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1、汉乐府的含义,“乐府”原是掌管音乐的官署。“乐府”一名,最早见于汉初,汉惠帝时有“乐府令”。到汉武帝时,随着封建帝国日益隆盛,便被扩充为大规模的专署。“乐府”的具体任务是:搜集歌辞,制定乐谱,训练乐工。“乐府”除由文人制定“雅乐”外,还大规模地采集民间歌辞,以供统治者了解民间动向和歌舞宴乐的需要。这些“雅乐”和民间歌辞,魏晋南北朝时被统称为“乐府”,这样,“乐府”便由原来的官署名称变为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诗体了,一、汉乐府,第三讲 汉代民歌与魏晋诗歌,战城南属汉乐府鼓吹曲辞,为汉铙歌十八曲之一。“铙歌”本为“军乐”,其叙军旅生涯,按说该有挑灯看剑、飞骑击敌的壮声才是。这首歌,却只有出攻不归、抚尸荒野的悲泣以此哀音,作赳赳“军乐”,堪称开军歌之,奇,怎一个,奇,字了得!,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在城南、郭北打仗、战死,将士们战死野外,无人安葬,遍野尸体不埋葬,乌鸦飞来啄食。,为我谓乌,且为客豪,听我告诉你乌鸦:“你在吃我之前,先为我嚎(豪)叫几声,追悼一下。”,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想必我死于野外一定无人安葬,乌鸦啊,我之腐肉怎能逃脱出您的口欲?,水深激激,蒲苇冥冥,深深的河水泛出静静的清澈之光,那黄昏中的蒲苇,幽暗而冥深,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善战的骏马皆已冲锋战死,唯剩那些羸弱的驽钝之马在布满死尸的战场上低低徘徊,哑哑呜咽,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桥(梁)上筑了工事,怎样可以通往南,怎样可以通往北?南北怎么通过?,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没有收获的禾黍,将士将吃什么呢?又怎么可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忠臣?,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怀念你,良臣,良臣确实值得怀念,朝行出攻,暮不夜归,早上出去打仗,直到夜晚亦不见归来,二、建安文学,、魏晋:“文学的自觉时代”,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具有文学的自觉意识、在各方面富于创新精神的时代,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是,三曹,:曹操、曹丕和曹植,建安,七子,:孔融、王粲、刘桢、陈琳、阮瑀、应瑒、徐干、蔡琰,直接继承了汉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建安风骨,作于建安十三年,这时曹操已平定北方,率军南征至长江,与孙权决战。这年冬天十一月十五日夜,皎月当空,江面风平浪静,曹操乘船查看水寨,后置酒欢宴诸将,酒至兴处,他横槊赋诗,吟唱了这首短歌行,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写到:时操已醉,乃取槊立于船头上,以酒奠于江中,满饮三爵,横槊谓诸将曰:“吾持此槊今对此景,甚有慷慨,吾尚作歌,汝等和之。歌曰:,短歌行,艺术特色赏析,此诗是汉乐府的旧题,属于相和歌平调曲。全篇以比兴手法,反复申说诗人时不我待的焦虑,求贤若渴的心情和建功立业的决心,曲折抑扬,内容深厚,庄重典雅,感情充沛,感人至深。诗的开头情绪稍嫌低沉,但整首诗的基调还是昂扬奋发的,全诗共4小节,每小节可以8句为一解。,(1,)“对酒当歌”八句,,诗人就由眼前歌舞场面发出强烈的人生感慨:人生是美好的,但又苦于短暂。猛一看很像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消极调子,而其实大不相同。这里讲“人生几何”,不是叫人“及时行乐”,而是要及时地建功立业。又从表面上看,曹操是在抒个人之情,发愁时间过得太快,恐怕来不及有所作为。实际上却是在巧妙地感染广大“贤才”,提醒他们人生就像“朝露”那样易于消失,岁月流逝已经很多,应该赶紧拿定主意,到我这里来施展抱负。在这八句中,作者强调他非常发愁。在诗中,主要的情感特征就是一个“愁”字,“愁”到需要用酒来消解。“愁”这种感情本身是无法评价的,能够评价的只是这种情感的客观内容,也就是为什么而“愁”。由于自私、颓废、甚至反动的缘故而愁,那么这愁就是一种消极的感情;反之,为着某种有进步意义的目的而愁,那就成为一种积极的情感。那么愁的是什么呢?原来他是苦于得不到众多的“贤才”来同他合作,一道抓紧时间建功立业。