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内涵发展

上传人:he****18 文档编号:252813226 上传时间:2024-11-20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22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内涵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学校内涵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学校内涵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教育改革与学校发展,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陈玉琨,2010.1.18,一、学校的内涵发展,(一)我国教育的变化与学校发展,我国教育的变化,教育从绝对贫困走向相对贫困;,从学历社会走向能力社会;,教师从关注待遇走向关注职业前景;教师从注重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走向注重自己人生价值的增值;,家长从关注有书读走向读好书;,课堂从教师中心走向师生互动。,(二)学校发展:外延与内涵,学校的外延式发展(规模的扩大;条件的改善);,学校的内涵式发展(文化品质的提升;队伍的建设;制度的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特色的创建与品牌的形成,)。,二、一流学校的建设,(一)现代学校文化的建设,1,、文化的特征,文化,即教化,个体的教化与类的教化。,文化如水,滋润万物,悄然无声,潜移默化,滴水穿石。,2,、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目标,让学校更有朝气;,让教学更添智慧;,让师生更讲道德;,让学校更具美感;,让教育更富创造;,让员工更加和谐。,3,、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要举措,(,1,),让学校更,有,朝气,改变一个人首先要改变他的期望。同样:,改变一个学校首先要改变这个学校的精神;,改变一个教师首先要改变他的价值追求;,改变一个学生首先要改变他的人生目标,。,(,2,)让教学更添智慧,只有学生的每一步发展得到保障,学生的成才才能得到保障;,只有教学每一环节的质量得到保障,教学最终的质量才能得到保障。,教学的智慧在于善于把握各种机会:,由学生活动引发的机会;,由特定情景引发的机会;,由学生困惑引发的机会,。,(,3,)让师生更讲道德,学生智慧的提升与人格的完善是一统一的过程;,爱心需要爱心唤醒,诚信需要诚信引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问题的根源在成年人身上,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首先要提升教师的道德水平。,(,4,)让校园更具美感,学校应当是最美的世界,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校园之美在于继承,在于特色,在于和谐。,以校园之美,养学生之情;,以教师之行,育学生之性(语言暴力,心理惩罚);,以科学之理,明学生之心(费米尔:物理之美)。,(,5,)让教育更富创造,学校的发展呼唤创造,创造的过程应当是充满幸福的,享受生活首先要学会享受创造;,创造就是比别人多走一步,比别人早走一步,在自己的基础上再走一步;,创造需要智慧,更要懂得继承。,(,6,)让员工更加和谐,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不强加于人;不以势压人、不以亲疏歧视人、不以私利封杀人;克服:不要翻脸不认人、不要得理不饶人、不要造假欺骗人、不要将错归错人、不要随便冤枉人);,慈悲为怀,关心弱势群体(仁慈、宽厚的态度善待他人,。,怜悯意识、慈善意识);,以情为重,常知有舍有得(,真情才能创造奇迹。做有情有义的人,重情重义的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以柔为径,化解人际恩怨(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似水柔情,潜移默化感动人)。,以德为根,不忘修身养性,。,(二)教师的发展,教师需要有体面的生活,更需要精神充实的人生;,作为一种“专业化”的职业,与其他职业不同的是,教师职业本身不仅仅是个人谋生的手段,更应当是实现个人价值的途径。教师专业发展更应当促进教师人生价值的增值;,把创造还给教师,使教育成为充满智慧的事业,每个教师的价值得到充分地实现;,学校是教师提升人生价值的场所,是他们展现才能的舞台。学校的发展依赖教职员工的精神的追求。,教师专业的发展与教育家型教师的成长,推动教育家型教师的成长:,先成才;,后成名;,再成家。,教师能力的提升,坚持教学相长,在师生交往中发展自己;,反思教学实践,在总结经验中提升自己;,学习教育理论,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己;,投身教学研究,在把握规律中端正自己;,尊重同行教师,在借鉴他人中完善自己。,(三)现代学校的制度建设,1,、制度的本质与特点,制度是一组规则与规范的体系,它带有一定外在的与内在的强制性。这种强制性表现在制度强制的限制性与激励性上。,学校制度是学校治学的法规。不是一事一时的规定。,制度制订的过程是凝聚全体教职员工,形成价值共同体的过程。听取群众意见,经过教代会通过,形成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意志。,制度的特点,限制性:指它对个体随意行为的约束。如果,个体行为有可能损害公共利益、组织利益或他人合法的利益,有可能妨碍组织目标的实现或降低组织的效率,这种行为就被称为“非期望行为”,制度就要对这种非期望行为进行限制。比如,考勤制度就是对职工缺勤迟到早退等现象进行约束的制度。,制度的特点,激励性:指它对个体社会期望行为的鼓励。