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部分

上传人:水****8 文档编号:28124355 上传时间:2021-08-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6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部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部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部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 精品 Word 欢迎下载 可修改2022年高考试题按新课标章节分类(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部分)1(高考试题:2022全国理综)4.通过发酵到大规模生产谷氨酸,生产中常用的菌种是溶氧的氨酸棒状杆菌。下面在有关谷氨酸发酵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氧充足时,发酵液中有乳酸的累积B.发酵液中碳源和氮源比例的变化不影响谷氨酸的产量C.菌体中谷氨酸的排出,有利于谷氨酸的合成和产量的提高D.发酵液pH呈碱性时,有利于谷氨酸棒状杆菌生成乙酰谷氨酰胺【答案】 C2(高考试题:2022四川理综) 5在细菌的连续培养过程中,要以一定速度不断添加新的培养基,同时以同样速度放出老的培养基。右下图表示培养基的稀释率(培养基的更新速率)与培养容器中营养物质浓度、细菌代时(细菌数目增加一倍所需的时间)、细菌密谋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稀释率很低的情况下,稀释率的增加会导致细菌密度增加B稀释率从a到b的变化过程中,细菌生长速度不断提高C稀释率超过b点后,营养物质浓度过高导致细菌死亡率增大,细菌密度降低D为持续高效地获得发酵产品,应将稀释率控制在b点附近【答案】C3(高考试题:2022江苏生物)22不同的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各不相同。下列有关一种以CO2为惟一碳源的自养微生物营养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 氮源物质为该微生物提供必要的氮素 B碳源物质也是该微生物的能源物质B 无机盐是该微生物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D水是该微生物的营养要素之【答案】B 4(高考试题:2022江苏生物)32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关系是 A根瘤菌只有侵入到豆科植物的根内才能固氮 B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之间是寄生关系 C豆科植物供给根瘤菌有机物,根瘤茵供给豆科植物氨 D根瘤菌为豆科植物提供生长素【答案】AC5(高考试题:2022广东生物)40.(生物技术实践,15分) 为了实现燃料供应来源多样化,发展长期替代化石燃料的产品如燃料酒精、生物柴油、沼气等已经列入我国未来10年的发展计划。 广东省是我国甘蔗主产区之一。甘蔗是一种高光效的C;植物,单位面积产量很高,种植面积日益扩大,目前已成为南方地区燃料酒精生产的重要原料。利用甘蔗生产燃料酒精的一般工艺流程为:甘蔗。榨汁(蔗糖)、酵母发酵一蒸馏。成品(燃料酒精)。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甘蔗大规模快速繁殖技术的过程。 (2)具有耐高糖和耐酸特性的酵母菌是理想的酒精发酵菌种,对野生酵母菌进行 诱变后通过筛选可以得到具有这些特性的突变菌,诱变及筛选过程如下: 步骤1:野生菌液体培养一段时间后接受紫外线照射诱变处理。 步骤2;制备选择培养基。在基本培养基的基础上,注意和 ,加琼脂后灭菌,制成固体平板。 步骤3:将紫外照射后的菌液稀释涂布平板。 步骤4:根据-一一筛选出突变菌。 (3)上述步骤2、3和4的依据分别是。 (4)利用获得的突变菌和蔗汁进行酒精发酵实验,除了将培养基灭菌、保持空间 洁净外,发酵过程中防止外来杂菌人侵还有哪些可行方法?(列举两种) (S)甘蔗榨汁以后还有大量的蔗渣废弃物,主要成分为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 但是酵母菌无法直接利用,原因是其。请提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列 举两种方法) (6)突变菌往往带有一些特殊的基因。在获得这些基因的过程中,PCR技术相当 重要。PCR扩增反应中加人引物和DNA聚合酶的作用分别是什么?【答案】40.(15分) (1)选取甘蔗外植体,通过诱导脱分化产生愈伤组织,然后通过调整植物激素比 例,再分化形成芽和根,获得大量试管苗(或通过诱导大量形成胚状体,制成 人工种子,适宜条件下萌发长成幼苗)。 (2)添加高浓度蔗糖(葡萄糖);调低pH值;是否能在选择培养基上生长。 (3)提供高糖和酸性的筛选环境;获得单菌落;能生长代表该菌落具有耐高糖和耐 酸的特性。 (4)利用突变菌的耐酸特性,降低培养基的pH值,达到抑菌的目的;利用突 变菌的耐高糖特性,通过高渗环境达到抑菌目的;保持厌氧环境,达到抑菌 目的;在培养基中添加一些抑制物如特殊的抗生素,达到抑菌目的。 (5)缺乏相应分解酶系(或缺乏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在酵母菌中转人分解酶 系相关基因;利用酶或微生物分解蔗渣;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分解蔗渣;将酵 母菌与其他能分解蔗渣的微生物混合发酵。 (6)引物的作用是结合在模板DNA上,提供DNA延伸起始位点;DNA聚合酶的作 用是从引物的3端开始催化DNA链的延伸。