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自考专科).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0465008 上传时间:2021-10-10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7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自考专科).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社会心理学(自考专科).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社会心理学(自考专科).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的领域社会心理学的定义(最为经典的回答,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格尔登阿尔波特作出的,是社会心理学所获共识最多的一则定义。):要了解和说明,一个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如何受他人实际的、想象的,或者是默认的存在的影响。我们可以为社会心理学下这样一个定义:社会心理学是致力于理解人在社会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及其本质和起因的一个科学领域。影响社会心理与行为的主要因素:1.他人的特点和行为;2.在与他人交往中的基本的认知过程;3.生态意义上的环境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对我们的直接和间接影响;4.社会行为和社会思想发生的文化背影;5.与社会行为有关的生物或遗传因素。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1,新学科的出现(19081924):作为社会心理学这门新学科的初现时期;1908年,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社会学家罗斯,分别出版了他们取名为社会心理学的专著,作为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作为心理学创始人的冯特,他将自己的研究取名为“民族心理学”(类似于社会心理学的学科发展),1900年之后至1919年最终完成辉煌巨著,10卷本的民族心理学:对于语言、神话和道德的发展规律的探讨弗罗德阿尔波特于1924年出版了其著名的社会心理学专著,是以实验为基础和基调,同时注重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个体行为,也正是社会心理学随后发展的主要方向。2,青春期的发展(30年代60年代):乔治米德,立足于以符号和语言进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于1934年出版心理、自我与社会,被认为是后来社会心理学中符号互动理论的奠基之作。马林诺夫斯基原始人的性生活;夫兰兹鲍士原始人的心灵;本尼迪克特文化类型;玛格丽特米德萨摩亚的时代弗洛伊德:团体心理学和自我分析、文明及其不满、摩西与一神教等斯金纳奥登第二;格式塔心理学学派苛勒1938年价值在现实世界中的位置库尔特勒温被称为当代社会心理学之父,当代社会心理学中的心理场论传统,社会认知传统,以及行动研究传统等,都是由他所开创的。我们当代95%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和理论,都与勒温有着密切的联系。库尔特勒温解决社会冲突社会科学中的场论弗利兹海德1958年人际关系心理学3,不断走向成熟(70年代80年代)当代社会心理学的特色:1,重视对于文化因素和文化背景的研究;2,研究的多元化和综合性;3,对于情感研究的关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与研究(观察是所有心理学研究的前提,其本身也是一种最基本的研究方法):观察往往被作为收集研究资料的必要手段和基本途径,被作为一种最基本的研究素养或技术,在实验研究或相关研究中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2,实验研究法3,相关研究法(通常,相关指数从1.00至+1.00;从0.00起到+1.00,分值越大表示相关程度越高)4,多元性的研究;5,理论与研究第二章 社会认知一、社会认知的概念:简单地讲,社会认知就是对他人的认识,或者说是对他人社会行为和社会思想的认知。它是指个体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观察他人的行为表现,并对其内在心理状态、行为动机,以及其行为的意向性作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二、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就目前社会心理学家对有关研究所达成的共识来说,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主要来自认知者、认知对象和认知情境三个方面:(一)认知者因素:认知者即社会认知的主体。认知者本人的知识和经验、世界观和价值取向、人格或个性特征等等,都会影响其对他人的认知。(二)被认知者因素:被认知者的许多特点,都会影响人们对他的认知和评价,影响人们的印象;被认知者的表情、声调、行为和举止等,也会影响到我们对他的认知。(三)交往情境。二、什么是印象:一般来说,印象就是指我们对别人的看法。从本义上说,印象包含了人们对于认知对象各方面的突出特点,它所反映的是对象的总体特征。三、印象形成的一般规则:(1)评价的中心性;(2)印象的一致性;(3)核心特性的作用(有些信息资料的比重大于其他资料,会对整个印象的形成有较多的影响,因而这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特性便被称为核心特性。)四、印象形成的方式:(1)平均模式:这种模式表明,人们一般是以特性的平均价值来形成对他人的印象的。(2)累加模式:这种模式认为,人们在根据部分信息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时,并非以特性的平均价值为依据,而是以特性价值的总和为依据。(3)加权平均模式:根据这一模式,人们形成印象的方式是,将所有特性加以平均,同时对于较重要的特性给予较大的权数。