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讲解热镇痛药课件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252741767 上传时间:2024-11-19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0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六讲解热镇痛药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第十六讲解热镇痛药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第十六讲解热镇痛药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十六章,解热镇痛抗炎药,Antipyretic-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Drugs,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药理学系,石 卓,解热镇痛抗炎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其中大多数具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d,rugs,NSAIDs,),发展简史,1829年从柳树皮中提取出糖苷类物质,水解生成水杨醇,通过体内代谢或体外化学处理转化为水杨酸。,1860年用化学方法合成了水杨酸(,salicylic acid),1899,年合成,aspirin,,开创了,NSAIDs,发展的先河,20世纪50年代合成了吡唑酮类,20世纪60年代合成了吲哚乙酸类,20世纪70年代后又相继合成了丙酸类、苯乙酸类等,基本药理作用,解热作用,镇痛作用,抗炎作用,NSAIDs,的共同作用机制,抑制体内环氧酶(,COX,)活性,减少体内前列腺素(,PG,)生物合成。,NSAIDs,高浓度,低浓度,一、解热作用,:,可降低发热者的体温,使病人的体温恢复正常。对正常人的体温无影响。,36,37,38,39,35,产热,散热,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产热、散热,平衡,达到,体温恒定。,体温调定点学说,感染原和细菌内毒素等外源性致热源,机 体,体温升高,(发热),内热原(细胞因子,IL-1、IL-6、TNF,等),中枢,PG,的合成增加,解热镇痛药,(),PG,合成减少,体温恢复正常,体温调节中枢,产热增加,散热减少,增加散热过程,氯丙嗪,效应,抑制体温调节,增加散热,作用机制,抑制体温调节中枢,抑制环氧酶,抑制,PGs,的合成和释放,特点,1,环境温度低,降温,环境温度越低,降温越显著,可降发热、正常体温,2,高温环境,升温,只降发热体温,不降正常体温,用途,人工冬眠疗法,(配合物理降温),治疗发热,解热镇痛药与氯丙嗪降温作用比较?,NSAID,二、,镇痛作用,:,中等强度的镇痛作用,无成瘾性。主要作用部位在外周。,组织损伤、炎症或过敏,化学物质生成和释放,PG,组织、缓激肽,致痛,感觉神经末梢,致痛,致痛,(,PGE,1,、PGE,2,、PGF,2,),痛觉增敏,解热镇痛药,(),镇痛作用特点,适用于中等程度的疼痛如牙痛、头痛、肌肉痛、神经痛、关节痛以及痛经等慢性钝痛,无欣快现象,无呼吸抑制作用,长期应用一般不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解热,镇痛,药与镇痛药镇痛作用比较?,镇痛药,解热镇痛药,作用部位,中枢,外周,作用机制,激动阿片受体,抑制环氧酶,,使,PG,合成减少,镇痛特点,强大,伴有镇静作用及欣快感,中等强度,无镇静作用,及欣快感,适应症,用其他药无效的急性锐痛,慢性钝痛,不良反应,易成瘾,抑制呼吸,无成瘾性及呼吸抑制,三、抗炎作用,:具有消炎、抗风湿作用,对控制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疗效确切。,与甾体类抗炎药有何不同?,协同作用,组胺、缓激肽、5-,HT,等释放,PG,合成增加,非特异性致炎物质和抗原,扩张血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致痛,扩张血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痛觉增敏,炎症,(红、肿、热、痛),(),解热镇痛药,PG,合成减少,COX-1,COX-2,生成,固有的,存在于,诱导产生,存在,正常组织中,于受损伤的组织中,功能,稳定细胞功能,,具有强的致炎、,保护细胞,致痛作用,抑制,不良反应,治疗作用,COX-1,和,COX-2,的特性比较,按药物对环氧酶作用的选择性分类:,非选择性,COX,抑制药,选择性,COX-2,抑制药,按化学结构分类,:,水杨酸类,苯胺类,呲唑酮类,其它有机酸类,第一节,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主要有:,水杨酸钠、乙酰水杨酸等。