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课标解读,1,2,教材分析,3,教法学法,4,教学过程,5,教学评价,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中图版必修三 区域可持续发展,流水地貌(第一课时),说课,中图版必修三 区域可持续发展流水地貌(第一课时)说课,说 课 环 节,课标解读,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说 课 环 节课标解读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一 课标解读,一 课标解读,方法:,1.,通过野外观察,直接,呈现景观,可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提高其区域认知能力,但,实施难度较大可作为课后的实践应用;,2.,运用视频、图像等方式,间接,呈现,可消除时,空的限制,极大地扩大学生的视野,培养区域,认知能力。,用了一个章节来达成此目标。,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共三节内容,第一节流水,地貌、第二节风成地貌、第三节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一共介绍了,5,种地貌。,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描述,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方法:1.通过野外观察直接呈现景观,可培养用了一个章节来达成,二 教材分析,01,教材处理,03,重点难点,02,学习目标,二 教材分析010302,材处理,流水地貌这一节,教材内容丰富且代表性强,探究和活动有特色,逻辑性强。能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教材处理,需,3,课时。前两个课时了解流水地貌的类型、分布和成因,第三课时分析滑坡、泥石流和水土流失的成因及治理。,教材特点,与老教材相比,新教材“宽而浅”,,难度降低了很多,更注重知识面的宽度,开拓学生的视野,。在地球表面形态这一章,介绍的都是外力作用塑造的地貌,内力作用很少涉及。,材处理流水地貌这一节,教材内容丰富且代表性强,探究和活动有特,区域认知,通过展示图片等形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区域性的角度,认识和分析流水侵蚀地貌。,综合思维,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实验及图文资料分析、探究,得出结论。再用所得结论进一步探究其他的流水地貌,从整体的角度,全面、系统、动态地分析和认识流水地貌。,习目标,学,区域认知通过展示图片等形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区域性的角度,,人地协调观,学会从地理视角认识和欣赏自然与人文环境,探究不同的流水地貌的特点及相应的人类活动,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地理实践力,通过课堂小实验,激发学生动手探究的兴趣。借助大量精美的流水地貌景观图,使学生能从地理视角认识和欣赏自然与人文环境,提高地理的审美力。,习目标,学,人地协调观学会从地理视角认识和欣赏自然与人文环境,探究不同的,重 点,难 点,流水侵蚀地貌的类型、分布,1.,流水侵蚀作用对河谷形态的塑造;,2.,河流阶地的形成,重 点难 点流水侵蚀地貌的类型、分布1.流水侵蚀作用对,三 教法学法,02,教法,03,学法,01,教学理念,三 教法学法020301,设计理念:,学生在鲜活情境,问题,的,活动,探究,中,掌握,流水侵蚀地貌的分布及成因,,,构建思维体系,,并进一步,提高实践能力,。,双心课堂,问题,核心,任务,驱动,教学理念,设计理念:学生在鲜活情境问题的活动探究中,掌握流水侵蚀地貌的,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创设情景,激起学生的求知欲。,(,2,)问题驱动法: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3,)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和探究实验,让学生自主学习、讨论、探究,并因此获得发展。,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创设情景,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学生生活在湘江流域,对部分流水地貌有所认识,且更容易对流水地貌产生探究学习的兴趣。,1.,观察能力不足,常识和体验有所欠缺;,2.,新情境下提取有效信息,调用知识、知识迁移能力不足;,3.,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差。,学情分析,普通高中高一学生。,学习优势,学习困难,学生生活在湘江流域,对部分流水地貌有所认识,且更容易对流水地,学习方法,观察法、探究学习、归纳总结,通过个人自学、组内互学,使学生发展思维,提升能力,由“学会”发展到“会学”,提升学习地理的热情,关注身边的生活。,学习方法观察法、探究学习、归纳总结,四 教学过程,01,导入 创设情境,02,深入探究,03,总结回顾 升华情感,四 教学过程01 导入 创设情境02 深入探究 03,引入,导入,直接使用课本探究部分作为导入素材。,配合相关视频,激发学习和探究兴趣。,引入导入直接使用课本探究部分作为导入素材。,流水塑造的地表形态有哪些?,可以分为哪几类?,河曲、峡谷、河口三角洲等(图片展示),可分为流水侵蚀地貌、流水堆积地貌。,合原理 综合分析,结,流水塑造的地表形态有哪些?合原理 综合分析结,侵蚀地貌的形成过程示意,侵蚀后的地貌,侵蚀地貌的形成过程示意侵蚀后的地貌,18,堆积地貌的形成过程示意,堆积后的地貌,堆积地貌的形成过程示意堆积后的地貌,19,实验求知,观看流水侵蚀实验视频,对比前后河道形态,进一步引导得出流水侵蚀对河谷形态的塑造。