一般来说,负面特性的比重往往要比正面特性的比重高。也就是说,若其他条件相同,负面特性对整体印象的影响大于正面特性。五、印象形成的心理效应:(1)首因效应:所谓的“首因”即首次或最先的印象,即通常所说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强烈的影响)(卢钦斯于1957年以实验证明了它的存在)(2)近因效应:所谓的“近因”,一般指后成因,也即最后的印象。(经典实验由卢钦斯做出的。)(3)晕轮效应: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某些主要品质有了好的印象后,就会认为这个人一切都好;反之,若发现某人某些方面不好,就可能认为他什么都不好。(要注意对别人观察的客观性和全面性,避免偏听偏信和以貌取人)(4)投射效应:人们的认知活动在对他人形成印象时,有一种强烈的倾向,那就是假定对方与自己有相同之处,通俗地说也就是“推己及人”(5)仁慈效应:所谓的“仁慈效应”也叫宽大效应,是指人们在对他人的特性进行评定时,好的评价常多于不好的评价。(6)刻板印象:刻板印象也被称为类化原则,一般被用来指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和固定的看法。途径:1)是直接与某些人或某个群体的接触,然后将一些特点加以固定化;2)是根据间接资料如他人介绍、传媒的描述等形成对某个群体的概括性印象。(大多数刻板印象来自第二条途径。)正确对待刻板:积极方面:社会刻板印象中往往包含了一些真实的成分,它或多或少地反映了认知对象的若干情况。有助于简化人们的认识过程,为人们迅速适应社会环境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消极方面:由于刻板印象一经形成,便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往往使人们的认识僵化和停滞,这势必阻碍人们对新事物的接受。六、什么是归因:所谓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换言之,就是对人们的外在行为表现进行解释和说明的过程。1958年,海德人际关系心理学;60年代:琼斯和戴维斯从行为到倾向性人的知觉中的归因过程;凯利的社会心理学中的归因理论七、归因理论:(1)海德的自然心理学观点(海德将个体行为的原因分为2种:一种是个体自身之外的原因,称作外在归因或情境归因;另一种是个体自身的原因,称之为内在归因或特质归因)“内因外因”是归因中的一个基本向度。(2)韦纳的归因理论(韦纳着重研究了人们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提出另一种向度,即把原因区分为稳定的和不稳定的2个方面。)在我们形成期望或预言某人将来的行为时,稳定不稳定向度非常重要;而在我们对他人行为进行评价时,内因外因向度显得更有意义。(3)凯利的三维理论(凯利是归因理论方面的权威之一,其理论观点被称为三维理论或三度理论。他认为,人们在对行为进行归因的时候,常要对下述三个方面进行考察,它们是:1)环境实体(亦称环境刺激)2)时间;3)人)环境实体:是指行为者对之反应的事件;时间:是表示行为者在不同的时间,以不同的方式对环境实体的反应;人:是指行为者以外的人对环境实体在不同时间作出的反应。八、归因原则(5个):(1)扩大原则;(2)折扣原则;(3)非共同效果原则;(4)利害关系原则;(5)共变原则九、归因偏差:(一)非动机性偏差(是指由于加工信息资料及认识上的原因而导致的归因误差。):1.观察者常常过高估计行为者内在因素的重要性;2.行为者观察者偏差;3.归因中的时间作用(二)动机性偏差自利偏差(所谓的动机性偏差,是指由于某种特殊动机或需要而在解释行为原因时出现的偏差。)十、什么是非言语沟通:作为一个术语它是指运用除言语之外的其他渠道传递信息的沟通方式。必须指出的是,非言语并不是非声音,非言语沟通中包含了有声的现象如辅助语言和类语言。非言语沟通的主要作用:1.支持、修饰或否定言语行为;2.代替言语行为;3.表达言语行为所难以表达的感情和态度。十一、主要非言语行为的分析:(6个)1)面部表情(最容易辨认的是快乐、痛苦;其次是恐惧、悲哀;最难辨认的是怀疑、怜悯)2)目光(目光的功能(4个):1.调整谈话;2.控制反馈;3.表达情绪;4.确定关系)一般认为,在同样的光线条件下,瞳孔放大往往表示注意、兴趣、兴奋等情绪;而瞳孔缩小则表示厌恶、不耐烦等情绪状态。(瞳孔的变化就成了我们识别他人情绪的重要线索)3)身体姿势和动作(身体姿势和动作也叫身势语,是非言语沟通的主要领域之一。类别:1.手势;2.姿势;3.触摸)手势某种程度上,决定手势方式的是文化因素,手势在沟通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强调,说明,表达感情,指示方向等方面;触摸行为往往能够反映出人际关系的亲疏程度及社会地位的高低状况。4)人际空间(4方面:1.亲密的了解程度;2.文化背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对个人空间的需求不一样;3.社会地位差别;4.性别差异)5)服饰(常从一个人的衣着推测其职业、社会地位、性格等)6)辅助语言和类语言(辅助语言能加强或改变词语本身的含义)十二、情绪与社会认知的相互影响:(一)情绪对认知的影响(4个):1.情绪影响感受性;2.情绪对知觉的影响;3.情绪对记忆的影响;4.情绪对思维的影响(二)认知对情绪的影响(5个):1.认知是决定情绪性质的关键因素;2.图式或认知网络对情绪的影响;3.评价和归因对情绪的影响;4.言语对情绪的影响;5.期望对情绪的影响。第三章 社会态度一、态度的定义:态度是指个体对一定社会刺激所持有的,具有一定结构、相对稳定和内化了的心理反应倾向。二、态度的特点(6个):1.态度的社会性;2.态度的统合性;3.态度的主观经验性;4.态度的媒介性;5.态度的动力性;6.态度的一元性。三、态度形成:一)态度形成的阶段:1961年,凯尔曼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了态度形成或改变的三个阶段模仿或服从、同化与内化。服从是人们为了获得某种物质或精神上的满足,或为了避免惩罚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行为。二)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5个):1.社会环境的影响(具有持久性,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的态度形成起着导向作用);2.家庭的影响;3.同伴的影响;4.团体的影响;5.观察学习(也称模仿学习,主要是指个体通过对他人言行的观察而进行的学习,这种学习同样可使个体学得许多新的行为。)