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教师专业成长指导(四)我们为什么要教这门课汇编

上传人:妈**** 文档编号:27414981 上传时间:2021-08-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教师专业成长指导(四)我们为什么要教这门课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教师专业成长指导(四)我们为什么要教这门课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教师专业成长指导(四)我们为什么要教这门课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教师专业成长指导(四)我们为什么要教这门课汇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学生发展的意义,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研究得比较深入,并达成了广泛的共识,在此不再赘述。 在以学为中心的课程设计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教师发展的价值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显然,这出于教育仅仅是知识传递的单向度的理解。如果从教育多向度的理解出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具有促进教师发展的功能,是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的补充和再发现。 一、在这里,延续我们的学习 教师职后的学习内容,不仅包括“怎么教”,比如教材分析、教法报告等内容的学习,也需要不断获得“教什么”方面的新信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无论从“怎么教”还是“教什么”上,都给广大一线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与发展机会。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师角色发生了变化,由课程执行者转变为课程开发者、由知识传授者转化为方法指导者、由课堂教学组织者转化为活动组织者、由课程教学者转化为课程研究者,这必将带来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的变化;综合实践活动课对教师课程实施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自我调整与提高的能力、组织与调节活动的能力、激励学生发展与协调各方面关系的能力、系统规划各阶段活动的能力、管理和评价学生活动的能力等。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中,教师将成为自主学习的典范,由单纯教授者转变为自主学习者,需要不断丰富更新知识技能的结构体系。 1.怎么学 教师的学习品质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品质,教师自主学习的过程是教师良好学习品质的体现。教师在自主学习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自主性 即不唯书、不唯上,以自己对纲要的理解为依据,形成自己的观点,判断学习资料的价值,避免学习过程中的误导及引领缺失的问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是以学校的资源情况为基础的,只有准确地把握住了课程的基本原则,教师才能进行各种创造性的教学活动。 关联性 即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要孤立地看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割裂它与自身积累的各种教学经历的联系。应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与自己以往的教学经历相比对,从以往的教学经历中找到发展的脉络,由学科课程教学和活动课的组织,逐步走向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实践性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中,很多时候大家仍用接受式学习的方式传递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体验性学习的理念和操作策略,这样的学习很难建立起对多样化学习方式的信任。因此,要提倡在教学实践中学习,即学用结合,在“做中学”,建构“学、研、做”三位一体的教师自主学习体系。 过程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倡导“关注过程,兼顾结果”这一原则,同样也适用于教师自主学习的过程,即关注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过程,随时记录下教师自己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展史。 2.学习对教师发展的意义 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示范 同学生一起进入一个陌生的领域,有助于指导学生形成一种认知模式,从而理解一个知识丰富、充满好奇心的教师是如何思考、感知并处理信息的,而不仅仅传递那些他们自己很久以前就遇到并理解了的内容。教师可向学生展示如何进行思维,并举例说明那些思维规律,即学习永没有终点。更重要的是,当教师学习时,学生也在学习。 更好地理解学生学习的困难 常常听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教师抱怨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太差,活动开展得不顺利。当然,这是由多方面因素引起的。如活动设计脱离了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活动要求与学生现实状况不符。其实,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正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教师需要介入指导的地方。