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的最后复习 作者: 唐挚 文章来源:理科综合 一、基本知识“回头看”,把学得的知识“系统化” 同学们经过高三前期逐章的复习,对每一个概念和规律的认识,都有了较大的提高,这种新的认识有别于高一、高二学新课时的感觉.让我们回头看看所学的基本知识 。 高一的力学,从力的产生、运动的描述,到揭示力与运动的关系,然后从能量和动量两个角度丰富了运动规律的内容,并用上述知识解析了简谐运动和波的传播.高一力学无外乎力与运动的关系、能量的转移和转化的规律两个方面的知识.力学的有关知识可用图表1来总结 。 高二的电学,也是从力与运动的关系、能量的转移和转化的规律两个方面来学习的.电场和磁场两章主要研究了场的产生,以及从力和能量两个角度来描述场的性质;恒定电流电磁感应两章主要研究能量的转化和利用的途径.电学的有关知识可用图表2来总结. 热学主要研究了分子运动理论、理想气体的内能变化规律(热力学第一定律),也无外乎力与运动的关系、能量的转移和转化两个方面的知识;至于光学和原子物理,我们只是了解了光的一些现象和光的本性,初步了解了原子和原子核的有关知识.热学、光学和原子物理的有关知识可用图表3来总结 。 在复习时我们还要注意每一部分知识中的学生实验、教材中涉及的演示实验. 二、以情景“统领”知识,突破教材知识板块的“封锁” 高中阶段涉及的典型运动情景有:平衡状态(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匀加(减)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竖直面的圆周运动、简谐运动、变加速运动等在知识“系统化”的基础上,我们应该以这些运动情景“统领”知识,做到能够融会贯通地在力学、电学等范围内灵活地应用知识,突破教材知识板块的“封锁”. 在复习这些运动情景时,要注意四点: 一是这种运动情景的运动规律; 二是这种运动情景对应的受力特点; 三是这种运动情景中能量变化的情况; 四是应用这种运动情景的场合. 例如:平抛运动 运动规律:物体的加速度保持不变.在初速度方向,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与初速度垂直的方向上,物体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受力特点:合外力为恒力,且合外力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垂直. 能量变化:合外力做功,物体动能变化. 应用场景:重力作用下物体平抛运动; 电场力作用下带电粒子的偏转. 再如:匀速圆周运动 运动规律:a=v 2 /r a n = w 2 r a n =wr T =2 /w 受力特点:合外力提供向心力F = ma n . 能量变化:合外力不做功,物体运动的动能不变, 应用场景:水平面的匀速圆周运动(圆锥摆等); 万有引力作用下的匀速圆周运动; 库仑力作用下的匀速圆周运动; 洛仑兹力作用下的匀速圆周运动. 同学们在第一阶段的复习过程中积累了较多的物理习题,见识了不少的物理情景,应该加以整理、分类,并找出每一类习题或物理情景的共性,发现解决问题的一般思维方法.高考中有很多题是这些典型情景,或者是这些典型情景的组合. 例如2006年理科综合全国II卷第23题 如图1所示,一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的半圆形轨道ABC,其半径R=5.0m,轨道在C处与水平地面相切.在C处放一小物块,给它一水平向左的初速度vo=5m/s,结果它沿CBA运动,通过A点,最后落在水平面上的D点,求C,D间的距离s.取重力加速度g=l 0 m/s 2 . 这道题实际上是竖直面的圆周运动与平抛运动的组合. 再如2006年理科综合全国II卷第25题 如图2所示,在 x :0的区域中,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别为B 1 与B 2 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均垂直于纸面向里,且B 1 , B 2 一个带负电荷的粒子从坐标原点0以速度。沿x轴负方向射出,要使该粒子经过一段时间后又经过0点,B 1 与B 2 的比值应满足什么条件? 这个试题实际上是洛仑兹力作用下带电粒子的匀速圆周运动. 同学们在平时作业和考试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将习题中包含的各种典型运动情景“挖”出来.尤其对于一个比较复杂的习题,首先要弄清习题描述的物理过程可分为哪几个典型物理情景;其次要清楚各个情景之间是由什么物理量联系起来的;第三要分析每个情景遵循的物理规律. 分析物理过程,一般都采用以现象发生的先后为顺序来分析的方式,将相同物理规律的现象视为一个物理过程. 涉及物体运动的不同情景时,相邻两个情景是以“速度”为“接力棒”的. 三、剖析重点问题,定点清除知识“障碍” 高中物理中有一些“当然”的重点知识,例如天体的匀速圆周运动、功能关系、碰撞问题、理想气体内能的变化、闭合电路中的能量、电学实验中仪器的选择、磁场中电荷及导体的运动等. 