四、态度的结构:1.态度的多元两极性结构(态度的多元两极性结构,是指态度乃是由许多个具有两极倾向的对象因素配置组合而成。);2.态度的层次性结构(一般来说,态度是由认知成分、感情(或情感)成分和意向(或动机)成分所构成的。其中,认知成分所包含的主要是对事物的了解和评价;情感成分所包含的主要是对事物的喜爱或厌恶程度;而意向成分所包含的则主要是反应倾向或行为的准备状态)就三者关系而言,认知成分是基础。五、态度的功能:社会心理学家们指出,人们之所以持有某种态度,是因为态度具有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特别是心理上的需要的功能。因而,态度的功能是其形成或改变的深层的心理动力源。1.工具性、适应性和功利性的功能;2.自我防御的功能;3.价值表达的功能;4.认识和评价的功能;态度的不同功能是与个体不同的内在需要相联系的,因此,要有效地形成和改变一个人的态度,就必须了解其支配着这一态度的内在心理需要是什么。六、态度与行为的相互作用:(一)态度对行为的影响(更多的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态度与行为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二)行为对态度的影响(三种不同的解释)1.认知失调理论的解释;2.自我觉知理论的解释;3.学习理论的解释七、影响态度和行为关系的因素:(一)态度结构方面的因素:1.个体对某一事物所持有的态度,在认知上的看法与在情感上的体验是否保持一致的;2.个体对某一事物所持有的态度,是以个体自身的亲身经历、以其直接经验为基础,还是间接经验的方式形成的;3.个体所持有的态度是比较一般的、笼统的,还是较为具体的、特定的,也与其行为表现密切相关。(二)行为反应方面的因素:1.单一行为和多重行为;2.即时行为与长久行为。即时行为指的是即刻和短时内作出的行为反应;(即时行为与态度保持较高的一致性,根据态度来预测即时行为则较为准确)长久行为指的是长时间和久远内作出的行为反应。(三)态度主体自身的因素:1.态度对象与个人关联的程度;2.个体自身的人格因素八、态度改变的过程在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改变,是指一个人已经形成的态度,在接受某一信息或意见的影响后,所引起的相应的变化。九、态度改变的说服模型1959年,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提出了一种以信息交流过程为基础的态度改变模型说服模型。十、影响说服效果的诸因素(一)说服者信息源(说服者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说服者本身的作用和因素,一般侧重以下几方面)1.专业性(专业性又称专家身份,是指说服者的身份具有使人信服的权威性);2.可靠性(所谓可靠性,是指使目标对象对说服者相信的程度,影响可靠性的因素有说服者的意图和动机);3.吸引力(吸引力主要是指说服者是否具有一些令人喜欢的特征,以及其受人喜欢的程度)(二)信息传递的方式:1.信息的差异性;2.信息的情绪性(在适当的水平下,唤起恐惧或利用被说服者的情绪认同,将会有助于态度的改变);3.信息的组织性(1.单方面传递与双方面传递;2.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三)目标对象被说服者(1.原有态度的强度;2.心理免疫;3.人格特征)(四)情境因素:1.预警;2.分心十一、认知不协调态度一般包含三种主要成分:认知、情感和行为。十二、认知不协调理论(费斯汀格于1957年首次提出来的)费斯汀格认为,认知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他把对有关环境、他人及个人的行为、知识、观点、观念、信念的态度的总和,称之为认知结构,将认知结构中的基本单位称为认知因素。1)这些认知因素之间的关系,一般会表现出三种情况:1.协调;2.不协调;3.无关2)认知不协调程度的高低,一般与下列诸因素有关:1.两种认知因素之间差异的大小;2.认知差异的多少;3.协调认知的数目;4.不同认知所具有的重要程度。在考虑上述1、2、3诸因素的作用时,还应考虑到关键性认知所可能产生的影响力。十三、消除不协调的方法有三种:1.改变某一认知因素,使其与其他因素之间不协调的关系趋于协调。2.强调某一认知因素的重要性。3.增加新的认知因素,加强协调关系的认知结构。十四、改变认知不协调会带来心理抵抗,其原因是:1.改变有关行为的认知会有痛苦;2.对改变环境认知的抵抗,取决于行为者对新情况、新观点的敏感程度;3.对增加新认知的抵抗取决于认知不协调的程度。十五、你对费斯汀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有何看法?1. 费斯汀格认知不协调理论的意义,在于他把复杂的认知关系简化为认知因素之间的协调和不协调的关系。这样一来,费斯汀格的理论便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适用范围。2. 由于认知不协调理论的灵活性大,适用范围广,因此对协调与不协调本身的规定往往是模糊的,因而不易把握,也很难加以测量。3. 费斯汀格的理论给人们提出的问题,远远超过了他对问题的解决,恰恰在这一点上,费斯汀格从微观的认知领域跨越到了广大的社会领域,从更高更广的视野考察社会认知和态度变化,对社会心理学研究和理论的发展,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第四章 社会影响与社会行为一、社会影响是指在他人作用下,引起个体的信念、态度、情绪及行为发生变化的一种现象。(一)社会促进:是指一个人从事某项活动时,他人在场会促使他的活动的完成,提高他的活动效率,所以又称为社会助长。1898年美国心理学家特里普利对结伴效应进行了研究(结伴活动提高效率的现象被称为“结伴效应”)观众效应:有人在现场看某人从事一项活动,会对某人产生一种刺激作用。(二)社会干扰:是指一个人在从事某项活动的时候,他人在场会干扰他活动的完成,抑制他活动的效率,所以又称为“社会抑制”。试比较社会促进与社会干扰现象的优势反应强化理论和评价理论?二、社会促进与社会干扰的理论解释:(一)优势反应强化说;(二)评价理论罗伯特查荣克以动机和内驱力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于60年代中期提出了优势反应强化说。他认为,有他人在场的情况下,一个人的动机水平将会提高,他的优势反应会受到抑制。一)优势反应强化说:1)所谓优势反应,是指那些已经学习和掌握得相当熟练,不加思考就可以表现出来的习惯动作。属于熟练活动的,他人在场会提高活动的成绩。