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九上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教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35336728 上传时间:2021-10-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09.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九上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教科版九上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教科版九上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教科版九上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教案第一节分子动理论教学目标a. 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非常小 ,在一般物体里含有的分子数非常多b. 能识别并会解释扩散现象,知道扩散现象表明了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 知道分子间存在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有关,知道一些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实例d. 理论联系实际 ,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建议“分子动理论”教材分析分析一:本节首先介绍了有关分子和分子运动的初步知识,并对分子大小进行了讨论,使学生对分子体积小、数量大留下深刻印象。然后从观察实验,分析宏观现象出发,通过推理去探索微观世界的思路,依次介绍了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和相互作用力。分析二:分子运动论是从本质上认识各种热现象的理论。按照分子运动论的观点,一切热现象都是由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引起的,温度就是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利用分子运动论,可以成功地解释大量的热现象。分析三:分子运动论的基本内容:物质由大量分子构成,分子体积极小,直径只有10-10 米左右,一滴水名含有1.6 X021个水分子,分子之间有空隙,气体分子的间隙最大,液体次之,固体分子间隙最小;分子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与温度有关,一般温度高的物体内部分子运动剧烈,所以人们把分子的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扩散现象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例证;分子之间有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位置时,斥力大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 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位置时,斥力等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时, 斥力小于引力 ,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由于分子间的引力,使固体能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体积,而由于分子间的斥力,使分子间保持一定的空隙,也使得固体和液体较难压缩。“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教法建议建议一:可以从机械能向内能的转化的实验引入课题 ,例如关掉动力的汽车慢慢停下来,掉到地面的乒乓球最终停在地面,它们的机械能到哪儿去了?从而将学生注意力从宏观分析转移到微观分析上来。建议二:分子运动论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热现象,即从物体内部微小粒子的运动情况分析问题,可以从本质上解释有关的热现象。进行解释时,要认真分析题意, 明确与题目相关的物理知识 ,然后在用分子运动论的相应观点 ,特别是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分子无规则运动这两个观点进行解释。建议三:根据分子运动论的观点 ,物质由大量分子构成,这一点可以借用化学里的一些知识加以说明。另外, 构成物质的分子直径非常小 ,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 ,为了形象地说明这一点 ,可以用宏观物体间的尺寸比来说明。建议四:构成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也是我们肉眼无法观测到地,因此要做好演示实验 ,例如打开香水瓶瓶盖后,满教室都能闻到香味;红墨水在水中的扩散等。另外,我们还可以用课件来模拟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和扩散现象,使这种看不见的运动在学生心目中形象化、具体化 ,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我们还可以比较不同温度下的扩散快慢,如观察红墨水滴入冷水和热水中扩散的快慢。建议五:分子间作用力较难、较复杂,尤其是分子间引力与斥力同时存在,学生较难理解 , 因此教学时要求不要太高,只要学生能知道分子间引力与斥力同时存在 ,且知道什么时候分子间表现出引力,什么时候分子间表现出斥力即可。另外要做好两个铅块间的分子引力实验。教学设计示例课题: 分子运动论教学重点: 知道分子动理论的三个基本观点和相对应实验事例 ,并能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进行解释教学难点 : 对分子间作用力的理解,以及用微观理论定性解释宏观现象教学手段:讲授、实验教 具:烧杯、红墨水、清水、香水、乒乓球、集气瓶、 NO2 气体、铅块、计算机知识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引入课题二、物质由分子构成构成物质的分子一般很小,直径一般在 10-10m 左右,物体内含有的分子数目一般很多三、分子的运动分子总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 ,在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四、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位置时,分子间引力等于斥力 ,作用力为零;当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位置时,分子间引力小于斥力 ,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时,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固体和液体很难压缩、固体较难被拉伸,都是由于分子间作用力的原因五、思考题(能力提高)扩散快慢跟什么因素有关? 