立意:综合考查考生对生物技术实践模块中的植物组织培养、特殊微生物的筛选及应 用、酶的应用以及PCR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等内容的掌握;理论联系实际, 针对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研究,设计实验路线,对实验结果和现象进行正确的分 析与判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6(高考试题:2022宁夏理综)32生物选考题(15分)A生物-选修I生物技术实践某小组同学为了调查湖水中细菌的污染情况而进行了实验。实验包括制备培养基、灭菌、接种及培养、菌落观察计数。请回答与此实验相关的问题。(1)培养基中含有蛋白胨、淀粉分别为细菌培养提供了_和_。除此之外,培养基还必须含有的基本成分是_和_。(2)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应该采用的方法是_。(3)为了尽快观察到细菌培养的实验结果,应将接种了湖水样品的平板置于_中培养,培养的温度设定在37。要使该实验所得结果可靠,还应该同时在另一平板上接种_作为对照进行实验。(4)培养20小时后,观察到平板上有形态和颜色不同的菌落,这说明湖水样品中有_种细菌。一般说来,菌落总数越多,湖水遭受细菌污染的程度越_。(5)如果提高培养基中NaCl的浓度,可以用于筛选耐_细菌,这种培养基被称为_。【答案】32生物选考题(15分)A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氮源(碳源不作要求) 碳源、无机盐、水(2)高压蒸汽灭菌(3)恒温培养箱 无菌水(4)多;高(5)盐(或NaCl),选择性培养基7(高考试题:2022山东理综样题)(生物技术实践10分)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往往是混杂生长的。人们在研究微生物时一般要将它们分离提纯,然后过行数量的测定。下面是对大肠杆菌进行数量测定的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步骤如下:A.制备稀释倍数为102、103、104、105、106的系列稀释液。B.为了得到更加准确的结果,你选用 (稀释混合平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样品。C.适宜温度下培养。结果分析:(1)测定的大肠杆菌数,在对应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其中,得到以下几种统计结果,正确可信的是( )A.一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3B.两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2和26,取平均值24C.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1、5和52,取平均值26D.四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1、30、24和25,取平均值25(2)一同学在稀释倍数为105的培养基中测得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为23.4,那么每毫升样品中的菌落数是(涂布平板时所用稀释液的体积为0.2ML)_。(3)用这种方法测定密度,实际活菌数量要比测得的数量 ,因为_。(4)某同学在测定大肠杆菌的密度时发现,在培养基上还有其他杂菌的菌落,能否肯定该大肠杆菌的品系被污染了?为什么?【答案】34. (生物技术实践10分)步骤B:稀释混合平板法(2分)结果分析:(1)D (2分)(2)1.17108 (2分)(3)多 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的是一个菌落 (每空1分)(4)不能 因为不能排除杂菌来自培养基或来自培养过程 (每空1分)8(高考试题:2022江苏生物)42选做题(7分) 本题有A、B两题,请任选一题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作答,并把所选题目对应字母后的方框涂满涂黑。 A题发酵工程在工业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其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结合赖氨酸或谷氨 酸的生产实际,回答相关问题。 (1)人工控制微生物代谢的措施包括 和 。目前采用 已经选育出不能合成高丝氨酸脱氢酶的 新菌种。 (2)在发酵过程中,产物源源不断地产生。这说明赖氨酸或谷氨酸的生产采用了 的发酵方式。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赖氨酸或谷氨酸的发酵菌种为 ,常需增加通氧量。当发酵生产的产品是代谢产物时,还要采用 等分离提纯的方法进行提取。【答案】 A题 (1)改变微生物遗传特性 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条件 诱变育种 黄色短杆菌 (2)连续培养 好氧菌 萃取(或蒸馏或离子交换等)9(高考试题:2022山东理综)34.(8分)【生物-生物技术实践】乙醇等绿色能源的开发备受世界关注。利用玉米秸秆生产燃料酒精的大致流程为:(1)玉米秸秆预处理后,因该选用_酶进行水解,使之转化为发酵所需的葡萄糖。(2)从以下哪些微生物中可以提取上述酶?_(多选)A.酿制果醋的醋酸菌 B.生长在腐木上的霉菌C.制作酸奶的乳酸菌 D.生产味精的谷氨酸棒状杆菌E.反刍动物瘤胃中生存的某些微生物(3)若从土壤中分离生产这种酶的微生物,所需要的培养基为_(按功能分),培养基中的碳源为_ 。(4)从生物体提取出的酶首先要检测 _ ,以便更好地将酶用于生产实践。在生产糖液的过程中,为了使酶能够反复利用,可采用_技术。 (5)发酵阶段需要的菌种是_,生产酒精是要控制的必要条件是_ 。【答案】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1)纤维素(酶)(2)B、E (3)选择培养基;纤维素(4)酶的活性 (5)酵母菌;无氧(密封、密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