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考前老师划重点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8797375 上传时间:2021-09-1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60.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考前老师划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考前老师划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考前老师划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考前老师划重点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理论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1安全生产:一般意义上讲是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通过人、机、物料、环境的和谐运作是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2安全生产管理。针对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3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损失4安全生产管理包括 安全生产法制管理,行政管理,监督检查,工艺技术管理、设备设施管理,作业环境和条件管理等方面5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对象是 企业的员工。6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策划,安全培训教育,安全生产档案等7事故:多指生产、工作上发生的意外损失或灾祸8企业工伤事故分为二十类分别是,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及其它伤害,9生产安全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特别重大事故 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以上重伤,或者1亿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重大事故 10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以上100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以上1亿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较大事故 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以上5000千万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一般事故 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10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11危险,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一般用风险度来表示危险的程度。风险用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或严重性的结合给出:R=f(F,C)12海因里希法则 伤亡、轻伤、不安全行为的比例是1:29:300 国际上把这一法则叫事故法则。13危险源 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和状态。一般把危险源 划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1)第一类危险源是指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包括生产过程中各种能量源,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第一类危险源决定了事故后果的严重性,它具有的能量越多发生事故后果越严重。 2)第二类危险源是指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第二类危险源决定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4重大危险源 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的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15本质安全 是指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者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既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失误-安全功能,2)故障-安全功能。16安全许可,国家对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实行安全许可制度。 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1管理系统有六个特征,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整体性,层次性和适应性。安全生产管理原理包括系统原理 (的原则) 1)动态相关性原则 2)整分合原则3)反馈原则4)是封闭原则,2】人本原理(的原则) 1)动力原则 2)能级原则 3)激励原则 4)行为原则3】预防原理(的原则) 1)偶然损失原则 2)因果关系原则3)3E原则(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原因可归结为4个方面,技术原因、教育原因、身体和态度原因以及管理原因。针对这4方面的原因可以采取3种防止对策工程技术对策、教育对策和法制对策,既所谓3E原则)4)本质安全化原则。4】强制原理(的原则)1)安全第一原则 2)监督原则。2事故致因理论 事故频发倾向理论1)柏松分布 2)偏倚分布 3)非均等分布事故因果连锁理论海因里希将事故因果连锁过程概括为以下五个因素,1)遗传及社会环境2)人的缺点3)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 4)事故5)伤害 博德在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事故因果连锁理论。主要观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控制不足管理,2)基本原因起源论3)直接原因征兆 4)事故接触 5)受伤损坏损失。3】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在工业生产中经常采用的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屏蔽措施主要有下列11种。1)安全的能源代替不安全的能量源2)限制能量,3)防止能量蓄积 4)控制能量释放 5)延缓释放能量,6)开辟释放能量的渠道7)设置屏蔽设施 8)在人、物与能源之间设置屏障 9)提高防护标准 10)改变工艺流程12)修复和急救4】轨道交叉理论轨道交叉理论将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描述为 基本原因、间接原因,直接原因,事故,伤害。事故致因因素导致事故的运动轨迹,具体包括人的因素运动轨迹和物的因素运动轨迹。1)人的因素运动轨迹人的不安全行为基于生理、心理、环境、行为等方面产生(1)生理、先天身心缺陷(2)社会环境、企业管理上的缺陷(3)后天的心理缺陷(4)视、听、嗅、味,触等感官能量分配上的差异,(5)行为失误2)物的因素运动轨迹在物的因素运动轨迹中,在生产过程各阶段都可能产生不安全状态。