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道学研究汇编

上传人:刀*** 文档编号:27464404 上传时间:2021-08-1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道学研究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版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道学研究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版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道学研究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版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道学研究汇编 摘要:“道学”是道家道教之学的统称,“道学研究”即关于道家道教的学术研究。1978年以来,道学研究蓬勃发展,四十年间硕果累累。本文旨在对1978202x的道学研究进行回顾与展望。全文分为五个部分,首先概述四十年来中国内地道学研究的双重背景,其次介绍中国道学研究学术传统的传承与发展,再次介绍主要研究领域的代表性成果,复次分析道学研究的主要议题,最后展望道学研究在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道学 文献整理 文化自信 作者詹石窗,四川大学老子研究院院长、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 成都 610065);褚国锋,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202x级博士研究生(四川 成都 610065)。 “道学”是道家与道教理论学说的总括,即以黄帝、老子为代表的道家与道教之学。道家与道教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自学说传承而言,道家自魏晋玄学之后不再作为*的学派传世,道教实为魏晋玄学之后道家学说的继承者、守护者与发扬者,在广义上被归为道家之列;自教化的角度视之,道教的形成发展有着三大形态,即元初道教、古典道教和制度道教。三大形态对应于三大历史时期。元初道教对应的是黄帝时期,古典道教对应的是老子撰述道德经的春秋时期,制度道教对应的是张道陵创立正一盟威之道的东汉时期。此后,制度道教包容了元初道教与古典道教的思想内容。因此,道学文化系统由道家之学与道教之学共同构成,兼具文化性与宗教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学研究”即指关于道家和道教的现代学术研究。现代意义上的道学研究始于20世纪初,至今已逾百载。这一研究历程可分为两大阶段,即起步奠基(19001977)和复苏奋进(1978202x)。进一步划分,起步奠基可分为初期(19001948)和后期(19491978),复苏奋进可分为复苏期(19781989)、繁荣期(1990202x)和創发期(202x至今)。 一、双重背景:本土驱动与国外镜鉴 见英文版第26页,下同 自1978年以来,在王明、任继愈、汤一介、卿希泰等学者的带领下,道学研究迅速成长,成为人文社科研究领域中富有活力的一脉,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此种繁盛的出现有着双重背景。 多重因素构成了强大的本土驱动力。其一,*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对文化和宗教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陆续出台相应的政策。这些有力举措既为道学研究提供了稳定宽松的发展环境,也为道学研究赋予了返本开新的时代使命。其二,以*国*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1982年)文件为标志,道教实体获得了恢复和适应的社会环境。在恢复与适应过程中,道教界的有识之士充分认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积极同学术界开展合作,为道学研究提供支持。其三,在积极吸纳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中华民族的本土文化意识觉醒,广大民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不断增长,道学作为内涵丰富的文化宝库而备受社会各界瞩目。 道教研究是一门国际性的学问。长期以来,海外道教研究是本土道学研究的重要参照系。外国学者从他者视域出发,对道教进行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在研究理论、关注主题和分析方法等方面均有独到之处。相对于中国的道教研究,海外道教学曾处于较长的领跑期,彼时甚至有“道教在中国,道教学在外国”的说法。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学术界通过多种方式来吸收国外研究成果,如积极开展翻译工作,举办国际学术会议,部分学者赴海外访问交流或攻读学位。在借鉴的同时,中国学术界也奋起直追。经过数代学人的共同努力,国内学术界逐渐恢复了学术自信。道教在中国,道教研究的中心也在中国。中外道教学研究已进入平等对话的新阶段。 基于这样的双重背景,国内道学研究的恢复与振兴历程,也是中国学者逐渐参与国际道教学讨论的过程。时至今日,国内道学研究已成为国际道教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外学者都需要认真聆听对方的声音,如此方可提高研究水准。 二、研究学统:薪火相传与一本多元 27 中国道学研究有自己的学术传统。就源头而论,该传统可以追溯到道教正一派第五十代天师张国祥(?1611)校梓古易考原;到了20世纪上半叶,具有现代人文学科研究性质的道学研究逐步形成,经改革开放四十年而发扬光大并有所创新。 在中国道学研究的早期阶段,先后有刘师培读道藏记(1911年)、王重民老子考(1927年)、陈寅恪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1933年)、许地山道教史(1934年)、傅勤家道教史概论(1934年)、汤用彤读太平经书所见(1935年)、翁独健道藏子目引得(1935年)、陈垣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1941年)、刘咸炘道教征略(19461948年)、蒙文通道德经义疏(辑校)(1946年)、陈国符道藏源流考(1949年)、王明太平经合校(1960年)等重要成果。这些论著奠定了道学研究的基本进路:重视历史学和文献学的方法;广泛利用藏外资料;偏重于研究社会文化背景。 这一研究传统对1978年以来的道学研究影响甚巨。以四川大学为例,“在卿希泰先生的引领下,川大宗教所同仁秉承刘咸炘、蒙文通先生道教史学与文献考据的学脉传统”,在道教学研究领域取得了斐然成绩。数代学人的道教研究背后均潜藏着一个基本视域,即希望通过研究道教来更加深刻地认知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性与中国社会历史演进的内在规律等。 弘扬传统的同时,学术界亦有新发展。这种变化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卿希泰先生在总结道教史研究方法时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两点论的方法,是我们研究道教发展史的最根本的方法我们除了必须坚持这个最根本的方法作为总的指导原则之外,同时还应该借鉴和吸纳其他学科的各种有效的具体研究方法”。卿希泰先生总结其治学经验,为我们提出了一本多元的方法论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学者从各个角度来探讨道教史,有助于客观全面地认识道教*与内涵。它不单适用于道教史研究,也适用于道学研究的其他领域。其二,对道教内史的关注。四十年来,学术界逐渐对道教的宗教性维度予以关注,出现了一些比较有分量的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