,(2,)“青青子衿”八句,情味更加缠绵深长了。“青青”二句原来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话,原诗是写一个姑娘在思念她的爱人,其中第一章的四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的是你的衣领,长远思念的是我的心。虽然我不能去找你,你为什么不主动给我音信?)原本是对情人的思念,诗引用“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借以表达对贤才的思慕。因为“青衿”:周代学子的服装,借代,指学子。固然是直接比喻了对“贤才”的思念;但更重要的是他所省掉的两句话:“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曹操由于事实上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去找那些“贤才”,所以他便用这种含蓄的方法来提醒他们:“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呢?”由这一层含而不露的意思看出,他那“求才”的用心实在是太周到了,的确具有感人力量。“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四句出自诗经小雅鹿鸣篇。“呦呦鹿鸣,食野之苹。”鹿见到艾蒿,发出呦呦的叫声,呼伴来食。“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我有尊贵的客人,用礼乐款待他,还向他献上珍贵的礼品。鹿鸣篇本是周天子欢宴宾客的诗,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并合作的。这里作者借用典故来再次表达自己欢迎贤才的心情和礼待贤才的态度。诗人解引诗经郑风子衿和诗经小雅鹿鸣中的话,表示思贤之苦和得贤之乐。这八句仍然没有明确地说出“求才”二字,因为曹操所写的是诗,所以用了典故来作比喻,这就是“婉而多讽”的表现方法。,(3,)“明明如月”八句,:“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字面意为“天上那明亮皎洁的月亮,什么时候才可以摘取呢?”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贤才喻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而在这还没有实现的情况下,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又在讲忧愁,是照应第一个八句。“越陌雅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贤才走过田间的道路远道而来,屈驾探望我;就象久别重逢一样谈心、宴饮,一起怀念以前的事。讲“贤才”到来,是照应第二个八句。,(4,)“月明星稀”八句,道出了诗人思贤和得贤的不同心境。“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相传这首诗写于曹操与孙权对战前夕,曹操在长江边宴请诸将,其时月近中天,使诗人豪兴大发。同时这也是社会环境描写。乌鹊在此比喻人才,描写出当时人才众多的现实,也表现出曹操想包揽天下,特别是南方贤才的野心。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可理解为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月明星稀的夜晚,眼前出现一群南飞鸟鹊,在一株大树周围绕来绕去,无枝可依,无处停留,诗人联想到天下尚未统一,贤人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所以曹操以“乌鹊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启发他们,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自己这一边来。前四句诗生动刻画了那些犹豫徬徨者的处境与心情,然而作者不仅丝毫未加指责,反而在浓郁的诗意中透露着对这些人的关心和同情,“山不在高,水不在深”比喻广纳贤才,多多益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的一个典故。周公是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在历史上素有礼贤下士之令名,曾“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最后四句画龙点睛,明明白白地披肝沥胆,希望人才都来归我,确切地点明了本诗的主题。