(1)设计上的缺陷 (2)制造、工艺流程上的缺陷,(3)维修保养上的缺陷 ,降低了可靠性(4)使用上的缺陷 (5)作业场所环境上的缺陷5】系统安全理论 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第一节 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采用了国际通用的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动态循环的现代安全管理模式,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机构,安全投入,安全管理制度、隐患排查和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等方面的内容作了具体规定。1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的重点内容1)确定目标 2)二设置组织机构确定相关岗位职责 3)安全生产投入保障4)法律法规的执行与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5)教育培训 6生产设备设施管理 7)作业安全 8)隐患排查和治理9)重大危险源监控10)职业健康 11)应急救援,12)事故管理 13)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第二节 企业安全文化1安全文化分为三个层次 1)直观的表层文化 如企业的安全文明生产环境与秩序2)企业安全管理体制的中层文化,它包括企业内部的组织机构、管理网络、部门分工和安全生产法规与制度建设 3)安全意识型态的深层文化2企业安全文化的基本特征与主要功能。 1)安全文化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保障企业安全生产、保护员工身心安全与健康所涉及的种种文化实践及活动2)企业安全文化与企业文化目标是基本一致的,即以人为本、以人的灵活管理为基础,3)安全文化更强调企业的安全形象,安全奋斗目标、安全激励精神、安全价值观、安全生产及产品安全质量。企业安全风貌及商誉效应等,是企业凝聚力的体现。对员工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无形的约束作用能激发员工产生强烈的责任感 4)企业安全文化对员工有很强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能影响人的思维,改善人们的心智模式、改变人的行为。5)导向功能 6)凝聚功能 7)激励功能,8)辐射和同化功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要素,1)安全承诺 2)行为规范与程序3)安全行为激励 4)安全信息传播与沟通5)自主学习与改进 6安全事务参与 7)审核与评估3安全文化建设的操作步骤1)建立机构 2)制定规划3)培养骨干 4)宣传教育5)努力实践4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1】评价指标 1)基础特征:企业状态特征、企业文化特征、企业形象特征、企业员工特征、企业技术特征、监管环境、经营环境、文化环境 2)安全承诺:安全承诺内容、安全承诺表述、安全承诺传播、安全承诺认同,3)安全管理:安全权责、管理机构、制度执行、管理效果4)安全环境:安全指引、安全防护、环境感受5)安全培训与学习:重要性体现、充分性体现、有效性体现。6安全信息传播:信息资源、信息系统、效能体现7)安全行为激励:激励体制、激励方式、激励效果8)安全事务参与:安全会议与活动、安全报告、安全建议、沟通交流9)决策层行为:公开承诺、责任履行、自我完善10)管理层行为:责任履行、指导下属、自我完善11)员工层行为:安全态度、知识技能、行为习惯、团队合作。2】减分指标 死亡事故、重伤事故、违章记录第三节 重大危险源1重大危险源管理的法律法规要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19条规定: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或者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运输工具加油站、加气站除外),与下列场所、设施、区域的距离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1)居住区以及商业中心、公园等人员密集场所,2)学校医院、影剧院、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 3)饮用水源、水厂以及水源保护区 4)车站码头、机场以及通信干线、通信枢纽,铁路线路、道路交通干线、水陆交通干线、地铁风亭以及地铁站出入口 5)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区、畜禽规划化养殖区(场),渔业水域以及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生产基地 6)河流、湖泊、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 7)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8)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场所、设施、区域。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25条规定:对剧毒化学品以及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储存单位应当将其储存数量、储存地点以及管理人员的情况,报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备案。3重特大事故预防控制技术支撑体系框架:1)重大危险源的辨识、登记、申报或普查 2)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价 3)企业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管理 4)应急救援系统 5)土地使用与厂矿选址安全规划4重大危险源的评价1)评价单元的划分 2)评价模型的层次 根据安全工程学的一般原理,危险性定义为事故频率与事故后果严重程度的乘积 3)数学模型 4)危险物质事故易发性B111的评价 具有燃烧爆炸性的危险物质可分为7大类(1)爆炸气体燃烧性物质系(2)气体燃烧性物质 (3)液体燃烧性物质(4)固体燃烧性物质(5)自然物质 (6)遇水易然物质(7)氧化性物质考虑到毒物扩散的危险性,危险物资分类中将毒性物质定义为第8种危险物质。一种危险物质可以同时属于易燃易爆7大类中的一类,又属于第8类。对于毒性物质,其危险物质事故易发性主要取决于下列4参数 【1】毒性等级【2】物质的状态 【3】气味【 4】重度物质危险性的最大分值定为100分。5)工艺过程易发性B112的评价及工艺物质危险性相关系数的确定工艺过程事故影响易发性的影响因素确定为21项 分别是 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物料处理、物料储存、操作方式、粉尘生成、低温条件、高温条件、高压条件、特殊的操作条件、腐蚀、泄漏、设备因素、密闭单元、工艺布置、明火、磨擦与冲击、高温体、电器火花、静电、毒物出料及输送同一种工艺条件对于不同类别的危险物质所体现的危险程度是不相同的,因此必须确定相关系数。相关系数Wij分为五级:A级:关系密切,Wij=0.9 B级:关系大,Wij=0.7 C级:关系一般,Wij=0.5 D 级:关系小,Wij=0.9 E级没有关系,Wij=06)事故严重度评 7)危险性抵消因子8)危险性分级与危险控制程度分级一级重大危险源,A大于或等于3.5二级重大危险源 2.5小于等于A小于3.5 三级重大危险源 1.5小于等于A小于2.5四级重大危险源A小于1.5一般来说单元的危险级别越高,要求的受控级别应愈高用下列标准作为单元危险性控制程度的分级依据,A级 B2小于等于0.001,B级 0.001小于B2小于等于0.01,C 0.01小于B2小于等于0.1,D级B2大于0.1各级重大危险源应达到的受控标准是:一级危险源在A级以上 二级危险源在B级以上 三级和四级危险源在C级以上第四节 安全规章制度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以生产经营单位名义颁发的有关安全生产的规范性文件,一般包括:规程、标准,规定,措施,办法、制度,指导意见等建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必要性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定义务责任2)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3)是生产经营单位保护从业人员安全与健康的重要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设的依据是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地方政府的法规和标准为依据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建设其核心就是危险有害因素的辨别和控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设的原则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设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体系的建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包括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两个方面的内容。