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253007198 上传时间:2024-11-27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2.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八章 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第八章 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一、结构抗震理论的发展,1.,静力理论阶段,-,静力法,1920,年,日本大森房吉提出。,假设建筑物为,绝对刚体,。,地震作用,-,地震系数,将,F,作为静荷载,按静力计算方法计算结构的地震效应。,缺点:,(,1,)没有考虑结构的动力特性;,(,2,)认为结构是刚性的,即认为地震时结构上任一点的振动加速度均等于地面运动的加速度。,苏联扎夫里耶夫首先提出的,他认为地震地面运动可用余弦函数来描述,也即地面位移为,苏联的柯尔琴斯基提出地面运动可用若干个不同振幅、不同阻尼和不同频率的衰减正弦函数的和来表示,也即,2.,定函数理论,1940,年,美国皮奥特提出。,地震作用,-,重力荷载代表值,-,地震系数(反映震级、震中距、地基等的影响),-,动力系数,(,反映结构的特性,如周期、阻尼等的影响,),按静力计算方法计算结构的地震效应,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的方法。,3.,反应谱理论,反应谱法,将实际地震加速度时程记录(简称地震记录,earthquake record,)作为动荷载输入,进行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4.,直接动力分析理论,时程分析法,此外,有用随机振动理论来分析结构地震响应统计特征的,有以地震时输入结构的能量进行设计,使结构所吸收的能量不致造成结构破坏的理论等。但这些方法还没有进入抗震设计规范,因此未被抗震设计使用。,5.,非线性静力分析方法(,Push Over Analysis,),与各类型结构相应的地震作用分析方法,不超过,40m,的规则结构:,底部剪力法,一般的规则结构:两个主轴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结构:考虑扭转或双向地震作用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8,、,9,度时的大跨、长悬臂结构和,9,度的高层建筑:,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特别不规则、甲类和超过规定范围的高层建筑:,一维或二维时程分析法,的补充计算,二、单质点或单自由度弹性体系地震反应,单自由度弹性体系计算简图:,将,结构参与振动的全部质量集中于一点,,用,无重量的弹性直杆支承于地面,形成单质点体系,当该体系只作单向振动时,就形成了一个单自由度体系。如等高单层厂房、水塔等,.,单质点弹性体系计算简图,(,a,)单层厂房及简化体系;(,b,)水塔及简化体系,地震作用反应谱理论大体有如下三点假定:,1),结构物的地基为一刚性盘体,因此基础各点的运动完全一致,没有相位差。,2),结构处于线性弹性状态。,3),地震时的地面运动过程可以用地震记录来表示。,质点位移,质点加速度,惯性力,弹性恢复力,阻尼力,运动方程,1,、运动方程的建立,地震引起的地面运动位移,质点相对地面的位移,根据达朗贝尔原理,物体在运动中的任一瞬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与惯性力相互平衡,故,还可以化简为:,单自由度体系在地面运动加速度 作用下的动力效应,与在质点上加一动力荷载 时所产生的动力效应相同。,-,常系数的二阶非齐次微分方程。,它的解包含两部分:一是对应于齐次微分方程的,通解,,另一个是,特解,。前者表示自由振动,后者表示强迫振动。,它的解是什么呢?,2,、运动方程的解,通解:,单自由度体系自由振动曲线,2,、运动方程的解,特解:,全解,=,通解,+,特解,在实际结构中,阻尼比的数值一般较小,其值大约在间。,=0,=0,通过该式就可以求出单自由度弹性体系在地震作用下的振动反应,并可画出振动的时程曲线。,但是由于地震的随机性,一次地震可能会出现多个地面运动加速度,就会有多个振动反应曲线,对于抗震设计来说还是很麻烦。,其实在结构抗震设计中,我们更多地关心,结构在地震持续过程中经受的最大地震作用,以及,质点振动响应的最大值,。,最大位移反应,质点相对于地面的速度为,质点相对于,地面,的最大速度反应为,质点相对于地面的最大加速度反应为,质点的绝对加速度为,最大相对位移,最大,相对速度,最大加速度,最大反应之间的关系,在阻尼比、地面运动确定后,最大反应只是,结构周期,的函数。