济资源,特别是耕地和水资源。为此,重庆的城市化发展应多元化推进,大中小城市并举,即完善重庆主城区功能,适当发展大城市;大力发展中等城市;积极推进小城市、小城镇的大发展。但仍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突出的是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仍然薄弱,水资源短缺矛盾亟待解决,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力度仍需加大,“三农”问题依然突出,和谐社会建设任务繁重,等等。这些问题,建议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逐步加以解决。 六、结束语政策是一种潜在资本,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因此,向中央争取倾斜政策,并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是西部大开发的关键。西部大开发能否取得成功,既取决于内部优惠政策的出台,如:重庆的招商引资政策、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等;又利用好外部(中央)倾斜政策,如:中央设立重庆为经济实验区等,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把争取到的倾斜政策当做最大的潜在资本,用足用好,努力把重庆建设为长江经济中心。开发西部地区,必须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上,以保护生态作为一切开发项目的前提条件;同时,瞄准“环境经济”的目标,大力发展绿色、环保产业,严防由于所谓的开发而造成新的环境破坏。为了加大保护生态环境的力度,带动西部“环境经济”的兴起。同时,为了解决西部地区保护环境的困难,补偿西部地区为保护生态环境而付出的代价,应考虑实行东部地区和江河下游地区对西部和上游地区给予适度补偿的制度。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即将全面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并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时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我们党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实施这个战略决策,不仅对于振兴中西部地区经济,而且对于促进全国经济更大发展、实现我国现代化长远发展的宏伟目标,都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参 考 文 献1、黄肖广,财政体制改革与地方保护主义,经济研究,1996第2期2、武国友,地区差距的成因分析与未来政策取向的择定,东北师大学报, 1998年第一期(1)3、刘树成,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研究,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年4、厉无畏,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分析,上海社会科学月日,1998年第(3)期5、马建堂,中国区域问题研究,经济学动态,1996年第(2)期6、魏后凯,中国地区发展经济增长、制度变迁与地区差,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年7、郑梦雄,谁来开发西部西部大开发中的市场主体问题,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年第(4)期8、钟培华,中国经济发展与西部大开发理论研讨会综述经济学动态,2000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