按照安全系统工程和人机工程原理建立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体系一般把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分为4类,1)综合管理 20人员管理 3)设备设施 4)管理环境按照标准化工作体系建立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体系,一般把安全规章制度分为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通常称为三大标准体系按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建立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一般包括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综合安全管理制度(1)安全生产管理目标,指标和总体原则 (2)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规章制度建立的基础(3)安全管理定期例行工作制度(4)承包与发包工程安全管理制度(5)安全设施和费用管理 (6)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7)危险物品使用管理制度 (8)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9)隐患排查和治理制度 (10)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11)防灾减灾管理制度 (12)事故调查报告处理制度 (13)应急管理制度 (14)安全奖罚制度。人员安全管理制度(1)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2)劳动防护用品发放和使用和管理制度(3)安全工器具的使用管理制度 (4)特种作业及特殊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5)岗位安全规范 (6)职业健康检查制度 (7)现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1)三同时制度 (2)定期巡视检查制度(3)定期维护检修制度 (4)定期检测、检验制度 (5)安全操作规程环境安全管理制度(1)安全标志管理制度 (2)作业环境管理制度 (3)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管理(1)起草(2)会签或公开征求意见 (3)审核 (4)签发 (5)发布 (6)培训(7)反馈 (8)持续改进第五节 组织保障安全生产法第19条规定: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其他生产单位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员。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委托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时,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仍由本单位负责。第六节 安全生产投入与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1安全生产投入资金具体有谁来保证:一般来说股份制企业、合资企业等安全生产投入资金由董事予以保证,一般国有企业有的经厂长、经理予以保证,个体工商户等个体经营组织由投资人保证。上述保证要承担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而导致事故后果的法律责任。2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1)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的支出 2)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物品支出。3)安全生产检查与评价支出 4)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的评估、整改、监控支出 5)安全技能培训及进行应急救援演练支出 6)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3风险抵押金的储存和使用风险抵押金储存标准1】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储存标准,小型企业不低于人民币30万元 、中型企业不低于人民币100万元 、大型企业不低于人民币150万 、特大型企业不低于200万元,每一企业风险抵押金累计达到五百万时不再存储2】煤矿企业的储存标准 按照煤矿企业核定或者采矿许可证确定的生产能力核定,其标准为,3万吨以下(含3万)储存60到100万,三万吨以上至9万吨,储存150万200万,9万吨以上至15万吨,储存250万至300万,15万吨以上以300万元为基数,每增加10万吨增加50万当期风险抵押金累计达到六百万次不再错。风险抵押金使用规定1】为处理本企业生产安全事故而去接发生的抢险、救灾费用,2】为处理本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善后事宜而直接发生的费用支出。风险抵押金的监督管理风险抵押金实行分级管理,由省、市、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同级财政部门共同负责。安全风险抵押金,必须做到专户存储,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严禁挪用第七节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1安全技术措施按照行业可分为:煤矿安全技术措施、非煤矿山安全技术措施、石油化工安全技术措施、冶金安全技术措施、建筑安全技术措施、水利水电安全技术措施、旅游安全技术措施等按照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可分为: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措施、锅炉与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措施、起重与机械安全技术措施,电气安全技术措施等。按照导致事故的原因可分为: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减少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有:消除危险源 、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隔离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有:隔离、设置薄弱环节、个体防护、避难与救援安全监控系统作为防止事故发生和减少事故去世的安全技术措施,事发信息系统故障和异常的重要手段。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基本原则:1)必要性和可行性原则2)自力更生与勤俭节约的原则 3)轻重缓急与统筹安排的原则 4)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原则。2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基本内容: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项目范围包括改善劳动条件、防止事故、预防职业病、保险装置、信号装置、防火防爆装置等 大体可分为4类1)安全技术措施 2)卫生技术措施 3)辅助措施 4)安全宣传教育措施。