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神经病学neurology,山大一院神内,解龙昌,1,.,什么是神经病学?,神经病学(neurology):,是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及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神经病学又是神经科学(neuroscience)的一部分.,2,.,什么是神经病学?,神经病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精神卫生科,神经外科,骨科,内分泌科,肿瘤科,3,.,神经系统常见疾病:,周围神经疾病,脊髓疾病,中枢神经疾病,脑血管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癫痫,运动障碍疾病,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肌肉疾病,神经-肌肉接头疾病,4,.,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病 史,定性诊断,定位诊断,症状及体征,明确诊断,5,.,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逆向推断,查体及辅助检查,定位:,同一症状在不同部位受损,的不同特点,6,.,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7,.,感觉障碍的定位诊断,8,.,痛温粗触觉,传导路,起止,行程,交叉,损伤症状,脊神经节,周围突,中枢突,传入神经,后根,躯干四肢,皮肤,白质前连合,交叉,脊髓丘脑束,(前束),(侧束),后角,层,脊髓丘系,下橄榄核,背外侧,内侧丘系,的外侧,丘脑腹后,外侧核,中央后回中上2/3和中央旁小叶后部,丘脑,中央辐射,内囊后肢,边上升,边交叉,上升,12节段,痛温,粗触,9,.,浅感觉,10,.,本体感觉,精细触觉,传导路,起止,行程,交叉,T,45,脊神经节,周围突,中枢突,传入神经,后根,躯干四肢,上肢、,躯干上部,下肢、,躯干下部,肌、腱、关节,薄束,楔束,、薄束,后索,外,内,楔,薄,束核,内侧丘系交叉,内侧丘系,中线旁,下橄榄核,之间,贯穿,斜方体,红核,背外侧,丘脑腹后,外侧核,中央后回中上2/3 和中央旁小叶后部,丘脑,中央辐射,内囊后肢,11,.,深感觉传导通路,12,.,13,.,丘脑,腹后内侧核,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脊束,三叉神经,感觉核,中央后回,下1/3,丘脑,中央辐射,内囊后肢,内侧丘系,背侧,三叉,丘系,头面部,(深),浅感觉,传导路,14,.,三叉神经,Trigeminal n.,脑桥,基底部,小脑中脚,交界处,卵圆孔,圆孔,眶上裂,眶内结构和,眼裂以上,皮肤,鼻粘膜和,鼻背,口裂和,眼裂之间,皮肤,及深面结构,口裂以下和,颞区皮肤,口底结构,15,.,16,.,皮肤感觉的节段性分布,脊髓节段,皮肤区域,颈1-3,枕部颈部,颈4,肩胛部锁骨上,颈5-7,手、前臂上臂的桡侧面,颈8-胸2,手、前臂上臂的尺侧面,胸4,乳头,胸7,肋弓下缘,胸10,脐水平,胸12-腰1,腹股沟,腰2-5,下肢前面,骶1-3,下肢后面,骶4-5,臀部内侧面、肛门、会阴、生殖器,17,.,神经根纤维在形成神经丛时经重新组合分配,分别进入不同的周围神经,即组成一条周围神经的纤维来自不同的神经根,见图2-17、2-18。,三叉神经见图2-19。,18,.,不同部位感觉障碍的临床特点:,末梢型,周围神经型,节段型,传导束型,交叉型,偏身型,单肢型,19,.,多发性神经炎,肢体远端对称性完全性感觉缺失。,末梢型,20,.,某一周围神经支配区域的感觉障碍。