将一乒乓球由一定高度静止释放 ,提出问题:乒乓球运动的机械能上哪儿去了?讲解、举例通过实例讲解分子数目巨大,让学生体会分子非常小打开香水瓶盖,提问:为什么我们能闻到香味?香料分子是怎样进入我们的鼻子?演示 NO2 气体与空气间的扩散过程演示红墨水在清水中的扩散现象教师解释原因计算机模拟演示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计算机模拟演示扩散过程教师讲解做铅块间分子作用力的演示实验演示实验:比较红墨水在冷水和热水中扩散快慢实验观察乒乓球的运动情况, 并回答问题联系化学中有关分子的知识思考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学生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的相似现象学生观察实验,发散思维作业 : P14练习 1、 2“分子动理论”探究活动专题讨论:哪些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专题调查研究活动: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微小事物?可上网或图书馆查询相关资料 ,或请教专家,将这些方法的原理、特征及优、缺点写成科技小文章相互交流分子动理论教学目标a. 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非常小,在一般物体里含有的分子数非常多b. 能识别并会解释扩散现象 ,知道扩散现象表明了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 知道分子间存在作用力 ,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有关,知道一些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实例d. 理论联系实际 ,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建议“分子动理论” 教材分析分析一:本节首先介绍了有关分子和分子运动的初步知识,并对分子大小进行了讨论,使学生对分子体积小、数量大留下深刻印象。然后从观察实验,分析宏观现象出发,通过推理去探索微观世界的思路,依次介绍了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和相互作用力。分析二:分子运动论是从本质上认识各种热现象的理论。按照分子运动论的观点 ,一切热现象都是由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引起的,温度就是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利用分子运动论,可以成功地解释大量的热现象。分析三:分子运动论的基本内容:物质由大量分子构成,分子体积极小,直径只有10-10 米左右,一滴水名含有1.6X021个水分子,分子之间有空隙,气体分子的间隙最大,液体次之,固体分子间隙最小;分子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与温度有关,一般温度高的物体内部分子运动剧烈 ,所以人们把分子的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扩散现象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例证;分子之间有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位置时,斥力大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位置时,斥力等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时,斥力小于引力 ,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由于分子间的引力 ,使固体能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体积,而由于分子间的斥力,使分子间保持一定的空隙,也使得固体和液体较难压缩。“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 教法建议建议一:可以从机械能向内能的转化的实验引入课题,例如关掉动力的汽车慢慢停下来 ,掉到地面的乒乓球最终停在地面,它们的机械能到哪儿去了?从而将学生注意力从宏观分析转移 到微观分析上来。建议二:分子运动论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热现象,即从物体内部微小粒子的运动情况分析问题,可以从本质上解释有关的热现象。进行解释时,要认真分析题意 朋确与题目相关的物理知识,然后在用分子运动论的相应观点,特别是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分子无规则运动这两个 观点进行解释。建议三:根据分子运动论的观点,物质由大量分子构成,这一点可以借用化学里的一些知识加 以说明。另外,构成物质的分子直径非常小 ,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为了形象地说明这一点,可 以用宏观物体间的尺寸比来说明。建议四:构成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也是我们肉眼无法观测到地 ,因此要做好演示实验 例如打开香水瓶瓶盖后,满教室都能闻到香味;红墨水在水中的扩散等。另外,我们还可以用课件来模拟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和扩散现象,使这种看不见的运动在学生心目中形象化、具体化,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我们还可以比较不同温度下的扩散快慢,如观察红墨水滴入冷水和热水中扩散的快慢。建议五:分子间作用力较难、较复杂 ,尤其是分子间引力与斥力同时存在 ,学生较又t理解,因 此教学时要求不要太高,只要学生能知道分子间引力与斥力同时存在 ,且知道什么时候分子间 表现出引力,什么时候分子间表现出斥力即可。另外要做好两个铅块间的分子引力实验。教学设计示例课题:分子运动论教学重/ 、知道分子动理论的三个基本观点和相对应实验事例,并能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进行解释.教学难/ 、 对分子间作用力的理解,以及用微观理论定性解释宏观现象.教学手段:讲授、实验教具:烧杯、红墨水、清水、香水、乒乓球、集气瓶、NO2气体、铅块、计算机知识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引入课由将一乒乓球由一定局度观察乒乓球的二、物质由分子构成静止释放,提出问题:乒乓球运动的机械能上哪运动,f#况,并 回答问题.构成物质的分子一般很小,直径一 般在10-10m左右,物体内含有的分子 数目一般很多三、分子的运动儿去了?