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师课件基础知识第一章劳动经济学简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52919985 上传时间:2024-11-24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215.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管理师课件基础知识第一章劳动经济学简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人力资源管理师课件基础知识第一章劳动经济学简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人力资源管理师课件基础知识第一章劳动经济学简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11/7/2009,#,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课件基础知识第一章劳动经济学简,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劳动力市场现象及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的科学。,劳动经济学,关注焦点:,如何以最少的劳动投入费用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重点,,P1,),资源的,有限性,称为,资源的稀缺性,,或者更准确地说: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限需要而言,客观上存在着制约满足人类需要的力量,此种力量定义为,资源的稀缺性,。,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具有如下属性:,1,、劳动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社会和个人的无限需要和愿望而言,是,相对的稀缺性,。,2,、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又具有,绝对的属性,。社会和个人的需要和愿望不断增长、变化,已有的需要和愿望得到了满足,又会产生新的需要。,3,、劳动资源稀缺性的本质表现是,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二、效用最大化,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运作的主体是企业和个人,。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都有着自己的目标,并以明智的方式追求这一目标。,个人追求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即在个人可支配资源的约束条件下,,使个人需要和愿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利润的最大化,。这里仅把利润定义为企业生产经营的总收入减去总费用的差额部分。利润最大化的含义就是:,如果上述的差额是正值,则越大越好;如果是负值,则越小越好,。利润最大化不过是效用最大化的变形,它突出了效用的货币收益方面,而忽略掉非货币收益方面。,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三、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用下图所示的模型揭示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它根据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描述一个最简单的,经济系统的收入循环模型,。,该经济系统由居民户,(,家庭户,),和企业组成。虚线连接的循环是,生产要素市场,,实线连接的循环是,产品,(,服务,),市场,。在生产要素市场,居民户是生产要素的供给者,企业是生产要素的需求者。企业由于生产要素的使用须向居民户支付要素报酬,(,如工资,),。,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居民户,企业,商品和劳务的供给,生产要素收入,货币支出,生产要素供给,在劳动力市场上,,居民户是劳动力的供给方,企业是劳动力的需求方,,通过双方的无数次选择,按照一定的工资率将劳动力配置于某种产品和服务的生产的职业岗位上。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供求的运动,,同时决定一个经济社会的就业规模和获得的工资量,。从生产要素投入的视角观察,劳动力市场供求运动调节着劳动资源的配置;从收入的视角观察,劳动力市场的供求运动决定着工资。,就业量与工资的决定是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劳动力市场的功能:通过商品的供给与需求决定价格的机制,,实现、调节资源的配置,;,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一经济社会的基本课题。,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重点,,P3,),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实证研究方法,规范研究方法,1,、,实证研究方法,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其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特点:,其一,认识客观事实,研究现象自身的运动规律及内在逻辑;,其二,对经济现象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客观性,,可根据经验和事实进行检验。,实证研究方法四个步骤,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确定研究对象,设定假定条件,提出理论假说,验证,2,、,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说明经济现象及其运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特点:,其一,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具有明显的主观性),说明经济现象及其运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其二,规范法研究经济现象的目的主要在于为政府制订经济政策服务。,实现互惠的交换当然对社会有积极意义,但,由于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种种障碍,使互惠的交换不能实现,。其主要障碍:,信息障碍,体制障碍,市场缺陷,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单选题,】,1,、在生产要素市场,(,A,)是生产要素的供给者。,A,居民户,B,市场,C,劳动者,D,企业,2,、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是(,B,),A,实现劳动资源的配置,B,决定就业量与工资,C,解决生产什么的问题,D,解决如何生产的问题,3,、在劳动经济学的研究中,(,C,)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和方法。,A,观察研究法,B,对比研究方法,C,实证研究方法,D,规范研究方法,【,多选题,】,1,、规范研究方法的特点包括(,CDE,),A,目的在于认识客观事实,B,结论具有客观性,C,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D,结论具有主观性,E,目的在于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服务。,2,、阻碍互惠交换实现的主要障碍包括(,ABE,),A,体制障碍,B,市场缺陷,C,诚信障碍,D,经济滞后,E,信息障碍,一、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一)劳动力与劳动力参与率的概念(重点,,P5,),所谓,劳动力,是指在,一定劳动年龄范围之内,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即社会劳动力。,(,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16岁至59岁的劳动人口总数为93727万人,比前年减少,345,万人,这是中国劳动年龄人口首次下降,),。,没有就业意愿或就业要求的人口不属于劳动力范畴。,劳动参与率,是劳动力在一定范围的人口的比率。