,单自由度体系在给定的地震作用下某个最大反应与体系自振周期的关系曲线称为该反应的,地震反应谱,。,相对位移反应谱,Elcentro 1940,(,N-S,) 地震记录,相对速度反应谱,绝对加速度反应谱,相对位移反应谱,绝对加速度反应谱,相对速度反应谱,地震反应谱的特点:,1.,阻尼比对反应谱影响很大,2.,对于加速度反应谱,当结构周期小于某个值时幅值随周期急剧增大,大于某个值时,快速下降。,3.,对于速度反应谱,当结构周期小于某个,值时幅值随周期增大,随后趋于常数。,4.,对于位移反应谱,幅值随周期增大。,不同场地条件对反应谱的影响,:,将多个地震反应谱平均后得平均加速度反应谱,周期(,s),岩石,坚硬场地,厚的无粘性土层,软土层,反应谱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构的阻尼比,和,场地条件。,(,1,)反映地震引起的地面运动特性,(,2,)地震反应谱是现阶段计算地震作用的基础,通过反应谱把随时程变化的地震作用转化为,最大的等效侧向力,。,地震反应谱的作用:,Elcentro 1940,(,N-S,) 地震记录,F,mS,a,动力计算,静力计算,三、单自由度弹性体系地震反应谱法,-,集中于质点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重力加速度,-,地震系数,-,动力系数,-,水平地震影响系数,结构在地震持续过程中经受的,最大地震作用,为:,在结构抗震设计中,只需求出,水平地震作用的最大绝对值。,计算水平地震作用的基本公式,:,地震系数,动力系数,水平地震影响系数,设防烈度,6,7(,7. 5 ),8 (,8. 5 ),9,地震系数,k,0.05,0.10(0.15),0.20(0.30),0.40,设防烈度与地震系数的对应关系,1.,地震系数,表征地面运动强烈程度,地面运动的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之比,2,、动力系数,单质点最大绝对加速度与地面最大加速度的比,表示由于动力效应,质点的最大绝对加速度比地面最大加速度放大了多少倍。,从上式可知,动力系数与,地面运动加速度,,,结构自振周期,以及,阻尼比,有关。,与的关系曲线称为,谱曲线,它实际上就是相对于地面加速度的加速度反应谱,两者在形状上完全一样。,当基本烈度确定,地震系数,k,为常数,,仅随,变化。,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应根据烈度、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和结构自振周期以及阻尼比确定。,3,、地震影响系数,由于地震的随机性,即使在同一地点、同一烈度,每次地震的地面加速度记录也很不一致;,因此需要根据大量的强震记录计算出对应于每一条强震记录的反应谱曲线,然后,统计求出最有代表性的平均曲线,作为设计依据,这种曲线称为,标准反应谱曲线,。,4,、标准反应谱,标准化,5,、抗震设计反应谱,为了便于计算,,抗震规范,采用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与体系自振周期,之间的关系作为设计用反应谱。,(基于标准反应谱曲线),抗震设计反应谱,-地震影响系数; -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结构自振周期; -特征周期;,-直线下降段的下降斜率调整系数;,-阻尼调整系数; -衰减指数,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抗震设计反应谱的参数取值,1,、结构自振周期,(2),多质点体系-近似计算,2,、特征周期,(1),单自由度体系,-质点在单位水平集中力作用下产生的侧移,设计地震分组,场地类别,IV,第一组,0.25,0.35,0.45,0.65,第二组,0.30,0.40,0.55,0.75,第三组,0.35,0.45,0.65,0.90,设 计 特 征 周 期,T,g,值,抗震设计中,设计特征周期,T,g,的取值根据,“,设计地震分组,”,确定。,地 震,影 响,烈 度,6,7,8,9,多遇地震,0.04,0.08(0.12),0.16(0.24),0.32,罕遇地震,0.50(0.72),0.90(1.20),1.40,3.,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阻尼比,0.05,),括号内的数字分别对应设计基本加速度,0.15g,和,0.30g,地区的地震影响系数。,4,、对应于阻尼比等于0.05和不等于0.05,抗震设计反应谱的形状参数( 、 、 )不同,.,抗震设计反应谱的曲线特征:,曲线由四部分组成,其值也由四部分构成。,1,2,3,4,1,直线上升段:,2,水平段:,时, , ,。