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编制内容:1】措施应用的单位或工作场所 2】措施名称 3】措施目的和内容4】经费预算及来源 5】实施部门和负责人6】开工日期和竣工日期 7】措施预期效果及其检查验收3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编制方法:1)确定措施计划编制时间 2布置措施计划编制工作3)确定处置计划项目和内容4)编制措施计划 5)审批措施计划 6)下达措施计划。第八节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1三同时的概念:第24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预算。2监管责任: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对全国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并在国务院规定的职责范围内承担国务院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审批、核准、备案3安全认证安全预评价 下列建设项目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分别对安全生产条件进行论证和安全预评价1)非煤矿山建设项目 2)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设项目 3)生产、储存烟花爆竹的建设项目4)化工、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之烟草、商贸、军工、公路、水运、轨道交通、电力等行业的国家和省级重点建设项目 5)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建设项目。4安全条件论证报告的主要内容:1)建设项目内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及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2)建设项目与周边设施生产、经营活动和居民生活在安全方面的相互影响 3)当地自然条件对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的影响 4)其他需要论证的内容。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还应当符合有关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的规定。5建设项目安全专篇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设计依据 2)建设项目概述 3)建设项目涉及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危险、有害程度及周边环境安全分析 3)建筑与场地布置 4)重大危险源分析及监测监控 5)安全设施设计采取的防范措施 6)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或者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情况 7)从业人员教育培训情况 8)工艺、技术和设备、设施的先进性和可靠性分析 9)安全设施专项投资预算 10)安全预评价报告中的安全对策及建议采纳情况 11)预期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2)可能出现的事故预防及应急救援措施 13)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定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6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完成后,按照相关规定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并提交下列文件资料:1)建设项目审批、核准或者备案的文件 2)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及安全专篇 3)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及相关文件资料。建设项目竣工后试运行时间应当不少于30日,最长不得超过180日生产经营单位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安全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并提供以下资料:1)安全设施竣工验收申请 2)安全设施设计审查意见书(复印件),2施工单位的资质证明文件(复印件) 3)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及其存在问题的整改确认材料 5)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或者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置情况 6)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及资格情况 7)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收到申请,在5个工作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其他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并提交下列文件资料:1)安全设施设计备案意见书(复印件) 2)施工单位的施工资质证明文件(复印件) 3)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及其存在的问题的整改确认材料 4)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或者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情况。5)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及资格情况对已经受理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申请,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20个工作日,作出是否合格的决定。20个工作日不能作出决定的,经本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十个工作日第九节 特种设备设施安全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办理使用登记应当提交以下资料:1)组织机构代码证原件及复印件 2)完整的出厂文件以及安全技术资料等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检验有效期满1个月前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请定期检查检验。 第十节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各类人员的培训:1对主要负责人的培训内容和时间初次培训的主要内容:1)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2)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专业知识3)重大危险源管理、重大事故防范、应急管理和救援组织以及事故调查处理的有关规定 4)职业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5)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6)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7)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对已经取得上岗资格证书的有关领导,应定期进行再培训,再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新知识、新技术和新颁布的政策法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规程、标准和政策,安全生产的新技术、新知识、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典型事故案例。