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论文工业之后的景观再认识

上传人:1666****666 文档编号:39265494 上传时间:2021-11-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学论文工业之后的景观再认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社会学论文工业之后的景观再认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社会学论文工业之后的景观再认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业之后的景观再认识 工业之后的景观再认识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工业之后的景观再认识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工业之后的景观再认识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 通过对一些工业遗址景观实例的分析,回顾了国内外后工业景观思潮,并论述了工业之后的景观设计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试图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关键词 风景园林;后工业;规划设计中图分类号 TU98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0-0067-01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结构处于转型期,很多工业都开始衰退,老城留下大片衰败的工业废弃地。到了20世纪80年代,这些地区开始了城市复兴运动,通过对这些工业废弃地的保护、改造和再利用,对许多城市中心区复兴起到关键性作用。当今在中国,有关工业遗产保护问题同样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有人认为,保护一份遗产就是为城市保存一份记忆、一段历史;也有人反对这种保守的做法,认为那些破厂房旧机器已经废弃过时,保留下来会成为新城区建设的障碍。本文从对后工业景观案例分析出发,探讨保护工业景观的同时,又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1国外工业遗址景观实践后工业景观已成为上世纪末新的景观潮流,在这方面最为突出的是德国。历史上德国并没有产生自己的园林文化传统,但在近代,其景观发展十分迅速,加上受现代主义运动的兴起及很多组织如青年风格派、表现主义、蓝骑士、德意志制造联盟、包豪斯等产生的影响,使德国景观设计有了巨大发展。杜伊斯堡风景公园由德国景观设计师彼得拉茨设计,这里曾经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钢铁厂,在工业革命时期,这里工业发达辉煌,到20世纪80年代这里随着世界工业转型而开始下滑,最后荒废为一片工业废弃地。为了促进该地区的发展,恢复城市活力,政府将其改造成为公园。现在杜伊斯堡风景公园已经建成10多年,并成为世界上最为著名的后工业景观之一。彼得拉茨的设计最为关键的是把工厂遗留下来的厂房设备等都保存下来,适当进行功能、艺术的处理,给这些构筑物赋予了新的功能,寻求这种废旧场地对艺术、生命的一种新的诠释,让人们来这里感受历史,体验这里曾经的工业辉煌。这种独特的设计理念以及颇具震撼力的表现,在短时间内就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我们将公园今天的生机与改造前的荒凉状况相比较,就会很容易体会到设计师的意图,即启发人们对后工业景观的含义与作用的重新思考。2中国的工业遗址景观实践近年来,国内一些城市的后工业景观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如北京的798大山子艺术中心、广东岐江公园、苏州运河工业遗产廊道、上海苏州河北岸创意仓库、无锡的北仓门艺术生活中心等,都是在工业遗址上建起的工业遗址艺术或活动区,现在这些地方已经成为当地的象征、艺术和文化名片之一。许多大城市发展已经接近饱和,不能继续向外扩张,在这有限区域内,被废弃的产业遗址成为城市中最后一块可以建造新公园的土地。产业结构调整有可能大大提升城市生活质量。因此,创造出高水准的公共空间与建造新家园和工厂车间是同样重要的事情。建立在工业废地之上的城市公园可以为各种日常聚会和文化活动提供重要的场所。广东中山岐江公园的场地原是中山著名的粤中造船厂。它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终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几十年间,历经了新中国工业化进程艰辛而富有意义的历史沧桑,如今场内仍遗留着不少造船厂房和设备,其谱写了一曲壮美的城市记忆。岐江公园最大的特点是工业文明与现代风格相结合,把荒废场地上的很多元素都重新利用起来,树木、厂房、铁路、铁舫、灯塔进行有机结合,寻求该地块当年的历史风貌。同时也融入了一些现代技术,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制作成雕塑小品,让两者之间形成古今对话。直线型的路网交织在一起让这个地方更加新颖独特,成为了一处人气非常高的市民活动场地,给这个地区带来了生机勃发的希望。中国景观设计师俞孔坚在一次采访中说:中山岐江公园在国内来说是一种颠覆性的设计试验。第一,颠覆了美和文物的概念。这里的核心是一个丑陋的东西如何成为美的问题。岐江公园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把工业厂址当做遗产来对待,对整个厂址进行再利用。第二,颠覆了中国传统园林价值观。岐江公园的直线的路网、几何的构图显然跟中国的园林传统是对抗的,它是具有颠覆性意义的。第三,颠覆了已有的建造规范。园林和建筑规范从来没有工业遗产利用等方面的内容,没有懂此方面的技术人员,它完全是前卫的、试验性的。所以它所有东西都是试验性的。3结语后工业景观是一种对场地认识作出极大回应的设计,是一种场所精神的回归,是对地块历史背景以及生命意义的诠释。单一的现代主义方盒子建筑以及千篇一律的城市规划,对城市和地区无疑是一个灾难。这种情况下,如何体现当地的特色成为现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我们要求从场地出发,挖掘地块深层的文化内涵,而后工业景观就是这样的思想,即在荒废的工业区寻求艺术与活力,让这个地区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4参考文献1 王向荣,林箐.西方现代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2 王向荣.生态与艺术的结合德国景观设计师彼特拉茨的景观设计理论与实践J.中国园林,2001(2):14-15.3 余丽娜.工业遗迹与现代生活的交融J.山西建筑,2007(26):59-60.4 胡映东. 场所精神的回归J.山西建筑,2007(6):26-27.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下载 > CAD图纸下载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