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第11章 刑法的经济分析,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魏 建 周林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法经济学,Law and Economics,魏 建 周林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法,刑法的经济分析,法经济学 第11章,刑法的经济分析 法经济学 第11章,主要内容,11.1,传统刑法学理论及其不足,11.2,犯罪的行为决策:理性犯罪理论,11.3,犯罪的宏观经济学,11.4,刑罚威慑理论,11.5,剥夺犯罪能力,2024/11/19,第11章 刑法的经济分析,主要内容2023/10/6第11章 刑法的经济分析,11.1,传统刑法学理论及其不足,我国刑法学主要采纳“四要件说”(包括主观方面、客观方面、主体和客体)。,刑法学理论,犯罪构成理论认为,为了将犯罪与侵权区别开来,犯罪需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1,)犯罪必须有明显的意图(故意),过失犯罪属于例外情形;,(,2,)犯罪主体必须达到法定的年龄;,(,3,)刑事诉讼的原告一般是国家,而不是私人;,(,4,)刑事诉讼中的原告必须承担举证责任,并且要比民事诉讼当事人提供更为充分的证据。,2024/11/19,第11章 刑法的经济分析,11.1 传统刑法学理论及其不足 我国刑法学主要采纳“,11.1,传统刑法学理论及其不足,11.1.1,犯罪意图和犯罪主体,刑法原则上只惩罚故意犯罪的情况,过失造成的侵害一般被归入侵权法的范围,仅在危害后果十分严重的情况下才可能被定罪量刑。,经济分析认为,过失和故意的区别是,前者没有以合理成本来避免伤害,后者则是花费一定的成本来造成伤害。因此,赔偿损失的法律责任对于过失者来说通常就是一种恰当的矫正性激励,它内化了过失者给别人造成的损失。但对于故意伤害者则不然,法律需要对其科以刑罚(而不仅仅是责令赔偿)才能阻止故意加害行为。,2024/11/19,第11章 刑法的经济分析,11.1 传统刑法学理论及其不足 11.1.1 犯罪意图和犯,11.1,传统刑法学理论及其不足,11.1.1,犯罪意图和犯罪主体,在故意犯罪中,刑法对蓄谋犯罪的惩罚要比冲动犯罪的惩罚更加严厉。,传统刑法学理论提供的解释是,与冲动犯罪相比,蓄谋犯罪的“意图”更强烈。,经济分析强调,要成功预防蓄谋犯罪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因此要求一旦将蓄谋罪犯抓获,就要对其处以更严厉的惩罚。,法庭定罪量刑有时还会考虑罪犯的犯罪动机,犯罪动机的经济学功能是它可以用来衡量犯罪行为的产出。如为了贪图享乐和为了挽救生命的抢劫收到的处罚不同。,2024/11/19,第11章 刑法的经济分析,11.1 传统刑法学理论及其不足 11.1.1犯罪意图和犯罪,11.1,传统刑法学理论及其不足,11.1.2,公共危害与公诉,犯罪一般是由国家作为原告来提起诉讼的,国家提起的诉讼被称作“公诉”,以区别于民事诉讼中私人提起的诉讼。,传统刑法学的解释是,犯罪侵犯了某种社会关系,而生活在某一社会关系中的人们并不只是受害人本人。,犯罪由国家提起公诉,意味着国家承担了对付犯罪(监控、侦察、抓获、审判、监禁以及执行罚金)所需的大部分社会控制成本,在这种意义上,刑事法律制度是由国家提供的公共物品。,如果说由国家提起公诉是威慑犯罪所必须的话,那么国家限定公诉的范围(实际上也是限定犯罪的范围)就是国家节省财政支出的一种策略。在这种意义上,法律制度中公诉的范围是一个国家支付能力的函数。,2024/11/19,第11章 刑法的经济分析,11.1 传统刑法学理论及其不足 11.1.2 公共危害与公,11.1,传统刑法学理论及其不足,11.1.3,举证责任和证明标准,刑事诉讼中的原告(即代表国家的控方)要承担举证责任,这意味着如果控方不能以充分证据证明被告有罪或罪重,法庭就会做出有利于被告一方的裁决。