劳动参与率准确地反映劳动参与的变动,是分析劳动力供给变动的工具。,劳动力,总人口劳参率,100,总人口,某年龄(性别)劳动力,年龄(性别)劳参率,=,100,该年龄(性别)人口,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和需求,所谓,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劳动力供给弹性,(变动方向相同),,即:,S,W,Es,=,S,W,其中:,S,表示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S,W,表示工资变动的百分比。,W,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劳动力供给弹性分为五大类:,1,、供给无弹性,即,Es=,0,2,、供给有无限弹性,,Es,3,、单位供给弹性,即,Es=1,4,、供给富有弹性,即,Es,1,5,、供给缺乏弹性,即,Es,1,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二、劳动力需求,(重点),所谓,劳动力需求,是指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能够雇佣的,劳动量,。,劳动力需求是企业雇用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在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需求与工资率存在着如下关系:,工资率上升,劳动需求减少,工资率下降,劳动需求增加,。,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定义为,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变动方向相反),,即:,D,W,Ed,=,D,W,其中:,D,表示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D,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分为五类:,1,、需求无弹性,即,Ed,=,0,2,、需求有无限弹性,,Ed,3,、单位需求弹性,即,Ed=1,4,、需求富有弹性,即,Ed,1,5,、需求缺乏弹性,即,Ed,1,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三、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熟悉),(一)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短期的生产实际上就是,产量取决于一个可变要素的投入,。,可变要素投入发生变化,产量相应地发生变化,。当把可变的的劳动投入增加到不变的其他生产要素上,最初劳动投入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是当其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开始递减。这就是劳动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边际产量,是指由于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要素投入而增加的产量。,边际收益,=边际产量 x 价格,边际成本,是指由于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要素投入而增加的成本。,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二)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是对增加劳动力所支出的成本和其所能增加的收入进行比较之后才能做出的,。,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资本等生产要素不变,唯一可变的是生产要素为,劳动投入,,故可变的成本也就是工资(,W,)。显然,,MC,=,W,。,从经济学原理可知,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必须使其,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MRP=MC,,因为,MRP=VMP,(边际产品价值),,MC,=,W,,故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短期企业劳动力需求决定的原则是:,MRP,=,VMP,=,MPP,=,MC,=,W,其中:,MRP,为边际产品收益,VMP,为边际产品价值,P,为产品价格,MC,为边际成本,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四、劳动力市场均衡,(一)劳动力市场的含义,劳动力市场又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力所有者个体与使用劳动要素的企业之间,在劳动交换过程中所体现的、反映社会经济特征之一的,经济关系,(即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狭义的劳动力市场,是指市场机制借以发挥作用,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机制和形式,。狭义的劳动力市场是广义的劳动力市场交换关系的外在表现,是实现劳动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劳动力市场的主体由相互对立的两极构成:其一为劳动的,所有者个体,,其二使用劳动力的,企业,。,劳动力市场的客体是劳动者的,劳动力,,即存在于劳动者身体之内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劳动能力,。,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劳动力市场的性质:,第一,劳动力市场是社会生产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第二,劳动力与工资的交换行为,,使交换双方各得到所需要的使用价值,实现各自的效用,。,第三,劳动力市场的劳动交换,决定了劳动力的市场价值,工资,。工资是实现和决定这种交换行为的必要手段。,第四,通过劳动力市场的交换,实现劳动要素与非劳动生产要素的最佳结合,是一种具有最高效率、人力资源消耗最低费用的最经济的形式。,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二)劳动力市场的静态与动态均衡,经济学中运用的均衡概念,含有两种意义:其一是指某种经济现象所处的状态;其二指分析方法。,均衡分析又分为:,静态均衡分析,抽象掉时间因素,变量的调整是瞬时完成的。,动态均衡分析,与此相反,经济变量的调整需要时间,着重考察经济变量在不同时间的变动情况,它要分析经济现象的变化过程。,(三)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1,、,劳动力资源的最优配置;,2,、,同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3,、,充分就业。,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五、人口、资本存量与均衡工资率,(一)人口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重点,,P13,),1,、人口规模,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劳动力供给增加;,如果劳动力需求不变,其结果必然是均衡工资率下降,。,2,、年龄结构,通过劳动年龄组人口占人口总体比重的变化,影响劳动力供给;通过劳动年龄组内部年龄构成的变动,影响劳动力供给内部构成的变化。,3,、城乡结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的转移,使劳动力供给弹性趋向增大。,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单选题,】,1,、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是,(C),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A.,劳动力需求,B.,劳动力供给,C.,劳动力需求量,D.,劳动力供给量,2,、对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Es1,B.Es0,D.Es0,【,多选题,】,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有,(ABD ),。,A.,充分就业,B.,同质劳动力获同样工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