反之,需要动脑筋或是不熟练的,他人在场使之动机增强,反而会产生干扰作用,降低活动的成绩。二)评价理论:事实上,他人在场并不一定导致动机水平的提高。有他人在场的时候,也许在场的人对活动者的活动毫无兴趣,或根本就未加注意,但活动者却可能以为他人正在对自己进行评价,于是动机水平受到提高,从而产生促进或干扰作用。影响有他人在场评价对提高动机水平的因素有:1.活动者觉知评价的程度;2.评价者的身份和态度;3.活动者的年龄和个性特征。三、从众的含义:从众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在知觉、判断、信仰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大多数人一致的现象。四、从众现象产生的因素(分析从众现象的心理基础):1.相信他人心理;2.寻求安全心理;3.忠于集体心理。一般来说,我们对所面临的事物了解得越少,就越看重他人的意见,也越容易产生从众现象。五、影响从众的因素:(一)群体因素:1.群体的规模;2.群体的一致性;3.群体的凝聚力;4.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二)个体因素:1.知识经验;2.个性特征;3.性别差异(三)刺激因素:1.刺激物的清晰性;2.刺激物的内容(四)文化差异六、服从的含义:是指由于受到外界的压力,而使个体发生符合外界要求的行为。(外界压力主要来自2个方面,一是他人,二是规范)七、从众与服从的区别:服从和从众虽然都是迫于压力而采取的相符行为,但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1.压力来源不同:服从的压力来源于外界的规范或权威的命令;从众的压力实际上来源于个体的内心,从众是为了求得心理上的平衡。2.发生方式不同:服从是被迫发生的,带有强制性;从众是自发形成的,外界并没有强迫或命令个体必须从众。3.造成的后果不同:不服从会使个体受到惩罚,同时也会引起社会或组织运转失调,无法维持正常的秩序;不从众只会引起个体内心的不安和失衡。八、服从的意义:1.满足个人利益;2.协调人际关系;3.实现集体目标九、影响服从的因素(服从行为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一)命令者的权威性;(二)服从者的道德水平;(三)服从者的人格特征;(四)情境的压力:1.权威的靠近程度;2.受害者的靠近程度。十、侵犯的概念:在目前社会心理学的文献中,人们一般将“侵犯”表达为是一种有意伤害他人的行为。或者说,侵犯是任何一种以伤害另一力图避免伤害的生命体为目的的行为。一般来说,对于侵犯行为的较为正确的界定,应当把行为的动机、意图和行为结果联系起来考察。社会心理学家认为:1.侵犯行为主要是一种外显行为,而不是情感、态度或动机的内在状态;主要是某些内在心理状态的外部表现。2.侵犯行为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是在某些内在动机意图驱使下所发生的行为。3.侵犯行为是伤害他人身心的行为,或者伤害了他人身体,或者造成他人心理上的伤害。十一、侵犯行为是人的本能行为吗?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人的侵犯行为?(关于侵犯行为的理论解说)(一)侵犯的生物观:1.精神分析学派的解释:弗洛伊德认为有2种支配人的行为的本能,其一是生的本能,他称之为“力比多”,它是由自卫保存本能和性本能融合而成的,代表着对生命的追求和爱与创造的力量,指向于生命的生长与增进。另一种则是死本能,又称之为“达那多斯”,它代表了恨与破坏的冲动,体现为人对杀戮和死亡的原始欲望。当它指向内时,成为自我惩罚、自我谴责乃至自我伤害的动因;而当它指向外时,就会成为对他人伤害、侵犯、攻击的动因,引发出人的侵犯行为。一般来说,弗洛伊德认为侵犯是人的一种本能行为。2.洛伦兹习性学观点:洛伦兹认为侵犯是本能的,并且是不可避免的。3.威尔逊的社会生物学观:认为人类的许多社会行为都有某种遗传基础。人类之所以有侵犯行为,是因为这种行为有利于人类自身的生存,于是这种行为便被保存下来。该学派忽视人类生物性与社会性的高度统一,忽视人类社会文化和人类高度发展了的心理机能的相互关系,片面强调了生物学因素的作用,因而受到许多人批驳。4.侵犯行为的生理基础研究:1.关于激素在侵犯行为中所起的作用,尚未有明确的答案;2.关于遗传在侵犯行为中所起的作用,在有关的生物遗传研究中可以得到解释。一般来说,尽管有关于侵犯生理基础的研究,但是人们仍然普通认为侵犯行为主要是一种受后来环境影响所致的习得性行为。(二)挫折侵犯假说:认为,侵犯主要是一种受挫折的后果。该论点包含2层意思:一是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先决条件;二是挫折的产生,将必然会导致某种形式的侵犯。一般说来,中度和轻度的挫折一般都不会增加受挫折者的侵犯倾向,但是如果受挫者把这种挫折理解为有意的伤害,将会增加他的侵犯性;如果判断为是无意的,偶然的或正当的,那么便很少引起受挫者的侵犯倾向。(三)社会学习理论:1.社会强化说(强化是指通过个体行为,或者是行为所导致的后果,对其行为本身所施加的影响);2.观察与模仿(有三类人物的行为最易被儿童所模仿:1.社会重要人物;2.与儿童关系最密切的人;3.与模仿者相同性别的人。班杜拉指出:个体从观察他人的侵犯行为到自己表现出侵犯行为,需要有3个基本的条件:1.有榜样的示范行为;2.这种行为被判断为是适宜的;3.观察者表现侵犯行为的情境与榜样示范行为时的情境大致相似)对侵犯的预防和控制(5个)(一)宣泄说:宣泄一词,用来说明作为转移和消除侵犯情绪的一种方式。局限性大,只是在适当的条件和情境中,宣泄才能起到较好的作用。(二)榜样说:根据社会学习理论,要控制和预防侵犯行为,应当经常给学习者提供非侵犯性榜样。 大众传媒应当尽量给观众提供非侵犯性榜样,减少大众观察和学习侵犯行为的机会。(三)惩罚说:对侵犯行为进行惩罚,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侵犯行为。(四)置换说;(五)规范说:儿童期道德品行的培养,在预防和消除人类的侵犯行为中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实际上,要全面揭示人类侵犯行为和侵犯现象的本质,并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或控制,不是社会心理学一门学科所能够完成的。迄今为止,其他心理学分支学科以及其他一些相关学科,也都在对该课题进行研究和探索,也都在寻求对于侵犯进行预防和控制的途径。十二、以社会心理学观点分析“助人为乐”现象。利他行为:在社会心理学中一般是这样来定义的,一个人所作出的行为对他人是有利的,而对自己则并没有明显的利益。