,在刑事诉讼中,控方提供的证据必须达到“确凿充分”和“排除合理怀疑”的更高标准。,传统法学理论对此提出了以下三个理由:,(,1,)保护被告人的人权;,(,2,)控方能够调动公共资源来参加诉讼,给控方施加这一证据上的沉重负担有助于削弱这一优势;,(,3,)错误定罪比错误开释的结果更加糟糕。,经济分析的结论支持第(,3,)个理由。,2024/11/19,第11章 刑法的经济分析,11.1 传统刑法学理论及其不足 11.1.3 举证责任和证,11.1,传统刑法学理论及其不足,11.1.4,侵权与犯罪的区分,刑法存在的必要性:,(,1,)如果受害人实力弱小,或加害行为本身是毁灭性的,受害人没有足够的资源来起诉加害人;如果受害人胆小怕事,或加害行为的损失是分散性的,受害人就没有足够的激励来起诉加害人。,(,2,)金钱性赔偿有先天缺陷。,(,3,)某些违法行为的破案率远达不到,100%,。,(,4,)在破案率远达不到,100%,的情况下,由受害人起诉罪犯的制度很难实现惩罚严厉程度和惩罚概率的最佳组合。,2024/11/19,第11章 刑法的经济分析,11.1 传统刑法学理论及其不足 11.1.4 侵权与犯罪的,11.1,传统刑法学理论及其不足,11.1.4,侵权与犯罪的区分,从宏观的视角看,侵权法和刑法的区分反映了公共追究和私人追究之间的一种分工关系。公共追究相对于私人追究有很多优越之处,如可以跳动整个社会的执法力量等,私人追究相对于公共追究却在很多情况下拥有信息优势,因此,将侵权法和刑法区分开来,可以通过对私人追究和公共追究进行适当分工来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其最终目标则是最小化社会控制总成本。,2024/11/19,第11章 刑法的经济分析,11.1 传统刑法学理论及其不足 11.1.4 侵权与犯罪的,11.2,犯罪的行为决策:理性犯罪理论,在贝卡利亚和边沁思想的基础上,加里,贝克尔(,1968,)首次抽象出一个关于犯罪行为的经济学模型,他指出,罪犯是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的“理性人”。一个人之所以选择犯罪,是因为在他看来犯罪是有利可图的。社会要实现对犯罪行为的控制,就可以通过增大犯罪成本的途径来实现。,加大犯罪成本使犯罪无利可图,进而威慑犯罪,减少和降低犯罪行为发生概率,是刑罚威慑理论的核心观点。,2024/11/19,第11章 刑法的经济分析,11.2 犯罪的行为决策:理性犯罪理论 在贝卡利亚和边,11.2,犯罪的行为决策:理性犯罪理论,11.2.1,理性的罪犯,1.,基本模型,“罪犯是理性的”是对犯罪行为进行经济分析的基本假设。,犯罪行为模型将从事犯罪的条件概括为:犯罪的预期收益超过其预期成本。,贝克尔(,1968,)给出了一个简明的犯罪行为模型。罪犯从犯罪行为中获得的预期效用记为,E,U,。,E,U,=,PU,(,Y,-,F,)+(1-,P,),U,(,Y,),其中,P,代表惩罚概率,,Y,代表从犯罪行为中获得的预期收益,,F,代表惩罚给罪犯造成的预期成本的实际损失。,2024/11/19,第11章 刑法的经济分析,11.2 犯罪的行为决策:理性犯罪理论 11.2.1 理性,11.2,犯罪的行为决策:理性犯罪理论,11.2.1,理性的罪犯,2,.,犯罪收益,犯罪收益(,Y,)是指罪犯从犯罪中获得的物质性(例如从盗窃、抢劫、欺诈、贪污、贿赂中获得的金钱性收益)和精神性(例如冒险的刺激、复仇的兴奋、犯罪完成的成就感)的满足。,3.,犯罪的个人成本,(,1,)犯罪的物质性成本。,(,2,)犯罪的精神性成本。,(,3,)犯罪的机会成本。,(,4,)预期惩罚成本。,2024/11/19,第11章 刑法的经济分析,11.2 犯罪的行为决策:理性犯罪理论 11.2.1 理性的,11.2,犯罪的行为决策:理性犯罪理论,11.2.2,犯罪的社会成本与刑法的经济目标,犯罪的社会成本是指犯罪行为给社会带来的成本。