培训时间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烟花爆竹、建筑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其他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2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的主要内容:初次培训的主要内容:1)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2)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技术、职业卫生等知识 3)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及职业危害的调查处理方法4)应急管理、应急预案编制以及应急处置的内容和要求 5)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6)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7)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再培训的主要内容:取得上岗资格证书的有关领导应定期进行再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是1)新知识、新技术、和新颁布的政策、法规,2)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规程、标准和政策 3)安全生产的新技术、新知识,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4)典型事故案例。培训时间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烟花爆竹、建筑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小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少于16学时,其他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小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3其他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新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特种作业人员包括:电工作业、焊接与热切割作业、高处作业、制冷与空调作业、煤矿安全作业、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作业、石油天然气安全作业、冶金(有色)生产安全作业、化学品安全作业烟花爆竹安全作业、安全监管总局认定的其他作业调整工作岗位和离岗后重新上岗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原则上由车间级组织岗位安全教育培训,主要包括日常安全教育,定期安全考试,专题安全教育,第三个方面。 第十一节 安全生产检查与隐患排查治理。1安全生产检查的类型 1)定期安全生产检查 2)经常性安全生产检查 3)季节性及节假日前后安全检查 4)专(项)业安全生产 5)综合性安全生产检查 6)职工代表不定期对安全生产的巡查。2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容包括: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软件系统主要是:查思想、查意识、查制度、查管理、查事故处理、查隐患、查整改硬件系统主要是:查生产设备、查辅助设备、查安全设施、查作业环境安全生产检查具体内容本着重点突出的原则进行确定。一般应重点检查的是:1)易造成重大损失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剧毒品、锅炉、压力容器、起重设备、运输设备、冶金设备、电气设备、冲压机械、高处作业和本企业易发生工伤、火灾、爆炸等事故的设备、工种、场所及其作业人员 2)易造成职业中毒或职业病的尘毒产生点及其岗位作业人员 3)直接管理的重要危险点和有害点的部分及其负责人对非矿山企业,目前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强制性检查的项目有:1)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高压医用氧舱、起重机、电梯、自动扶梯、施工升降梯、简易升降机、防爆电器、厂内机动车辆、客运索、游艺机及游乐设备等,2)作业场所的粉尘、噪音、振动、辐射、高温低温和有害物资的浓度等。对矿山企业目前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强制性检查的项目有:1)矿井风量、风质、风速及井下温度、湿度、噪音 2)瓦斯、粉尘 3)矿山放射性物质及其他有害有毒物质 4)露天矿山边坡 5)尾矿坝 6)提升、运输、装载、通风、排水、瓦斯抽放、压缩空气和起重设备7)各种防爆电气、电气安全保护装置 8)矿灯、钢丝绳等 9瓦斯、粉尘及其他有害有毒物质检测仪器、仪表,自救器,救护设备,安全帽,防尘口罩和面罩,防护服,防护鞋,防噪音耳塞,耳罩3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1)常规检查 2)安全检查表法 3)仪器检查及数据分析法。4安全生产检查的工作程序1)安全检查准备(1)确定检查对象、目的、任务,(2)查阅、掌握有关法规、标准、规程的要求 (3)了解检查对象的工艺流程、生产情况、可能出现危险和危害的情况(4)制定检查计划,安排检查内容、方法、步骤 (5)编写安全检查表或检查提纲(6)准备必要的检测工具、仪器、书写表格或记录本 (7)挑选和训练检查人员并进行必要的分工等2)实施安全检查:(1)访谈(2)查阅文件和记录 (3)现场观察(4)仪器测量 3)综合分析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职责,1)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范的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2)生产经营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 3)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建档监控等制度,逐级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个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保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资金 ,建立资金使用专项制度5)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6)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事故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发动职工发现排查事故隐患,鼓励社会公众举报 7)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出租的、应当与承包、承租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职责(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承租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负有统一协调和监督管理职责)。