讲解、举例通过实例讲解分子数目巨大,让学生体会分子非联系化学中有 关分子的知识 思考学生思考法回分子总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常小.答问题,在小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 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打开香水瓶盖,提问:为什么我们能闻到香味?学生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的四、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分子间同 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位置时,分子间引力等于斥香料分子是怎样进入我 们的鼻子?演示NO2气体与空气 间的扩散过程相似现象学生观察实3佥,发散思维力,作用力为零;当分子间距离小于 平衡位置时,分子间引力小于斥力,作演示红墨水在清水中的扩散现象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时,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教师解释原因作用力表现为引力.计算机模拟演示气体分固体和液体很难压缩、固体较难子的无规则运动被拉伸,都是由于分子间作用力的原 因.计算机模拟演示扩散过程五、思考题(能力提高)教师讲解扩散快慢跟什么因素有关?做铅块间分子作用力的 演示实验演示实验:比较红墨水 在冷水和热水中扩散快 慢实验作业:P14一练习1、2分子动理论”探究活动 专题讨论:哪些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专题调查研究活动: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微小事物?可上网或图书馆查询相关 资料,或请教专家,将这些方法的原理、特征及优、缺点写成科技小文章相互交流.第二节 内能和热量(3课时)教学 目标1 .知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美。2 .知道什么是内能,物体的内能是另一种形式的能。3 .知道物体温度改变时,内能随这改变。4 .使学生知道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一些事例;5 .知道可以用功来量度内能的改变 ,6 .能用做功和内能改变的关系来解释摩擦生热等常见的物理现象。7 .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一些事例;8 .知道热传递和内能改变的关系来解释常见的物理现象。9 .知道热量的初步概念及热量的单位一一焦耳10 .知道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重点内能的概念和其与温度有关。改变内能的方式:做功;热传递和内能改变的关系难点内能,物体的内能是另一种形式的能;用做功和内能改变的关系来解释摩擦生热等常见的物理现象判定内能改变的方式教具烧杯、清水、红墨水等。压缩空气引火器,机械能转化热能演示器,无色玻璃瓶,橡胶瓶塞,打气筒等学生主要教学过程r学生活动教学(I)一.复习:1 .机械能分哪些?过程设计2 .分子动理论的内容?3 .扩散现象表明了什么?新课讲授。1.内能的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2)实验表明什么(教师作适当启发)。、日结论: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盛好,物体内育酶金大(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称为热运动。内能也常称为热能。3 .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任何情况下都具有)。4.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让学生讨论 ,并归纳回答,教师作启发诱导)内能是物体内部分子运动所具有的能量,而机械能是与物体的机械运动有关 ,是整个物体的情况。5小结和课后练习。观察并回答 问题6五分钟测试和评析。(II)一.复习:(1)什么叫做物体的内能?(2)物体的内能跟什么有关 ?二.引入新课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也就是说当物 体的温度发生了变化时,它的内能就发生了变化。如何改变物体的温度,同学们能够从生活实际上举出许多的事例。今天我们先研究一种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三.进行新课1 .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大。(1)演示实验:压缩空气引火实验。出示压缩空气引火器,简单介绍它的构造。取绿豆粒大小的一块干燥硝化棉,用镣子把棉花拉得疏松一些,放入玻璃筒底。将活塞涂上少许蔗麻油(起润滑和密封作用 工放入玻璃筒的上口。此时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筒内的棉花。迅速地压下活塞,可看到硝化棉燃烧发出的火光。(2)分析现象:组织学生议论 ”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从而得出压缩空气 做功,使空气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引起棉花燃烧。(3)生活事例:实际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也遇到过。例如 ,在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时,打气筒也会变热,这也是由于压缩空气的缘故。用其他的 方法对物体做功,也能使物体内能增加,摩擦生热就是一个例子。让学生解释课 本图2-9、图2-11的事例,并列举其他事例。(4)归纳学生所举事例得出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就会增大。同学们所举的事例都是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增加,做功能不能使物体的内能喊小呢?2 .物体对外做功时,本身的内能会减小。(1)演示实验:气体膨胀温度降低的实验。按照课本图2-12所示,事前组装好仪器。课前在瓶内装入少量的水。实 验时告诉学生,由于水的蒸发,瓶内存在水蒸气。由于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所以水蒸气是看不到的。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瓶塞跳起时容器中有什么现象。(2)分析现象:瓶塞跳起是水蒸汽对瓶塞做功,那么水蒸气的内能就减小,温度就降低,水蒸气就液化成小水珠,就是我们看到有雾的产生。3 .内能的改义可用做功来量度。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实质是机械能与内能 之间的相互转化。4 .小结: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小。