水杨酸钠因刺激性太大,仅供外用。,阿司匹林,(,aspirin,),(,乙酰水杨酸,,acetylsalicylic acid),体内过程,口服吸收迅速。弱有机酸,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0%,肝脏代谢,以代谢产物的形式经肾脏排出,小剂量,一级动力学消除,大剂量,零级动力学消除,pH,影响排泄,作用和应用,1.,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解热镇痛作用,用于急性风湿热的鉴别和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首选药,2.,抑制血小板聚集,环氧酶,磷脂酶,A,2,花生四烯酸,环内过氧化物 (,PGG,2,、PGH,2,),血小板聚集,血小板释放,ADP,TXA,2,血小板膜磷脂,阿司匹林,(),作用机制和作用特点,:,1,.TXA,2,和,PGI,2,是生理性对抗物,,TXA,2,/PGI,2,平衡失调,可导致血栓的形成。,2,.,前列环素,(,PGI,2,),,血管扩张剂,最强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3.,阿司匹林小剂量(,40100mg/d),抑制血小板,COX,,使,TXA,2,的合成减少,但对,PGI,2,的生成无影响。大剂量阿司匹林抑制血管壁,COX,,使,PGI,2,的生成减少,反促进血栓的形成。,阿司匹林用于抗血栓时,用量不宜过大,,,为什么?,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水杨酸反应,凝血障碍,过敏反应,瑞夷综合征,不良反应,一、胃肠道反应,1,.,直接刺激,恶心、呕吐、上腹不适,2,.,长期使用,胃黏膜损伤(糜烂性胃炎、胃溃疡、上消化道出血),不良反应,二、凝血障碍,出血倾向多见,有凝血障碍或出血倾向的病人、术前、,产前、严重肝损害及维生素,K,缺乏等不宜,不良反应,三、水杨酸反应,剂量过大导致,中毒反应,停药;碱化尿液,加速排出,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耳鸣、听力减退等,总称为水杨酸反应,不良反应,四、过敏反应,皮疹,阿司匹林哮喘,禁用于哮喘、荨麻疹、鼻息肉患者,何药治疗?,不良反应,五、瑞夷综合征(,Reyes syndrome),1.,少见,但后果严重,2,.,儿童,青年伴病毒性感染和发热,3,.,慎用:水痘,流行性感冒等病毒感染者,肝衰竭合并脑病,儿童病毒感染发热禁用水杨酸类,药物相互作用,1,.,与血浆蛋白结合的香豆素类抗凝药、磺酰脲类降糖药、糖皮质激素被阿司匹林置换,2,.,甲氨蝶呤、呋塞米与,阿司匹林竞争分泌系统,3,.,氨茶碱、碳酸氢钠碱性药物,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非那西丁体内代谢产物,但作用较非那西丁强、毒副作用少。,非那西丁大剂量下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及严重的肾损害,故已少用。,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作用和应用,解热镇痛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抗炎作用很弱,无临床使用价值。,不良反应,较少。,吲哚美辛,(,indomethacin,,消炎痛),最强的,COX,抑制药之一。具有显著的抗炎、解热作用,仅对炎症的疼痛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不良反应严重,一般不作为常用的解热镇痛药使用。,布洛芬,(,brufen,,异丁苯丙酸),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近似阿司匹林。,用于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吡罗昔康,(,piroxicam,,炎痛喜康),抗风湿,血浆半衰期长,用药量小,选择性环氧酶,-2,抑制药,抑制,COX-1,引起胃粘膜损害、出血,肾损害,抑制,COX-2,解热、镇痛、抗炎,尼美舒利,(,nimesulide),新型,NSAID,,较高的选择性抑制,COX-2,抗炎作用强、解热镇痛作用弱、不良反应小,肝毒性,罗非考昔(,rofecoxib,),心血管不良反应,癌痛镇痛三阶梯疗法,癌痛治疗三阶梯方法就是对癌痛的性质和原因作出正确的评估后,根据癌症病人疼痛程度和原因适当选择相应的镇痛药。,轻度疼痛 解热镇痛抗炎药(阿司匹林、布洛芬、消炎痛栓剂等),中度疼痛 弱阿片类(可待因等),重度疼痛 强阿片类(吗啡、度冷丁等),在用药过程中,尽量选择口服给药途径,有规律按时给药而不是按需(只在痛时)给药,剂量个体化,需要时可加辅助药物,如解痉药、精神治疗(抗抑郁药或抗焦虑药),还可采用针灸止痛,严重骨肿疼痛尚可采用放射治疗,大纲要求,了解解热镇痛药的共同特点,掌握阿斯匹林的作用、应用及不良反应,掌握其他解热镇痛抗炎药的特点,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