8)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事故隐患监督检查职责时,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积极,配合,不得拒绝和阻挠 9)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季、每年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于下一季度15日前和下一年1月31日前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统计分析表应当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10)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 11)生产经营单位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1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防 13)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安全监督检查部门及有关部门挂牌督办并责令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治理的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有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本单位的技术人员和专家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对挂牌督办并采取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治理的重大事故隐患,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收到生产经营单位的申请报告后应当在10日内进行现场审查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应当包括:1)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2)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3)隐患的治理方案。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1)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2)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3)经费和物资的落实4)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5)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6)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第十二节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劳动防护用品分类1按防护性能分类:分为特种劳动防护用品一般劳动防护用品两大类特种防护劳动用品分为六大类1)头部护具类 2)呼吸护具类 3)眼面护具类4)防护服类 5)防护鞋类,6)防坠落护具类一般劳动防护用品:一般工作服 手套2按劳动用品防护部位分类防护部位分类。1)头部防护用品 2呼吸器官防护用品 3)眼面部防护用品 4)听觉器官防护用品5)手部防护用品6)足部防护用品 7)躯干防护用品 8)护肤用品3劳动防护用品分类:1)防坠落用品,2)防冲击用品3) 防触电用品4)防机械外伤用品 5)防酸碱用品 6)耐油用品 7)防水用品 8)防寒用品按预防职业病的用途可分为:1)防尘用品2)防毒用品 3)防噪声用品 4)防振动用品 5)防辐射用品 6)防高低温用品。三证一标志:生产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安全标志。 第十三节 承包商管理。承包商管理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管理的薄弱环节对承包商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1)要明确双方责任2)要严格审查安全知识和专业技术能力 3)做好现场作业的安全风险分析 4)开展对作业现场的监督和管理生产经营单位发包工程项目,应以生产经营单位名义进行,生产经营单位应明确发包工程归口管理部门,统一对发包工程进行管理。开工前,向承包方收取安全风险抵押金。一般为工程造价的5%。安全协议的主要内容 1)发包单位提出的确保施工安全的组织措施、安全措施和技术措施要求 2)承包商制定的确保施工安全的组织措施、安全措施、技术措施。3)承包商应遵照执行的有关安全文明生产、治安、防火等方面的规章制度4)发包单位对现场实施奖惩的有关规定 5)有关事故报告调查统计责任划分的规定6)对承包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考试及办理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应履行的手续等要求 7)承包商必须按照生产经营单位的要求提供相关材料,接受安全资质和条件审查 8)承包商不得擅自将工程转包、分包和返包 9)承包商在施工过程中不得擅自更换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以及关系到施工安全及质量的特殊工种人员,特殊情况需要换人时须征得发包单位的同意并对新参加,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可使用 10)承包商不得使用童工,施工人员不得有承包工程的职业禁忌症。现场安全管理要求工程开工前生产经营单位应对分包方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应有完整的记录2)在有危险性的生产区域内作业、有可能造成火灾、爆炸、触电、中毒、窒息、机器伤害、烫伤,坠落,溺水等有可能造成人身伤害、设备损坏、环境污染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应要求承包方做好作业安全风险分析,并制定安全措施,经生产经营单位审核批准后,监督承包方实施。3)在承包商队伍进入作业现场前,发包单位要对其进行消防安全、设备设施保护及社会治安方面的教育 4)生产经营单位协助做好办理开工手续的工作,承包方取得经批准的开工手续后方可开始施工5)发包单位、承包商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应经常深入现场,检查指导安全施工,要随时对施工安全进行监督,发现有违反安全规章制度的情况。及时纠正。并按规定给予罚处6)同一工程项目或同一施工场所有多个承包商施工的,生产经营单位与承包方签订专门的安全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发包单位对各承包商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 7)承包商施工队伍严重违章作业,导致设备故障等严重影响安全生产的后果,生产经营单位可以要求停工整顿并有权决定终止合同的执行生产经营单位承包工程安全管理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一是要根据自身的安全资质和能力承包相应的工程,二是根据工程需要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出现责任和管理制度执行的真空。三是双方的安全管理责任要界定清晰。四是要认真做好施工现场安全措施的核实和确认。五是针对项目施工的环境、安全、管理要求,组织对施工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培训,六是在危险性较大或于正在生产运行设备、区域有交叉的施工,设置专职的安全监护人员防止发生意外。第三章 安全生产监管监察 第一节 安全生产监管检查。目前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体制是:综合监管与行业监管相结合,国家监察与地方监管相结合,政府监督与其他监督相结合监督管理的基本特征,1)权威性 2强制性 3)普遍约束性。监督管理的基本原则1)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 2)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3)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 4)坚持行为检查与技术检查相结合的原则 5)坚持监察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 6)坚持教育与惩罚相结合的原则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1)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 2)配合有关政府进行安全检查。