,3,曲线下降段:,4,直线下降段:,时,(,刚体,),, ,,or,解:,(,1,),求结构体系的自振周期,例:单层单跨框架。屋盖刚度为无穷大,质量集中于屋盖处。已知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分组为二组,,类场地;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G=700kN,,框架柱线刚度,阻尼比为,0.05,。试求该结构多遇地震时的水平地震作用。,h=5m,地震特征周期分组的特征周期值(,s,),0.90,0.65,0.45,0.35,第三组,0.75,0.55,0.40,0.30,第二组,0.65,0.45,0.35,0.25,第一组,场地类别,查表确定,(,2,),查表得地震特征周期,解:,(,1,),求结构体系的自振周期,(,3,)求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查表确定,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阻尼比为,0.05,),1.40,0.90(1.20),0.50(0.72),-,罕遇地震,0.32,0.16(0.24),0.08(0.12),0.04,多遇地震,9,8,7,6,地震影响,烈度,例:单层单跨框架。屋盖刚度为无穷大,质量集中于屋盖处。已知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分组为二组,,类场地;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G=700kN,,框架柱线刚度,阻尼比为,0.05,。试求该结构多遇地震时的水平地震作用。,h=5m,查表确定,(,2,),查表得地震特征周期,例:单层单跨框架。屋盖刚度为无穷大,质量集中于屋盖处。已知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分组为二组,,类场地;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G=700kN,,框架柱线刚度,阻尼比为,0.05,。试求该结构多遇地震时的水平地震作用。,h=5m,解:,(,1,)求结构体系的自振周期,(,3,)求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查表确定,(,2,),查表得地震特征周期,解:,例:单层单跨框架。屋盖刚度为无穷大,质量集中于屋盖处。已知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分组为二组,,类场地;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G=700kN,,框架柱线刚度,阻尼比为,0.05,。试求该结构多遇地震时的水平地震作用。,(,1,)求结构体系的自振周期,(,2,)求水平地震影响系数,h=5m,(,3,)计算结构水平地震作用,重力荷载代表值的确定,结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等于结构和构配件自重标准值,G,k,加上各可变荷载组合值。,-,第,i,个可变荷载标准值;,-,第,i,个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不考虑,软钩吊车,0.3,硬钩吊车,0.5,其它民用建筑,0.8,藏书库、档案库,1.0,按实际情况考虑的楼面活荷载,不考虑,屋面活荷载,0.5,屋面积灰荷载,0.5,雪荷载,组合值系数,可变荷载种类,按等效均布荷载考虑,的楼面活荷载,吊车悬吊物重力,组合值系数,四、多自由度弹性体系的地震反应,i,i+,1,m,1,m,2,m,i,m,n,1,、多质点或多自由度体系计算简图,多自由度弹性体系:对于多层或高层工业与民用建筑等,则应简化为多质点体系来计算,这样才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其动力性能。,按,质量集中法,将,i,和,i+1,层之间的结构重力荷载和楼面活荷载,集中于楼面标高处,,由无重量的弹性直杆支撑于地面上,这样就将多层或高层结构简化为了多质点弹性体系。,一般来说,对多质点体系,若只考虑其作单向振动时,则体系的自由度与质点个数相同。,2,、运动方程及求解,m,1,m,2,m,i,m,n,1,2,i,n,两边同时除以,M,*,,解耦为,n,个独立的方程,即:,(,j,=1,2,n,),第,j,振型的振型参与系数,令,左乘,得到:,为第,j,振型第,i,自由度的振型值。,振型分解法,式中,为阻尼比和自振频率分别为,和,的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位移反应。