,周围神经型,21,.,后根损害,节段型,单侧节段性完全性感觉障碍,后角损害,单侧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22,.,前联合型,双侧对称性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23,.,传导束型,脊髓半切综合征,24,.,脊髓横贯性损伤,25,.,延髓外侧综合征,交叉型,26,.,左内囊病变,偏身型,27,.,皮层感觉区病变,单肢型,28,.,癔病性感 觉障碍,29,.,周围神经,1、,周围神经,支配的皮肤区域出现感觉障碍如挠神经、尺神经,2、,多发性神经病,感觉障碍呈手套袜套样分布,常伴运动和植物神经功能减退。,30,.,后根,出现相应后根的放射性疼痛(根痛)如髓外肿瘤、椎间盘突出。,31,.,脊髓,1、,横贯性病变,脊髓炎、压迫症,平面以下全部感觉丧失,伴有截瘫或四肢瘫,大小便功能障碍。,2、,脊髓半切综合症(Brown-Sequard综合症),外伤、髓外肿瘤早期。同侧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深感觉丧失,对侧痛温觉丧失。,3、,后角损害,空洞症、外伤。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痛温觉丧失、深感觉触觉保存。,4、,脊髓中央部病变,空洞症、髓内肿瘤早期(前联合受损)。分离性感觉障碍:两侧对称的痛温觉丧失、触觉保存。,32,.,脑干,1、,延髓外侧病变,(伤及脊丘侧束、三叉神经脊束)产生交叉性感觉障碍:同侧面部、对侧身体痛温觉丧失,如Wallenberg综合症。,2、,一侧桥脑、中脑病变,对侧偏身及面部感觉障碍(伴受损平面同侧颅神经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多见于脑血管病变。,33,.,丘脑,对侧偏身感觉减退或丧失,痛觉减退较触觉深感觉为轻,可伴较重的自发性疼痛和感觉过度(主要见于脑血管病)。,34,.,内囊,对侧偏身(面部)感觉减退或丧失(伴偏瘫或偏盲)。,35,.,皮质,感觉区范围广,病变只伤其一部,呈对侧一个上肢或下肢分布的感觉减退或丧失(单肢感觉减退或丧失)。,特点为,精细感觉(复合感觉)障碍,:实体觉、图形觉等感觉障碍。,刺激性病灶可致感觉性癫痫发作。,36,.,癔病,分布不符和解剖规律,范围及程度易变,易受暗示影响而改变。,37,.,一、临床分类:,1、刺激性症状:感觉经路刺激性病变可引起感觉过敏(量变),也可引起感觉障碍如感觉倒错、感觉过度、感觉异常及疼痛等(质变)。,2、抑制性症状:感觉经路破坏时出现的感觉减退或缺失。同一部位各种感觉均缺失称为完全性感觉缺失;同一部位仅某种感觉缺失而其他感觉保存,则称为分离性感觉障碍。,38,.,刺激性症状:,感觉过敏:,感觉倒错,感觉过度,感觉异常,疼痛,39,.,抑制性症状:,完全性感觉缺失,分离性感觉障碍,40,.,重点:,感觉障碍的分型及,临床特点,感觉障碍的分类,41,.,患者:男性 成人 嗜烟,自述右手食、中指,末节相邻部位溃烂而不感疼痛。,查:,两上肢及乳头平面以上,痛温觉消失,触觉正常。,2. 余(,),病例,组成臂丛的脊髓节段,(,C,5-,T,1)并下延至,T,4,脊髓丘脑束传导障碍.,当2条,对称又不紧邻的纤维束同时出现传导,障碍,损伤部位只可能是其交叉部位。,白质前连合损伤,根据形成脊髓丘脑束的纤维在交叉过程中,或交叉前要上升12节段,由此推断损伤,部位是,C,4,T,3,节段的白质前连合。,C,4,T,3,脊髓空洞症,或,鞘内肿瘤,42,.,瘫 痪,瘫痪是随意运动功能的减低或丧失。,43,.,组成,起止,行程,交叉,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锥体系,何国栋,运动传导路,四肢肌,躯干肌,躯干肌,中央前回中上2/3,中央旁小叶前部,中央前回,下1/3,内囊膝,内囊后肢,中脑:,脚底中3/5,脑桥,基底部,延髓锥体,锥体交叉,75纤维,皮质脊髓侧束,皮质脊髓,前束,沿途陆续离开锥体束,终止于躯体运动核。,发动,随意运动,四肢近端肌,44,.,支配特点,舌下神经核和面神经核的下半只受,对侧锥体束支配,,其余 6个半核为,双侧支配。,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外侧核受对侧锥,体束支配,,内侧核为双侧支配。,锥体束损伤时,只有单侧支配的核团才会产生症状。