3)严格依法对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进行审查批准并加强监督检查4)对生产经营单位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进入现场进行查阅有关资料,向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情况,对事故隐患进行处理,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进行处理,对不符合国家标准化的行业标准的设施、设备和器材进行处理,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等。 5)接受监察机关的监督 6)建立举报制度 7)制定有关奖励制度,对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或者举报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有功人员给予奖励 8)配合地方政府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9)事故报告,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上报事故情况,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 10),积极支援事故抢救 11)组织事故调查 12)事故信息发布 13)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对作业场所的监督检查和颁发管理有关安全生产事项的许可是两种十分重要的形式。对作业场所的监督检查一般程序包括:1)监督检查前的准备 2)监督检查用人单位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的情况 3)作业现场检查 4)提出意见或建议 5)发出整改指令书、处罚决定书颁发管理有关安全生产是企业的许可一般程序包括:1)申请 2)受理 3)征求意见 4)审查和调查 5)作出决定 6)送达。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方式分为 事前 事中 事后三种事前的监督管理:有关安全生产许可证事项的审批(安全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矿长资格证,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资格证,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事中的监督管理:主要是日常的监督检查、安全大检查、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许可证的监督检查等。事中监督管理重点在作业场所的监督检查监督检查方式主要有两种1)行为监察2)技术监察事后的监督检查管理: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以及调查处理,查明事故原因,严肃处理有关责任人员,提出防范措施,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处理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管理和技术 2)机构设置和安全教育培训 3)隐患治理 40伤亡事故报告、调查、处理、统计、分析、事故的预测和防范,以及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5)职业危害6)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 7)行政许可的有关内容。 第二节 煤矿安全生产监察煤矿安全监察体制的特点:1)实行垂直管理 2)监察和管理分开 3)分区检查,4)国家检查煤矿安全监察的方式:1)日常检查2)重点检查 3)专项检查 4)定期检查。煤矿安全监察的内容:查思想、查制度、查安全设施、查事故隐患和查事故处理。看被检查的煤矿企业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规定要求第三节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特种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法规体系结构包括: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相关标准及技术规定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主要建立两项制度,一是特种设备市场准入制度,二是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修理、改造七个环节全过程一体化的监察制度。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方式:1)行政许可制度 2)监督检查制度 3)事故应对和调查处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内容:1)特种设备设计、制造、安装、检验、修理、使用单位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有关规定的情况 2)特种设备、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及其他相应人员的持证上岗情况 3)建立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情况是4)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充装、检验、修理、改造、使用、维修保养、化学清洗是否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5)参加或进行特种设备的事故调查。 第四章 安全评价 第一节 安全评价的分类。安全评价按照实施阶段不同分为三类:安全预评价 安全验收评价 安全现状评价。 第二节 安全评价的程序。安全评价的程序主要包括:1)前期准备 2)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 3划分评价单元 4)定性、定量评价 5)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6)安全评价结论 7)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第三节 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四大类)1)人的因素:(1)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2)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2)物的因数:(1)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2)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3)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3)环境因素 (1)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2)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3)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 (4)其它作业环境不良4)管理因素:(1)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 (2)职业安全卫生责任制未落实(3)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 (4)职业安全卫生投入不足 (5)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 (6)其他管理因素缺陷。按事故类别进行分类: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窒息、其他伤害。按职业健康分类:将危险因素分为粉尘、放射性物质、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肿瘤的职业危害因素、其他职业危害因素等10类。