,Duhamel,积分,与单自由度体系相同,我们关心的是最大的地震作用和结构的最大反应,求最大的水平地震作用,五、多自由度弹性体系的水平地震作用,五、多自由度弹性体系的水平地震作用,回忆,2,:,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水平地震作用是用什么方法求的?,反应谱法,回忆,1,:,多自由度弹性体系的振动反应是用什么方法进行求解的?,振型分解法,五、多自由度弹性体系的水平地震作用,1,、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多自由度弹性体系在地震时的水平地震作用就是质点所受的惯性力。,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是在,振型分解法,的基础上,结合运用,单自由度体系反应谱理论,得出的一种计算方法。,相应第,j,振型的地震影响系数,因此,,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按下式计算结构对应于,j,振型,i,质点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m,1,m,2,m,i,1,振型地震,作用标准值,2,振型,j,振型,n,振型,振型组合,结构在任一时刻所受的地震作用为该时刻各振型地震作用之和。,但是问题来了:,当某一振型的地震作用达到最大值时,其余各振型的地震作用也一定是达到最大值吗?,结构地震作用的,最大值,并不等于各振型地震作用之和。,利用对应于各振型的,最大地震作用效应,来求结构总的地震作用效应。,式中,S,-,水平地震作用效应;,m,-,参与振型组合的振型数,一般可取,2,3,个振型,当基本自振周期,T,1,1.5s,或房屋高宽比大于,5,时,振型个数可适当增加;,-,振型互相关系数,若假定地震地面运动为平稳随机过程,则根据随机振动理论可知,工程结构总的地震作用效应,S,与各振型的地震作用效应,S,j,的关系可用下式近似描述,-,振型组合公式,称为完全二次项组合法,简称,CQC,法:,若满足下述关系式:,则可以认为,近似为零,此时振型组合公式变为,:,该式的组合公式为“平方和开平方”法,简称,SRSS,法,。,因此,,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效应(弯矩、剪力、轴向力和变形)按下式计算:,式中,S,Ek,-,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S,j,-j,振型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一般可取,2,3,个振型,当基本自振周期,T,1,1.5s,或房屋高宽比大于,5,时,振型个数可适当增加;,1.,计算主振型及相应的自振周期,2.,求水平地震作用,3.,求地震作用效应(层间地震剪力),T1, T2, T3, ,1, ,2, ,3,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步骤,:,2.,求水平地震作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步骤,:,2.1,计算各振型的地震影响系数,2.2,计算各振型的振型参与系数,2.3,计算各振型各楼层的水平地震作用,3.,求地震作用效应(层间地震剪力),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步骤,:,3.1,计算各振型的地震作用效应(层间剪力),3.2,计算层间的地震作用效应(层间剪力),V,i,1,V,i,2, ,V,i,3, , ,例:试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图示框架多遇地震时的层间剪力。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解:,(,1,)求体系的自振周期和振型,(,2,)计算各振型的地震影响系数,1.40,0.90(1.20),0.50(0.72),-,罕遇地震,0.32,0.16(0.24),0.08(0.12),0.04,多遇地震,9,8,7,6,地震影响,烈度,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阻尼比为,0.05,),查表得,地震特征周期分组的特征周期值(,s,),0.90,0.65,0.45,0.35,第三组,0.75,0.55,0.40,0.30,第二组,0.65,0.45,0.35,0.25,第一组,场地类别,第一振型,第二振型,第三振型,解:,(,1,)求体系的自振周期和振型,(,2,)计算各振型的地震影响系数,(,3,)计算各振型的振型参与系数,第一振型,第二振型,第三振型,解:,