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高三政治一轮复习ppt课件: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考点突破,热点聚焦,基础整合,考点突破热点聚焦基础整合,基础整合,基础梳理 网络构建,基础梳理,一、实践,1.,概念,实践是人们改造,的物质活动。,2.,特点,、,和,。,客观世界,客观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基础整合 基础梳理 网络构建基础,辨别区分,实践的社会性强调横向上的合作,实践的历史性强调纵向上的变化。单个人的活动,最终也离不开社会关系,其劳动也是社会合作的结果。,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唯一,辨别区分实践的社会性强调横向上的合作,实践的历史性强调纵向上,辨别区分,认识的来源,认识的途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个来源是唯一的,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则有两条,即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通过亲身参加实践获得的经验,间接经验则是从他人那里获得的经验。就知识的整体来说,无论何种知识都离不开实践。,辨别区分认识的来源认识的途径,三、真理,1.,含义,是标志,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的,反映。,2.,特点,客观性、条件性、,。,3.,真理和谬误,(1),真理和谬误之间有着严格的界限。,(2),真理和谬误之间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主观同客观,规律,正确,具体性,三、真理主观同客观规律正确具体性,四、认识过程,1.,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再从,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2.,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是不断发展的。,3.,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真理。,认识到实践,实践到认识,社会实践,检验和发展,四、认识过程认识到实践实践到认识社会实践检验和发展,网络构建,网络构建,考点突破,精讲考点 典题例练,实践,考点一,考点透析,1.,实践的概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它有两层基本的含义,:,(1),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2),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考点突破 精讲考点 典题例练实践考,2.,全面理解实践的三个特点,2.全面理解实践的三个特点,易错辨析,1.(2014,年江苏政治,27B),意识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辨析,:,实践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意识本身是主观因素,不能成为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2.(2014,年海南政治,22),观念的存在不通过实践也能转化为现实的存在。,辨析,:,意识不能直接反作用于物质,要作用于客观事物,必须通过实践。认为观念的存在不通过实践也能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属于唯心主义观点。,3.,实践具有社会性,孤立的活动是不存在的。,辨析,:,实践的社会性,排斥的只是孤立的活动,并不排斥单个人的活动。同时,个人的活动也不排斥实践的社会性。,4.,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盲目地实践是不存在的。,辨析,:,盲目的实践一般指的是没有正确认识指导的实践活动。没有正确意识指导的实践,就是盲目的实践。,易错辨析1.(2014年江苏政治,27B)意识是沟通主客观世,命题探究,命题角度,1,实践及其特点,高考扫描,:,2014,年新课标全国文综,20,选,;2014,年新课标全国文综,23,选,;2014,年四川,9,选。,典例导引,(2014,年新课标全国文综,20,4,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们从美食中体味到深厚的文化意蕴,表明,(,),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总是融合在一起,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统一于人的实践,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没有固定界限和本质差别,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A.B.C.D.,命题探究命题角度1实践及其特点高考扫描:2014年新课标全,解析,:,人们从美食中体味文化意蕴,从哲学角度看,就是从物质到意识,从客观到主观,而实现这种转化的条件就是实践。人们在实践中创造了美食并形成对美食的认识,可选。,错误,物质可以独立于意识之外而存在。,否定了物质与意识的区别,排除。答案为,C,。,技法指导,首先,主观性事物与客观性事物是有本质区别的。其次,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主观性事物离不开客观性事物。再次,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物质不依赖于意识。最后,主观与客观统一于实践。,解析:人们从美食中体味文化意蕴,从哲学角度看,就是从物质到意,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考点二,考点透析,命题探究,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一定的工具作为手段,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使客观对象发生某种改变,并从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考点二考点透析 命题探究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所以能够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易错辨析,1.(2014,年天津文综,6B),正确的认识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辨析,:,认识的真理性需要实践的检验,指的是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知道一个认识是否正确。但即使不经过实践的检验,也不排除一个认识是真理性认识的可能性。,2.(2014,年四川文综,10),追求真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辨析,:,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追求真理、形成正确认识,是认识的一项重要任务。,易错辨析1.(2014年天津文综,6B)正确的认识必须经过实,3.(2014,年四川文综,10),社会心理源自人们的生活反思。,辨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社会心理源自实践。