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学有感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4467652 上传时间:2021-10-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学有感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新课标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学有感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跳出“历史”看“历史”新课标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学有感记得初摸“必修三”时。感觉头疼得很。一是历史的原因:过去思想文化史的教学是以往中学历史教学的最薄弱环节,原来的知识体系对思想文化史的教学不够重视。一般来说,课时安排往往是在政治经济问题基本讲完,学生已经开始兴趣下降,基本上到了师生俱疲考试临近之时才讲。于是,大部分文化史内容很难详细展开,往往草草了事,有的干脆划书背书了之。这样的文化史教学实在是最没有文化的教学,也难以反映文化史教学的真谛。二是客观的原因:“必修”的内容太杂,而且不少内容太专业,老师们处理起来很棘手。三是主观的原因:文化史的大量内容自己以前没有学过,心中没底气。现在,经过一轮培训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我用“三级跳”来概括对“必修三”教学的几点粗浅认识。一跳:跳出思想文化史看思想文化史。“必修三”教学必须要和必修一、二的有关章节紧密结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定时期出现的思想潮流、文化现象是那个时期政治、经济现象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映。比如:明清时期,小说创作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我们探究其原因的时候,就要意识到特定的文学形式是特定的历史环境的产物。明清时期,一方面专制主义进入强化阶段(必修一),另一方面经济领域里出现了一股新的气象,手工业、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必修二),市民阶层扩大,为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为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小说创作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只有三个模块紧密结合,才能让学生很好的理解不同时期的思想文化特色不同的原因等等。因此在文化史教学中只有从特定的时代情景出发,才能把握其总体风格与时代精神。二跳:跳出中国看中国。学习中国史有关内容时要有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要把中国的思想文化放在整个世界空间、整个人类文明史的长河中去观察。让学生明白中国是世界中的中国,中国的文明史也是世界文明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认识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少一些民族狭隘主义,多一些兼容并包的宽容胸怀,这样才能在现代社会中不仅能够胸怀祖国,更能放眼世界,不仅传承祖国的思想文化遗产,更能吸收人类的思想文化精华。三跳:跳出单元看单元。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要树立整体观。如在学习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时,既可以中外横比又可以古今纵比。古今纵比可以发现:(一)文化发展具有纵向的传承性,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穿越岁月的坐标,发掘各种文化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线性联系的逻辑关系。(二)中国文化、西方文化一样,都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丰富的发展过程,。中外横比,可以发现:(一)中国什么时候落后了,什么时候开始向西方学习,什么时候变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文化。(二)人类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跳出“历史”看“历史”,我们可以不受一个单元、一个模块、一个版本历史知识的束缚,从而建立整体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人文史观等等。我们既要跳出来,还要学会钻进去,把握好宏观与微观的结合,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新课程“新瓶”装“旧酒”穿“新鞋”走“老路”;才能把握主旨,使文化史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以利我们学生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