个体的行为有可能导致公共利益、组织利益或他人合法的利益增加,有可能导致组织目标实现程度提高或组织效率增强,这种行为就被称为“期望行为”,制度也对这种社会期望行为进行鼓励。比如,我国不少中小学制定的“优秀教师奖励制度”就是旨在鼓励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多作贡献的制度。,制度的特点,强制性:制度不因个别领导人的好恶而改变。制度是通过外在与内在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着它的强制性。这里“外在”指,它通过一系列明文规定的“规则”与“程序”规定人们做什么与不做什么;所谓“内在”指,它往往被内化为人们的心理认同,从而约束个人可能产生社会所非期望的行为,同时在另一面,鼓励个人积极从事社会所期望的行为。,、中小学制度建设的原则,教师优先的原则;,价值引领的原则;,持续发展的原则。,、学校管理的主要制度,(,1,)教学反思制度,学校要求教师定期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小结。小结可以围绕教学中某一问题展开。这一问题既可是成功的经验,也可是自己失败的教训。在有条件的学校,这种教学反思活动可以借助微格教学的手段进行,也可以和定期的教师教学论坛结合起来。实践证明,这是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十分有效的手段。,(,1,)教学反思制度,目的: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教师人生价值的增殖,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措施:教师每月至少总结自己一堂课的经验与教训;学校每月举办“优质教育论坛”。,教坛新秀与学校推荐市区各种教师奖励与评优的人选必须在“优质教育论坛”讲演,且得到大多数教师的认同。,必须注意的问题:教学反思要密切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2,)骨干教师制度,为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国家与我国各级地方政府都建立了骨干教师的培养制度。这既是稳定教师,也是激励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学校应根据各级政府的要求,依据教师的工作实绩、教学水平,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情况,积极地向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骨干教师。同时,也有必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建立校内的骨干教师培养制度。促使一批教师更快地脱颖而出,更早地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坚,促进学校各门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2,)骨干教师制度,意义:骨干教师在带动学校发展中有着重要意义,是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选拔的条件:师德、教学态度、教学能力与教学绩效、以及带领其他教师的发展。,骨干教师的政策倾斜:福利津贴、外出进修、生活与办公条件;,骨干教师的评选:个人申报、学生满意、同行评议、领导审核;,骨干教师称号的取消:重大教学事故、师德达不到应有的标准。,(,3,)对有突出贡献的个人进行奖励的制度,学校的教职员工无论在教书育人、管理改革或后勤服务方面有突出贡献,在提升学校声誉方面有明显作用,学校都应给予适当的表彰与奖励。定期地开展这一活动对学校形成良好风气,带动学校文化建设都有很大价值。,(四)校长的领导力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校长的领导,力,准确把握社会发展走向的洞察力;,依法治校的执行力;,全面了解学校现状的判断力;,组织与协调学校工作的凝聚力;,学校课程开发与指导课堂教学的领导力。,校长的课程与教学领导力,课程与教学领导力的内涵,对课程与教学本质的领悟力;,对社会与人发展需要的洞察力与课程文化(价值)的选择力;,组织国家课程校本开发与校本课程编制的创造力;,课堂教学的指导力;,诊断课程与教学进展的判断力;,调整课程与教学的影响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推动力。,对课程与教学本质的领悟,力,课程是国家对未来人才要求的体现;,课程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晶;,课程是学生在自身期望基础上的自我选择。,教学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是以教书为手段,育人为目标的活动(教学的教育性,教育性教学),。,对社会与人发展需要的洞察力与人才培养目标理解力,21,世纪人才培养目标举例,1994,年韩国成立了教育改革委员会,提出,21,世纪的韩国人要具备素质包括下述方面;,有很高的道德水准和共同意识的“与众共生存的人”;,有创造新知识、新技术能力的“智慧的人”;,能够主导国际化、世界化时代的“开放的人”;,懂得劳动价值,具有脚踏实地的精神的“实干的人,”。,组织国家课程校本开发与校本课程编制的创造力,国家课程的校本开发:重点、难点、盲点与兴奋点;,校本课程:体现学生的特长,学校的特色。从微型课程入手,。,课堂教学的指导,力,课堂教学从技术密集向劳动密集的退化是课堂教学实效降低的关键,。,(五)办学特色的创建,1,、办学特色的含义,与特质,学校办学特色是学校独特的办学理念的反映;是以人才培养模式为载体的教师特长与学生特点的集中体现;办学特色是一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个性化、持久稳定和被社会公认的特征;是学校形成品牌不可或缺的因素。,2,、学校办学特色培育的途径,凝练教育理念;,培育学校文化;,创新培养模式;,反馈培育结果;,争取社会认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