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美学校教育的差异

上传人:卢** 文档编号:26552606 上传时间:2021-08-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中美学校教育的差异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析中美学校教育的差异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析中美学校教育的差异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中美学校教育的差异 浅析中美学校教育的差异 摘 要 学校教育指受教育者在各类学校内所接受的教育活动,是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局部。本文通过比拟中国和美国学校教育中的课程类型、课程内容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分析中美根底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通过比照,进一步反思。既认识到中国教育的精髓,也洞察到美国教育的领先,对当今我国的教育改革大有裨益。 关键词 中美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 比拟教育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教育根据其发生场所,可以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在原始社会,学校和家庭未出现之前,教育与生产生活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教育的根本形态是原始意义上的社会教育。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开展和私有制的出现,家庭在教育中的地位开始凸显,尽管奴隶社会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然而由于受阶级和特权的影响,只有少数人可以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仍在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直到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后,社会需要大量的生产力,大量妇女从家庭走向社会,现代学校才开始在教育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在后来的很长时期内,学校教育几乎成了教育的同义语。 学校教育指受教育者在各类学校内所接受的教育活动,是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局部。一般说来,学校教育包括根底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我国是人口第一大国,邓小平曾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指导方针。美国是世界上最兴旺的国家,也是教育质量最高的国家,通过比照中国和美国教育,在保持中国教育精髓的同时,挖掘缺乏之处,针对性改善,使我国教育能够越来越好。 1中美学校教育中的课程类型比拟 美国幼儿教育阶段是在玩耍中度过的。当前,中国幼儿教育阶段也注意到这一点,一改往日“知识为王的观点,做了一些改变,比方不允许教10以内的加减法。 根底教育阶段,中国小学以学科课程为主,开始学习大量学科知识,但美国小学仍以活动课程为主,受杜威“学校即社会思想影响。 中学阶段,中国仍是学校规定的课程,即使现在局部地区,高中局部课程改成选修,还是在原来科目范围内选修。不只中国高中生读书辛苦,美国的高中生也很辛苦。据数据说明,美国高中生一年要背超过112磅的课本;美国高中进校第一天,分班考试!学校将对数学、科学、第二外语等科目实行分层教学,光数学就有五个等级的班。竞争其实早在孩子上高中前就开始了,初中时尽管下午3点就放学,但学生要花大量时间完成作业,甚至写作文,做演讲。除了必修课,美国的中学生还须应对大量的选修课。相较国内,美国的中学给学生提供选课的自由度更大。比方二外,就会开设法语、西班牙语、拉丁语等多个语种,供学生选择。有学生就在三年里学了三种不同的语言,为了每学期都得到好成绩。语言入门时总是简单的。虽然不是所有人愿意吃苦,但这不阻碍少局部人会连续三年选择艰深的拉丁语。事实上,当大学招生官拿到成绩单时,不仅看“分数,也看“科目,看学生是否选择了所在学校最难的课程,是否愿意挑战自己,并获得好成绩。 当前中国开始试行高中局部科目选修,必然会出现,大量学生选修容易科目的现象,我们可以参考美国的做法,进一步调整评价和考核机制。 2中美学校教育中的课程内容比拟 近日,国际数学大师丘成桐对中国的根底教育作出了一个判断:“我不认为中国学生的根底知识学得有多好!他比拟了同在哈佛大学读书的中国和美国学生,认为美国学生的根底知识不仅不比中国学生差,“相反要强很多。“中国学生根底知识比美国学生扎实其实是自我麻醉,挑战了一直令中国教育自豪的领域,引起了强烈的争论。 在这之前,我国初等教育工作者聊以自慰的一个重要理由,恰恰是认为我国学生的“根底要比美国学生“扎实,至少在“数理化方面比美国同龄学生要好得多。一些到美国走马观花地“考察过一两个星期的中学校长和老师,几乎都著文持这种观点。更有甚者,有人还给出了一个理想教育的公式:中国初等教育+美国高等教育,这种公式无疑默认:中国学生的根底比美国学生好,但创造性、研究性能力不如美国学生。 问题在于:为什么“根底不好的学生反而更有创造力、更懂得批判性思考和大胆质疑。这是不符合逻辑和教育规律的。实际上,这种认识正如丘成桐教授所指出的那样:“这都是多少年来可怕的自我麻醉!如果你认为教育成功的标准是会解多少道难题,你自然会得出这种结论,还会变本加厉地在学生身上强化。 丘成桐无疑揭开了中国教育脸上最后一块遮羞布。 