(,1,)求体系的自振周期和振型,(,2,)计算各振型的地震影响系数,(,3,)计算各振型的振型参与系数,(,4,)计算各振型各楼层的水平地震作用,第一振型,第一振型,(,4,)计算各振型各楼层的水平地震作用,第一振型,第二振型,第二振型,解:,(,1,)求体系的自振周期和振型,(,2,)计算各振型的地震影响系数,(,3,)计算各振型的振型参与系数,(,4,)计算各振型各楼层的水平地震作用,第一振型,第二振型,第三振型,第三振型,解:,(,1,)求体系的自振周期和振型,(,2,)计算各振型的地震影响系数,(,3,)计算各振型的振型参与系数,(,4,)计算各振型各楼层的水平地震作用,第一振型,第二振型,第三振型,(,5,)计算各振型的地震作用效应(层间剪力),第一振型,1,振型,解:,(,1,)求体系的自振周期和振型,(,2,)计算各振型的地震影响系数,(,3,)计算各振型的振型参与系数,(,4,)计算各振型各楼层的水平地震作用,第一振型,第二振型,第三振型,(,5,)计算各振型的地震作用效应(层间剪力),第二振型,1,振型,解:,(,1,)求体系的自振周期和振型,(,2,)计算各振型的地震影响系数,(,3,)计算各振型的振型参与系数,2,振型,第一振型,第二振型,第三振型,(,5,)计算各振型的地震作用效应(层间剪力),1,振型,2,振型,第三振型,3,振型,(,4,)计算各振型各楼层的水平地震作用,解:,(,1,)求体系的自振周期和振型,(,2,)计算各振型的地震影响系数,(,3,)计算各振型的振型参与系数,第一振型,第二振型,第三振型,(,5,)计算各振型的地震作用效应,1,振型,2,振型,3,振型,(,6,)计算地震作用效应(层间剪力),组合后各层地震剪力,(,4,)计算各振型各楼层的水平地震作用,解:,(,1,)求体系的自振周期和振型,(,2,)计算各振型的地震影响系数,(,3,)计算各振型的振型参与系数,2,、底部剪力法,(1)房屋结构的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适用条件:,(2)房屋的总高度不超过40,m;,(3),房屋结构在地震作用时的变形以剪切变形为主(房屋高宽比小于4时);,(4)房屋结构在地震作用时的扭转效应可忽略不计。,振动特点:,(1)位移反应以基本振型为主;,(2)基本振型接近直线。,m,1,m,2,m,i,m,n,1,2,i,n,H,i,H,底部剪力法基本原理,仅考虑基本振型!,第,j,振型,j,振型的底部剪力为,:,G,结,构的总重力荷载代表值,(1),底部剪力的计算,第,j,振型,j,振型的底部剪力为,:,组合后的结构底部剪力:,高振型影响系数,(,规范取,0.85),G,eq,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代表值,,0.85G,H,1,G,1,G,k,H,k,地震作用下各楼层水平地震层间剪力为,适用条件:,(2),各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计算,(3),对底部剪力法的修正,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n,T,g,(s),T,1,1.4T,g,T,1,1.4T,g, 0.35,0.08,T,1,+0.07,0, 0.55,0.08,T,1,-0.02,0,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n,当结构基本周期较长,特征周期,T,g,较小时,由于高阶振型的影响增大,且主要影响在结构上部,按质点,i,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计算式计算时,结构顶部的地震剪力偏小,故须按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n,进行调整。,)T,1,1.4T,g,时各质点水平地震作用,当结构基本周期,T,1,1.4T,g,时,将结构总地震作用的一部分作为集中力,F,n,作用于结构顶部。,F,1,F,2,F,i,F,n,1,2,i,n,H,i,H,G,1,G,2,G,i,G,n,F,n,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多层内框架砖房,0.2,多层钢混、钢结构房屋按下表,其它可不考虑。,) “,鞭端效应”,震害表明,局部突出屋面的小建筑如电梯机房、水箱间、女儿墙、烟囱等,它们的震害比下面主体结构严重。这是由于,出屋面的这些建筑的质量和刚度突然变小,地震反应随之急剧增大的缘故,。这种现象在地震工程中称为“鞭端效应”。