,刑法的经济目标就是最小化犯罪的社会成本,犯罪的社会成本相当于犯罪的社会净损失与预防犯罪的社会成本之和。,2024/11/19,第11章 刑法的经济分析,11.2 犯罪的行为决策:理性犯罪理论 11.2.2 犯罪的,11.2,犯罪的行为决策:理性犯罪理论,11.2.3,两种有利于社会的“犯罪”,1.,紧急避险,紧急避险第一个条件是只适用于有着很高的对社会有利产出的加害行为。第二个必要条件是交易成本过于高昂。,2.,正当防卫,正当防卫是一种可以合法使用私人暴力的情形。承认正当防卫的合法性就是允许和鼓励受害人在危急情况下以私人暴力对抗暴力侵犯。,正当防卫不被视为犯罪,但防卫过当却要受到惩罚,只不过与造成同等伤害的暴力犯罪相比,惩罚会轻得多。,2024/11/19,第11章 刑法的经济分析,11.2 犯罪的行为决策:理性犯罪理论 11.2.3 两种,11.3,犯罪的宏观经济学,11.3.1,影响犯罪率的各种经济因素,失业,劳动力市场环境,收入分配不平等,教育,人口结构,经济增长、城市化,其他经济因素,如通货膨胀、贫困、社会福利等。,2024/11/19,第11章 刑法的经济分析,11.3 犯罪的宏观经济学 11.3.1影响犯罪率的各种经,11.3,犯罪的宏观经济学,11.3.2,经济周期、犯罪率与犯罪的宏观经济学,1,.,经济周期与犯罪率,虽然有许多理由相信犯罪率可能会与经济增长一起呈现出周期性特征,但是这种关系在理论上似乎是无法确证的。,犯罪率不仅可能有周期性,还可能具有一种惯性,。,2.,犯罪的社会成本:宏观角度,从宏观的角度来看,犯罪主要涉及三种成本:,一是犯罪给社会带来的直接成本(损失);,二是国家预防、对付和处理犯罪的行政及司法成本;,三是人们预防犯罪的成本。,2024/11/19,第11章 刑法的经济分析,11.3 犯罪的宏观经济学 11.3.2经济周期、犯罪率与犯,11.4,刑罚威慑理论,刑罚威慑理论的基本逻辑,:,通过提高犯罪预期惩罚成本使之高于犯罪的可能收益,就能够有效抑制和威慑犯罪。各种水平不同的惩罚实际上确定了不同犯罪行为的“价格”,要实施各种犯罪行为必须付出相应的“价格”,高于犯罪需求的价格将有效地抑制潜在罪犯的犯罪需求。,2024/11/19,第11章 刑法的经济分析,11.4 刑罚威慑理论 刑罚威慑理论的基本逻辑:,11.4,刑罚威慑理论,11.4.1,最优威慑水平:社会成本角度,刑法的经济目标是最小化犯罪的社会成本,那么对犯罪的最优威慑就应当在犯罪的社会净损失和预防犯罪的成本之间寻求均衡。,如图:纵轴表示金额(以元为单位),横轴表示威慑水平,曲线,L,描述了犯罪社会净损失的边际变化,曲线,C,描述了预防犯罪的社会成本的边际变化。曲线,L,与曲线,C,相交对应于横轴的,D,点就代表最优的威慑水平。,D,D*,C,L,威慑水平,2024/11/19,第11章 刑法的经济分析,11.4 刑罚威慑理论 11.4.1 最优威慑水平:社会成本,11.4,刑罚威慑理论,11.4.2,最优威慑水平:惩罚确定性与惩罚严厉程度的权衡,1.,等威慑水平曲线,P,Q,D,y,0,x,0,y,1,x,1,惩罚的严厉程度,等威慑水平曲线,惩罚的概率,2024/11/19,第11章 刑法的经济分析,11.4 刑罚威慑理论 11.4.2最优威慑水平:惩罚确定,11.4,刑罚威慑理论,11.4.2,最优威慑水平:惩罚确定性与惩罚严厉程度的权衡,2.,预算约束下的最优威慑水平,P,C,D,y,0,x,0,惩罚的概率,惩罚的严厉程度,惩罚确定性和严厉程度的最佳组合,2024/11/19,第11章 刑法的经济分析,11.4 刑罚威慑理论 11.4.2最优威慑水平:惩罚确定,11.4,刑罚威慑理论,11.4.2,最优威慑水平:惩罚确定性与惩罚严厉程度的权衡,3.,惩罚的确定性更为重要,关于犯罪的经验性研究表明,犯罪率与惩罚确定性之间的反向关系更为明显。,尤其是罪犯被处以监禁的时候,,2,年刑期与,40%,惩罚概率的组合要比,4,年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