,锥体束,锥体束,损伤症状,:,面神经核,核上瘫,舌下神经核,核上瘫,对侧上、下肢硬瘫,45,.,锥体系,锥体束,上神经元,下神经元,效应器,损,伤,症,状,鉴,别,瘫痪,肌张力,腱反射,病理反射,肌束震颤,肌萎缩,痉挛性瘫痪(硬瘫),迟缓性瘫痪(软瘫),亢进,阳性 (,+,),无,无,(短期内不出现),消失,阴性 (,),可有,出现,反射弧,中断,锥体束对下神经元,的抑制性影响消失,(,锥体束损伤的确凿证据婴幼儿除外),(下神经元不断发放冲动,保证肌肉的营养代谢),46,.,瘫痪的定位诊断,47,.,上运动神经元病变,48,.,临床表现,1、皮质运动区及下行的锥体束较集中地支配肌群,故病损常致整肢瘫痪,表现为单瘫,一侧肢体瘫痪即偏瘫,双下肢瘫痪即截瘫,双侧病变也可出现四肢瘫痪。,2、瘫痪肌肉无肌束颤动,不出现肌萎缩,患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浅反射减弱或消失,出现病理反射。,3、急性病损时锥体束突然中断,使肌肉牵张反射被抑制而呈现软瘫,即所谓脊髓休克。,49,.,定位诊断,1、皮质(cortex):皮质运动区局限破坏性病损可引起,对侧单肢瘫,可为对侧上肢瘫合并对侧下面部瘫,(即中枢性面瘫),大范围病灶可造成偏瘫;当病变为刺激性时,对侧躯体相对应部位出现局限性阵发性抽搐,口角、拇指常为始发部位,因这些部位的皮质代表区范围较大,兴奋域较低,抽搐若按运动代表区的排列顺序进行扩散,称Jackson癫痫。,50,.,2、皮质下白质(放射冠区):皮质与内囊间的投射纤维形成放射冠,此区的运动神经纤维越近皮质越分散,该处局灶性病损也可引起类似于皮质病损的,对侧单肢瘫,;病损部位较深或,较大范围时可能导致对侧偏瘫,多为不均等性,,如上肢瘫痪重于下肢。,3、内囊:运动纤维最集中,小病灶也足以损及整个锥体束,引起,对侧均等性偏瘫(中枢性面瘫、舌瘫和肢体瘫),。,51,.,内囊的结构及传导纤维,52,.,4、脑干:一侧脑干病损产生,交叉性,瘫痪,因病变累及该平面的脑神经运动核及尚未交叉的皮质脊髓束和皮质核束,表现为病灶水平,同侧,脑神经下运动神经元瘫及对侧肢体上运动元瘫 ,可包括病变水平以下的对侧脑神经的上运动神经元瘫。,53,.,Weber综合征:,病灶侧动眼神经瘫,对侧面神经、舌下神经及上、下肢体上运动元瘫;,Millard-Gubler综合征:,病灶侧展神经及面神经瘫,对侧上、下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及中枢性舌下神经麻痹;,Foville综合征:为脑桥基底部内侧病损出现病灶侧外展神经瘫与对侧偏瘫,常伴有两眼向病灶侧协同水平运动障碍,常见于基底动脉旁正中支闭塞,以及炎症或肿瘤;,Jackson综合征:病损侵及延髓前部橄榄体内侧可出现病灶侧周围性舌下神经瘫及对侧偏瘫,多由脊髓前动脉阻塞所致。,54,.,5、脊髓(spinal cord) :,脊髓半切,病变表现为:同侧皮质脊髓束受损,引起同侧下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55,.,5、脊髓(spinal cord) :,横贯性损害:由于脊髓面积小,其病变常损伤双侧锥体束,尤其在横贯性损害时产生受损平面以下,两侧肢体瘫痪,。,颈膨大以上,病变,产生四肢上运动神经元瘫;,颈膨大,病变累及两侧前角与皮质脊髓侧束时,产生,双上肢下运动神经元性瘫与双下肢上运动神经元瘫;,胸髓,病变累及双侧皮质脊髓侧束导致痉挛性截瘫;,腰膨大,病变出现双下肢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56,.,锥体束传导通路,57,.,病例,患者女性 54岁,自述“半身不遂”。,查,:,右上、下肢瘫痪,肌张力,,腱反射亢进,无肌萎缩;,2. 右腹壁反射消失,病理反射(,);,3. 伸舌时偏向左侧,左半舌肌萎缩;,右半身(头面部外),各种感觉均,消失;,5. 余(,),锥体束损伤,左舌肌核下瘫,内侧丘系,脊髓丘系,损伤,据此确定,损伤平面,脑干交叉性偏瘫,(舌下神经交叉性偏瘫),Jackson综合征,58,.,患者:男性 35岁 自述,“半身不遂”,看东西有二个象。