或者是一种无私的行为,只是为了他人的利益。通常,社会心理学家把亲社会行为分为2大类。一类是不期待外来酬赏,给他人带来利益,自发自愿,自动自选进行的行为,通常称为利他主义行为,简称利他行为。另一类亲社会行为被称为“助人行为”,助人行为也以利他为目的。在助人行为中由于助人者的动机不同,其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虽然表现方式不同,但有一个共同之处,都是为了使他人获得利益或予人方便。 一般来说,大部分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真正的利他行为通常并不期待外来酬赏,但行为之后可带来自我酬赏的结果。这就是所谓的“助人为乐”帮助别人,自己也能从中获得快乐。十三、旁观者效应:表示他人在场对个体利他行为所产生的负影响或抑制作用。1.个人对情境的解释,往往依赖于其他人的反应。2.他人在场可能影响个体对整个情境的知觉和理解。3.当他人在场时,个人的见危不救的社会代价,如内疚感、罪恶感等会降低,责任感往往扩散到其他人身上,即“责任扩散”现象,把应承担的这种责任感分给了众人,自己责任轻了。十四、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一)利他者个人因素:1.年龄;2.性别;3.个性特征;4.助人技能(二)情境因素:就内在情境来说,主要指助人者自己当时的心境和情绪状态,以及其原来所拥有的助人经历和经验,当时是否有充分的助人时间等等。一般来说,在消极心境很强的状态下,较难发生助人行为。就外在情境来说,一般指当事者所处的周围环境,其基本的社会风气或社会氛围,以及其他人的榜样和示范作用等。一般来说,在有榜样示范的情况下,人们利他行为的发生率将有明显的提高。(三)被助者的特点:1.性别;2.年龄;3.外表(四)社会文化因素十五、对利他行为的促进:许多事实和研究证明,人类个体的利他行为,主要是一种后天的习得性行为。(一) 鼓励与培养人们的同情心:在社会心理学中,同情心被定义为设身处地来考虑别人的感情,并作出相应的情感反应。一般来说,同情心是我们助人行为和利他行为的一种基础。(二) 注重对儿童的教育:儿童具有很强的观察模仿能力,当看到他人的助人行为时,儿童可能去模仿,学习助人行为。(三) 强化儿童的利他行为:在社会心理学家的有关研究中,发现当人们由于做好事受到表扬和鼓励之后,他们就会逐渐产生一种相应的内在的自我奖励倾向。这时的强化就不单是一种外在的奖励,同时也会表现为内在的自我满足。(四) 有效的助人技能:社会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本来都会有助人的意愿,可是由于不知道该怎样做,也就未能表现出实际的助人行为。(五) 注重社会舆论和宣传第五章 社会认同一、自我概念:一向被认为是我们心理与行为的核心图式。实际上是你自己所拥有的关于你自己的各种信息的复杂集合。1、自我及其结构:1) 从弗洛伊德开始,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就十分重视关于自我及其结构的研究。弗洛伊德在其潜意识观念的基础上,将人的内在自我结构,分为“伊底”、“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所谓的“伊底”是最原始、最难接近的部分,包括了我们人类本性中原始的冲动和被压抑的倾向。“自我”则是从“伊底”中发展出来的,其目的是为了适应或协调“伊底”的需要和现实环境之间的关系。“自我”所代表的理性,与“伊底”的情欲形成鲜明的对照。“超我”是在童年早期发展起来的,主要是通过父母的教养。2) 当代相互作用分析的创立者艾里克伯恩,发展了弗洛伊德关于自我的解释和理论,提出了著名的“儿童”、“成人”和“父母”的自我结构学说。所谓的“父母”,是我们自我结构中记录下来的关于外部事件的集合体。“儿童”主要是自我结构中对自己内部事件的记录,包括儿童的感知与体验。2、自我图式及其认知效果:所谓的“图式”,实际上是指我们自己内在的关于世界或社会某一方面的信念和情感的集合。记忆以及回忆最多的,是与自己有关的信息。这种现象说明了自我图式的作用,被称之为“自我关联效应”。3、一个自己,多种自我。二、自信心(“自信”或“自信心”,是我们人类心理生活中最基本的内在品质之一,也是“人格”结构中的本质因素)1.概念的内涵:自信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积极感受。“积极”意味着一种态度,一种自己对自己的认可、肯定、接受和支持的态度;“感受”则包含着自己对自己的情绪、感觉、认识和评价。自卑:所表现的是一种自我贬低,一种对自己的不信任,一种自己对自己的消极的心态。自负:缺乏对自己的客观认识,所表现的多是夸张的自己,或是自己幻想中的角色,其本质上正是其不自信或自信心不足的表现。2.自我接受:是自信的主要内涵,它本身的意义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能否有一种基本的承认、认可,以及自己对自己的接受态度。3.自我价值:“自我价值”或“自我价值感”,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感觉、态度、认识和评价,自我价值与自我接受是密切相关的,它们同为自信的基本内涵。三、自信与表现(一)自信的特征(10个):1.活泼;2.坦诚;3.虚心;4.大度;5.轻松;6.言行一致;7.开放;8.幽默;9.勇敢;10.果断。(二)自信的维护(7个):1.你的“自我形象”是由你自己来控制的。你应该充分地认识到,归根结底是你自己在决定着你对自己的看法,是你自己在决定着你对待自己的态度;从根本上说,它们是由你自己的思维、认识和判断等来决定。2.不要让别人来设定你自己的生活标准;3.认识和调整不现实的生活目标;4.修正消极的自我评价;5.看到你自己的长处和力量;6.努力提高与发展自己;7.积极乐观地与人相处;四、自我的多重意义:(一)自我效能:其主要的作用是当我们面对一个特定的任务或工作时,对自己能力,或对自己胜任能力的评价。一般来说,自我效能主要是一种情境性的表现,而自信心则属于一种较为内在的品质。一个人好的自我效能感,会提高其工作表现,有助于完成工作或任务。而自我效能的提高,则有助于一个积极的自我评价,有助于自信心的提高。(二)自控行为(被认为是“自我”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控行为或自我控制,主要是指一个人根据外在环境以及别人的反应(较高的自控),或者是根据自己的内在感受(较低的自控),来调节自己行为的程度。较高自控行为的人,将会表现出对别人或对环境的较多关注;而具有较低自控行为的人,则表现出较多的对自己或自身的关注。“自我关注”,实际上是一个人自我感的倾向性。