认为社会心理源自反思的观点犯了唯心主义错误。,4.(2014,年海南政治,17),认识决定于实践并始终落后于实践、实践的需要始终是认识正确与否的检验标准。,辨析,:,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但认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有时先于、有时落后于实践,;,将认识付诸实践,如果实践的结果与认识相符,这个认识就是正确的,所以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是实践,侧重实践的结果而非实践的需要。,3.(2014年四川文综,10)社会心理源自人们的生活反思,命题探究,命题角度,2,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高考扫描,:,2014,年新课标全国文综,39(2),非选,;2014,年江苏,31,选,;2014,年安徽,39(2),非选,;2014,年海南,17,选,;2014,年浙江,30,选,;2014,年福建,34,选,;2014,年北京,39,非选。,典例导引,(2014,年新课标全国文综,39(2),10,分,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冯洪钱是一名基层兽医工作者。,1959,年,当地民间老兽医用一味草药治好了,20,多头病猪,这使年轻的冯洪钱深受震撼。他立志传承发展传统兽医药事业,编撰,民间兽医本草,满足社会的需要。他访问过数百个兽医站,拜访了成百上千位老兽医、老药农,广泛收集民间处方,查阅古医书、古农书、地方志,追踪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创办中草药百草园、中草药制药厂,与同事一起先后研制成功精宝素等,10,多种草药制剂,治愈了数以万计的疫病牲畜。,命题探究命题角度2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高考扫描:2014年,经过千辛万苦,历时半个世纪,冯洪钱终于在,2008,年完成了系列著作,民间兽医本草,共计,638,万字,插图,2 353,幅,书中收录,3 505,种中草药,附方,40 000,多则。,民间兽医本草,“,汇古今兽医本草之大成,集民间兽医经验之精华”,冯洪钱被誉为“当代的李时珍”,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相关知识,分析实践在冯洪钱创作,民间兽医本草,过程中的作用。,解析,:,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应明确设问的知识限定是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要注意问题的转换,实质要求回答实践的重要性。,经过千辛万苦,历时半个世纪,冯洪钱终于在2008年完成了系列,答案,:,(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亲身的实践和他人的实践为冯洪钱提供了研究课题,为,民间兽医本草,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材料,验证了兽医中草药成果的科学性,兽医药研制及其在畜病治疗实践中的成功应用,体现了创作,民间兽医本草,的目的和价值。,答案:(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亲身的实践和他人的实践为冯洪,考点三,真理,考点透析,1.,全面理解真理的属性,考点三真理 考点透析1.全面理解真理的属性,2.,真理和谬误,(1),真理和谬误之间有着严格的界限。,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不符合的认识就是谬误。二者不能混淆,更不能相互包含。,(2),真理和谬误之间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超出了真理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内容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相对性是指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特别提示,2.真理和谬误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内,易错辨析,1.(2014,年上海政治,23ABC),真理是人们对客观实际的反映、对客观世界的直观反映、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辨析,:,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强调其客观性。,2.,不同人对同一事物一定有不同的认识。,辨析,:,由于立场、观点等不同,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往往有所差异,但未必就一定不同。,3.,科学理论是真理,真理也是科学理论。,辨析,:,只有将真理系统化、理论化后,才形成科学理论。,4.,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所以真理是客观的。,辨析,:,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但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易错辨析1.(2014年上海政治,23ABC)真理是人们对客,命题探究,命题角度,3,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高考扫描,:,2014,年浙江,30,选,;2014,年重庆,9,选,;2014,年江苏,26,选,;2014,年安徽,9,选,;2013,年广东,34,选,;2013,年天津,8,选,;2013,年四川,7,选。,典例导引,(2013,年广东文综,34,4,分,),右边漫画,(,作者,:,周锐,),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对事物的认识受主体差异的影响,认识和改变规律是克服困难的条件,辩证的否定是事物之间相互的否定,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A.B.C.D.,命题探究命题角度3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高考扫描:2014年,解析,:,本题考查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认识过程知识。回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漫画寓意。漫画中对门槛的解释与人们通常对门槛的理解是不同的,这是因为认识主体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认识,故应选,;,漫画对门槛的理解包含两种情况,:,过去便是门,过不去就成了槛,而我们通常所说的门槛指的是后者,这说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故应选,;,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改变规律,故不选,;,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扬弃”,而不是事物之间相互的否定,故不选,。答案为,B,。,解析:本题考查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认识过程知识。回答本题的,考点三,认识过程,考点透析,1.,认识的反复性,(1),含义,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