5 .练习、布置做业。(III)一.复习引入新课:复习内能的概念,复习中强调物体的内能是能够改变的。通常物体温度的升降,反映出内能的改变。那么一个物体温度的升高除了 上节课讲的摩擦生热外还用具他方法吗?二.新课教学1.热传递:列举事例说明热传递的现象。并引导学生概括热传递共同特点:物体间存在温度差一一发生热传递的条件,直到物体的温度相同为止。9 / 13回答问题 学生举例概括高温物体温度降低,低温物体温度升高。归纳:热传递现象实质是:内能从高温的物体传到了低温的物体或从同一 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的部分。(即是内能的转移)2 .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由于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所以高温物体的内能减少,叫做放出了热量; 低温物体的内能增加,叫做吸收了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总是存在着放热物体和吸热物体,物体放出或吸收的热量越多 ,它的内能的改变越大。3 .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例子:锯条温度上升了)4 .热量的单位:焦(j )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时,可以用功来量度内能的改变;用热传递改变物 体内能时,可用物体放出热量和吸收热量的多少来量度。热量和功都可以用来 量度物体内能的改变,所用的单位也应该相同,都是焦耳。教学过程设计总结5 .小结:(1)通过师生共同议论,总结热传递现象。热传递现象: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温度降低,低温物体温度升高,直 到温度相同时,热传递停止。热传递的条件:物体间存在温度差异,或物体不同部分间存在温度差。热传递的实质:内能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是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之O热传递的方向:内能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不存在内能由低温物 体传向高温物体的现象。(2)纠正学生错误认识:“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温度”(3)强调: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才会体现出来。没有热传递就没有热量 不能说成“物体含有多少热量” 三.布置作业:课课通第三节比热容12 /13【学习目的】1、知道不同物质的吸放热的能力不同,理解什么是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的单位及其读法;2、会查物质的比热表。会根据水的比热较大这一特性来解释一些有关的简单现象;3、学会利用热量公式 Q = cm At进行热量方t算。Q吸=cm(t2ti)和Q放=cm(ti_t2) 【教学重点】1、比热容概念的建立,理解比热容的概念;2、热量公式 Q = cm At的应用。【预习导航】一、物体的吸热能力1、改变物体的内能方法有两种: 和 。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 热量,内能,温度;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内能,温度。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使物体温度变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的过程。2、根据平常烧开水的经验我们知道:某种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和有关。那么,不同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变化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不是一样多呢?你猜想的结果是。书上P12 “实验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现象是:沙子的温度比水升得 快一些。说明升高相同温度,水加热的时间要(长/短)一些,吸收的热量要(多/少)一些。进一步得出,水的吸热能力比沙子要(强/弱)一些。3、大量实验表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不仅与和有关,还与有关。【动脑筋】1、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 给水,比较加热时间的目的是比较和煤油加热。他得到如下数据:物质次数质量m/kg升高的温度At/C加热的时间t/min水10. 110220. 2104煤油30. 110140. 2102(1)在实验中,采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的目的是 (2)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有关。(3)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质量相同的水和煤 油升高,吸收的热量不相等,水吸收的热量比煤油。(4)由实验结果可知:水和煤油比较 ,吸热能力 更强。二.比热容1、我们引入比热容来描述物质的。单位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 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的符号是: 。比热容的单位是 ,读作2、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温度降低1C放出的热量和它温度升高 1C所吸收的热量(相等/不相等,因此,比热容同样可以描述物质的能力。3、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大小 _ 。分析P13的表格“几种物质 的比热容”可知: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时的比热容,即比热容只与物体的和 有关,与物体的质量和温度(有关/无关)。它反映物质的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能力,即质量相同,升高相同温度,比热容大的物质吸收的热量 _ O4、常见物质的比热容的表中: 的比热容最大, 的比热容最小。相同质量的 水和其他物质,在温度变化相同时,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更。人们用冷水冷却发动机,用热水取暖都是因为水的 大。5、干泥土的比热容是0.84X 103J/ (kg C ).其物理意义是:质量为 1千克的干泥土,温度_3时 是 0.84 10。【动脑筋】2、水的比热容是 J/ (kg C),其物理意义是: 。若某个铁球的比热容为0.46 X03J/(k g ;C ),则半个铜球的比热容为 。