五、性别与角色:所谓的“角色”就是个人在社会团体中被赋予的特定身份,以及该身份所应发挥的功能。所谓的“性别角色”,也就是在一种特定的社会文化传统中,人们所公认的男性或女性应有的行为表现。六、性别认同(试比较有关性别认同的几种理论。)(儿童到了4岁至7岁的时候,会获得一种相对稳定的性别认识。)(一)精神分析的解释:儿童对于性别的认同,主要是由于对于自己同性父母的“自居作用”。所谓的自居作用,也即儿童通过想象,或通过模仿,将自己置身于其同性父母的地位,以他们而自居,模仿他们的行为,包括模仿父母的衣着打扮和言行举止等。(二)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是以皮亚杰的研究和其发生认识论为基础的,强调儿童性别认同中的认知因素和所起的作用,认为性别的认同主要来自于儿童认知的发展。(三)社会学习理论:对于儿童的性别认同,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行为的强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具体来说,儿童是通过观察他们父母的行为,并学习与模仿其相同性别父母的行为,也即作出与自己相同性别父母的相符行为,从而获得性别的认同。以上三种理论,是目前社会心理学中关于儿童性别认同的较为经典的理论。最近,曾经有人将关于性别认同的认知发展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进行了综合,从而提出了“性别图式”理论。其基本的观点是,儿童自身具有一种准备好的状态,可以在其社会和文化背景中,自主地组织关于受赞许的性别行为信息,从而实现其性别认同,获得其性别角色。它们从不同的层面,以及不同的理论角度,对儿童的性别认同进行了研究,提供了他们对有关问题的解释。七、性别差异(怎样看待性别差异问题?)男性与女性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仅反映在两者的遗传、生理与体格上,而且反映在性格、形象、能力与体力、家庭分工、职业选择,以及其他一些社会行为方面。(一) 生理与体格:男女的差异首先表现在生理和体格的差异上。目前人们一般认为,这是人类进化中自然选择的结果,以及男女在生殖与繁衍后代上的自然分工所造成的。(二) 性别形象:高智商的女性被认为具有较高的社交技能,而高智商的男性则被认为具有较高的认知技能。(三) 性别相符行为:在社会认同的过程中,一旦当人们知道将一些特定的行为,与其所属的性别联系在一起的时候,那么他也就倾向于以某种社会或文化中早已固定的性别模式,来表现自己的行为。八、社会化的内涵: 一个婴儿是带着繁多的行为潜能来到人世间的。这些行为的发展有赖于各种复杂因素的相互联系,包括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儿童在人类社会里成长的过程中,学会了抑制某些冲动,并被鼓励获得在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人所具有的特征和价值。这个过程叫做社会化。所谓的适应社会生活,就是使我们的行为表现符合我们所属的社会文化的规范。就社会心理学而言,社会化主要是一个人形成适应于其社会和文化的人格的过程。九、社会化的过程(关于人的社会化历程,有许多不同的划分阶段和标准,你比较倾向于哪种观点?列举出你的理由。)(一)弗洛伊德与“心理性欲发展”弗洛伊德以心理性力的发展及其表现,为考察儿童心理发展和社会化程度的指标,把儿童的心理发展,分为口唇期(08个月)、肛门期(8个月4岁)、性器期(37岁)、性潜伏期(512岁)等阶段,并区分出各阶段的行为与心理特征。(二)荣格与“人的后半生”荣格将我们的人生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童年(120岁)、青年(2040岁)、成年(4060岁)和老年(60岁以后),并且分析不同阶段的不同特征。尽管荣格的发展理论显得简单,但是它同样富有启发意义,并且在生命全程发展理论的形成中,占一定的位置。荣格尤其重视文明社会化发展中的心理意义,包括我们的自我发现,以及我们从自我发现中所获得的对内在生命的理解。(三)艾里克森与“心理社会发展”艾里克森将人生的发展,理解为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寻求自我发现和自我控制的持续过程,并据此而提出了其著名人生八个阶段论。在我们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按照艾里克森的理解,都会面临相应主要的问题或矛盾,而艾里克森也就以这种特殊的矛盾,来作为划分阶段的标志。“基本的信任与不信任”(乳儿期)、“自主与羞怯”(婴儿期)、“主动性与内疚感”(学前期)、“勤奋与自卑”(学龄儿童期)、“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青少年期)、“亲密感与孤独感”(成年早期)、“创造性与失落感”(成年中期)、“自我完善与人生绝望”(成年晚期)。如果一个人成功地完成了所面临的生活任务,那么也就意味着成功地解决了生活危机,顺利地通过了阶段性的发展而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四)皮亚杰与“儿童认知发展”儿童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重要的阶段,也即著名的:“感觉-运算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半)、“具体运算阶段”(7岁半12岁)和“形式运算阶段”(12岁成年)。每一阶段都将有适合于该阶段儿童的学习任务,因而皮亚杰认为不应使儿童强行超越阶段,过早地使他们学习太多的东西,而应使其循序渐进,按其阶段规律发展。(五)科尔伯格与“儿童道德发展”从道德发展来考察儿童的社会化过程,科尔伯格提出了其著名的三种水平发展阶段论。1.前习俗水平的发展。这水平上的儿童道德判断不是以真正的内在标准为基础,而是依赖于外部的控制;2.习俗化水平的发展,在这水平上,才开始具有内化了的道德判断,不再只根据个人的好恶来评价事物,能够考虑到社会或大多数人的利益。3.后习俗道德水平的发展,好与坏的标准不再像前一水平那样仅仅考虑到社会的准则,而是发自于内在的良心 ,或人类善良的本性。儿童的道德认识发展是以其认知结构为基础的一种自然的发展。科尔伯格提出,相应的道德教育就要按照儿童道德发展的规律,促使儿童发自内心地认识到社会行为的好坏,主动地遵守社会规范,顺利地完成社会化发展。十、社会化的启发:(一)生命全程观:强调的是我们生命与生长过程中的本质的变化。就生命全程发展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一旦我们人的生命过程展开,我们的需要、愿望和兴趣,在不同的生命发展阶段,就会有不同形式以及不同内容的表现。