所以,教师重返学习者的角色,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中,我们也会经过一段时间的挣扎和焦虑,才能掌握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技巧,这可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在活动中的困难,有利于帮助学生渡过难关。 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论及操作的学习过程,教师作为学习者,无论从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上都将给我们固有的“教学观”带来冲击,促成教师对教学工作的不断反思。同时,此过程有利于培养教师对新事物的敏感度及开放包容的心态。因此,学习应当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 二、在这里,重建我们的课程意识 案例呈现:我珍惜 今天的教研活动又见到很多新面孔,你们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带来了新的活力。一些新加入的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有畏难情绪,也难怪,你们只经过了为期几天的短训,没有实施的经验,尤其对自主开发课程感到困难。很多教师抱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有一本像语文一样的教材,最好能细致到每一节课怎么上、每一个环节怎么操作就好了。 我能理解你们的想法,我刚接触这门课程时,和你们遇到的情况很相似。我们已经习惯了按别人的方法,教别人指定的内容,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忠实的执行者”。但教了两年综合实践活动课,我渐渐明白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的良苦用心。虽然一开始不适应,但在困境中,我发现,以前在教其他课程时,也曾有过对教材所规定的内容、目标或学习方式选择上的质疑,有时也感觉教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差异,可由于教材的权威性,常常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想法,依从教材的要求。在以往的活动课程中,我们不也曾有过自主开发课程的经历吗?尽管它们不太合乎规范。 在承受课程自主开发压力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这门课程对我和学生课程权力的尊重。我想这是值得珍惜的。我珍惜课程自治权的复归,当务之急是打造自身课程生成的能力。于是,我找来了相关书籍,了解课程开发的基本规范和操作技术,借鉴了大量的开发案例,在模仿的基础上,开始了自己课程开发的历程。我根据学生现实生活确定主题的内容,同时将自己独特*履历和人生体验渗透到课程的实施中,将课程方案在教学实践中检验,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时的调整。 一路走来,尽管磕磕碰碰,但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够透过教学材料直接与学生的生活、与课程纲要进行对话,对所要达成的目标形成更为深入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我感受到了自身“教学观”的变化,慢慢开始能够理解课程编制的过程与局限,在教学其他课程时,也明显地感觉到自己“重写”教材能力的不断提高。这些发展,首先来自于我珍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赋予我的课程自治权。 郭元祥教授在论教师的课程意识及生成一文中指出,具备课程生成能力,成为人们对新型教师的基本要求。在这种改革背景下,具有课程意识成为教师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课程意识是教师对课程系统的基本认识,是对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基本反映。它包括教师对课程本质、课程结构与功能、特定课程的性质与价值、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课程评价,以及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等方面的基本看法、核心理念,以及在课程实施中的指导思想。具体表现为课程的主体意识、课程的生成意识和课程的资源意识等。 1.教师课程意识的现状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教学内容是教材编写者决定的,教师得不断地揣摩编写者的意图,深恐出现理解上的偏差,教师成了教材的忠实执行者;教学方式是教研部门定的,教师把自己排除在教学研究之外,专家说怎么教就怎么教,教师成了机械的模仿者;教学评价权牢牢地控制在出试卷的教育行政部门手里,教师只是评价结果被动的接受者。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角色只能是一个“教书匠”而已,谈不上专业的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圣经”似的教材,教学的主动权在教师的手中,指导教师对活动内容的设计、活动方式的选择、活动组织的方式等都有较大的自主权,这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发展要求,教师角色由课程忠实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主体,这让部分教师一时难以适应。 于是,有学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回到“为学生编制适用教材”这条路上来。但试想,如果教师依然把课程仅仅视为“知识”、“学科”、“教材”,把自己视为制度化课程的“忠实执行者”,把教材视为“圣经”式的教学根本,那教师鲜明合理的课程意识就不可能产生。 教师是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还是课程的“创生者”,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往往与教师课程意识的强弱、明确与否有直接的关联性。教师课程意识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为教师课程意识的形成提供了机遇。