,查:,右上、下肢瘫痪,肌张力,,腱反射亢进,肌肉无萎缩;,右腹壁反射、提睾反射消失,,病理反射(,);,左眼向外下方斜视,眼睑下垂,,左瞳孔较右眼的大;,发笑时右侧鼻唇沟浅,,,伸舌时,,舌尖歪向右侧,无舌肌萎缩;,5. 全身感觉正常,未见其他异常。,病例,锥体束损伤,左动眼神经,核下瘫,左舌肌核上瘫,右锥体束损,损伤未涉及被盖,据此确定,损伤平面,左眼,Weber综合征,59,.,患者男性 45岁 自述“半不遂”,看东西有二个象。,查:,左上、下肢瘫痪,肌张力,腱反射亢进,,无肌萎缩;,2. 左腹壁反射,提睾反射消失,病理反射(,);,3. 右眼向内偏斜,不能外展,左眼运动正常;,4. 伸舌时偏向左侧,舌肌无萎缩;,5. 全身感觉正常;,病例,锥体束损伤,左舌肌核上瘫,右锥体束损,右展神经核核下瘫,据此确定,损伤平面,损伤范围未涉及被盖,6. 未见其他异常。,脑干交叉性偏瘫,(一侧脑神经核下瘫对侧,上下肢硬瘫)的,核下瘫体征,提示,病变部位。,Foville,综合征,60,.,下运动神经元病变,61,.,解 剖,1、下运动神经元是指脊髓前角细胞和脑干神经运动核及其发出的神经轴突。,2、是接受锥体束、锥体外系和小脑系统各种冲动的最后通路。,62,.,临床表现,瘫痪肌肉的肌张力降低或消失,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因下运动神经损伤使单突触牵张反射中断;较早(可在几周后)发生肌肉萎缩(因脊髓前角细胞对肌纤维的营养作用发生障碍)。,63,.,1、脊髓前角细胞:,瘫痪呈节段性分布,无感觉障碍,;如C5前角细胞损害引起三角肌瘫痪和萎缩,C8,1损害引起手部小肌肉萎缩,L3损害使股四头肌萎缩无力,L5损害则使踝关节及足趾背曲不能。急性起病者多见于脊髓前角灰质炎,慢性者多因部分性损伤的前角细胞受到病变刺激可出现肉眼可分辨的肌纤维跳动,称,肌束颤动,(fasciculation),或肉眼不能识别而仅在肌电图上显示的肌纤维性颤动(fibrillation)。常见于进行性肌脊萎缩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进行性球麻痹及脊髓空洞症等。,64,.,2、,前根:,呈,节段性分布的弛缓性瘫痪,,前根损害多见于髓外肿瘤压迫、脊髓膜炎症或椎骨病变,因后根亦常同时受侵犯而常伴有根性疼痛和节段感觉障碍。,3、,神经丛:,常引起,一个肢体的多数周围神经瘫痪、感觉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臂丛的上丛损伤,可有三角肌、肱二头肌、肱肌和肱桡肌等瘫痪,手的小肌肉则不受累,感觉受损的范围包括三角肌区、手及前臂桡侧。,65,.,4、,周围神经:,瘫痪分布与每支周围神经的支配一致,,并有相应区域感觉障碍;如面神经受损出现它支配的面部表情肌瘫痪而表现患侧额纹变浅或消失、口角低垂、鼻唇沟变浅及皱眉、闭目、鼓颊、露齿等动作不能(周围性面瘫);桡神经麻痹时表现伸腕、伸指及拇指肌瘫痪,手背拇指和第一、第二骨间隙感觉减退或弛缓性瘫痪,伴肌萎缩、手套-袜套型感觉障碍及皮肤营养障碍等。,66,.,病例,患者:女性 5岁 在一次,高发烧后发现左下肢不能活。,查,:,1. 头、颈、两上肢、右腿活动良好;,左下肢瘫痪、肌肉萎缩、,可见肌束颤动、肌张力,3. 左膝跳反射消失,病理反射(,),4. 全身深、浅感觉均正常,试分析,1.病变部位,2.损伤结构,3.症状发生原因,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左腰骶膨大前,角运动神经元,受病毒侵害,。,(排除周围神经损伤的可能),下神经元,损伤症状,L,2-,S,3,67,.,肌萎缩,肌萎缩是肌肉营养不良导致骨骼肌容积缩小、肌纤维数目减少,为下运动神经元病变或肌肉疾病所致。,68,.,肌萎缩分类及临床特征,神经源性肌萎缩(下运动神经元),1. 脊髓前角细胞和延髓运动神经核病变:,支配区域,肌肉萎缩,,肌束震颤,2. 神经根、神经丛、神经干及周围神经病变,肌源性肌萎缩(肌肉),肌萎缩不按神经分布,多为近端型对称型肌萎缩,69,.,重点:,脊髓前角细胞和延髓运动神经核病变导致肌肉萎缩的特征性表现,肌源性肌萎缩的特点,7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