还有一些同学们各自的重点知识,就是那些同学们在历次练习过程中“丢分”比较集中的知识点 。 对这些重点知识,我们要进行定点清除. 例如,常见的功能关系. 表1列出了常用的几个功能关系的能量变化以及对应的力做功的情况. 在使用功能关系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能量的转化过程,必然是某些力做功的过程.同时要深刻理解“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如图3所示,在竖直方向的匀强磁场中,一根质量为m的导体棒在光滑的水平导轨上自由滑行,某时刻的速度大小为 v 0 ,滑行距离 s ,后速度大小为 v 。.导体棒在滑行过程中,动能减少,合外力做负功;减少的动能,通过克服安培力做功.转化为电能。 2.在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和保持不变.能量减少或增加的“来龙去脉”,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3.规律的使用必须与物理过程对应. 动能定理是跟某段位移对应的。根据具体问题选定某段位移使用动能定理时,计算的功必然是这段位移内外力做功的总和,动能的变化必然是这段位移始末两个状态的动能的差值. 其他功能关系概莫能外. 剖析重点问题,实际上就是比较鉴别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规律,提高应用概念、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规范解题过程,提高解题能力 同学们感觉解物理题难,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良好的解题习惯,看完题后就想列方程,结果是题目中叙述的物理情景没有分析清楚,对应的物理规律“似是而习卜”. 还有一个原因是在书写上耽误了时间,不仅要用一部分精力去思考本来就难度较高的物理问题,还要用一部分精力去思考如何正确而明了地将自己的思维表现在卷面上,因而顾此失彼,甚至出现简单的运算错误. 养成一个良好的解题习惯(包括书写习惯),实际上是对自己的思维进行训练,使之达到调理清楚,层次分明,这值得同学们在考前训练中重视 。 良好的解题习惯就是要突出思维的条理性,展现思维的层次感. 解决一个物理题的一般步骤是: 第一步:将“文字表述”转译成“物理情景”,一定要画草图; 第二步:分解或剖析物理情景,寻找对应的物理规律;对应的物理规律无外乎“受力、运动、能量”三个方面的有关规律; 第三步:根据物理规律列出对应方程; 第四步:解方程并进行必要讨论. 下面以2006年理科综合全国I卷24题为例来说明解题的“规范化”. 一水平的浅色长传送带上放置一煤块(可视为质点),煤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初始时,传送带与煤块都是静止的.现让传送带以恒定的加速度 a o 开始运动,当其速度达到 v 0 。后,便以此速度做匀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了一段黑色痕迹后,煤块相对于传送带不再滑动.求此黑色痕迹的长度. 解根据“传送带上有黑色痕迹”可知,煤块与传送带之间发生了相对滑动,且煤块相对滑动时的加速度。小于传送带的加速度ao.煤块和传送带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4所示. 根据牛顿定律,可得a= g 设经历时间t,传送带由静止开始加速到速度等于v o , v o =a o t 设经历时间t,煤块由静止开始加速到速度等于v o , v o =a t 此后,煤块与传送带运动速度相同,相对于传送带不再滑动. 设在煤块的速度从0增加到,。的整个过程中,传送带和煤块移动的距离分别为 s 。和 s ,有 传送带上留下的黑色痕迹的长度 由以上各式得l=v o 2 (a o - g ) /2 a o g 五、了解高考要求,做好针对性的准备 同学们可以有意识地做一两套高考原题,了解高考的要求.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了解高考试卷中较易的题、中等难度的题、难题各是什么样的; 2,了解自己的实力能够应对哪种难度的题.要确定自己对哪些题应该有把握得分,哪些题目是经过努力可以争取的,哪些题目是自己力所不及应该放弃的; 3.对自己的能力和高考要求、高考目标有一个理性的分析. 针对自己的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复习效率,增强学习信心,是高考前对自己很重要的调整.实际上高考并不要求每个考生都能圆满解答所有试题,高考试题是对全体考生的要求.具体到考生个体,只要能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把应该得到的分数拿到手,就会考出理想的成绩.千万不能错误地认为高考试卷中所有试题都是对自己的要求,然后眉毛胡子一把抓,那样反而会陷人难题的困境,导致该拿的分拿不到,结果反而不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