【动脑筋】3、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比热容与跟物体的质量有关B、物体的比热容与物体的温度有关C、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和放出的热量有关D、物体的比热容是物体的一种特性,与温度、质量都没有关系【动脑筋】4、一瓶矿泉水放入冰箱结冰后,下列物理量不发生改变的是()A.体积 B.密度 C.质量 D.比热容【动脑筋】5、沿海地区同沙漠地区相比,冬暖夏凉,昼夜温差小.这是因为()A.水的密度比沙石的密度小B.水的比热容大于沙石的比热容C.水的热量大于沙石的热量D.水的传热本领比沙石的传热本领差【动脑筋】6. (2010泰州)下图所示是“比较水和煤油吸热升温特点”的实验装置: (1)加热过程中,用搅棒搅动的目的是 ;水和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 来反映 的(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2)关于该实验的变量控制,下列要求中不正确的是A.采用相同的加热方法(如酒精灯火焰的大小,与烧杯底 的距离等)B.烧杯中分别装入相同体积的水和煤油C.使用相同的烧杯【课堂检测】(满分100分)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 所吸收的 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的单位是 。它是物质的一种 ,反映物质的能力。不同的物质比热容的大小 ,同种物质比热容的大小还跟物质的 有关。2、我市在科学规划和建设城市时,大量增加水面面积如建设“北湖”,是利用水的大的特性,且水在蒸发时 (选填“吸热”或“放热”),可以调节气温,营造“田园成都”的舒适环境。3、炎热的夏天,从冰箱内取出一5c的冰块,冰块_ _( “会”或“不会”)立即熔化;当冰块全部熔化成水后,其体积,比热容。(后两空选填“增大/减小”)4、(2010潍坊)如图是我国新研制的月球探测器样机.样机使用抗温差大的材料,是由于月球表面物质的比热容 (填“较大”或 “较小”,温差大的缘故.样机还装配有表面凹凸很深的六只“大脚”,设计的目的是: ; O5、汽车、拖拉机的发动机常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具有()A.较小的密度 B.较大的比热容C.较低的凝固点 D.较高的沸点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的是()A .在河流上建水电站,用水发电B.汽车发动机用循环水冷却C.让流动的热水流过散热器取暖D.晚上向秧苗田里放水,以防冻坏秧7、炎热的夏天赤脚站在水中感到凉爽,走在沙土上感到烫脚。引起这种反差的原因是由于水和沙土具有不同的()A.热量B.质量.C.比热容 D.密度8、小明从下表提供的信息中,得出以下几个结论,其中错误的是()几种物质的比热容c 103J/ (kg C)水4.2干泥土0.84酒精2.4铜0.39冰2.1铝0.88煤油2.1铅0.13水银0.14砂石0.92A .液体的比热容都比固体大;B.质量相等铜和铅,升高相同温度,铜吸收的热量多;C.汽车发动机用水冷却效果较好;D.同种物质不同状态下比热容的值不同;9、( 2007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一桶水的比热容比一杯水的比热容大B.水壶里的水烧开时,水蒸气把壶盖顶起,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用锯条锯木板时,锯条发热,锯条的内能增加D.糖放入水中,过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甜了,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0、炸食物时烧开的油溅到身上往往比烧开的水溅到身上对身体伤害得更严重,其主要原因是()A .油的热量比水的热量多B.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C.油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大D.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得多11、汽车油箱的汽油用掉一半后,关于油箱内汽油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的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B.它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C.它的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D.它的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说一说】我本节课还存在的问题:三、热量的计算1、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若加热条件相同时,相同时间内,的温度升高的多,若升高相 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多。这反映了水的吸热能力比煤油强。2、的物质温度升高 所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比热容。符号是 ,它的单位3、水的比热容是,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1kg 的水温度升高1需吸收的热量是J ;那么 2 kg 的水温度升高1 需吸收热量是,2kg 的水温度升高5 需吸收热量是 。由此得出物质吸收的热量与、 有关。通常用 Q 表示 _,c表示_ ,m表示 _ _, Zlt表示 _,热量的计算公式为。若用ti表不初始温度,t2表示末尾温度,则降温时力t=,降温时力t= 。7甲乙两个物质量之比为2 : 1 ,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之比为1 : 3 , 甲乙两物体比热容之比是( )A. 6 : 1 B. 1 : 6 C. 2 : 3D.3 : 28、某同学家中有一质量为1Kg 的铝壶 ,能装 4Kg 的水 ,把这壶水由10加热到沸腾。已知 c水=4.2X 103j/(kg?C)、c铝=0.88 X 103J/(kg C)。求这一过程中: 水吸收了多少热量? 铝壶与水共吸收了多少热量?【动脑筋】9、(2010)在加热质量为2kg的铝块的过程中,铝块吸收了 1.8X106焦的热量,温 度升高到1020 Co 已知c铝=0.9X 103J/ (kg C)求:铝块的初始温度是多少?【动脑筋】10、(2010盐城)用煤气灶把1kg、初温为20c的水烧到70C,消耗了 10g煤气.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X 103j/(kg?C),煤气的热值为4.2X 107J/kg,求:水吸收的热量Q吸;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煤气灶烧水的效率斗13 / 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