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常用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有直观经验分析方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直观经验分析方法包括:1)对照、经验法,2)类比方法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常用的有:事故树,事件树等。在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时要全面有序的进行,防止出现漏项,宜从厂址、总平面布置、道路及运输、建(构)筑物、工艺过程、物流、设备装置、作业环境、安全措施管理等几方面进行第四节 安全评价方法安全评价方法分类:按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分类法 按评价的推理过程分类法 按针对的系统性质分类法 按安全评价要达到目的分类法 按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分类法可分为1)定性安全评价方法 2)定量安全评价方法定性安全评价方法有:安全检查表、专家现场询问观察法、因素图分析法、事故引发和发展分析、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危险可操作性研究定量安全评价方法:可分为1) 概率风险评价法,2)伤害(破坏)范围评价法,3)危险指数评价法(常用的危险评价法有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蒙德火灾爆炸毒性指数评价法,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评价法)。按照安全评价的逻辑推理过程 安全评价法可分为:归纳推理评价法和演绎推理评价法按照安全评价要达到的目的可分为:事故致因因素安全评价方法,危险性分级安全评价方法和事故后果安全评价方法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1)安全检查表方法 2)危险指数方法 3)预先危险分析方法,4)故障假设分析方法 5)危险和可操作研究 6)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 7)故障树分析 8)事件树分析 9)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10)定量风险评价方法故障树分析的基本程序:(1)熟悉系统 (2)调查事故(3)确定顶上事件(4)确定目标值 (5)调查原因事件 (6)画上故障树 (7)定性分析(8)确定事故发生概率(9)比较(10)分析故障树即适用于定性分析又能进行定量分析事件树分析步骤如下:(1)确定初始事件 (2)判定安全功能(3)发展事件树和简化事件树(4)分析事件树 事故件数分析是使用归纳法 第五节 安全评价报告安全预评价报告内容:1)目的 2)评价依据 3)概况4)危险与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5)评价单元的划分 6)安全预评价方法 7)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8)安全预评价结论安全验收报告主要内容:1)目的 2)评价依据 3)评价项目概况 4)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 5)评价单元的划分 6)评价方法 7)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8)评价结论安全评价报告的格式:1)封面 2)安全评价资质证书影印件 3)著录项 4)前言 5)目录 6)正文 7)附件 8)附录第五章 职业危害预防和管理 第一节 职业卫生概述职业性有害因素1)生产过程 2)劳动过程 3)生产环境 4)工作场所 5)职业性有害因素 6)职业性有害因素分类。1按来源分类可分为以下三类:1)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1)化学因素:包括生产性粉尘和化学有毒物质。生产性粉尘,例如 矽尘、煤尘、石棉尘、电焊尘等。化学有毒物质,例如铅、汞、锰、苯、一氧化碳、硫化氢、甲醛,甲醇等(2)物理因素:例如异常气象条件(高温、高湿、低温)异常气压、噪音、震动、辐射等(3)生物因素:例如于皮毛上的炭疽杆菌、甘蔗渣上的真菌,医护工作人员可能接触到的生物传染性病原物等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 、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 (2)精神性职业紧张 (3)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过大(4)个别器官和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 (5)长时间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1)自然环境中的因素,例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2)作业场所建筑卫生学设计缺陷因素,例如照明不良,换气不不足等2按有关规定分类:分为10大类共115种 1)粉尘类13种 2)放射性物质类 电离辐射 3)化学物质类 56种4)物理因素4种 5)生物因素3种 6)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8种(7)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3种 (8)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3种(9)导致职业性肿瘤的职业危害因素8种(10)其他职业危害因素5种职业病:指企业、事业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或有害因素等而引起的疾病界定法定职业病的4个基本条件是:1)在职业活动中产生 2)接触职业危害因素 3)列入国家职业病范围 4)与劳动用工行为相联系职业卫生工作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分级管理,综合治理)职业卫生三级预防原则:1)一级预防,病因预防 2)二级预防发病预防 3)三级预防 是在病人患职业病以后,合理进行康复处理职业病种类构成:职业病发病以尘肺病为主 历年来报告的职业病中,尘肺病约占到80%。而尘肺病中主要为煤工尘肺和矽肺。职业病发病主要分布在煤炭、冶金、建材、有色等行业。第二节 职业卫生法规标准体制简介标准分为:国家标准、部门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4类。国家标准包括:GB-强制性国家标准, GB/T-推荐性国家标准,GB/Z-指导性国家标准,第三节 职业危害识别、评价与控制 职业危害识别 :一)粉尘与尘肺 二)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三)物理性职业危害因素及所致职业病职业粉尘与尘肺1生产性粉尘:分为总尘和呼吸性粉尘两种生产粉尘的来源:1)固体物质的机械加工、粉碎其所形成的尘粒 2)物质加热时产生的蒸汽可在空气中凝结成小颗粒,或者被氧化锌形成的颗粒物质 3)有机物质的不完全燃烧生产性粉尘的分类:根据其性质可分为三类 1)无机性粉尘包括:(1)矿物性粉尘 例如煤尘、硅石、石棉、滑石等 (2)金属性粉尘 例如铁、锡、铝、铅、锰等 ( 3)人工无机粉尘 例如水泥、金刚砂、玻璃纤维等,2)有机性粉尘(1)植物性粉尘 例如绵、麻、面粉、木材、烟草、茶等,(2)动物性粉尘 例如兽毛、角质、骨质。毛发等(3)人工有机粉尘 例如有机燃料、炸药、人造纤维等3)混合性粉尘上述各种粉尘混合存在在生产环境中,最常见的是混合型粉尘生产性粉尘引起的职业病包括:1)全身中毒性 例如铅、锰、砷化物生2)局部刺激性例如生石灰、漂白粉、水泥、烟草等粉尘,3)变态反应性 例如面粉大麻、黄麻、面粉、羽毛、锌烟等,4)光感应性,例如沥青粉尘5)感染性例如破烂布屑、兽毛、谷粒等,6)致癌性 例如铬、镍、砷、石棉、及某些光感本性和放射性物资的粉尘 7)尘肺例如煤尘、矽尘、矽酸盐尘生产性粉尘引起的职业病中以尘肺最为严重 可将尘肺分为六类:矽尘、硅酸盐肺、金属尘肺、混合性尘肺、有机尘肺。生产性毒物及其危害凡少量化学物选购进入机体后,能与机体组织发生化学和物理化学作用,破坏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机体暂时或长期病理状态的称为毒物。化学物质的危害程度分级为:剧毒、高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