,(5)此诗为曹操代表作之一,诗人感叹时光易逝,壮志未酬,渴求招纳贤才,实现统一天下的抱负。全诗围绕“忧思”二字言志抒情。总的来说,这首诗巧用典故和比兴的手法,像曹操的其他政治性很强的诗作一样,主要是他当时渴求实现政治理想的一种曲折反映。然而它那政治内容和意义却完全熔铸在浓郁的抒情意境之中,全诗充分发挥了诗歌创作的特长,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以情理景完美统一的方式表现出来,达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三、陶渊明咏荆轲,1、陶渊明,()字元亮,或云名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私谥靖节,生平大体上可分三个时期:,二十九岁以前为居家读书时期,二十九岁至四十一岁为时仕时隐时期,四十一岁至六十三岁为归隐时期,陶渊明集,整个魏晋南北朝最杰出文学家是陶渊明,东晋最杰出的诗人“田园诗人”,陶渊明,陶渊明的诗歌从题材上划分主要有,田园诗,:,对污浊社会的憎恨和对纯洁田园的向往,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饮酒结庐在人境,咏怀诗和咏史诗,:,表现了对政治的关心和愤慨,咏荆轲,被鲁迅称之为“金刚怒目式”的作品,行役诗:,第四讲 汉魏散文,一、垓下之围,1、史记,本纪、表、书、世家、列传,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项羽本纪依次描述了起义反秦;巨鹿之战、坑杀秦卒、鸿门宴、杀义帝、封诸侯、楚汉纷争、垓下之围和乌江自刎等一系列重要场景,记录了项羽一生的主要业迹,2、垓下之围,节自项羽本纪最后几个章节,(,情,),第一段:,霸王别姬,环境:严峻、危急,歌谣:悲壮、苍凉,细节:勇猛、多情,(,勇,),第二段:,东城快战,环境:日暮途穷,快战,突围:大将风度,风格:冲锋陷阵,气势:所向无敌,语言:恃勇自负,愧见父老知耻良知,赐马亭长知恩图报,赠送头颅知情重义,(义),第三段:,乌江自刎,层次结构与作者思想:,(1)本文描述了项羽垓下被围后的三个场景;一是诀别虞姬;二是东城快战,三是乌江自刎;另外加上“太史公曰”的一段评述,(2)在“垓下之围”,作者所塑造的是一个失败的英雄。司马迁打破了“成者为王,财者为寇”的统治阶级的历史偏见,将项羽放在“述帝王”的“本纪”中,并赋予这个失败者以较多的赞颂和同情,(3)垓下之围中的项羽是个悲剧英雄,但作者没有着力渲染他的悲剧性,而是更注重多角度多层面地来刻画、丰富他的英雄色彩,(4)司马迁在,“,太史公曰”一段中对项羽的总体评价,扼要而中肯,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陶渊明,序:弃官归田的原因和决心,心为行役,往之,昨非,来者,今是,归隐,出仕,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为何“归”?,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怎样“归”?,乃瞻衡宇,载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归家,归后,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归田,归后,归心似箭,抵家之欢,家中景况,饮酒自遣,涉园成趣,观景忘返,重审心志,结交乡故,所见所感,归家乐,出游乐,日常乐,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卒章显志,承上而问,委心任去留,遑遑欲何之,自我解答,富贵浮云,恬然自乐,卒章显志,乐天安命,(,),(),反,正,归去来兮辞,一、弃官归田的决心,二、愉悦恬静的生活,三、乐天安命的情怀,叙事思路,辞官归途抵家室内涉园出游述怀,2、陶渊明的艺术成就,(1)平淡质直,自然流露,不假雕饰,浑然天成,在归园田居组诗,几乎全用平淡质直,不加雕琢和藻饰而又接近于农村生活的“田家语”。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只用极少修饰的语言,就把“方宅”、“草屋”、“榆柳”、“桃李”以及犬吠、鸡鸣、炊烟、桑麻等平常景物组成和谐动人,充满诗情画意的图片,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貌。,(2)塑造生动优美的形象,达到情景融合的境地,陶诗善于用比兴的事物形象来塑造诗人的自我形象,做到个性鲜明。他以自己的人格构成艺术典型。无论写景还是抒情,都能体现诗人自己的性格,形成优美的意境,达到艺术美与心灵美的融合与统一。诗人特别喜欢描写青松,秋菊,孤云,归鸟,在这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