,六、竖向地震作用,1,、高层建筑,2,、屋架和屋盖,3,、长悬臂和其他大跨结构,抗震规范,规定,对于烈度为,8,度和,9,度的大跨和长悬臂结构、烟囱和类似的高耸结构以及,9,度时的高层建筑等,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七、多自由度体系的时程分析,反应谱法有何缺点?,不能反映地震作用下的反应过程,尤其是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进入塑性状态时,基于弹性分析的反应谱法就不能得到真正的地震反应。,时程分析方法的基本思路:,将地震作用的整个过程划分为很多个小的微时段,对每一时段中结构的特性(如结构是处于弹性、弹塑性或塑性阶段)可以通过前面时段的结果来确定,并对结构在这一时段中的反应规律作数值上的假设,从而使计算简化,并求出该时段末时的结构反应,作为下一时段结构反应计算的基础。,地震波的选用,恢复力特性曲线,结构计算模型,地震反应的数值分析,八、结构抗震验算,1,、二阶段设计法,第一阶段设计,:按多遇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验算构件截面抗震承载力,以及多遇地震作用下验算结构的,弹性变形,;,第二阶段设计:,按罕遇地震作用下验算结构的,弹塑性变形,。,2,、结构抗震强度验算,荷载组合:,截面承载力抗震验算:,3,、结构抗震变形验算,(1),多遇地震作用,楼层内最大,弹性,层间位移应符合下式要求:,第一阶段,(2),罕遇地震作用,),验算目的,不倒塌,第二阶段,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进入弹塑性工作阶段;结构进入弹塑性后 (屈服),结构承载能力已经没有储备,需要通过发展塑性变形来吸收和消耗地震输入的能量;若结构的变形能力不足,结构会倒塌。,通过验算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变形能力,判断结构是否具有足够的安全性。,1)、下列结构应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1)8度、类场地和9度时,高大的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的横向排架;,2)7-9度时楼层屈服强度系数小于05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3)高度大于150,m,的钢结构;,4)甲类建筑和9度时乙类建筑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5)采用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的结构;,2)、下列结构宜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1)表3-11所列高度范围且属于表4,4所列竖向不规则类型的,高层 建筑结构;,2)7度、类场地和8度乙类建筑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3)板柱-抗震墙结构和底部框架砖房;,4)高度不大于150,m,的高层钢结构。,),验算范围,经过第一阶段抗震设计的结构,构件已经具备了必要的延性,多数构件可以满足在罕遇地震下不倒塌的要求;对某些处于特殊条件的结构,尚须计算其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变形,即进行第二阶段抗震设计,以考察安全性。,),计算方法,(1)简化方法,适用范围:不超过12层且层刚度无突变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可采用简化方法计算结构薄弱层(部位)弹塑性位移。,按简化方法计算时,需确定结构薄弱层,(,部位)的位置。结构薄弱层:指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首先发生屈服并产生较大弹塑性位移的部位。,(2)除适用简化方法以外的建筑结构,可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或弹塑性时程分析法等。,(3)规则结构可采用弯剪层模型或平面杆系模型;不规则结构应采用空间结构模型。,抗,震,设,计,步,骤,开 始,结构方案,按多遇地震烈度确定弹性地震作用,将地震作用效应与其他荷载组合效应组合,抗震强度验算,弹性位移验算,抗震构造措施,是否需要验算弹塑性位移,否,结 束,按罕遇地震烈度验算弹塑性位移,对薄弱部位采取加强措施,是,九、本章小结,1、确定地震作用的方法。,2、地震系数,k,、动力系数,、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max,。,3、,反应谱。,4,、底部剪力法。,5,、结构抗震验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