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人的一生发展中,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不同于前一阶段,也不同于其后一阶段的认知和情感特征。生命全程观所描述的这种质变,预示我们将会体验现实生活中的多种事件和众多的可能性。(二)社会化是一种整体发展:人的社会化是共同性与个别性的统一。也就是说,通过社会化过程,我们既获得了共同的社会性,也完成了个性与自我的发展。(三)发展意味着变化:比利时学者阿诺德吉纳普提出“生活的礼仪”的学说,用来描述我们社会化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总结性地考察了人类历史以及现实生活中,对于出生、生长、成熟以及婚姻等变化的反应。吉纳普认为,我们发展中的这种生活阶段变化,常常是以某种特定的行为表现为特征,因而相应的生长礼仪也就有了公众欢庆的气氛。(四)变化之中的阶段:勒维森提出的“生活的季节”学说。所谓的“生活的季节”,主要是勒维森用来描述我们社会化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变化。分为4个阶段,跟荣格的不同在于,勒维森特别强调在这四个发展阶段中的重叠期。勒维森认为,正是在这些重叠期中,我们开始体验到自己生活中的特殊的发展与变化;勒维森将其称为跨阶段的转换,或生活的季节。勒维森将我们的社会化发展,理解为是我们的生命为了迎合生活变化的需要,适应社会的价值和期望,从而组合、分裂、重组我们生活风格的一种持续发展过程。(五)让儿童拥有童年:儿童的发展,包括儿童的社会化,都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如果我们人为地改变这种过程,那么就有可能“拔苗助长”,在“促进”他们发展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焦虑和恐惧。作为成人,我们所要做的是鼓励儿童接触生活,帮助他们去体验他们自己的生活现实,只要这种帮助不过分就行。与此有关的心理学原则是,让儿童去发现他自己能够完成的事情,我们只是做恰如其分的帮助。第六章 人际交往一、人际交往的内涵:一般是指在社会活动中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沟通情感的联系过程。人际交往是人的各种社会关系(包括人际关系)得以实现和发展的手段,也就是说,交往是人与人之间所有关系的一种表现方式。二、人际交往的意义:1.人际交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说,人际交往直接影响与推进着社会的发展。2.从另一种角度来看,人际交往是个体社会化的基础。实际上,社会化过程就是以人际交往为基础,它是个体与社会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结合点。三、人际交往的功能:(一)满足个体的心理需要,消除孤独感:人不是孤独的生物体,而是“社会性的动物”,但是人又最怕孤独,最容易形成孤独,对孤独有一种本能的恐惧感。而人际交往就成为最基本、最有效地消除孤独感的方法和途径。在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中,一般认为孤独是由人与人的往来体验中产生出来的。解决这一问题有许多方法,其中开放自我和积极活动是两种主要方式。(二)传递信息,增加个人的知识经验:个人的活动范围总是有限的,因此所能获取的信息也是有限的。要在一定时间内掌握尽可能多的信息,增加个人的知识经验,方法之一就是通过人际之间的相互交往。(三)人际交往与团体内聚力:内聚力是任何一个团体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条件,它是团体成员之间的一种相互联系和交往的心理倾向。影响团体内聚力的主要因素之一,便是人际互动,就是通过加强人际交往,向团体成员提供相互往来、交流的机会。(四)人际交往与人际调节:一般说来,人际交往的调节功能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协调团体成员之间的情感,使情感需要得以满足。二是协调相互之间的行动,使其相互理解和达成统一。(五)人际交往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气氛:良好气氛的形成,取决于个体之间在人际交往中形成的共同价值和共同情感。四、试分析人际交往中的需要、动机、认知、反应等心理现象。1.人际交往动机的分析(一)人际交往是一种内在需要:在我们人类社会中,每一个人都注定要与他人建立一定的关系,而我们每个人本身,也都有一种亲近、接近他人的欲求,即亲和动机。所谓的亲和动机,是指“个体与他人结群,交往并希望有人陪伴的内在需要”。个体除了有维持生存的物质需要之外,还需要有其他一些需要,其中有的需要是只有他人才能提供的,比如说社会性的需要。而社会性的需要只有在人际交往的活动中才能得到满足。(二)人际交往与自我表现:从某种程度上说,人际交往过程是个体借助于交往来认识或证实自己,从而表现自己的过程。同时,我们每个人也都通过人际交往来影响和支配他人的思想和行为。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用其独特的“拟剧论”,来解释人际交往中的这种自我表现。(三)人际交往与自我完善:通过人际交往,能够增加我们的自我认识,而增加了的自我认识,有助于我们的个人发展和自我完善。2.人际需要与人际反应所谓人际反应是指在交往中个体对活动状况的评价。人际反应的基础是人际需要。所谓人际需求是指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每一个人都存在着与别人交往,以建立一定关系的倾向。有一种心理学的理论,将人的人际需求分为三类:包容的需求、控制的需求和感情的需求。包容的需要是指希望与别人交往,愿意与他人建立和维持和谐的关系。是人际关系最基本的要求。控制的需求是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有的。感情需求是指在情感上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一般来说,婴幼儿期、青春期和老年期感情的需求比较强烈。五、人际交往的工具:人际交往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手段才能进行。其中符号系统是人际交往的主要工具。一般将符号系统分为语言符号系统和非语言符号系统。