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优秀教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6530849 上传时间:2021-08-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优秀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优秀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优秀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远一中2011级高一上期语文教案内 容备 注课 题: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学目标: 1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2理清局部思路,提高积极思维能力。3通过关键语句的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教学重点: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教学方法: 1、诵读文章,体会情感。2、通过看注释,疏通意思。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1916年底,在法国游学的蔡元培接教育部电,请他回国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但这并非美差,当时的北大以学风败坏、腐败盛行而声名狼藉,所以蔡元培一到上海,“有多数友人劝不可就职,说北大太腐败,恐整顿不了,反把自己名誉毁掉了;也有少数劝他的,说腐败的总要有人整顿,蔡元培最终听从的是这少数人的意见,走上了北大校长的职位。二、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毛泽东 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周恩来 “三不主义”一不做官,二不纳妾,三不打麻将蔡元培三、学界泰斗 人世楷模:他是清末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他又辞官兴学,倡言反清以救国。他旧学深沉,却有明确的开放意识;他身居要职,却两袖清风、一身正气。他担任北大校长,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开创北大新局面。他有巨大的人格感召力。北大学生向来自视很高,但见了蔡校长都非常恭敬。四、正音:数载(zi) 干(gn)禄(l) 提携(xi) 肄(y)业 孜孜(zz) 造诣(y) 店肆(s) 沦丧(sng) 相勖(x) 訾(z)詈 (l) 冶(y)游 塞责(sz) 会晤(w) 敷衍(fyn) 庶(sh)民 商榷(qu ) 正轨(gu) 切磋(cu) 砥(d)砺(l) 鲜(xin)为人知 弭谤(m) 冶游(y) 裨益(b)旁稽博采(j考察,考核):广泛采集,旁征博引。 五、解释下列词语:刮目相见:比喻另眼看待。 时阅数载:时间经过几年。阅,经过 长足:形容进展迅速。 长(zhng)斯校:当此校校长。长,领导提携(xi):比喻在事业上扶植后辈 姑不具论:暂且不作论述。具,陈述。 宗旨既乖:宗旨既然错误。乖,错误。 敷衍:这儿指学习不认真。 营营:形容辛苦劳累。 潜修:深入钻研。 视事:到职开始工作。 裨(b):有益。 砥砺:磨练。 切磋:喻共同学习,互 相研究讨论。六、 七、抱定宗旨:大学性质: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多年弊端: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惟问教员官阶之大小。 平时放荡冶游,考试熟读讲义。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敷衍塞责,混文凭。提出要求: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正反对比论证: 求学者:爱惜光阴,孜孜求学,造诣容有底止。 求官者:放荡冶游,敷衍塞责,学问毫无,误己误人误国。 事例论证: 清朝的覆灭(官吏腐败),人们对当局的不满(道德沦丧)。结论:宗旨不可以不正大。八、砥砺德行1、必要性:风俗日偷,道德沦丧,败德毁行。2、重要性:关乎国家兴替。3、责任: 力矫颓俗。九、横批:北大腐败上联:求学志在做官发财放荡冶游总误己 下联:上课只看地位官阶出而任事终害人横批:抱定宗旨上联:进北大研究学问决无二心 下联:求知识爱惜光阴方有底止横批:敬爱师友上联:尊敬老师自应礼貌有加 下联:热爱同学更宜道义相勖横批:砥砺德行上联:品行谨严不染流俗无害根基下联:娱乐正当无亏道德有益身体十、十一、演讲辞的特点1、语言的口语化,多用短句2、具有针对性、思想性和鼓动性3 、观点鲜明、 逻辑性强4、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十二、体会下列句子的含义的特点1、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这句话是蔡元培对青年学子的恳切勉励,他认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而不是做官发财的进身阶,因此,学生在校应努力钻研学问,增长见识。这一点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2、不惟开诚布公,更宜道义相勖,盖同处此校,毁誉共之,同学中苟道德有亏,行有不正,为社会所訾詈,己虽规行矩步,亦莫能辩,此所以必互相劝勉也。这句话讲的是青年学子之间相互友爱、相互劝勉,在德行上共同进步的必要性,寄予了蔡元培对北大学生的深切厚望。3、方今风俗日偷,道德沦丧,北京社会,尤为恶劣,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非根深蒂固,鲜不为流俗所染。这句话是针对当时社会风气而言的。当时的北京社会,经历了辛亥革命的失败和军阀混战,旧的道德已经失范,新的又没有树立起来,整个社会陷入道德沦丧的状态,一般人很少能不为所染。这也是作者寄望于青年学子,希望他们不仅自己洁身自好,而且能担当起为社会匡正流俗的职责。 教学后记:4第 页(本章共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