,流水侵蚀地貌,实验求知 观看流水侵蚀实验视频,对比前后河道形态,进一,溯源侵蚀,甲,a,甲,乙,溯源侵蚀甲a甲乙,21,下蚀,甲,甲,乙,下蚀甲甲乙,22,侧蚀,甲,甲,乙,侧蚀甲甲乙,23,1.,峡谷,展示峡谷的地貌景观图,引导学生归纳出其特点。(后附上练习),流水侵蚀地貌,1.峡谷流水侵蚀地貌,河流地貌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地貌之一。图为某峡谷形成的地质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该峡谷形成的地质过程先后顺序是,A,丙甲乙,B,乙甲丙,C,甲乙丙,D,乙丙甲,牛刀小试,A,河流地貌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地貌之一。图为某峡谷形成的地质过程,2.,河流阶地,介绍阶地,并观看关于河流阶地的视频,小组合作探究其成因,思考阶地为何常被选为人类居住和耕作的场所。(后附上练习),流水侵蚀地貌,2.河流阶地流水侵蚀地貌,河谷中常有多级阶地,其中高于河漫滩的最低一级阶地被称为一级阶地,向上依次为二级阶地、三级阶地,在正常情况下,阶地越高年代越老。读“河流阶地形成示意图”,图中河流阶地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有,A,地壳下降流水侵蚀,B,地壳抬升流水侵蚀,C,地壳下降流水沉积,D,地壳抬升流水沉积,B,河谷中常有多级阶地,其中高于河漫滩的最低一级阶地被称为一级阶,早期的人类遗址多出现在河流阶地,早期人类选择在河流阶地居住的最主要原因是,A,水运便利,B,便于农耕,C,军事防御,D,文化传统,B,早期的人类遗址多出现在河流阶地,早期人类选择在河流阶地居住的,3.,牛轭湖,通过图片和文字材料(,P40,),了解其形态及分布。,结合动图分析其形成过程。,探究荆江河段裁弯取直的原因及影响(后附上练习),流水侵蚀地貌,3.牛轭湖流水侵蚀地貌,河流发育到一定程度,随着流水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弯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裁弯取直。河水再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下图示意某地牛轭湖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地形区中,牛轭湖最多的是,A,云贵高原,B,东北平原,C,东南丘陵,D,塔里木盆地,2,牛轭湖形成后,面积将逐渐缩小直至消亡。自然状态下牛轭湖消亡原因是,A,湖水大量流出,湖床逐渐干涸,B,人类过量用水,水位不断下降,C,上游河道淤积,湖泊面积缩小,D,湖水蒸发下渗,植被发育覆盖,B,D,河流发育到一定程度,随着流水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弯曲,最后,板书设计,逻辑清晰 直观明了,流水地貌,流水侵蚀地貌,流水堆积地貌,流水侵蚀作用与河谷,溯源侵蚀,下蚀,侧蚀,V,形谷 上游,槽形河谷 中下游,峡谷,阶地,牛轭湖,板书设计逻辑清晰 直观明了流水地貌流水侵蚀地貌流水堆积地貌流,评估检测 强化应用,检测巩固,河流阶地是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一种河流地貌,即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平均水位时,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坡地的地形。河谷中常有多级阶地,其中高于河漫滩的最低一级阶地被称为一级阶地,向上依次为二级阶地、三级阶地。在正常情况下,阶地越高,其形成的年代越老。读河流阶地形成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河流阶地发育过程中,由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A,B,C,D,D,评估检测 强化应用检测巩固河流阶地是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一种河,评估检测 强化应用,检测巩固,牛轭湖,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河曲发育,随着流水对河面的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截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牛轭湖又称河迹湖,是由于河流的变迁或改道,曲形河道自行截弯取直后留下的旧河道形成的湖泊,其形成过程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下列关于牛轭湖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质一般较差,B,牛轭湖水较深,C,与河流下切侵蚀强有关,D,牛轭湖在山区也较多,3,在牛轭湖的形成过程中,通过人工“裁弯取直”,能加快水流速度,减少泥沙淤积,缩短航运里程,但不少地方又开始恢复河流的弯道,不属于其主要目的是,(),A,降低河流流速和洪水峰值,B,增加生物多样性,C,增强河流对污染的净化能力,D,减轻洪涝灾害,4,现在,黄河下游流经华北平原,地形平坦,却没有形成河曲,其原因是,(),A,水量变化太大,B,水量少且断流,C,人为干预多,D,中游水利工程建设,A,D,C,评估检测 强化应用检测巩固牛轭湖,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河曲,五 教学反思,五 教学反思,3,2,1,体现科学探究、核心素养,承接过渡自然,条理清晰,问题情境、任务驱动有效,优点,材料的拓展延伸和迁移,可以加强,再进一步挖掘。,4,内容呈现方式多样,借用信息化手段助力课堂教学,不足与改进,1,2,学生课堂自主实验,效果会更好,321体现科学探究、核心素养承接过渡自然,条理清晰问题情境、,Thank you,感 谢 聆 听,Thank you感 谢 聆 听,
展开阅读全文