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教师课程意识的重构 尊重师生课程主体的地位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将课程内容的选择权、课程目标的分解权,以及课程评价的主体地位归还给师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确定,可依据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进行设计,在实施中注意引起学生反思现实的生活方式,教师的教学经历、人生履历渗透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师生的课程权力得到了充分的尊重。 培育教师的课程生成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首先也是预设的,它的生成基于教育管理部门颁布的,由学科专家、课程专家研制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纲要。这是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首先需要理解和把握预设课程的基本规范和普遍要求。 但纲要只提出了普遍性的原则和要求,为教师自主生成课程留下了创造空间。教师可以根据地区和学校资源特色、学生认知水平进行课程的动态生成,包括对课程目标实行具体化、层次化、个性化的分解,选择与教学资源、学生认知水平相匹配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并确定与活动目标及内容相匹配的课程评价方式。在课程实施中,动态地生成课程价值。 三、在这里,找到我们合作的伙伴 案例呈现:综合实践活动促进教师间的合作 这学期,我尝试寻找各个学科间可以共享的教学资源,寻求教师间在教学上的合作,以期提高教学效率。刚一开学,和以往一样,我在自己所带的班级中开展了一次“我的活动我做主”的主题活动。与以往不同的是,倡导学生在各学科中寻找与主题活动有相同或相似的内容,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其实在此之前,我已经借到了一整套各学科的教科书,横向比较筛选出了其他各学科中能与综合实践活动共享的教学资源。 六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中有“课本剧的魅力”的主题活动,被学生们高票选中。语文课文中正好也有一篇负荆请罪,是以剧本形式呈现的课文。于是,我与六年级语文教师同题备课,决定合作开展两个学科的教学。语文学科指导学生关注文本、理解人物特点、熟练掌握台词,而综合实践活动课主要以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历史背景、设计制作演出的服装道具、了解关于舞台演出的基本常识、排演课本剧为活动目标。这样的合作,不仅避免了师生的重复劳动,而且在对学生的评价上显得更全面、更有说服力。 如果再给我重来一次的机会,我还会发动美术教师、音乐教师来参与,让他们从服装制作、舞美设计等方面给予学生更全面的指导。以综合实践活动来促进教师间的合作,最终的受益者是学生。 1.校内促进跨学科教师合作团队的形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和活动形式的开放性,为打破学科界限,实现跨学科的教师合作提供了可能。这种基于主题的合作呈现出双赢的状态,一方面提高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效率、指导力度以及内容的适应性,另一方面也有效地丰富了其他学科的学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不是哪一位能干的专职教师就能独自承担的,即使由一位教师开始进入,它的实施过程也必将辐射到各个学科,涉及学校各部门及教师,这为基于课程项目的合作提供了可能。在课程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各学科缺少沟通的教师终于有机会坐在一起,带着各自学科的优势,共同设计课程、共同分担课程指导的责任、共同分享合作的喜悦,并为学生学习中的合作树立典范。倘若教师在教学中不具备合作的机会和能力,没有愉快的合作体验,很难想象我们能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提供什么有效的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校的各项传统活动整合实施,使学生的活动不再局限在课堂内,依据活动主题和学习方式的不同,活动范围可以涉及学校的图书室、多媒体教室、阅览室、实验室、保健室等,也需要学校各部门提供协助,比如后勤、总务、学生会、教导处等。 2.校外与社会、家长基于课程达成的理解与协同 及时与活动所涉及的社会单位进行沟通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单单是教育系统内部的事情,只有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才能有效推进。许多活动会在社会中进行,因此还需要建立相应的社会支持体系。一种方式是建设长期协作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单位,另一种方法是在学校的支持下,寻求及时与活动所涉及单位的沟通,这对师生的沟通协调能力都是一个考验。 建立与社区长期的合作关系 社区将是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资源,活动的开展必须取得相应社区机构的支持。学校需要以一定的方式确立与社区长期合作的关系,并在每学期开学初,向社区通报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安排,以便取得支持。 寻求家长对活动的支持与认同 家长对活动的支持与认同是综合实践活动能否落实的关键。一些活动内容不仅需要家长的支持,还需要家长的参与。学校可以家长会、家长联系卡的方式,向家长通报学生的活动状况及活动需要的支持。一般可以在学期初,将详细的综合实践活动计划通报给家长,方便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为学生提供发展空间、为广大教师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在实施中延续着教师的学习、重建着教师的课程意识,并寻找着合作的伙伴。从这个意义上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促进学生成长的同时,对教师的成长也有着不可取代的意义和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