(一)语言符号系统与语言交往:语言是一种以社会文化为背景的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语言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思维的功能,二是交际的功能。(语言工具外,手势语、旗语、电报代码等,只能起辅助的作用)(二)非语言交往的手段:非语言交往一般指个体运用动作、表情、体态、语调等方式进行的交往活动。在一定的条件下,非语言符号系统可以独立地完成一些交往活动。所谓动态无声的非语言交往,主要包括面部表情和手势等所起的交往作用。静态无声的交际,则主要指人们的体形、穿着,以及空间距离等。以上非言语交往的组成,都是在静态中传达信息的,起到交流和沟通的作用。所谓有声的非言语交往,主要包括说话时声音的音量、音调、变音转调、节奏和停顿等。辅助语言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语调、音量大小等都能影响一个人情感的表达。六、人际交往中的信息沟通:人际交往主要由沟通、社会认知和人际互动三大因素构成。所谓信息沟通,主要是指人与人之间传达思想、交流感情、互通消息的过程。(一)信息沟通的一般模式:信息信号信号信息信息发出者 编码 通道 译码 信息接受者反馈理解时注意问题:1,选择有意义的信息,即准备发出信息的内容,应根据有用、新颖、健康、真实的原则,这样有意义的信息才具有相应的价值。2,由于信息的特性,必须借助一定的媒介(编码)才能为他人所理解、接受。3,信息传递的通道有对话、演讲、广播电视等方式,而每一种方式都有其长处和不足,可以根据内容和对象特点,选择一种或几种方式将信息传递出去。4,信息接受者必须通过译码,才能将信息内容还原,然后以自己的认知模式对信息进行解释和接受。5,信息接受者还必须对信息做出评价,并把评价结果返回给信息发出者,这就是所谓的反馈,而反馈是信息沟通得以持续进行的重要保证。(二)信息沟通的条件(人际信息沟通的效果受哪些条件制约?) 人际交往中的信息发出者和接受者,都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因而信息沟通过程中,心理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人际交往中的信息沟通不单纯是消息的传递,更重要的还包括情感、思想、态度、观点等的交流。因此,人际交往中的信息沟通,可能由于心理因素而出现特殊的沟通障碍。因而,信息沟通要顺利进行,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运用正确的语言文字和表达方式,是保证沟通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没有规范性就没有准确性。在运用语言文字时应注意2个问题,一是要符合语法规则,二是表达方式必须是双方可以理解和接受的。2)若是要使沟通顺利进行,交往的双方应该具有共同的经验或体验。3)为了保证沟通的顺利进行,在沟通过程中要重视信息的反馈。当然,为了保证沟通的顺利进行,沟通双方还要有诚意,要创造一种相互信任的气氛。信息沟通或者是求同存异,或者是通过双方的交流而达成一致。宽容与诚恳的态度,也都有助于人际交往中沟通的进行。七、人际交往中的相互作用:心理学家埃利奇伯恩,提出了一种相互分析理论,借助于这种理论,我们可以增加对人际交往中的相互作用的理解。(一)交往中的三种自我伯恩认为,我们每一个成年人,实际上都拥有三种内在的自我,也即成人自我、儿童自我和父母自我。在伯恩的分析中,我们的这三种内在的自我,有着不同的心理内内涵。父母自我所表达的,是我们在童年时,将自己父母的言谈举止、奖励惩罚、鼓励和限制等有关信息进行有选择储存的结果。儿童自我是作为儿童的个体,对于其自己内部事件的记录与储存的结果。父母自我与儿童自我间往往是相互矛盾的。而一旦发展中的儿童意识到了这种矛盾,那么也就逐渐形成了其成人自我。成人自我通过检验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来更新父母自我中所记录的信息,同时,通过确定哪些情感可以公开表达,哪些情感不能公开,来更新儿童自我中的信息。(二)相互作用分析:如果在交往双方的相互作用中,表现为两条平行线,那么就说明其相互作用是互补的,可以有效地持续进行下去,这是伯恩相互作用分析的第一交往规律。交叉或交错的相互作用,往往会导致交往双方的纠纷,影响交往的正常进行,这也就是伯恩的第二交往规律。若是我们的相互作用发生了问题,那么一定是交往双方的自我表现出现了偏差与交错。八、人际关系是属于社会关系的范畴。社会关系可分为三个层次:1,生产关系;2,意识形态关系;3,人际关系(一)人际关系概述:人际关系是一种心理关系,包含三个密切相关的因素:行为、感情和认知。行为因素主要指活动的结果、举止动作、表情、手势和语言等;情感因素包括各种情绪状态、情绪的敏感性、对他人或自我的满意程度;认知因素指与认知有关的心理过程,是个体对人际关系状态的了解。(二)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1,单方相识阶段:实际上只包含交往双方一些简单的接触,只是交往的一方单方面了解另一方,尚未形成有效的沟通和交往。在一般的情况下,这第一阶段的人际关系,往往是表面性的、短暂的,对双方都不会产生太深的影响。2,表面性接触阶段:在我们个人的社会性交往中,大部分关系都将保持在表面性接触水平。双方涉入与投入的程度都很低,实际上都是在以相应的角色来进行交往。在这种表面性接触阶段,有些因素可以促进人际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这些因素大部分属于可以直接观察到的表面因素。3,亲密性接触阶段:在这阶段,交往双方才会有真正的投入,真正的涉入到交往的亲密性。人际关系在此阶段的发展,主要是由于交往双方的自我表露,其基本态度和价值取向的一致性,以及其个性品质相互接受程度等因素所促成的。九、影响人际关系发展的因素(人际关系的发展变化受到哪些因素影响?)(一)邻近性:是指人与人之间由于居处相邻,或者是由于工作和活动等空间距离上的邻近,彼此之间可以增加相互吸引,有助于建立与促进相互之间人际关系的发展。空间距离的邻近性因素对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接近能够增加熟悉感,而相互熟悉了解是建立密切关系的前提。2,接近可以使彼此之间有更多时间来探讨某些常见的问题,从而寻找到共同的语言、兴趣和观念等。3,物理距离上彼此比较接近的人,比那些离我们很远的人更“可接近”。彼此之间距离上的接近,可使人消除羞怯感。4,邻近性容易在彼此之间达成认知上的一致。一般来说,在我们的人际交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