近年来,国内关于美国教育的报道和书籍越来越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当代重大的、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的科学发现和创造,几乎都出自美国;而在人文社科领域,美国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肯定与美国的教育直接相关,与他们教育的方式和理念直接相关。这个判断是符合逻辑的:1957年,苏联先于美国将人造卫星送上天,这导致美国举国上下展开了一场关于“美国教育是否出现了问题的大讨论。 令人不解的是,尽管在信息上已毫不闭塞,尽管“素质教育已喊得满天响,我国的根底教育和高等教育,都看不到什么实质性的改善,相反,“为考试而学“为升学而学的现象越演越烈。根底教育的“减负,也成了“负负得正般的戏谑之言。 3中美学校教育中的课程评价比拟 在?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作者讲到自己的孩子曾经洋洋洒洒地就某一事件写了很多认识,结果被老师痛批。“没有自己的观点,仅仅是材料的堆砌!“答案没有正确或错误,只是你得有insights,并且自成逻辑! 如果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仍然停留在“做对多少题、考多少分,对课程的评价仍然停留在“让学生学了多少知识上。我们的学生将会“越教越笨,老师“越教越累。 美国教育的精髓究竟是什么?近年的三部作品里有极为详尽的描述。一本是高歌著?赴美就学笔记?,作者记录了自己从美国小学高年级直到大学的受教育经历;一本是留美教育学博士黄全愈的?素质教育在美国?,里面记录了自己儿子在美国受教育的经历;还有高钢的?遭遇美国教育?。这三位作者都有相同的背景,都是移民到美国,都是从中国教育过渡到美国教育。这三位作者居住在美国不同的州,自己或孩子上不同的学校,却对美国教育有着惊人相似的感受和判断。高钢在书中写到:“美国的学校虽然没有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但是,他们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他们没有让孩子们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但是,他们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们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他们从不用考试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去赞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和鼓励孩子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 正是在“什么是教育的根底这个核心问题上,我国教育整体迷失了方向。在美国,教育的理想和目标,是怎样才能保护和开发学生的创造才能,教育,必须适应孩子的天性和开展需要;而在我国,亿万学生的开展可能,被强力禁锢在考试、升学一条路上,有多少孩子在这种令人窒息的教育中感受到了快乐?这种所谓“扎实的根底,其实是反教育的,背道而驰。 4对我国教育开展的思考 最近,国内有人统计了1999年2001年世界3所一流大学与中国6所包括北大、清华在内的一流大学在?自然?和?科学?两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数,结果是,6所中国一流大学总和只有20篇,还不及哈佛大学一所大学的零头;同处亚洲的东京大学,同期也有131篇。 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体制原因和历史遗留问题,但最大原因肯定出在教育上。 我国根底教育过分注重学科知识等“表层根底,不注重“情感和“人格的培养。应试教育又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研究生教育本意是创新教育,但是在根底教育和中等教育阶段实行应试教育,到研究生阶段再提倡创新无异于异想天开。 20世纪70年代后各国教育改革不仅朝向科学化,而且趋于民主化、国际化。课程改革那么强调知识的根底性与系统性及学生能力的开发。知识经济背景下的教育理念是:知识经济是对智力和知识的占有和配置,知识成为首要财富。刨造性是人才观的核心,个性及健全人格的培养是教育观的基点。必须辞别“没有人的教育,推广“合格+特色的教育模式,提倡“求实+求证+求用的治学态度。这些趋势都不断为各国教育思想大厦的建造添砖加瓦。 通过以上比照和分析,我们应努力挖掘深层次原因。从课程类型到课程内容,再到课程评价,都应该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和改变。把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真正植根于中国教育。充分发挥比拟教育的借鉴比照功能,使之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开展事业效劳。 因此,我国教育的当务之急应是在保持优势点的同时,应努力学习其余先进国家的教育经验来改善本国教育。 参考文献 【1】 赵桂云,宋白玉.中美教育比拟及对教学改革的启示J.科技视界,2021. 【2】 王智玲.中美教育差异对中国素质教育的启示J.山东:潍坊学院学报,2021. 【3】 杨文博.中外课堂教学的几点比照与思考J.现代教育,2021:12-14. 【4】 芮火才.“双基扎实等于“赢在起点?从中美教育比拟说起J.福建教育:中学版,2021. 【5】 李绍青.中美教育价值观比拟J.教育科研,2021. 【6】 粟高燕.中美教育交流的推进J.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21. 【7】 美陈旭.天才还是大师:中美教育的差异M.北京:东方出版社,2021. 【8】 高钢.遭遇美国教育J.北京:北京文学,2003. 【9】 高歌.赴美就学笔记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0. 10 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分类 > 其它学术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